萧铭于是出声道:不管有没有此等威信,仗总是要打的。父皇,儿臣以为永宁侯能堪此大任。
此永宁侯乃是已故永宁侯的长子,正好丁忧在京。
他继续说:都说虎父无犬子,顾行洲也是统领一方的大将,以其父之威名,也可凝聚军心,与匈奴一战!
王阁老道:皇上,如今已经没有时间让将领慢慢积聚威名,礼亲王所选,臣以为可行。
户部尚书跟着出列:臣附议。
永宁侯曾经天乾帝也考虑过,算是很中肯的建议。
萧铭有此见地,不管是自己所想还是与人商议的结果,也算不错了。
天乾帝不禁眼露一丝赞赏。
然而萧奕却不想让他独出风头,便道:永宁侯向来镇守西边,若是前往北境,万一西域小国趁此机会侵犯大齐,又该如何?
萧铭说:总是匈奴要紧,小国罢了,另派将领西行便是。
这怕是不妥吧。
那大哥以为呢?萧铭忽然问道,大哥一句话未说,不知道是否更好的建议?
萧铭眼中带着一抹挑衅,他还记得今日婚宴上萧弘咄咄逼人的样子,如今不免想要讨回一二。
然而萧弘没有搭理他,却看向了户部尚书,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尚书,不知道粮饷军需是否已经备齐了?
这话一说,连同天乾帝也一起望了过来。
李尚书不知道这好端端的选将,怎么又问到粮草上,不过还是沉吟道:臣已奉旨拨出饷银百万,可粮草却需从各个粮仓之中调配,本以为开春之后再行军北上,现如今怕是来不及远调了,只能从沿途城中先行调用。
萧弘继续问:需要几日?
李尚书思忖片刻之后,回答:至少需要十日。
如今迫在眉睫,关系到大齐江山,李尚书自是全力以赴,毫无保留,这个日子怕是他能给的最快速度了。
萧弘点了点,没有多做为难。
粮草有了,那军备呢,杨大人?
工部尚书站出来,躬身道:臣在。
武器军备又需要准备几日?
皇上,殿下,工部已经备了一大半,余下的再十日也可。
好,那一切以十日计。萧弘说着面向天乾帝,父皇,儿臣以为应尽快下达调令,整军集合。
天乾帝于是道:魏国公。
老臣在。
所有调令即可下去,集齐兵马,不得耽误。
臣遵旨。
这行军打仗物资军需乃至士兵都重要,可统帅还没定啊!
魏国公正想代所有人提醒一句,可正在此时,黄公公走了进来禀告道:皇上,内务府总管周达求见。
宣。
如今谈论的是北疆危急,这内务府总管为何也跟着来凑热闹?
各位大臣互相看了一眼,却都摸不着头脑。
周达穿过众位大臣,跪在大殿之中:微臣拜见皇上,吾皇万岁。
天乾帝起身,不容置疑地命令道:定于下月的太子册封大典提前,朕最多给你七日准备,七日后便行册封仪式。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齐齐地望向了站于最前,却没说一句话的萧弘。
萧铭萧奕顿时懵了。
忽然他们想到了一个可能,可是,怎么可能呢!
疯了吧!
震惊的目光就这么锁在萧弘淡然如常的脸上。
后者还朝他们咧嘴一笑。
这个时间太紧了,很多东西还没有准备好,七日,根本就来不及!
然而帝王命令之下容不得周达说个不字,只能硬着头皮领命道:臣遵旨,必全力以赴。
太子乃国储,册封大典之时,满朝文武,乃至封疆大吏都会前来观礼,不能来的也会按着日子上表庆贺。
时日早就定下,岂能随便更改。
而这个决定,显然是天乾帝匆匆而下,却也不得不这么做。
那么
众位大臣回过了神,脸上的表情变得无比复杂。
有些大臣其实并不喜欢萧弘,那吊儿当郎,不学无术的模样看不大惯,像王阁老就是这样。
仗着帝王疼爱狂妄自大地不将人放在眼里,哪儿哪儿都不顺眼,相比起萧弘来,萧铭的彬彬有礼,谦逊听谏就比较像个皇子样子。
可这个时候他们望着那挺拔的年轻太子,心中不觉生起了一股敬佩之情。
国难之时能够勇敢地站出来,平时再多的缺点也都变得微不足道。
礼部尚书可在?天乾帝忽然唤道。
秦尚书连忙躬身行礼:臣在。
朕,本想给太子一个隆重的册封仪式,可惜时间紧迫天乾帝面露愧疚,眼里带着疼惜和骄傲,看着萧弘道,秦卿便辛苦一些,让朕少些遗憾。
臣遵旨!
