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治下百姓的生活水准,是贫穷,温饱还是富裕,人口是减少还是增加,仅此而已。
可这些跟你提到的要我学的什么农商有何关系?
慢慢来,我先说说我理解的国家运作。农为基础,我们就从农开始。有农民种地,产生收成,国家才能以此收税。若是农民收成越多,税收也就越多。农民若交完税收,留下吃喝之后还有富余,便会去交换一些其他日用所需,然后商贸就因此产生。越是繁华的地方,商人就越多,银钱交易频繁,涉及到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为了公平公正,这个时候就需要律维持秩序,法来判决对错,而不是仅靠道德来让人自觉,毕竟为己逐利不仅仅是商人,是所有人,有法律才会产生敬畏,使人自觉遵守规则。而维持律法的权威却要靠兵,兵者,利器,抵抗一切违法乱纪之事,不只是抵御外敌。而兵之利器就握在帝王手里,他制定法,维护法,他画了一个圈,人民在他的规则下生活,这样最安定。
我都快晕了,听起来也太复杂了吧。
贺惜朝心说,就是要绕晕你。
本来就很复杂,这是一个社会,有那么多人,那么多阶层,相互接触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碰撞和矛盾,光靠帝王一个人也管不过来,于是就产生了士这个阶层,帮助帝王统治,也相当于他的眼睛和耳朵。可那么眼睛和耳朵并非完全依照帝王的指示去做,他们会以权谋私,排除异己,欺上瞒下,而这一切利益所趋都离不开上述的圈子。四书五经之中的帝王之道多讲的是帝王如何驾驭百官,可帝王若是连人民如何生活都不知道,怎么分辨他的眼睛和耳朵说的是真实还是糊弄?
最后一个反问传递给萧弘,萧弘慢慢地摇了摇头,满脑子只有一个认识,惜朝你真的好厉害,虽然我没听懂,已经晕了,可好像你说的特别有道理,是得都学一些。萧弘怔然顿了顿,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算学那么重要?
贺惜朝道:因为,那个圈子能够转动起来,最根本的动力就是钱呀,而钱的来去却都能用庞大而复杂的计算体现出来,且最为直观。你想想各项税该怎么收不会让百姓入不敷出,也不会影响国家运作;赈银该发多少,才能让灾民度过难关又不会让国家有负担;养兵占国库多少比例才合适;用于修建水利城墙的额度还能出多少这些都是要算呀!银子就是那么多,怎么用,如何发挥最大的作用,用数据最能说明一切。就如那封户部尚书的折子,你最先想到的不是该不该削军资,加赋税,而是应该质问国库为何空虚,怎么个入不敷出法!拿出数据来,一笔笔开支和收入,哪笔多了原因是什么,税收少了,又为了什么,如田税若是没有自然灾害,基本不会少,是不是有官员从中贪污了?军资若是一削再削,会不会影响抗敌?都不是一拍脑袋,一封折子的事情,帝王心里要有底,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不是那么好当的。
萧弘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了,他几乎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贺惜朝,惜朝,你为什么想的那么多呀,不是,你怎么能够想那么多!你真的只有七岁吗?跟你比起来,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贺惜朝灌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指着自己的脑袋眼睛发亮,这是上天给我的最大恩赐,而这就是为了遇到你,你相信吗?
萧弘忙点头,相信!
