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先生来了!
一个人一喊,书斋里面听着响动,脚步声顿时响起,纷纷涌上了二楼。
而门口的这些人看到他,有的心虚往后缩了缩,有些崇拜地满脸激动,特别是被贺惜朝赞赏的书生,之前的镇定全然不见,眼里冒着星星眼,就差扑上去。
今日本不想来了,不过友人请客吃饭,恰巧离这儿近,就溜达着过来消消食,没想到呀贺惜朝笑眯眯地望了一圈,大家赏脸给了先生的称呼,我觉得却不太合适。惜朝年纪小,能力有限,可担不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万一这考不好怪罪过来我可就里外不是人了,所以
他的眼神最终落在起先冒头嫌他姿态高,不够善解人意的那些书生身上,温度一降,冰冷地说:不是你们的爹,更不是你们的祖宗,考不考得好关我屁事,强行塞责任过来的,都上了我的黑名单,就别再出现在我的面前!可担当不起!
贺惜朝毫不客气揭了他们的脸面,让这些书生脸红羞愤,怒道:贺惜朝,你
别用这种不忿的眼神看着我,愿意与各位讨论切磋是因为我乐意,来不来随我高兴,你们管不着,既然是来求教的,那就把腰弯一弯,恭敬一些。没落的一分好处,还得受埋怨,我吃饱了撑的?
就是,贺先生愿意给我们解惑,那是荣幸,不愿意,也没什么好埋怨的。
对啊,就是书院里的夫子也没贺先生讲得好,贺先生都没要什么回报,说来还挺惭愧。
贺先生别生气,不要跟他们一般见识,我们一直在这里等您,您什么时候来都行。
人啊,有时候真不能太善良,便宜多占了就理所当然了。
贺惜朝扬了扬眉,抬脚往里头走,一边走一边道:我忙得很,休沐的时候就想做些轻松的事,大家想听就来,一切随缘。
大家跟着他往二楼而去,徒留下几人站在原地,接着一甩袖愤然离去。
书斋毕竟是买书看书的地方,人多嘈杂也不行,掌柜的当机立断,整理出了二楼,摆了桌椅,让求教解惑都在二楼进行。
贺惜朝一到,人一满,就封了二楼不给进,所以提前占座也是很有必要。
既然是贺惜朝来讲解,哪怕他年纪最小,可也有一师之名,书生们跟他兄弟相称自是不合适,最后都恭敬地称呼一声先生。
在场的几乎是对乡试没有多少把握,又没有好师傅教导,才会抓紧一切机会求教,所以资质上欠缺了一些。
通俗点讲,就是没开窍。
小贺先生时间有限,耐心不多,还全程免费。再要想有个好脾气是不可能的,往往直截了当地点评,不会委婉全脸面。
特别是罗黎,初见贺惜朝温和耐心的话语印象太过深刻,等到第二次,他就知道为何萧弘当初那么不忿,贺惜朝的毒舌不客气起来简直让人羞愤到死。
罗黎被他挑剔地简直怀疑人生,可无奈谁叫贺惜朝说得一针见血,所以哪怕字字锥心也得含泪听下去。
幸好,难听归难听,疑惑总是被解开了,甚至若是贺惜朝心情好,还会好好指导一番,教授一下如何破题如立题,取长补短,这个时候底下的书生便挥洒墨水奋笔疾书了。
要知道这种指导一般人可听不到。
举人这一考试,加入了策论。破题,立题这些基本功便不说了,如何写好一篇策论,观之言而有物不空洞,却是多数人的难点。
策论的中心便是立意,符合当下国情国礼谭述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或给出解决方案,完成这三步便是一篇有内容的文章,忌讳却又最容易犯的就是泛泛而谈。
朝廷选人无非为了做官,做官就是要干实事,为百姓做事。
此时的书生都明白读万卷书的重要性,可却少有真正去体验一下民情之人,或是离开那一亩三分地,去游历见识一番。想想都脱离了群众基础,怎能写出一篇真正于国有效的国策来?
