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认同地颔首:是啊,弘儿向来对女子不上心,前几个又让他丢了脸,没想这此去了一趟江东,倒是看上了吕家五小姐,真是让人又惊又喜。
天乾帝最操心的就是萧弘的婚事,因着青莲寺老和尚的一句挂言,婚事得一直放到二十岁之后。
不过若是萧弘有了心仪对象,哪怕成婚晚些,先赐婚都是无妨的。
黄公公恭维道:承恩侯当初便有与谢阁老相并的美名,吕家又是大族,吕小姐定然贤德淑惠与太后一样,这门亲事,老奴觉得极好。
天乾帝重重地点头。
吕家进退有度,识大体,讲大局,他一直记得承恩侯洒脱放权回乡的情形,愧疚的同时更有一份欣赏。萧弘若是娶了吕家女,他是极为赞成的。
这么多年,承恩侯从未向朕要求过什么,子弟皆以真才实学科举入官,实在难得。弘儿与吕家结亲,乃是天意所为让吕家再出一个皇后,应该的。
黄公公道:皇上说的极是,最妙的还是殿下喜欢。
哈哈,正是。天乾帝看着另外一封萧弘的折子,打趣道,朕都无需看,就知道这小子写了什么,都是过来人,朕懂。
他虽这么说着,不过也好奇这小子会如何向他表露对吕家女的爱意和喜欢,会如何求他赐婚。
吕家委屈了这么多年,子弟也该升一升了。他一边说一边翻开了萧弘的折子。
黄公公是知道天乾帝的打算,等萧弘治水回来,有了功绩,便要册封太子。
而作为太子的妻族,自然不能比顺亲王和礼亲王来的低,提拔吕小姐的父亲和兄弟,来加重未来太子妃的身价,这是惯例,也是吕家该有的体面。
黄公公道:大皇子知道怕是得好好谢谢皇上。
他正等着帝王看完信与他笑话萧弘,然而却没想到天乾帝脸上的笑意反而快速地收敛起来,最终遍布寒霜。
黄公公心下一跳,总觉得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只见天乾帝蓦地将折子重重拍在御案上,接着站起来吼道:来人,即刻宣内阁诸臣,另兵部尚书魏国公觐见!谁敢耽误一刻,朕要他的脑袋!
如此严厉的话,是黄公公这么多年来从未见过的,让他心跳如擂鼓,胆寒不已,他二话不说立刻快跑着出门吩咐下去。
等他交代完毕,忧心忡忡地回来时候,他却发现帝王的手微微在抖。
皇上
天乾帝抬起头,轻声地说:弘儿怕是不好。
黄公公闻言震惊地说不出话来,怎么不好,他很想问问帝王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他的目光看向了那份萧弘的折子,忍不住道:皇上,老奴可否瞧一眼
此时,帝王已经平静下来,然而目光令人心惊胆寒,不过却还是点了头。
黄公公艰难地滚动着喉咙,拿起折子,打开。
萧弘的字迹依旧是那样熟悉,可是那措辞口吻却完全的陌生。
华丽的辞藻,文采斐然,却透露着一股子诚惶诚恐的恭敬,谦逊地仿佛换了一个人,那是英王就算写正经奏章都不会有的语气。而当他看到最后一句的时候,黄公公瞬间明白了。
这个时候,天乾帝面无表情地道:弘儿说过,治完水就要在江南逗留,看看棉花织布,谈谈生意。且不说这些奇怪的话,最后这一句显然是在告诉朕,他是在别人的监视下写的,为的就是告诉朕他很不对劲。
殿下可是皇子,堂堂亲王,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逼迫他呀!再者,您不是还将兵符
是啊,他极其宠爱的儿子,再尊贵没有的皇子,谁敢逼迫他写上这样一封求救的信。
怕是无法及时调兵呀!