贺惜朝握住萧弘的手,温和又充满期待道:殿下,您的心肠柔软,怕是不乐意用阴谋算计去争夺储位,惜朝也不愿意您变成那样,所以,我们便用最光明的方式。暂时将目光从龙椅上移开,现在埋头学本事,将来用心干实事,皇上只要不昏聩,他会选择你的。
那晚,贺惜朝没教任何东西,就跟萧弘展望未来,树立目标,外加打鸡血了。而这一切的起因就是为了驳回萧弘想要缩减的晚上半个时辰的学习。
虽然萧弘很不喜欢严翰林,很希望贺惜朝想个法子弄走,可贺惜朝对严翰林没有什么意见,虽然上课无趣,不过是能力问题,对他而言,这个阶段的课谁来上都一样。
但是很快,贺惜朝被啪啪打脸了。
事情就出在第四天。严翰林前三天都是以提醒为主,谁在开小差,交头接耳,神游天外就叫住读书,或者回答问题。
一般出点洋相,注意力集中起来也就是了。
可是第四天,他带来了教尺。
这个时代的教尺,不用来查刻度划线,而是用来体罚的,就是徐直也用过的打手心。
学生没做好该做的,就是体罚,不管是谁,就是父母都不能说什么,甚至还得送礼致谢。
皇上有命,若是诸位依旧不重视学业,随意糊弄,老臣便不得不采用非常之手段,请多多体谅。
搬出了天乾帝,总是比什么都有效,看着那把教尺,所有的伴读下意识手心发痛。
严翰林可比徐直严厉的多,徐直动用教尺是为了给萧弘挖坑,只有背不出书才会挨打。
可到了严翰林,只要课堂纪律不好,被他抓住提问,回答不出就得动罚。
不多,一二三,三下,然而频率却很高。
这帮孩子散漫惯了,从来没有人会为了交头接耳一句话,或者传个小纸条被罚,可是严翰林却敢。
广亲王世子和平郡王世子冷着脸,各自看着自己的伴读伸出手被打了三下,对这老头的目光充满了厌恶。
萧奕的伴读吴襄这一堂课已经挨了两次,左右两只手各三下,神情哀叹,再看萧奕,虽然不满却也不敢多说什么。
萧铭秉着对贺明睿的承诺,上课认真,贺明睿好险没有挨罚。
而最倒霉的就是萧弘,他被贺惜朝规劝着好好上课,可毕竟学渣多年,一上课就困乏的毛病一时半会儿改不了。
前三天这严翰林只是多次提醒,虽然困倦中被叫醒有些痛苦,倒也能熬过去。
可是现在
听说大皇子敢作敢当,无需伴读代罚,那么这三下,是您自己领还是由贺伴读来领?
严翰林法令纹深刻,看不出一点和善,倒是言语中多了一份刻薄。他虽然对萧弘说话,可目光却瞥向了贺惜朝。
贺惜朝没有动,而萧弘伸出了手。
教尺落在掌心发出清脆响声,严翰林的那三下是一点也不参假。
打完之后,严翰林收起教尺,转过身道:我们继续诵读。
贺惜朝询问地看向萧弘,后者摸摸手掌心,摇了摇头,示意没事。
三下真心不多,可萧弘不是一个坐得住的孩子,他能趴着睡一上午,可是却不能安安稳稳地坐上一刻钟,因为课真的无聊。
严翰林冷不防让他读一段话,他一时没反应过来,贺惜朝想提醒,却发现严翰林正盯着他。
于是他挨打的次数比在座的任何人都多。
当第四次打完之后,严翰林从萧弘跟贺惜朝之间走过,贺惜朝清清楚楚地听到一声冷哼,是对着他的。
除了贺明睿,所有的伴读都羡慕他,甚至带着嫉妒,可却也将贺惜朝架到了火上烤。
没有一个皇室子弟为自己的伴读挨过一下,萧弘的特立独行和贺惜朝的坦然受之,简直令人惊讶。
随着次数的增多,大家看萧弘跟贺惜朝之间的目光渐渐不一样了。
贺惜朝以为严翰林是对萧弘不满,可今天他发现了,事实上相比萧弘,严翰林更看不惯的恰恰是他。
萧弘是皇子,虽肆意妄为了一些,可他毕竟身份特殊,是主子,然而贺惜朝算什么?他居然仗着这份的宠爱真的敢让皇子受罚!而且是那么理所当然,简直岂有此理!
妾身子果真是妾身子,一点规矩都不懂。
贺惜朝从严翰林的眼睛里看到了这份鄙视和斥责。
他是小看了这个老头的迂腐和固执,几十年在翰林院不动如山果真不是没有道理,如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这种手段并不比徐直光明多少,甚至还要恶劣,因为他并不觉得自己是错的,甚至清高地以为在维护君臣身份,规范礼仪。在他的思想里,作为臣下自然是要替主君承担任何过错,所谓臣为君死,天经地义!
所以他恨透了贺惜朝恃宠而骄!他要用这种方式,逼着贺惜朝自己主动去代萧弘领罚。
可是,凭什么?