萧弘让贺惜朝当做储君来培养,也脱离不了务实二字,这些书生若是高中必然做官为民,他更希望将来不是随大.波逐流之人,所以他在讲完解题技巧的时候,往往会灌输这一思想,留一些调查民生,体验民情的任务,就看有心人愿不愿意跟着他走了。
临走前,一个书生挤到了贺惜朝的跟前。
小贺先生,帮我瞧瞧这道题,上次您临走前出的算学题,我算了很久,没得要领。
这个书生,贺惜朝熟悉,刚刚伶牙俐齿帮着他怼了那几个得寸进尺之人,年纪不过比贺惜朝大了四五岁,还未中秀才,但很机灵,叫方俊,特别崇拜贺惜朝。
留数学题是贺惜朝的恶趣味,一般书生都不感兴趣,考试不考,自然也不会花功夫在这上面,毕竟大齐的才子算术普遍差。
然而对于方俊,只要是贺惜朝说的,哪怕只是提了提,他都会去做。这样的人在少数,贺惜朝对他留心,平时也多关注一分,于是看了看题,是个求比例的方田,不算难,他正要解答,可留意到身旁的罗黎,便说:罗黎,你替方俊解释吧。
罗黎刚刚被贺惜朝打击地体无完肤,此刻忽然听到点名,一时间有些没回过神来。
他还没说话,倒是方俊先叫起来,他来解,他会吗?
不是方俊看不起罗黎,后者实在没表现出多聪明的劲来。
罗黎本想一试,听到这份怀疑就没好意思再凑过去,可贺惜朝却说:他会,他算术可比你好多了。
贺惜朝说的非常肯定,不仅方俊,就是罗黎自己也很惊讶。
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罗黎在科举上的愚钝有目共睹,让人甚至怀疑他的秀才是怎么考出来的。所以像这种一般人根本不会的算数,给人的感觉他更不会了!
然而殊不知他出自商贾之家,虽然说话结巴,可天生对数字敏感,算账理才一把好手,就是吃亏在嘴上。
他从来没表现出这个天赋来,不知道贺惜朝是怎么发现的,可是这种认同让罗黎很高兴。
看吗?贺惜朝问。
罗黎狠狠地点头,看。他看上一眼,思索了一会儿便对方俊道:我我教你。
方俊有些嫌弃,你话都不利索。
我,我给你写写过程,详细一点。
贺惜朝听着,弯了弯唇,走了。玫瑰小说网,玫瑰小说网,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m.meiguixs.net 玫瑰小说网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
☆、第83章 私下补贴
乡试又称秋闱, 在深秋举行。
考前十日,贺惜朝打算出宫会府里待考, 不过在此之前, 萧弘的生辰到了。
大皇子十五岁的生辰, 算是大日子, 一早帝王的贺礼便到了。一流水儿的赏赐, 古玩字画, 雕花摆件,文房四宝内侍们捧着一一摆放进来, 占了满满一个院子, 沿路引了不少艳羡。
然而萧弘没见的多高兴,他对贺惜朝悄声说:这些都中看不中用, 堆在库房里还不能卖掉, 都说换成银子了。
贺惜朝放眼看过去, 都是好东西,显示的是帝王对即将开府的大皇子那份疼爱和重视。
随着这些而来的还有今日最重要的册封旨意, 萧弘被封为了英亲王, 待三日后大朝之上正式受封, 同时另赏有三十万两的安家银子。
听着那三十万两的安家费, 萧弘顿时笑颜逐开,父皇还不算小气。
三十万两说少不少, 说多不多, 不过能暂时支撑一段时间, 后面的就得看自己的了。
殿下, 您要谢恩便晚点去,皇上刚召见了几位重臣商议,去早了您得多等。清正殿的传旨太监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收进怀里,满脸带笑道。
萧弘点点头,多谢公公提醒。
随后,各宫各院的贺礼也陆陆续续到了,毕竟是亲王,这贺礼都不轻,萧弘还发了一笔横财。
中午摆了宴,几位皇子,宫外的世子也都携了贺礼来,自西山围场共醉一晚之后,兄弟间的气氛便和融了不少。
宴罢小睡片刻,萧弘去了清正殿,向天乾帝谢恩。
天乾帝抽了个空见他,看着萧弘傻乐的模样,忍不住一哂,三十万两就高兴成这样?再给你添点是不是得睡不着了?