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告诉他,显然已经迫在眉睫。
吕家天乾帝的眼里酝酿着风暴。玫瑰小说网,玫瑰小说网,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m.meiguixs.net 玫瑰小说网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
☆、第192章 不眠之夜
夏日的黑夜中,无波无澜的宫门突然打开, 十几匹快马疾驰而出, 分散朝各路而去,打破了京城的平静。21GGD 21
这样的半夜急招, 只有在紧急军情之时曾出现过。
匆匆忙忙更换朝服,坐在马车里赶向皇宫的内阁大臣们思索着,莫不是边关不稳, 匈奴来犯?
是了, 镇北王已经老了, 最近有消息传来身体抱恙, 若是匈奴得知,怕是会大举进犯。
这样想着, 不免忧心忡忡起来,打仗毕竟是件消耗国力的事,好不容易安稳了十多年。
清正殿门口,两个小太监正着急地往外头观望,一看到灯笼走靠近,便立刻迎了上来,催促道:几位大人,快, 皇上正在里面等着诸位。
这看来是真的紧急,连宣召都免了。
大臣们随着内侍疾步走进清正殿, 只见天乾帝脸色阴沉地坐着御案后面, 赶紧跪下行礼。
臣等参见皇上。
天乾帝的目光在几个内阁大臣上扫了一眼。
黄公公连忙道:皇上, 魏国公府离得较远,怕是还得需要点时间,应该是快了。
连魏国公都叫过来,可见真是军机兵事,几位大臣心下沉了沉。
平身。天乾帝冷然的声音响起,然后还不等他们站稳便问道,江东军要可有送来?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一愣。
江东?
谢阁老皱了皱眉,视线往其他同僚而去,后者纷纷摇头,他便躬身道:皇上,臣等未见相关折子。
闻言,天乾帝的下颌顿时紧绷起来,他动了动唇,眼中流露出浓浓的失望。
大臣垂头不敢直视天颜,只有黄公公知道帝王内心的焦虑和担忧,以及害怕。
江东军若是没有上奏,这表示英王没来得及调兵。
饶是黄公公经历风雨,也不免往坏处想,若是英王真出了事这是要反了天呀!
这些都是伴驾多年的老臣,对帝王的情绪自有一套琢磨本事。
此刻,气氛凝重而压抑,犹如暴风雨前的宁静,下一次就能卷起狂风呼啸,下达雷霆之怒。
天下大事一般都先经过内阁,折子筛选之后择重要送入帝王面前。
当然,天乾帝自有其暗中势力和灵通的消息来源,提前比内阁知道也是有可能的。
既然提到了江东,不得不联想到去治水的英王,能让皇上如此失态,怕是英王惹上了什么事。
只是军要?这就奇怪了,哪怕萧弘贵为太子,没有虎符兵权,也无权插手军队。
除非从兵部下达调书,结合魏国公乃英王外家
谢阁老毕竟暗中已经有所倾向,想到这里,他内心不免有些慌乱,不过再细想,却觉得不对。
英王不是没有分寸的人,再者还有贺惜朝在身边,无缘无故为何要插手江东军,哪怕真有要事,既然能跟魏国公通消息,没道理跳过皇上暗中行事,再不济贺惜朝也该跟他这个老师打声招呼吧。
想到这里,谢阁老抬头道:皇上,可是英王殿下在江东遇上了什么麻烦,只是之前江州知府送来的折子一切如常,这其中怕是存了些猫腻。
谢阁老不愧是内阁首辅,瞬间猜到了关键。
天乾帝站起来,看着诸臣道:朕得了消息,英王受吕家所困,事态危机。
什么?
惊愕爬上了诸位大臣的脸上。
吕家敢这么对待皇子,不要命了!
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刚不是还有承恩侯送来的折子,请皇上将吕氏女赐婚于英王吗?
英王的折子也瞧着欣然答应,怎么就成了受困于吕家了呢?
一个阁臣不得其解,便道:皇上,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瞬间天乾帝的一双厉眼就刺了过去,他下意识地打了一个寒颤,就听到帝王说:没有误会,千真万确。
至此谁也不敢再多打听。
谢阁老心下再次沉了沉:英王乃是奉着皇命前去治水,承恩侯敢对他有所威胁,必然与奎梁县水灾有关。
王阁老道:看来这不是天灾,乃是**了。
只是吕家为何要这么做?