贺惜朝眼神暗了暗,既然这老头针对他,那么
弄走他。萧弘道。
贺惜朝这会不再反对,而是轻轻地嗯了一声。玫瑰小说网,玫瑰小说网,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m.meiguixs.net 玫瑰小说网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
☆、第52章 撕破脸皮
每过十日, 上书房放课,伴读归家。
萧弘跟在他屁股后面问:惜朝, 你有没有主意了, 怎么弄走那老头?
暂时没有, 容我好好想想, 你等我回来。贺惜朝摇了摇头, 拎起心蕊整理好的小包袱, 头也不回地离开景安宫。
萧弘看着他的背影,带着浓浓的不舍, 我可不想再挨这个打了, 太憋屈。
贺惜朝回到魏国公府,按例先去拜见了老夫人。
要说之前老夫人是无视他, 隐隐中带着敌意, 如今看他的目光就多了一份审视和冷意。
小小年纪心思这么深, 可真是不得了,明睿这单纯的孩子, 哪是你的对手, 带着外头乱七八糟的念头果真跟公府里长大的不一样, 你那娘教得好啊!
看样子贺明睿将话带到了。
既然如此贺惜朝也就收了那份乖顺, 身体站直,脸上浮现起那份熟悉的嘲弄, 这话难得让我认同, 国公府里长大的, 自然是不一样。欺负别人都是理直气壮, 骂人骂得又粗俗又难堪,市井凶妇甘拜下风。再说,我要是心眼不多一点,怎么躲得过后宫跟后宅联手的险恶呢?幸好,皇上英明,大白天下,恶人恶报,阿弥陀佛。
边上的丫鬟和婆子纷纷震惊地看着贺惜朝。
而老夫人的手重重地拍在扶手上,怒喝道:放肆。
贺惜朝仔细打量着老夫人的脸,佯装惊讶地问:您是恼羞成怒了吗?
真是大胆呀,老夫人自从当上了国公夫人之后就已经没人敢跟她这么说话了,而且还是个孩子。
老夫人气地脸色发红,胸口起伏,指着他怒不可遏道:混账东西,没规没矩!来人,给我关到佛堂去,今日我要好好地管教管教他!
贺惜朝眉毛轻轻一挑,幽幽着说:那您最好还是弄死我,做干净点,否则后日进宫见大皇子,我一定弄个满身伤给他,瞧,国公府女眷不忿皇上罪责,将气撒在一个无辜孩子身上,公然挑衅皇上,看看皇上会不会放过?听说祖父已经暂停了兵部尚书一职,看样子是真不想要了。
你敢威胁我!老夫人气地胸口起伏。
少安莫须有的罪名,我可没有,是您自个儿瞎想的。贺惜朝拱了拱手,敷衍着行了礼,既然已经见过您,我的礼数就周全了,祖父还等着我呢,告退。
没等老夫人说话,他自己麻溜地走了。
你给我站住!
身后的声音贺惜朝压根没当回事。
既然都说开了,他还当什么鹌鹑,少阴阳怪气地刺他。
不知道他心情正不爽吗?撞枪口上活该,气出病来也不是他的事。
贺惜朝一出鹤松院的门就见到了贺祥,讪笑地看着他,惜朝少爷,国公爷有请。
这么早?不是一向入夜之后才召见的吗?
魏国公最近诸多不顺,后院起火,直接烧没了他的尚书职位,虽说只是暂停,可什么时候起复皇上也没个确切的话语。万一,这其中有谁得了皇上青眼,直接顶了他的缺也不是没可能的。
他是真恨儿媳和女儿的愚蠢,可同时又对萧弘和贺惜朝产生怨怼,不过是让伴读代罚,二十下手心又能如何呢?
怎么其他的伴读可以,放贺惜朝这里就不行了?
更没想到的是,不过这样一件小事,萧弘也真敢豁出去。这样惹是生非,就不怕皇上当真厌弃了他?
贺惜朝究竟给萧弘灌了什么**汤,可以让一个主子这样护着伴读!
一个个的疑惑,让魏国公很想当面问问贺惜朝,他究竟想做什么。
然而还没等到上书房休沐,在府中闭门思过的他居然先收到了弹劾!