萧弘眨了眨眼睛,顿时闪烁着精光,惊喜道:您难道还要私下里贴补儿子吗?他搓了搓手,故作矜持,那多不好意思
天乾帝靠在龙椅上拨了拨茶沫,闲闲地说:不好意思就算了
别!萧弘立刻跳了起来,要要要,开府之后吃喝都得自个儿来,开销多大,府里修缮完还得装饰,这一花一草一块石头都得花钱,三十万俩可不禁花。还是父皇心疼儿子,我哪能拒绝您对我的疼爱呀!
天乾帝轻笑一声,看了黄公公一眼。
后者手里捧着一个锦盒,笑呵呵捧到萧弘面前,殿下,皇上一早就命老奴准备好了,等您的生辰一到就给您呢。
萧弘美滋滋地开了盒子,从里面取出一叠银票,毫不忌讳地数了数,越数越开心,到最后惊呼一声,父皇,爹,您怎么这么好,弘儿简直爱您死了!
什么乱七八糟,说话没个顾忌。天乾帝笑骂着,可看萧弘毫不掩饰的喜悦,眼里不禁带着浓浓的笑意。
萧弘不以为然,咱父子俩私底下有什么关系,儿子高兴就是要让您知道,还讲究那么多累不累呀。啊哟,我一下子就发财了。
出息,不过十万两而已。
这哪儿是十万两的事,这是您的心意,重比千金!萧弘嘴里的好话一箩筐一箩筐地往外倒,跟不要钱一样。
天乾帝发现只要见到萧弘,听着他瞎扯心情就很好,这十万两也是给的心甘情愿。
银子收好,出去之后别宣扬,要是让人知道,可没有下次了。
萧弘一听,顿时乐开了花,头点的跟鸡啄米似的,知道知道。
瞧着他暗爽的表情,天乾帝仿佛随口地说:今日生辰,让御膳房给你做一碗长寿面吃吧。
萧弘摆了摆手,不用,惜朝说他给我做呢。
天乾帝呷了口茶,是吗有人给你做,确实比厨房做的有意义,再难吃都好吃。
可不是,那父皇,儿子先告退了,多谢您喽。萧弘扬了扬手里的银票,塞进衣襟里,接着利落地行了礼,眉飞色舞,脚步轻快地离去。
天乾帝看着他的背影,片刻忽然冷下了脸,哼了一声。
黄公公惊讶地眨了眨眼,刚刚父慈子孝氛围不是很好吗,怎么转眼皇帝不高兴了?
黄公公回想了半天都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偷偷地侧脸一看,发现天乾帝就瞪着他。
他心下一抖,差点跪下来,最终小心地请示:皇上?
天乾帝没搭理他,垂下眼睛喝茶,一盏茶下了之后,才淡淡地看似感慨了一声,下月,朕的生辰也到了。
黄公公一听,稍稍一愣,接着恍然大悟,差点捶胸顿足。
面,面啊!
啊哟,老天爷!皇上,您想要提醒大皇子别忘了给您做面,您说清楚啊,就这么一句话,他哪儿能想到呢?
萧弘回景安宫的时候,贺惜朝正在写一封折子,看起来不像是卷子,于是便问:惜朝,你在写什么?
谢哥哥不是想辞官去西域吗?
你有好办法了?
贺惜朝将折子给他,你看看。
这是之前咱们商议的边防商贸?萧弘惊讶地看着贺惜朝,你准备让谢师傅呈给父皇?