接着帝王高声道:太子萧弘。
萧弘一掀衣摆,正跪下来:儿臣在。
天乾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朕命你为三军统帅,十日后点兵出发前往北疆!
萧弘磕头领命:儿臣遵旨!玫瑰小说网,玫瑰小说网,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m.meiguixs.net 玫瑰小说网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
☆、第235章 御膳父子
当夜,灯火通明, 一条条诏令从清正殿发出。
宫门开开合合, 传旨太监及禁军护卫进进出出并不停歇。
紧张的气氛也由皇宫延伸开去,临街的百姓不知道被疾驰的马蹄声吵醒多少回。
这场战争天乾帝一早就已经下旨暗中准备, 当萧弘自动请缨之后,更是抓紧时间, 是以并不慌乱。
然而即使这样, 几番商议布置下来, 也已经到了后半夜。
三路辅将及其他要职将军皆跪在帝王面前,临危受命。
臣等万死不辞!
太子稚嫩, 经验尚浅,还望诸位多多提点。
皇上放心, 臣等定誓死护太子周全!中军将军顾行武道。
天乾帝点了点头:那就去吧。
几位将军行礼告退, 时间紧迫,他们出宫之后就得连夜出城整顿兵马。
等他们一走,天乾帝忽然问道:什么时辰了?
黄公公回答:皇上, 丑时三刻了。
这么晚了天乾帝微微惊讶, 接着轻叹一声,面对着一同熬夜的众臣,不禁笑道,明日早朝是不能省的, 现在出宫来回路途又甚远, 诸位爱卿辛劳, 就别回去了。黄吉, 将偏殿整出来,还有两个时辰,让爱卿们好好休憩。
黄公公道:皇上,已经命人整理好了,又添了暖炉,暖和着呢。
你想得周到,都上了年纪,可不能熬出病来,朕还指望诸位出谋划策。天乾帝说。
大臣们连忙感激跪下来:谢皇上恩典。
接着天乾帝看向两个儿子:奕儿,铭儿,你们也一样,去各自宫内休息吧。
是,父皇,您也别再操劳了,事情再大,也没有您的身体来得重要,有什么事,儿臣愿请命为您分担。萧铭告退之时,言辞恳切地劝道。
萧奕也是面露关切:是啊,虽然儿子才知道北疆之事,可父皇怕是已经为此忧愁多日,请您定要多多保重,接下来还需您坐镇呢!
天乾帝闻言便笑了,这些话让他窝心安慰:你们有此孝心,朕甚感欣慰,放心,朕心里有数,都去吧。
两人一前一后离开,萧铭走之前回头看了一眼,只有萧弘站着没有动。
镇北王的消息,萧铭也是提前知道的,他手下一堆人才,一早就商量好了对策,今日才能自信大胆地率先提出建议。
他相信这也是天乾帝的选择。
他年幼,却更想表现出自己的能力,让帝王知道他并不比萧弘来的差。
然而最终的结果总是出人意料,他从来没想过这稳稳当当坐着太子位的大哥居然会自请北上。
跟匈奴人打仗是闹着玩的吗?镇北王几乎战死了所有儿子才将死敌挡于边境之外啊!
难道他大哥真以为有龙气护体,刀枪不入?
太可笑,也太狂妄自大了!
满朝文武,何必以身犯险?
更何况除了凶残的敌寇,如今的北疆气候是难以想象的冰冷恶劣!流放千里的刑罚都在那苦寒之地,有多少人光赶路都熬不住,更何况是急行军!
养尊处优的皇子,光想想就得心生怯意。
萧铭知道如果换成他,是绝对不会自以为是地去领命,也没胆量去!
可哪怕心中给自己再多的借口,内心深处他也不得不承认,跟萧弘之间除了年纪,除了出身,还有其他的差距。
那份勇敢,他是真比不上!
可是总觉得不甘心
萧铭出清正殿的脚步一顿,前面萧奕就感觉到了,他回过头看着他,凉飕飕地说:现在再去请命,不觉得太晚了吗?大哥是太子,前去稳定军心,震慑匈奴,你去除了添乱还能干什么?
萧铭被说中心事也不恼,只是笑了笑:弟弟还什么都没说呢,二哥倒是心急了。你若是有这想法,那便去父皇说去,好歹也是一片心意。
萧奕闻言,顿时冷下了脸。
萧铭所想何尝不是他的。
萧铭刺了他一句,心下微哂:走吧,事情已定,咱们就回宫安歇,不如顺个道?