你自己看看吧。魏国公将几份从内阁抄誉过来的弹劾奏章扔在贺惜朝的面前,脸上带着一丝愠怒。
贺惜朝翻开大致浏览一番,顿时那漫不经心的眸子变得冷然锐利,渐渐凝成一股戾气。
他闭了闭眼睛,将折子放回桌上,这两个呼吸间,仿佛错觉一般,戾气已经消散,嘴角反而噙着淡淡的微笑,混不在意地问:祖父怎么看?
惜朝,祖父知道你的性子,向来是不吃亏的,可是你已经看到了,那些迂腐儒生,他们现在就盯着你让大皇子代你受过这件事不放,斥责你恃宠而骄,乱君臣之别。我魏国公之前教女无方,教媳无方,现在多了一个教孙无方,呵,简直岂有此理!
贺惜朝瞧着魏国公是已经气煞了,不过还是纠正道:大皇子可没代我受罚,他是自己给自己受罚。
这有区别吗?他犯错,就是你犯错,谁让你没规劝好?
少来!贺惜朝反驳道,大皇子又不是提线木偶,我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是皇上,说什么听什么。我就一个小伴读,当师傅的管教不好,还怪到我头上来了?
你在这里跟我扯歪理有什么用!魏国公怒道。
因为听您的口气,您的孙子没挨打,您好像还挺不乐意的。敢情他们弹劾您,您无力辩驳,就将所有的罪责推到我一个孩子身上,您也好意思?
贺惜朝那熟悉的嘲讽,让魏国公大感头疼。
他深吸了一口气,劝道:你就不能服一次软?那些儒生最顽固,不达目的不罢休,盯得又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何必一般见识?
因为孙儿咽不下这口气。贺惜朝道,萧弘愿意为自己担责任,难道还比不过那些看着伴读为他们受罚却半点不内疚的蠢货来的强?什么礼仪规章,无非是自己给自己戴一顶维护正义的帽子,掩盖那一无是处的本质而已,有本事盯着贪官污吏去!
魏国公听着那犀利的言语,内心深处很是认同,不过还是警告道:看样子你是要把祖父的尚书之位丢了才满意。
恋耽美
可这些跟你提到的要我学的什么农商有何关系?
慢慢来,我先说说我理解的国家运作。农为基础,我们就从农开始。有农民种地,产生收成,国家才能以此收税。若是农民收成越多,税收也就越多。农民若交完税收,留下吃喝之后还有富余,便会去交换一些其他日用所需,然后商贸就因此产生。越是繁华的地方,商人就越多,银钱交易频繁,涉及到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为了公平公正,这个时候就需要律维持秩序,法来判决对错,而不是仅靠道德来让人自觉,毕竟为己逐利不仅仅是商人,是所有人,有法律才会产生敬畏,使人自觉遵守规则。而维持律法的权威却要靠兵,兵者,利器,抵抗一切违法乱纪之事,不只是抵御外敌。而兵之利器就握在帝王手里,他制定法,维护法,他画了一个圈,人民在他的规则下生活,这样最安定。
我都快晕了,听起来也太复杂了吧。
贺惜朝心说,就是要绕晕你。
本来就很复杂,这是一个社会,有那么多人,那么多阶层,相互接触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碰撞和矛盾,光靠帝王一个人也管不过来,于是就产生了士这个阶层,帮助帝王统治,也相当于他的眼睛和耳朵。可那么眼睛和耳朵并非完全依照帝王的指示去做,他们会以权谋私,排除异己,欺上瞒下,而这一切利益所趋都离不开上述的圈子。四书五经之中的帝王之道多讲的是帝王如何驾驭百官,可帝王若是连人民如何生活都不知道,怎么分辨他的眼睛和耳朵说的是真实还是糊弄?
最后一个反问传递给萧弘,萧弘慢慢地摇了摇头,满脑子只有一个认识,惜朝你真的好厉害,虽然我没听懂,已经晕了,可好像你说的特别有道理,是得都学一些。萧弘怔然顿了顿,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算学那么重要?