没错。
可是,父皇会同意吗?萧弘很怀疑,他说,惜朝,你说过,如今的大齐虽说与西域各国有商队往来,但很少,说到底朝廷是禁止的。第一管控麻烦,第二防止各国细作混入。然而至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完全阻止,不过是因为商队过边境都得打通关卡,送上不菲的孝敬,边境苦寒,这笔银子便默认是边关将士的收入,也减轻了军饷的压力。再者商队回来总会带西域新奇的玩意儿,价格虽不菲,可大家都喜欢,便就这么默认了。走私的银子又不上交国库,都落入各自腰包,要他们掏出来,跟割肉一样,估摸着内务府也参与其中。若真要展开边贸,大臣们一定反对。
贺惜朝笑道:是啊,要有人去各国谈判,要统一度量,还得抽派人手驻军,制定刑罚惩戒,就是没利益相关的官员,想想也是麻烦,还折腾。正好胡狄虎视眈眈,边境有些不稳,现在谁提出来现成的反对理由,倒霉到底。
萧弘闻言瞪了瞪眼睛,不解道:那你还让谢师傅呈给父皇,这不是坑他吗?
撇开他人利益,只谈边贸,于国可有利?
那是当然,大齐物产丰富,茶叶、丝绸、瓷器各国巴不得跟我们多交易,牛羊马匹,都是真金白银的买,抽上一成税进国库,都能充盈许多。父皇在位多年,大齐经过修生养息,虽说已不像当初那般捉襟见肘,可要是哪儿有大灾,父皇也倍感压力。
那你看看,这本奏折提上去,单论皇上,他会心动吗?
萧弘跟着贺惜朝学做报告,学做预算,学做分析所有的都离不开计算跟数据,以及大量的图表,文字描述部分也是严谨简略,让人一眼看懂明白。
这份折子便是一份关于边贸方案计划,不算详细,可是却罗列了一条一条的好处,这些好处可不是凭空出来的,都是经过计算列表,折线表达而延伸出来的,分外直观,很有说服力,可行性强,就更让人心动。
光是最后那关税
两成三,惜朝,可以收那么高吗?萧弘吃惊地看着最后末尾的计算结果,他已经不是个经济小白,在贺惜朝的熏陶下,对大齐如今各种税收都有些了解。
儒学之下,大齐重农抑商,虽然随着天乾帝开明执政之下,商业正欣欣向荣,可商税依旧不能跟农税相比,农税有一成,商税却只有半成,出现这种啼笑皆非的结果,无非一直沿用着那句官不与民争利,以及私底下的官商勾结罢了。
恋耽美
一个人一喊,书斋里面听着响动,脚步声顿时响起,纷纷涌上了二楼。
而门口的这些人看到他,有的心虚往后缩了缩,有些崇拜地满脸激动,特别是被贺惜朝赞赏的书生,之前的镇定全然不见,眼里冒着星星眼,就差扑上去。
今日本不想来了,不过友人请客吃饭,恰巧离这儿近,就溜达着过来消消食,没想到呀贺惜朝笑眯眯地望了一圈,大家赏脸给了先生的称呼,我觉得却不太合适。惜朝年纪小,能力有限,可担不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万一这考不好怪罪过来我可就里外不是人了,所以
他的眼神最终落在起先冒头嫌他姿态高,不够善解人意的那些书生身上,温度一降,冰冷地说:不是你们的爹,更不是你们的祖宗,考不考得好关我屁事,强行塞责任过来的,都上了我的黑名单,就别再出现在我的面前!可担当不起!
贺惜朝毫不客气揭了他们的脸面,让这些书生脸红羞愤,怒道:贺惜朝,你
别用这种不忿的眼神看着我,愿意与各位讨论切磋是因为我乐意,来不来随我高兴,你们管不着,既然是来求教的,那就把腰弯一弯,恭敬一些。没落的一分好处,还得受埋怨,我吃饱了撑的?