不为权,便是为财,如此铤而走险,总是有所图的。
正是,这么多年来一拨又一拨的人派过去治水,皆无功而返,不过是加固了堤坝,却找不出原因,这本就奇怪。吕家在洛淄县,乃奎梁县上游之地,若是动点什么手脚,也不是件难事。另一位胡阁老也分析道。
胡大人所言正是,吕家乃天后母族,向来得皇上优待,江州官员不愿得罪,粉饰太平,也是正常的。若不是英王殿下前去,怕是至今都得蒙着朝廷!
英王向来不为名利所诱 ,所作所为一切出于本心正心,必不利于吕家。皇上,若真是如此,得即刻派人前去调查搭救殿下!
这你一眼我一语,仿佛早有预料似的,天乾帝简直气笑了。
不过如今他没工夫训斥,他只是担心现在派人来不来得及,又该派谁去?
谢卿。
谢阁老发现,哪怕天乾帝看起来再如何镇定,其实已经有所慌乱了。
未免帝王失去理智,他安慰道:皇上,英王受困,那么江州知府与吕家沆瀣一气便可以确认。可英王殿下毕竟身份尊贵,若他在江东有任何差池,这上上下下所有官员,包括吕家在内必然逃不过罪责。以臣对承恩侯的了解定然是以安抚劝说为主,加之监视限其行动,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采取鱼死网破的法子,那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所以只有将殿下绑于一条船上,才可高枕无忧。皇上想必已经见过承恩侯和殿下的折子,将孙女嫁于殿下便是手段之一,是以臣以为殿下暂时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可从江东送到京城,至少已经过去十日之久,弘儿的性子刚毅,向来不愿同流合污,朕怕他做傻事。
天乾帝一想到那傻小子只要认为是对的,必定梗着脖子坚持到底,哪里会虚与委蛇?况且承恩侯老谋深算,也容不得他多做周旋,婚事不过是基于萧弘答应的前提下才有效!
谢阁老倒没觉得萧弘如此耿直,更何况还有贺惜朝这个鬼灵精怪在。
于是便道:皇上,殿下既然已经写了请婚折子,必然心中有所计较,总会尽量拖延时间。好在如今江东还不知道皇上已经知晓此事,承恩侯正等着皇上赐婚,不如择一心思灵巧之人前往江东宣旨,另传令于江东军,里应外合伺机搭救殿下。
天乾帝正有此意,便点头:谢卿说的有理。
正在此时,门口来报:皇上,魏国公到了。
宣。
魏国公府离得最远,他是下了马车,紧赶慢赶小跑到了清正殿。
年纪大了,跑得气喘吁吁,一条老命都快交代了。
老老臣,参见皇上
他正待下跪,天乾帝立刻摆了摆手:免礼,魏国公,朕命你即刻草拟调令,命江东军入城,与钦差里应外合营救英王。
什,什么?
魏国公来得晚,之前讨论了什么没听见,此刻乍然听见天乾帝的命令,一时之间有些懵了。
他旁边的胡阁老立刻低声与他解释,他这才明白过来,也倒抽了一口凉气,马上跪下领命道:是,皇上。
萧弘是他的外孙,还搭着孙子贺惜朝,魏国公自然比谁都着急。
可是他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忍不住说:皇上,老臣斗胆一问,从兵部调令,需走内阁中枢签署,得皇上圣旨方可下达,消息容易泄露,老臣疑惑为何不直接命人暗中带着兵符前去调兵,这样更加快速且隐蔽。
这话说的有道理,几位阁臣不禁点了点头。
谢阁老本想提一提,可忽然见到黄公公颇为无奈的模样,心中顿时微微一动。
只听到黄公公道:诸位大人,兵符在英王离京之前,皇上已交于了他。
自古大权在握的皇帝对兵权有绝对的控制,更不会轻易将兵符交于他人。
英王只是去治个水,皇帝就派了一队禁军随身护卫,没想到暗中还给了江东军的兵权,这等宠爱信任,简直闻所未闻!