贺惜朝道:因为,那个圈子能够转动起来,最根本的动力就是钱呀,而钱的来去却都能用庞大而复杂的计算体现出来,且最为直观。你想想各项税该怎么收不会让百姓入不敷出,也不会影响国家运作;赈银该发多少,才能让灾民度过难关又不会让国家有负担;养兵占国库多少比例才合适;用于修建水利城墙的额度还能出多少这些都是要算呀!银子就是那么多,怎么用,如何发挥最大的作用,用数据最能说明一切。就如那封户部尚书的折子,你最先想到的不是该不该削军资,加赋税,而是应该质问国库为何空虚,怎么个入不敷出法!拿出数据来,一笔笔开支和收入,哪笔多了原因是什么,税收少了,又为了什么,如田税若是没有自然灾害,基本不会少,是不是有官员从中贪污了?军资若是一削再削,会不会影响抗敌?都不是一拍脑袋,一封折子的事情,帝王心里要有底,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不是那么好当的。
萧弘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了,他几乎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贺惜朝,惜朝,你为什么想的那么多呀,不是,你怎么能够想那么多!你真的只有七岁吗?跟你比起来,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贺惜朝灌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指着自己的脑袋眼睛发亮,这是上天给我的最大恩赐,而这就是为了遇到你,你相信吗?
萧弘忙点头,相信!
贺惜朝握住萧弘的手,温和又充满期待道:殿下,您的心肠柔软,怕是不乐意用阴谋算计去争夺储位,惜朝也不愿意您变成那样,所以,我们便用最光明的方式。暂时将目光从龙椅上移开,现在埋头学本事,将来用心干实事,皇上只要不昏聩,他会选择你的。
那晚,贺惜朝没教任何东西,就跟萧弘展望未来,树立目标,外加打鸡血了。而这一切的起因就是为了驳回萧弘想要缩减的晚上半个时辰的学习。
虽然萧弘很不喜欢严翰林,很希望贺惜朝想个法子弄走,可贺惜朝对严翰林没有什么意见,虽然上课无趣,不过是能力问题,对他而言,这个阶段的课谁来上都一样。
但是很快,贺惜朝被啪啪打脸了。
事情就出在第四天。严翰林前三天都是以提醒为主,谁在开小差,交头接耳,神游天外就叫住读书,或者回答问题。
一般出点洋相,注意力集中起来也就是了。
可是第四天,他带来了教尺。
这个时代的教尺,不用来查刻度划线,而是用来体罚的,就是徐直也用过的打手心。
学生没做好该做的,就是体罚,不管是谁,就是父母都不能说什么,甚至还得送礼致谢。
皇上有命,若是诸位依旧不重视学业,随意糊弄,老臣便不得不采用非常之手段,请多多体谅。
搬出了天乾帝,总是比什么都有效,看着那把教尺,所有的伴读下意识手心发痛。
严翰林可比徐直严厉的多,徐直动用教尺是为了给萧弘挖坑,只有背不出书才会挨打。
可到了严翰林,只要课堂纪律不好,被他抓住提问,回答不出就得动罚。
不多,一二三,三下,然而频率却很高。
这帮孩子散漫惯了,从来没有人会为了交头接耳一句话,或者传个小纸条被罚,可是严翰林却敢。
广亲王世子和平郡王世子冷着脸,各自看着自己的伴读伸出手被打了三下,对这老头的目光充满了厌恶。
萧奕的伴读吴襄这一堂课已经挨了两次,左右两只手各三下,神情哀叹,再看萧奕,虽然不满却也不敢多说什么。
萧铭秉着对贺明睿的承诺,上课认真,贺明睿好险没有挨罚。
而最倒霉的就是萧弘,他被贺惜朝规劝着好好上课,可毕竟学渣多年,一上课就困乏的毛病一时半会儿改不了。
前三天这严翰林只是多次提醒,虽然困倦中被叫醒有些痛苦,倒也能熬过去。
可是现在
听说大皇子敢作敢当,无需伴读代罚,那么这三下,是您自己领还是由贺伴读来领?