就是,贺先生愿意给我们解惑,那是荣幸,不愿意,也没什么好埋怨的。
对啊,就是书院里的夫子也没贺先生讲得好,贺先生都没要什么回报,说来还挺惭愧。
贺先生别生气,不要跟他们一般见识,我们一直在这里等您,您什么时候来都行。
人啊,有时候真不能太善良,便宜多占了就理所当然了。
贺惜朝扬了扬眉,抬脚往里头走,一边走一边道:我忙得很,休沐的时候就想做些轻松的事,大家想听就来,一切随缘。
大家跟着他往二楼而去,徒留下几人站在原地,接着一甩袖愤然离去。
书斋毕竟是买书看书的地方,人多嘈杂也不行,掌柜的当机立断,整理出了二楼,摆了桌椅,让求教解惑都在二楼进行。
贺惜朝一到,人一满,就封了二楼不给进,所以提前占座也是很有必要。
既然是贺惜朝来讲解,哪怕他年纪最小,可也有一师之名,书生们跟他兄弟相称自是不合适,最后都恭敬地称呼一声先生。
在场的几乎是对乡试没有多少把握,又没有好师傅教导,才会抓紧一切机会求教,所以资质上欠缺了一些。
通俗点讲,就是没开窍。
小贺先生时间有限,耐心不多,还全程免费。再要想有个好脾气是不可能的,往往直截了当地点评,不会委婉全脸面。
特别是罗黎,初见贺惜朝温和耐心的话语印象太过深刻,等到第二次,他就知道为何萧弘当初那么不忿,贺惜朝的毒舌不客气起来简直让人羞愤到死。
罗黎被他挑剔地简直怀疑人生,可无奈谁叫贺惜朝说得一针见血,所以哪怕字字锥心也得含泪听下去。
幸好,难听归难听,疑惑总是被解开了,甚至若是贺惜朝心情好,还会好好指导一番,教授一下如何破题如立题,取长补短,这个时候底下的书生便挥洒墨水奋笔疾书了。
要知道这种指导一般人可听不到。
举人这一考试,加入了策论。破题,立题这些基本功便不说了,如何写好一篇策论,观之言而有物不空洞,却是多数人的难点。
策论的中心便是立意,符合当下国情国礼谭述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或给出解决方案,完成这三步便是一篇有内容的文章,忌讳却又最容易犯的就是泛泛而谈。
朝廷选人无非为了做官,做官就是要干实事,为百姓做事。
此时的书生都明白读万卷书的重要性,可却少有真正去体验一下民情之人,或是离开那一亩三分地,去游历见识一番。想想都脱离了群众基础,怎能写出一篇真正于国有效的国策来?
萧弘让贺惜朝当做储君来培养,也脱离不了务实二字,这些书生若是高中必然做官为民,他更希望将来不是随大.波逐流之人,所以他在讲完解题技巧的时候,往往会灌输这一思想,留一些调查民生,体验民情的任务,就看有心人愿不愿意跟着他走了。
临走前,一个书生挤到了贺惜朝的跟前。
小贺先生,帮我瞧瞧这道题,上次您临走前出的算学题,我算了很久,没得要领。
这个书生,贺惜朝熟悉,刚刚伶牙俐齿帮着他怼了那几个得寸进尺之人,年纪不过比贺惜朝大了四五岁,还未中秀才,但很机灵,叫方俊,特别崇拜贺惜朝。
留数学题是贺惜朝的恶趣味,一般书生都不感兴趣,考试不考,自然也不会花功夫在这上面,毕竟大齐的才子算术普遍差。
然而对于方俊,只要是贺惜朝说的,哪怕只是提了提,他都会去做。这样的人在少数,贺惜朝对他留心,平时也多关注一分,于是看了看题,是个求比例的方田,不算难,他正要解答,可留意到身旁的罗黎,便说:罗黎,你替方俊解释吧。
罗黎刚刚被贺惜朝打击地体无完肤,此刻忽然听到点名,一时间有些没回过神来。
他还没说话,倒是方俊先叫起来,他来解,他会吗?
不是方俊看不起罗黎,后者实在没表现出多聪明的劲来。
罗黎本想一试,听到这份怀疑就没好意思再凑过去,可贺惜朝却说:他会,他算术可比你好多了。
贺惜朝说的非常肯定,不仅方俊,就是罗黎自己也很惊讶。
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罗黎在科举上的愚钝有目共睹,让人甚至怀疑他的秀才是怎么考出来的。所以像这种一般人根本不会的算数,给人的感觉他更不会了!