虽说如今江东以下犯上,可事先谁能知道呢!
诸臣简直震惊地无以加复,比英王身陷困境都来的令人吃惊。
天乾帝并不觉得有什么,他只是后悔给的不够,何须暗中给兵符,应该直接下令让江东军在城门迎接,陪萧弘一同治水才对!
明明知道奎梁县水患不简单,那么多人受灾而死,本就是件极为严重的事,怎么就没想到呢!
懊悔是真的懊悔,只是没有时间让他多思多想。
这宣诏之人
正在众人思索的时候,忽然黄公公一抬眼,只见一个小太监正往里面探头探脑。
黄公公想了想便转出了内殿,小太监凑上来在他的耳边低声说了两句,然后道:公公,人已经带来了。
这个消息让黄公公愣了好一会儿,才说:让他等着,杂家这就去禀告皇上。
他的脚步有些急,他顾不得什么,转身进了内殿,直接向天乾帝走去。
谈话都停了下来,黄公公对着帝王低声道:皇上,在驿站找到了江东军信使。
瞬间,帝王那双摄人的眼睛犹如寒霜冰冻,缓缓地扫过内阁诸臣,说:带上来。
一个御前侍卫带着一个士兵走了进来,跪下,行礼道:卑职江东卫军黄炎将军座下亲卫参加皇上,吾皇万岁。
这士兵自报家门的那一刻,站在王阁老身后的一个阁臣不禁晃了晃身体。
江东卫军为何上京?
回禀皇上,卑职奉黄将军之命送紧急军情。
天乾帝目光冰冷刺骨,然而口吻却极淡:那奏折呢?军情呢?
卑职两日前就交由了内阁。
此言一出,所有内阁大臣纷纷跪了下来。
砰!天乾帝重重的一掌拍在御案上,死死地盯着下方的大臣,好啊,上下沆瀣一气,合起来欺瞒朕!若不是弘儿聪明,想方设法向朕求救,怕是也要被你们齐力给害死了!
恋耽美
天乾帝最操心的就是萧弘的婚事,因着青莲寺老和尚的一句挂言,婚事得一直放到二十岁之后。
不过若是萧弘有了心仪对象,哪怕成婚晚些,先赐婚都是无妨的。
黄公公恭维道:承恩侯当初便有与谢阁老相并的美名,吕家又是大族,吕小姐定然贤德淑惠与太后一样,这门亲事,老奴觉得极好。
天乾帝重重地点头。
吕家进退有度,识大体,讲大局,他一直记得承恩侯洒脱放权回乡的情形,愧疚的同时更有一份欣赏。萧弘若是娶了吕家女,他是极为赞成的。
这么多年,承恩侯从未向朕要求过什么,子弟皆以真才实学科举入官,实在难得。弘儿与吕家结亲,乃是天意所为让吕家再出一个皇后,应该的。
黄公公道:皇上说的极是,最妙的还是殿下喜欢。
哈哈,正是。天乾帝看着另外一封萧弘的折子,打趣道,朕都无需看,就知道这小子写了什么,都是过来人,朕懂。
他虽这么说着,不过也好奇这小子会如何向他表露对吕家女的爱意和喜欢,会如何求他赐婚。
吕家委屈了这么多年,子弟也该升一升了。他一边说一边翻开了萧弘的折子。
黄公公是知道天乾帝的打算,等萧弘治水回来,有了功绩,便要册封太子。
而作为太子的妻族,自然不能比顺亲王和礼亲王来的低,提拔吕小姐的父亲和兄弟,来加重未来太子妃的身价,这是惯例,也是吕家该有的体面。
黄公公道:大皇子知道怕是得好好谢谢皇上。
他正等着帝王看完信与他笑话萧弘,然而却没想到天乾帝脸上的笑意反而快速地收敛起来,最终遍布寒霜。
黄公公心下一跳,总觉得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只见天乾帝蓦地将折子重重拍在御案上,接着站起来吼道:来人,即刻宣内阁诸臣,另兵部尚书魏国公觐见!谁敢耽误一刻,朕要他的脑袋!