严翰林法令纹深刻,看不出一点和善,倒是言语中多了一份刻薄。他虽然对萧弘说话,可目光却瞥向了贺惜朝。
贺惜朝没有动,而萧弘伸出了手。
教尺落在掌心发出清脆响声,严翰林的那三下是一点也不参假。
打完之后,严翰林收起教尺,转过身道:我们继续诵读。
贺惜朝询问地看向萧弘,后者摸摸手掌心,摇了摇头,示意没事。
三下真心不多,可萧弘不是一个坐得住的孩子,他能趴着睡一上午,可是却不能安安稳稳地坐上一刻钟,因为课真的无聊。
严翰林冷不防让他读一段话,他一时没反应过来,贺惜朝想提醒,却发现严翰林正盯着他。
于是他挨打的次数比在座的任何人都多。
当第四次打完之后,严翰林从萧弘跟贺惜朝之间走过,贺惜朝清清楚楚地听到一声冷哼,是对着他的。
除了贺明睿,所有的伴读都羡慕他,甚至带着嫉妒,可却也将贺惜朝架到了火上烤。
没有一个皇室子弟为自己的伴读挨过一下,萧弘的特立独行和贺惜朝的坦然受之,简直令人惊讶。
随着次数的增多,大家看萧弘跟贺惜朝之间的目光渐渐不一样了。
贺惜朝以为严翰林是对萧弘不满,可今天他发现了,事实上相比萧弘,严翰林更看不惯的恰恰是他。
萧弘是皇子,虽肆意妄为了一些,可他毕竟身份特殊,是主子,然而贺惜朝算什么?他居然仗着这份的宠爱真的敢让皇子受罚!而且是那么理所当然,简直岂有此理!
妾身子果真是妾身子,一点规矩都不懂。
贺惜朝从严翰林的眼睛里看到了这份鄙视和斥责。
他是小看了这个老头的迂腐和固执,几十年在翰林院不动如山果真不是没有道理,如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这种手段并不比徐直光明多少,甚至还要恶劣,因为他并不觉得自己是错的,甚至清高地以为在维护君臣身份,规范礼仪。在他的思想里,作为臣下自然是要替主君承担任何过错,所谓臣为君死,天经地义!
所以他恨透了贺惜朝恃宠而骄!他要用这种方式,逼着贺惜朝自己主动去代萧弘领罚。
可是,凭什么?
贺惜朝眼神暗了暗,既然这老头针对他,那么
弄走他。萧弘道。
贺惜朝这会不再反对,而是轻轻地嗯了一声。玫瑰小说网,玫瑰小说网,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m.meiguixs.net 玫瑰小说网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
☆、第52章 撕破脸皮
每过十日, 上书房放课,伴读归家。
萧弘跟在他屁股后面问:惜朝, 你有没有主意了, 怎么弄走那老头?
暂时没有, 容我好好想想, 你等我回来。贺惜朝摇了摇头, 拎起心蕊整理好的小包袱, 头也不回地离开景安宫。
萧弘看着他的背影,带着浓浓的不舍, 我可不想再挨这个打了, 太憋屈。
贺惜朝回到魏国公府,按例先去拜见了老夫人。
要说之前老夫人是无视他, 隐隐中带着敌意, 如今看他的目光就多了一份审视和冷意。
小小年纪心思这么深, 可真是不得了,明睿这单纯的孩子, 哪是你的对手, 带着外头乱七八糟的念头果真跟公府里长大的不一样, 你那娘教得好啊!
看样子贺明睿将话带到了。
既然如此贺惜朝也就收了那份乖顺, 身体站直,脸上浮现起那份熟悉的嘲弄, 这话难得让我认同, 国公府里长大的, 自然是不一样。欺负别人都是理直气壮, 骂人骂得又粗俗又难堪,市井凶妇甘拜下风。再说,我要是心眼不多一点,怎么躲得过后宫跟后宅联手的险恶呢?幸好,皇上英明,大白天下,恶人恶报,阿弥陀佛。
边上的丫鬟和婆子纷纷震惊地看着贺惜朝。
而老夫人的手重重地拍在扶手上,怒喝道:放肆。
贺惜朝仔细打量着老夫人的脸,佯装惊讶地问:您是恼羞成怒了吗?
真是大胆呀,老夫人自从当上了国公夫人之后就已经没人敢跟她这么说话了,而且还是个孩子。
老夫人气地脸色发红,胸口起伏,指着他怒不可遏道:混账东西,没规没矩!来人,给我关到佛堂去,今日我要好好地管教管教他!