然而殊不知他出自商贾之家,虽然说话结巴,可天生对数字敏感,算账理才一把好手,就是吃亏在嘴上。
他从来没表现出这个天赋来,不知道贺惜朝是怎么发现的,可是这种认同让罗黎很高兴。
看吗?贺惜朝问。
罗黎狠狠地点头,看。他看上一眼,思索了一会儿便对方俊道:我我教你。
方俊有些嫌弃,你话都不利索。
我,我给你写写过程,详细一点。
贺惜朝听着,弯了弯唇,走了。玫瑰小说网,玫瑰小说网,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m.meiguixs.net 玫瑰小说网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
☆、第83章 私下补贴
乡试又称秋闱, 在深秋举行。
考前十日,贺惜朝打算出宫会府里待考, 不过在此之前, 萧弘的生辰到了。
大皇子十五岁的生辰, 算是大日子, 一早帝王的贺礼便到了。一流水儿的赏赐, 古玩字画, 雕花摆件,文房四宝内侍们捧着一一摆放进来, 占了满满一个院子, 沿路引了不少艳羡。
然而萧弘没见的多高兴,他对贺惜朝悄声说:这些都中看不中用, 堆在库房里还不能卖掉, 都说换成银子了。
贺惜朝放眼看过去, 都是好东西,显示的是帝王对即将开府的大皇子那份疼爱和重视。
随着这些而来的还有今日最重要的册封旨意, 萧弘被封为了英亲王, 待三日后大朝之上正式受封, 同时另赏有三十万两的安家银子。
听着那三十万两的安家费, 萧弘顿时笑颜逐开,父皇还不算小气。
三十万两说少不少, 说多不多, 不过能暂时支撑一段时间, 后面的就得看自己的了。
殿下, 您要谢恩便晚点去,皇上刚召见了几位重臣商议,去早了您得多等。清正殿的传旨太监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收进怀里,满脸带笑道。
萧弘点点头,多谢公公提醒。
随后,各宫各院的贺礼也陆陆续续到了,毕竟是亲王,这贺礼都不轻,萧弘还发了一笔横财。
中午摆了宴,几位皇子,宫外的世子也都携了贺礼来,自西山围场共醉一晚之后,兄弟间的气氛便和融了不少。
宴罢小睡片刻,萧弘去了清正殿,向天乾帝谢恩。
天乾帝抽了个空见他,看着萧弘傻乐的模样,忍不住一哂,三十万两就高兴成这样?再给你添点是不是得睡不着了?
萧弘眨了眨眼睛,顿时闪烁着精光,惊喜道:您难道还要私下里贴补儿子吗?他搓了搓手,故作矜持,那多不好意思
天乾帝靠在龙椅上拨了拨茶沫,闲闲地说:不好意思就算了
别!萧弘立刻跳了起来,要要要,开府之后吃喝都得自个儿来,开销多大,府里修缮完还得装饰,这一花一草一块石头都得花钱,三十万俩可不禁花。还是父皇心疼儿子,我哪能拒绝您对我的疼爱呀!
天乾帝轻笑一声,看了黄公公一眼。
后者手里捧着一个锦盒,笑呵呵捧到萧弘面前,殿下,皇上一早就命老奴准备好了,等您的生辰一到就给您呢。
萧弘美滋滋地开了盒子,从里面取出一叠银票,毫不忌讳地数了数,越数越开心,到最后惊呼一声,父皇,爹,您怎么这么好,弘儿简直爱您死了!
什么乱七八糟,说话没个顾忌。天乾帝笑骂着,可看萧弘毫不掩饰的喜悦,眼里不禁带着浓浓的笑意。
萧弘不以为然,咱父子俩私底下有什么关系,儿子高兴就是要让您知道,还讲究那么多累不累呀。啊哟,我一下子就发财了。
出息,不过十万两而已。
这哪儿是十万两的事,这是您的心意,重比千金!萧弘嘴里的好话一箩筐一箩筐地往外倒,跟不要钱一样。
天乾帝发现只要见到萧弘,听着他瞎扯心情就很好,这十万两也是给的心甘情愿。
银子收好,出去之后别宣扬,要是让人知道,可没有下次了。
萧弘一听,顿时乐开了花,头点的跟鸡啄米似的,知道知道。
瞧着他暗爽的表情,天乾帝仿佛随口地说:今日生辰,让御膳房给你做一碗长寿面吃吧。
萧弘摆了摆手,不用,惜朝说他给我做呢。
天乾帝呷了口茶,是吗有人给你做,确实比厨房做的有意义,再难吃都好吃。
可不是,那父皇,儿子先告退了,多谢您喽。萧弘扬了扬手里的银票,塞进衣襟里,接着利落地行了礼,眉飞色舞,脚步轻快地离去。
天乾帝看着他的背影,片刻忽然冷下了脸,哼了一声。
黄公公惊讶地眨了眨眼,刚刚父慈子孝氛围不是很好吗,怎么转眼皇帝不高兴了?