如此严厉的话,是黄公公这么多年来从未见过的,让他心跳如擂鼓,胆寒不已,他二话不说立刻快跑着出门吩咐下去。
等他交代完毕,忧心忡忡地回来时候,他却发现帝王的手微微在抖。
皇上
天乾帝抬起头,轻声地说:弘儿怕是不好。
黄公公闻言震惊地说不出话来,怎么不好,他很想问问帝王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他的目光看向了那份萧弘的折子,忍不住道:皇上,老奴可否瞧一眼
此时,帝王已经平静下来,然而目光令人心惊胆寒,不过却还是点了头。
黄公公艰难地滚动着喉咙,拿起折子,打开。
萧弘的字迹依旧是那样熟悉,可是那措辞口吻却完全的陌生。
华丽的辞藻,文采斐然,却透露着一股子诚惶诚恐的恭敬,谦逊地仿佛换了一个人,那是英王就算写正经奏章都不会有的语气。而当他看到最后一句的时候,黄公公瞬间明白了。
这个时候,天乾帝面无表情地道:弘儿说过,治完水就要在江南逗留,看看棉花织布,谈谈生意。且不说这些奇怪的话,最后这一句显然是在告诉朕,他是在别人的监视下写的,为的就是告诉朕他很不对劲。
殿下可是皇子,堂堂亲王,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逼迫他呀!再者,您不是还将兵符
是啊,他极其宠爱的儿子,再尊贵没有的皇子,谁敢逼迫他写上这样一封求救的信。
怕是无法及时调兵呀!
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告诉他,显然已经迫在眉睫。
吕家天乾帝的眼里酝酿着风暴。玫瑰小说网,玫瑰小说网,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m.meiguixs.net 玫瑰小说网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
☆、第192章 不眠之夜
夏日的黑夜中,无波无澜的宫门突然打开, 十几匹快马疾驰而出, 分散朝各路而去,打破了京城的平静。21GGD 21
这样的半夜急招, 只有在紧急军情之时曾出现过。
匆匆忙忙更换朝服,坐在马车里赶向皇宫的内阁大臣们思索着,莫不是边关不稳, 匈奴来犯?
是了, 镇北王已经老了, 最近有消息传来身体抱恙, 若是匈奴得知,怕是会大举进犯。
这样想着, 不免忧心忡忡起来,打仗毕竟是件消耗国力的事,好不容易安稳了十多年。
清正殿门口,两个小太监正着急地往外头观望,一看到灯笼走靠近,便立刻迎了上来,催促道:几位大人,快, 皇上正在里面等着诸位。
这看来是真的紧急,连宣召都免了。
大臣们随着内侍疾步走进清正殿, 只见天乾帝脸色阴沉地坐着御案后面, 赶紧跪下行礼。
臣等参见皇上。
天乾帝的目光在几个内阁大臣上扫了一眼。
黄公公连忙道:皇上, 魏国公府离得较远,怕是还得需要点时间,应该是快了。
连魏国公都叫过来,可见真是军机兵事,几位大臣心下沉了沉。
平身。天乾帝冷然的声音响起,然后还不等他们站稳便问道,江东军要可有送来?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一愣。
江东?
谢阁老皱了皱眉,视线往其他同僚而去,后者纷纷摇头,他便躬身道:皇上,臣等未见相关折子。
闻言,天乾帝的下颌顿时紧绷起来,他动了动唇,眼中流露出浓浓的失望。
大臣垂头不敢直视天颜,只有黄公公知道帝王内心的焦虑和担忧,以及害怕。
江东军若是没有上奏,这表示英王没来得及调兵。
饶是黄公公经历风雨,也不免往坏处想,若是英王真出了事这是要反了天呀!