虽说已经开了府,然而景福宫跟景宁宫依旧保留着。
也行。
然而正说着,前面走来了两队宫人,却是来自芳华宫跟钟翠宫。
她们各自手里提着食盒跟厚衣裳,可见后宫中贵妃跟兰妃时刻关注着这里。
清正殿内,内侍将给炭盆里添了银丝炭。
天乾帝揉了揉眉心坐下来,看着萧弘问:还不回去歇息?
萧弘说:父皇,我睡不着。
害怕?
萧弘想了一下,老实道:是有点紧张。
天乾帝闻言轻笑了一声,然而笑过之后,眼里却流露出心疼来:可是后悔了?
萧弘咧开嘴,摇头:哪有,儿子自个儿求来的,后悔啥,没的啪啪打脸的。他说完,看着天乾帝脸上的倦意,小声地问,您是不是要休息去了?
朕也睡不着。今日丹阳大婚,朕本该还挺高兴,没想到若是不想成为昏君,当皇帝定然是操心劳肺,事情棘手起来,整宿难眠便是常态。
最近帝王的脸色都不好,便是失眠造成的。
萧弘没有太好的办法,离早朝时间说多也不多,便道:父皇,您要是睡不着,咱们不如弄点东西吃?
你饿了?
嗯,婚宴上就没吃多少,早就空空如也了。说完,萧弘的肚子就传出一阵咕噜噜,特别应景,他还毫无羞愧地说,瞧,抗议了。
天乾帝顿时哑然失笑,回头就吩咐黄公公:让御膳房赶紧做去,别饿着咱们的太子爷。
萧弘嘿嘿嘿笑起来,然而转眼一想,又阻止说:唉,别别别
怎么?天乾帝不解地看着他。
不急,我还能再坚持一会儿,就是儿子忽然想起来,明年您的寿辰,怕是不能陪您一起过了,不如提前给您做碗面吃?明天开始,就没有这空闲时间了。
御膳房的主厨忐忑不安地缩在灶台后生火,恨不得将自己的耳朵割了,眼睛戳瞎。
因为除了那位不太讲究,每年都会跑来下厨的太子殿下以外,尊贵的皇帝陛下也驾临了这一方小小的厨房!
顿时蓬荜生辉,万丈光芒,简直要折寿了哟!
黄公公瞧着他战战兢兢的模样,点了两次火才生起来,不禁心下同情。
天乾帝第一次来,一身明黄的龙袍,背着手审视的目光在厨房里扫了一圈,才站在萧弘的身边,瞧着他的动作。
这位主才是真正的十指不沾阳春水,难得是没有嫌弃这里挥散不去的油烟味儿,还能呆得住。
黄公公端了把椅子过来,请帝王坐下。
萧弘一回生二回熟,每年一次,再笨的人技艺也练上去了。
因为临时起意,厨房没有和好的面,他得自个儿来。
反正离早朝的时间还久,您就稍微等一下,咱俩聊聊天,很快就好了。
天乾帝没有意见,他其实并不饿,跟吃啥啥不够,身体猛长的萧弘不一样。
难得有机会亲眼看看儿子掌勺,说实话,这种体验他还是挺新奇的。
后宫之中,号称给他亲手煲汤,亲手熬粥的后妃实在太多了,然而真正从食材到炖煮亲力亲为的可没几个。
在家都是娇滴滴的小姐,哪儿会去沾染烟火气,多是最后放点调料,撒把葱,把盅碗端进食盒里就变成亲手的了。
像萧弘这种脱了蟒袍,系上围裙,挽起袖子,直接上手大力和面的真没有,而且还挺像模像样的。
弘儿,朕如今是确信了,朕以往吃的面都是你亲手做的。
那可不,儿子可不玩虚的,好不好吃另一回事,心意必须得足啊!他端起盆子里的面团子给帝王看,瞧,柔韧十足,都是劲道,满满的孝心,感动不?
那必须感动。
天乾帝虽然没说,可眼中的笑意却是从眼底流泻出来。
人说治国犹如烹饪,什么时候该用什么火候,该加什么料,拿什么容器装,都是有讲究的,我觉得特别有道理,父皇,您觉得呢?萧弘将一团白.面摔到台面上,拿起刀就切出一段一段,手里甩着。
话说的挺对,不过放到萧弘身上有些违和,天乾帝问:这么说你对烹饪很是精通,那么除了面条,还会什么?