贺惜朝眉毛轻轻一挑,幽幽着说:那您最好还是弄死我,做干净点,否则后日进宫见大皇子,我一定弄个满身伤给他,瞧,国公府女眷不忿皇上罪责,将气撒在一个无辜孩子身上,公然挑衅皇上,看看皇上会不会放过?听说祖父已经暂停了兵部尚书一职,看样子是真不想要了。
你敢威胁我!老夫人气地胸口起伏。
少安莫须有的罪名,我可没有,是您自个儿瞎想的。贺惜朝拱了拱手,敷衍着行了礼,既然已经见过您,我的礼数就周全了,祖父还等着我呢,告退。
没等老夫人说话,他自己麻溜地走了。
你给我站住!
身后的声音贺惜朝压根没当回事。
既然都说开了,他还当什么鹌鹑,少阴阳怪气地刺他。
不知道他心情正不爽吗?撞枪口上活该,气出病来也不是他的事。
贺惜朝一出鹤松院的门就见到了贺祥,讪笑地看着他,惜朝少爷,国公爷有请。
这么早?不是一向入夜之后才召见的吗?
魏国公最近诸多不顺,后院起火,直接烧没了他的尚书职位,虽说只是暂停,可什么时候起复皇上也没个确切的话语。万一,这其中有谁得了皇上青眼,直接顶了他的缺也不是没可能的。
他是真恨儿媳和女儿的愚蠢,可同时又对萧弘和贺惜朝产生怨怼,不过是让伴读代罚,二十下手心又能如何呢?
怎么其他的伴读可以,放贺惜朝这里就不行了?
更没想到的是,不过这样一件小事,萧弘也真敢豁出去。这样惹是生非,就不怕皇上当真厌弃了他?
贺惜朝究竟给萧弘灌了什么**汤,可以让一个主子这样护着伴读!
一个个的疑惑,让魏国公很想当面问问贺惜朝,他究竟想做什么。
然而还没等到上书房休沐,在府中闭门思过的他居然先收到了弹劾!
你自己看看吧。魏国公将几份从内阁抄誉过来的弹劾奏章扔在贺惜朝的面前,脸上带着一丝愠怒。
贺惜朝翻开大致浏览一番,顿时那漫不经心的眸子变得冷然锐利,渐渐凝成一股戾气。
他闭了闭眼睛,将折子放回桌上,这两个呼吸间,仿佛错觉一般,戾气已经消散,嘴角反而噙着淡淡的微笑,混不在意地问:祖父怎么看?
惜朝,祖父知道你的性子,向来是不吃亏的,可是你已经看到了,那些迂腐儒生,他们现在就盯着你让大皇子代你受过这件事不放,斥责你恃宠而骄,乱君臣之别。我魏国公之前教女无方,教媳无方,现在多了一个教孙无方,呵,简直岂有此理!
贺惜朝瞧着魏国公是已经气煞了,不过还是纠正道:大皇子可没代我受罚,他是自己给自己受罚。
这有区别吗?他犯错,就是你犯错,谁让你没规劝好?
少来!贺惜朝反驳道,大皇子又不是提线木偶,我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是皇上,说什么听什么。我就一个小伴读,当师傅的管教不好,还怪到我头上来了?
你在这里跟我扯歪理有什么用!魏国公怒道。
因为听您的口气,您的孙子没挨打,您好像还挺不乐意的。敢情他们弹劾您,您无力辩驳,就将所有的罪责推到我一个孩子身上,您也好意思?
贺惜朝那熟悉的嘲讽,让魏国公大感头疼。
他深吸了一口气,劝道:你就不能服一次软?那些儒生最顽固,不达目的不罢休,盯得又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何必一般见识?
因为孙儿咽不下这口气。贺惜朝道,萧弘愿意为自己担责任,难道还比不过那些看着伴读为他们受罚却半点不内疚的蠢货来的强?什么礼仪规章,无非是自己给自己戴一顶维护正义的帽子,掩盖那一无是处的本质而已,有本事盯着贪官污吏去!
魏国公听着那犀利的言语,内心深处很是认同,不过还是警告道:看样子你是要把祖父的尚书之位丢了才满意。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