黄公公回想了半天都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偷偷地侧脸一看,发现天乾帝就瞪着他。
他心下一抖,差点跪下来,最终小心地请示:皇上?
天乾帝没搭理他,垂下眼睛喝茶,一盏茶下了之后,才淡淡地看似感慨了一声,下月,朕的生辰也到了。
黄公公一听,稍稍一愣,接着恍然大悟,差点捶胸顿足。
面,面啊!
啊哟,老天爷!皇上,您想要提醒大皇子别忘了给您做面,您说清楚啊,就这么一句话,他哪儿能想到呢?
萧弘回景安宫的时候,贺惜朝正在写一封折子,看起来不像是卷子,于是便问:惜朝,你在写什么?
谢哥哥不是想辞官去西域吗?
你有好办法了?
贺惜朝将折子给他,你看看。
这是之前咱们商议的边防商贸?萧弘惊讶地看着贺惜朝,你准备让谢师傅呈给父皇?
没错。
可是,父皇会同意吗?萧弘很怀疑,他说,惜朝,你说过,如今的大齐虽说与西域各国有商队往来,但很少,说到底朝廷是禁止的。第一管控麻烦,第二防止各国细作混入。然而至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完全阻止,不过是因为商队过边境都得打通关卡,送上不菲的孝敬,边境苦寒,这笔银子便默认是边关将士的收入,也减轻了军饷的压力。再者商队回来总会带西域新奇的玩意儿,价格虽不菲,可大家都喜欢,便就这么默认了。走私的银子又不上交国库,都落入各自腰包,要他们掏出来,跟割肉一样,估摸着内务府也参与其中。若真要展开边贸,大臣们一定反对。
贺惜朝笑道:是啊,要有人去各国谈判,要统一度量,还得抽派人手驻军,制定刑罚惩戒,就是没利益相关的官员,想想也是麻烦,还折腾。正好胡狄虎视眈眈,边境有些不稳,现在谁提出来现成的反对理由,倒霉到底。
萧弘闻言瞪了瞪眼睛,不解道:那你还让谢师傅呈给父皇,这不是坑他吗?
撇开他人利益,只谈边贸,于国可有利?
那是当然,大齐物产丰富,茶叶、丝绸、瓷器各国巴不得跟我们多交易,牛羊马匹,都是真金白银的买,抽上一成税进国库,都能充盈许多。父皇在位多年,大齐经过修生养息,虽说已不像当初那般捉襟见肘,可要是哪儿有大灾,父皇也倍感压力。
那你看看,这本奏折提上去,单论皇上,他会心动吗?
萧弘跟着贺惜朝学做报告,学做预算,学做分析所有的都离不开计算跟数据,以及大量的图表,文字描述部分也是严谨简略,让人一眼看懂明白。
这份折子便是一份关于边贸方案计划,不算详细,可是却罗列了一条一条的好处,这些好处可不是凭空出来的,都是经过计算列表,折线表达而延伸出来的,分外直观,很有说服力,可行性强,就更让人心动。
光是最后那关税
两成三,惜朝,可以收那么高吗?萧弘吃惊地看着最后末尾的计算结果,他已经不是个经济小白,在贺惜朝的熏陶下,对大齐如今各种税收都有些了解。
儒学之下,大齐重农抑商,虽然随着天乾帝开明执政之下,商业正欣欣向荣,可商税依旧不能跟农税相比,农税有一成,商税却只有半成,出现这种啼笑皆非的结果,无非一直沿用着那句官不与民争利,以及私底下的官商勾结罢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