恋耽美
此永宁侯乃是已故永宁侯的长子,正好丁忧在京。
他继续说:都说虎父无犬子,顾行洲也是统领一方的大将,以其父之威名,也可凝聚军心,与匈奴一战!
王阁老道:皇上,如今已经没有时间让将领慢慢积聚威名,礼亲王所选,臣以为可行。
户部尚书跟着出列:臣附议。
永宁侯曾经天乾帝也考虑过,算是很中肯的建议。
萧铭有此见地,不管是自己所想还是与人商议的结果,也算不错了。
天乾帝不禁眼露一丝赞赏。
然而萧奕却不想让他独出风头,便道:永宁侯向来镇守西边,若是前往北境,万一西域小国趁此机会侵犯大齐,又该如何?
萧铭说:总是匈奴要紧,小国罢了,另派将领西行便是。
这怕是不妥吧。
那大哥以为呢?萧铭忽然问道,大哥一句话未说,不知道是否更好的建议?
萧铭眼中带着一抹挑衅,他还记得今日婚宴上萧弘咄咄逼人的样子,如今不免想要讨回一二。
然而萧弘没有搭理他,却看向了户部尚书,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尚书,不知道粮饷军需是否已经备齐了?
这话一说,连同天乾帝也一起望了过来。
李尚书不知道这好端端的选将,怎么又问到粮草上,不过还是沉吟道:臣已奉旨拨出饷银百万,可粮草却需从各个粮仓之中调配,本以为开春之后再行军北上,现如今怕是来不及远调了,只能从沿途城中先行调用。
萧弘继续问:需要几日?
李尚书思忖片刻之后,回答:至少需要十日。
如今迫在眉睫,关系到大齐江山,李尚书自是全力以赴,毫无保留,这个日子怕是他能给的最快速度了。
萧弘点了点,没有多做为难。
粮草有了,那军备呢,杨大人?
工部尚书站出来,躬身道:臣在。
武器军备又需要准备几日?
皇上,殿下,工部已经备了一大半,余下的再十日也可。
好,那一切以十日计。萧弘说着面向天乾帝,父皇,儿臣以为应尽快下达调令,整军集合。
天乾帝于是道:魏国公。
老臣在。
所有调令即可下去,集齐兵马,不得耽误。
臣遵旨。
这行军打仗物资军需乃至士兵都重要,可统帅还没定啊!
魏国公正想代所有人提醒一句,可正在此时,黄公公走了进来禀告道:皇上,内务府总管周达求见。
宣。
如今谈论的是北疆危急,这内务府总管为何也跟着来凑热闹?
各位大臣互相看了一眼,却都摸不着头脑。
周达穿过众位大臣,跪在大殿之中:微臣拜见皇上,吾皇万岁。
天乾帝起身,不容置疑地命令道:定于下月的太子册封大典提前,朕最多给你七日准备,七日后便行册封仪式。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齐齐地望向了站于最前,却没说一句话的萧弘。
萧铭萧奕顿时懵了。
忽然他们想到了一个可能,可是,怎么可能呢!
疯了吧!
震惊的目光就这么锁在萧弘淡然如常的脸上。
后者还朝他们咧嘴一笑。
这个时间太紧了,很多东西还没有准备好,七日,根本就来不及!
然而帝王命令之下容不得周达说个不字,只能硬着头皮领命道:臣遵旨,必全力以赴。
太子乃国储,册封大典之时,满朝文武,乃至封疆大吏都会前来观礼,不能来的也会按着日子上表庆贺。
时日早就定下,岂能随便更改。
而这个决定,显然是天乾帝匆匆而下,却也不得不这么做。
那么
众位大臣回过了神,脸上的表情变得无比复杂。
有些大臣其实并不喜欢萧弘,那吊儿当郎,不学无术的模样看不大惯,像王阁老就是这样。
仗着帝王疼爱狂妄自大地不将人放在眼里,哪儿哪儿都不顺眼,相比起萧弘来,萧铭的彬彬有礼,谦逊听谏就比较像个皇子样子。
可这个时候他们望着那挺拔的年轻太子,心中不觉生起了一股敬佩之情。
国难之时能够勇敢地站出来,平时再多的缺点也都变得微不足道。
礼部尚书可在?天乾帝忽然唤道。
秦尚书连忙躬身行礼:臣在。
朕,本想给太子一个隆重的册封仪式,可惜时间紧迫天乾帝面露愧疚,眼里带着疼惜和骄傲,看着萧弘道,秦卿便辛苦一些,让朕少些遗憾。
臣遵旨!