这些都是伴驾多年的老臣,对帝王的情绪自有一套琢磨本事。
此刻,气氛凝重而压抑,犹如暴风雨前的宁静,下一次就能卷起狂风呼啸,下达雷霆之怒。
天下大事一般都先经过内阁,折子筛选之后择重要送入帝王面前。
当然,天乾帝自有其暗中势力和灵通的消息来源,提前比内阁知道也是有可能的。
既然提到了江东,不得不联想到去治水的英王,能让皇上如此失态,怕是英王惹上了什么事。
只是军要?这就奇怪了,哪怕萧弘贵为太子,没有虎符兵权,也无权插手军队。
除非从兵部下达调书,结合魏国公乃英王外家
谢阁老毕竟暗中已经有所倾向,想到这里,他内心不免有些慌乱,不过再细想,却觉得不对。
英王不是没有分寸的人,再者还有贺惜朝在身边,无缘无故为何要插手江东军,哪怕真有要事,既然能跟魏国公通消息,没道理跳过皇上暗中行事,再不济贺惜朝也该跟他这个老师打声招呼吧。
想到这里,谢阁老抬头道:皇上,可是英王殿下在江东遇上了什么麻烦,只是之前江州知府送来的折子一切如常,这其中怕是存了些猫腻。
谢阁老不愧是内阁首辅,瞬间猜到了关键。
天乾帝站起来,看着诸臣道:朕得了消息,英王受吕家所困,事态危机。
什么?
惊愕爬上了诸位大臣的脸上。
吕家敢这么对待皇子,不要命了!
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刚不是还有承恩侯送来的折子,请皇上将吕氏女赐婚于英王吗?
英王的折子也瞧着欣然答应,怎么就成了受困于吕家了呢?
一个阁臣不得其解,便道:皇上,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瞬间天乾帝的一双厉眼就刺了过去,他下意识地打了一个寒颤,就听到帝王说:没有误会,千真万确。
至此谁也不敢再多打听。
谢阁老心下再次沉了沉:英王乃是奉着皇命前去治水,承恩侯敢对他有所威胁,必然与奎梁县水灾有关。
王阁老道:看来这不是天灾,乃是**了。
只是吕家为何要这么做?
不为权,便是为财,如此铤而走险,总是有所图的。
正是,这么多年来一拨又一拨的人派过去治水,皆无功而返,不过是加固了堤坝,却找不出原因,这本就奇怪。吕家在洛淄县,乃奎梁县上游之地,若是动点什么手脚,也不是件难事。另一位胡阁老也分析道。
胡大人所言正是,吕家乃天后母族,向来得皇上优待,江州官员不愿得罪,粉饰太平,也是正常的。若不是英王殿下前去,怕是至今都得蒙着朝廷!
英王向来不为名利所诱 ,所作所为一切出于本心正心,必不利于吕家。皇上,若真是如此,得即刻派人前去调查搭救殿下!
这你一眼我一语,仿佛早有预料似的,天乾帝简直气笑了。
不过如今他没工夫训斥,他只是担心现在派人来不来得及,又该派谁去?
谢卿。
谢阁老发现,哪怕天乾帝看起来再如何镇定,其实已经有所慌乱了。
未免帝王失去理智,他安慰道:皇上,英王受困,那么江州知府与吕家沆瀣一气便可以确认。可英王殿下毕竟身份尊贵,若他在江东有任何差池,这上上下下所有官员,包括吕家在内必然逃不过罪责。以臣对承恩侯的了解定然是以安抚劝说为主,加之监视限其行动,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采取鱼死网破的法子,那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所以只有将殿下绑于一条船上,才可高枕无忧。皇上想必已经见过承恩侯和殿下的折子,将孙女嫁于殿下便是手段之一,是以臣以为殿下暂时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可从江东送到京城,至少已经过去十日之久,弘儿的性子刚毅,向来不愿同流合污,朕怕他做傻事。
天乾帝一想到那傻小子只要认为是对的,必定梗着脖子坚持到底,哪里会虚与委蛇?况且承恩侯老谋深算,也容不得他多做周旋,婚事不过是基于萧弘答应的前提下才有效!