接着帝王高声道:太子萧弘。
萧弘一掀衣摆,正跪下来:儿臣在。
天乾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朕命你为三军统帅,十日后点兵出发前往北疆!
萧弘磕头领命:儿臣遵旨!玫瑰小说网,玫瑰小说网,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m.meiguixs.net 玫瑰小说网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
☆、第235章 御膳父子
当夜,灯火通明, 一条条诏令从清正殿发出。
宫门开开合合, 传旨太监及禁军护卫进进出出并不停歇。
紧张的气氛也由皇宫延伸开去,临街的百姓不知道被疾驰的马蹄声吵醒多少回。
这场战争天乾帝一早就已经下旨暗中准备, 当萧弘自动请缨之后,更是抓紧时间, 是以并不慌乱。
然而即使这样, 几番商议布置下来, 也已经到了后半夜。
三路辅将及其他要职将军皆跪在帝王面前,临危受命。
臣等万死不辞!
太子稚嫩, 经验尚浅,还望诸位多多提点。
皇上放心, 臣等定誓死护太子周全!中军将军顾行武道。
天乾帝点了点头:那就去吧。
几位将军行礼告退, 时间紧迫,他们出宫之后就得连夜出城整顿兵马。
等他们一走,天乾帝忽然问道:什么时辰了?
黄公公回答:皇上, 丑时三刻了。
这么晚了天乾帝微微惊讶, 接着轻叹一声,面对着一同熬夜的众臣,不禁笑道,明日早朝是不能省的, 现在出宫来回路途又甚远, 诸位爱卿辛劳, 就别回去了。黄吉, 将偏殿整出来,还有两个时辰,让爱卿们好好休憩。
黄公公道:皇上,已经命人整理好了,又添了暖炉,暖和着呢。
你想得周到,都上了年纪,可不能熬出病来,朕还指望诸位出谋划策。天乾帝说。
大臣们连忙感激跪下来:谢皇上恩典。
接着天乾帝看向两个儿子:奕儿,铭儿,你们也一样,去各自宫内休息吧。
是,父皇,您也别再操劳了,事情再大,也没有您的身体来得重要,有什么事,儿臣愿请命为您分担。萧铭告退之时,言辞恳切地劝道。
萧奕也是面露关切:是啊,虽然儿子才知道北疆之事,可父皇怕是已经为此忧愁多日,请您定要多多保重,接下来还需您坐镇呢!
天乾帝闻言便笑了,这些话让他窝心安慰:你们有此孝心,朕甚感欣慰,放心,朕心里有数,都去吧。
两人一前一后离开,萧铭走之前回头看了一眼,只有萧弘站着没有动。
镇北王的消息,萧铭也是提前知道的,他手下一堆人才,一早就商量好了对策,今日才能自信大胆地率先提出建议。
他相信这也是天乾帝的选择。
他年幼,却更想表现出自己的能力,让帝王知道他并不比萧弘来的差。
然而最终的结果总是出人意料,他从来没想过这稳稳当当坐着太子位的大哥居然会自请北上。
跟匈奴人打仗是闹着玩的吗?镇北王几乎战死了所有儿子才将死敌挡于边境之外啊!
难道他大哥真以为有龙气护体,刀枪不入?
太可笑,也太狂妄自大了!
满朝文武,何必以身犯险?
更何况除了凶残的敌寇,如今的北疆气候是难以想象的冰冷恶劣!流放千里的刑罚都在那苦寒之地,有多少人光赶路都熬不住,更何况是急行军!
养尊处优的皇子,光想想就得心生怯意。
萧铭知道如果换成他,是绝对不会自以为是地去领命,也没胆量去!
可哪怕心中给自己再多的借口,内心深处他也不得不承认,跟萧弘之间除了年纪,除了出身,还有其他的差距。
那份勇敢,他是真比不上!
可是总觉得不甘心
萧铭出清正殿的脚步一顿,前面萧奕就感觉到了,他回过头看着他,凉飕飕地说:现在再去请命,不觉得太晚了吗?大哥是太子,前去稳定军心,震慑匈奴,你去除了添乱还能干什么?
萧铭被说中心事也不恼,只是笑了笑:弟弟还什么都没说呢,二哥倒是心急了。你若是有这想法,那便去父皇说去,好歹也是一片心意。
萧奕闻言,顿时冷下了脸。
萧铭所想何尝不是他的。
萧铭刺了他一句,心下微哂:走吧,事情已定,咱们就回宫安歇,不如顺个道?