谢阁老倒没觉得萧弘如此耿直,更何况还有贺惜朝这个鬼灵精怪在。
于是便道:皇上,殿下既然已经写了请婚折子,必然心中有所计较,总会尽量拖延时间。好在如今江东还不知道皇上已经知晓此事,承恩侯正等着皇上赐婚,不如择一心思灵巧之人前往江东宣旨,另传令于江东军,里应外合伺机搭救殿下。
天乾帝正有此意,便点头:谢卿说的有理。
正在此时,门口来报:皇上,魏国公到了。
宣。
魏国公府离得最远,他是下了马车,紧赶慢赶小跑到了清正殿。
年纪大了,跑得气喘吁吁,一条老命都快交代了。
老老臣,参见皇上
他正待下跪,天乾帝立刻摆了摆手:免礼,魏国公,朕命你即刻草拟调令,命江东军入城,与钦差里应外合营救英王。
什,什么?
魏国公来得晚,之前讨论了什么没听见,此刻乍然听见天乾帝的命令,一时之间有些懵了。
他旁边的胡阁老立刻低声与他解释,他这才明白过来,也倒抽了一口凉气,马上跪下领命道:是,皇上。
萧弘是他的外孙,还搭着孙子贺惜朝,魏国公自然比谁都着急。
可是他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忍不住说:皇上,老臣斗胆一问,从兵部调令,需走内阁中枢签署,得皇上圣旨方可下达,消息容易泄露,老臣疑惑为何不直接命人暗中带着兵符前去调兵,这样更加快速且隐蔽。
这话说的有道理,几位阁臣不禁点了点头。
谢阁老本想提一提,可忽然见到黄公公颇为无奈的模样,心中顿时微微一动。
只听到黄公公道:诸位大人,兵符在英王离京之前,皇上已交于了他。
自古大权在握的皇帝对兵权有绝对的控制,更不会轻易将兵符交于他人。
英王只是去治个水,皇帝就派了一队禁军随身护卫,没想到暗中还给了江东军的兵权,这等宠爱信任,简直闻所未闻!
虽说如今江东以下犯上,可事先谁能知道呢!
诸臣简直震惊地无以加复,比英王身陷困境都来的令人吃惊。
天乾帝并不觉得有什么,他只是后悔给的不够,何须暗中给兵符,应该直接下令让江东军在城门迎接,陪萧弘一同治水才对!
明明知道奎梁县水患不简单,那么多人受灾而死,本就是件极为严重的事,怎么就没想到呢!
懊悔是真的懊悔,只是没有时间让他多思多想。
这宣诏之人
正在众人思索的时候,忽然黄公公一抬眼,只见一个小太监正往里面探头探脑。
黄公公想了想便转出了内殿,小太监凑上来在他的耳边低声说了两句,然后道:公公,人已经带来了。
这个消息让黄公公愣了好一会儿,才说:让他等着,杂家这就去禀告皇上。
他的脚步有些急,他顾不得什么,转身进了内殿,直接向天乾帝走去。
谈话都停了下来,黄公公对着帝王低声道:皇上,在驿站找到了江东军信使。
瞬间,帝王那双摄人的眼睛犹如寒霜冰冻,缓缓地扫过内阁诸臣,说:带上来。
一个御前侍卫带着一个士兵走了进来,跪下,行礼道:卑职江东卫军黄炎将军座下亲卫参加皇上,吾皇万岁。
这士兵自报家门的那一刻,站在王阁老身后的一个阁臣不禁晃了晃身体。
江东卫军为何上京?
回禀皇上,卑职奉黄将军之命送紧急军情。
天乾帝目光冰冷刺骨,然而口吻却极淡:那奏折呢?军情呢?
卑职两日前就交由了内阁。
此言一出,所有内阁大臣纷纷跪了下来。
砰!天乾帝重重的一掌拍在御案上,死死地盯着下方的大臣,好啊,上下沆瀣一气,合起来欺瞒朕!若不是弘儿聪明,想方设法向朕求救,怕是也要被你们齐力给害死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