虽说已经开了府,然而景福宫跟景宁宫依旧保留着。
也行。
然而正说着,前面走来了两队宫人,却是来自芳华宫跟钟翠宫。
她们各自手里提着食盒跟厚衣裳,可见后宫中贵妃跟兰妃时刻关注着这里。
清正殿内,内侍将给炭盆里添了银丝炭。
天乾帝揉了揉眉心坐下来,看着萧弘问:还不回去歇息?
萧弘说:父皇,我睡不着。
害怕?
萧弘想了一下,老实道:是有点紧张。
天乾帝闻言轻笑了一声,然而笑过之后,眼里却流露出心疼来:可是后悔了?
萧弘咧开嘴,摇头:哪有,儿子自个儿求来的,后悔啥,没的啪啪打脸的。他说完,看着天乾帝脸上的倦意,小声地问,您是不是要休息去了?
朕也睡不着。今日丹阳大婚,朕本该还挺高兴,没想到若是不想成为昏君,当皇帝定然是操心劳肺,事情棘手起来,整宿难眠便是常态。
最近帝王的脸色都不好,便是失眠造成的。
萧弘没有太好的办法,离早朝时间说多也不多,便道:父皇,您要是睡不着,咱们不如弄点东西吃?
你饿了?
嗯,婚宴上就没吃多少,早就空空如也了。说完,萧弘的肚子就传出一阵咕噜噜,特别应景,他还毫无羞愧地说,瞧,抗议了。
天乾帝顿时哑然失笑,回头就吩咐黄公公:让御膳房赶紧做去,别饿着咱们的太子爷。
萧弘嘿嘿嘿笑起来,然而转眼一想,又阻止说:唉,别别别
怎么?天乾帝不解地看着他。
不急,我还能再坚持一会儿,就是儿子忽然想起来,明年您的寿辰,怕是不能陪您一起过了,不如提前给您做碗面吃?明天开始,就没有这空闲时间了。
御膳房的主厨忐忑不安地缩在灶台后生火,恨不得将自己的耳朵割了,眼睛戳瞎。
因为除了那位不太讲究,每年都会跑来下厨的太子殿下以外,尊贵的皇帝陛下也驾临了这一方小小的厨房!
顿时蓬荜生辉,万丈光芒,简直要折寿了哟!
黄公公瞧着他战战兢兢的模样,点了两次火才生起来,不禁心下同情。
天乾帝第一次来,一身明黄的龙袍,背着手审视的目光在厨房里扫了一圈,才站在萧弘的身边,瞧着他的动作。
这位主才是真正的十指不沾阳春水,难得是没有嫌弃这里挥散不去的油烟味儿,还能呆得住。
黄公公端了把椅子过来,请帝王坐下。
萧弘一回生二回熟,每年一次,再笨的人技艺也练上去了。
因为临时起意,厨房没有和好的面,他得自个儿来。
反正离早朝的时间还久,您就稍微等一下,咱俩聊聊天,很快就好了。
天乾帝没有意见,他其实并不饿,跟吃啥啥不够,身体猛长的萧弘不一样。
难得有机会亲眼看看儿子掌勺,说实话,这种体验他还是挺新奇的。
后宫之中,号称给他亲手煲汤,亲手熬粥的后妃实在太多了,然而真正从食材到炖煮亲力亲为的可没几个。
在家都是娇滴滴的小姐,哪儿会去沾染烟火气,多是最后放点调料,撒把葱,把盅碗端进食盒里就变成亲手的了。
像萧弘这种脱了蟒袍,系上围裙,挽起袖子,直接上手大力和面的真没有,而且还挺像模像样的。
弘儿,朕如今是确信了,朕以往吃的面都是你亲手做的。
那可不,儿子可不玩虚的,好不好吃另一回事,心意必须得足啊!他端起盆子里的面团子给帝王看,瞧,柔韧十足,都是劲道,满满的孝心,感动不?
那必须感动。
天乾帝虽然没说,可眼中的笑意却是从眼底流泻出来。
人说治国犹如烹饪,什么时候该用什么火候,该加什么料,拿什么容器装,都是有讲究的,我觉得特别有道理,父皇,您觉得呢?萧弘将一团白.面摔到台面上,拿起刀就切出一段一段,手里甩着。
话说的挺对,不过放到萧弘身上有些违和,天乾帝问:这么说你对烹饪很是精通,那么除了面条,还会什么?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