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确有不少世代相传的家族,但无论是朝纲稳健时还是奸贼乱政时,江东世族都难以与汝颖之族抗衡,更从未被重视,所以本也无什么雄心大志。近些年中原动荡,宗族一夜之间全数覆灭的不计其数,这些江东的世族更没有其他想法,只想躲避祸乱安居一方。所以,只要有个尊敬世族,又能保江东安定的人,他们就很满意了。
原是如此。郭嘉频频点头,江东世族中并无豪族,所求也仅是家门安稳。但他们可曾想过,倘若有一日他们选定的这个乐于守成的江东之主,改了心思,想依仗江东富庶成为天下之主呢?
孙仲谋与孙伯符不同。
但关键的权力,还是握在自己手里最安心不是吗?
嘉倘若是江东世族中的一人,定会这么做。奉孙权为江东之主自然无碍,江东也需要这样一位能调和稳定各方利益的人。但同时,又在孙权势衰时,向朝廷投诚,让朝廷再派一位官员来管理江东。
孙权和这位官员名义上都可谓江东之主,但因为相互制衡的缘故,谁都没有办法真正掌握江东。如此,作用江东的权力才可能落到世家手里,才有所谓的独避风雨,现世安稳。
话音刚落,船突然向前撞了一下。接着,先前送酒的士兵走入船篷,抱拳道:
启禀先生,船已到岸。
时间刚刚好。郭嘉站起身,指指被他扔到一边的棉袍狐裘和毡帽,这些东西有劳帮嘉看着些,如果嘉回去的时候没穿这些,估计又要被人唠叨了。离开船篷的最后一步,他突然又回头对鲁肃道:嘉最后所言,望子敬细细思量。不仅为孙家,也为江东同族。
说完,他抬腿走出船篷,对在外面等候的士兵轻声道:子敬兄醉了,你们快先找人扶他去醒酒吧。至于讨虏将军那里,还烦请你为嘉带路了。
第147章 第147章
跟着士兵来到江东军中的大帐,郭嘉却被守着帐边的士兵告知。孙权临时有紧急军务要处理,只能请他在帐中稍等片刻。
嘉迟来了这么久,还能正巧赶上孙将军有事。呵,总不会是因为这帐里藏着刀斧手,孙将军想等嘉死了再来收拾残局吧。
好了,嘉说句玩笑话而已,没必要用这种眼神看着嘉,否则嘉可真要怀疑你们藏着刀斧手了。郭嘉掀帘走到帐中,随便找了个最近的席位坐下,等便等吧,但总得先给嘉上杯茶吧。
是。
见士兵沉着一张脸,仅应了一字就退了出去,郭嘉不由腹诽道:这么死板无趣,一看这兵就是孙权新带出来的,哪像孙策手底下那些老兵痞,啧啧
不过也正因此,这看似上下同心的江东,才让他们有机可乘嘛。
说是稍等片刻,然而直到郭嘉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时,孙权才姗姗而来。一见到郭嘉,这位统摄几万大军,占有江南两州几十郡的一方之主竟半点架子都没有,立刻走上前歉声道:实是突然有些急事,孤不得不赶去处理,让先生久等了。
不敢不敢。郭嘉连忙起身相迎,语气同样温和客气,嘉今晨让子敬等了那么久,将军反过来让嘉再等这么久是应该的。礼尚往来而已,嘉理解。
帐中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孙权言辞恳切又满是歉意,常人本定会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可郭嘉不仅很好意思的表达了等了太久的不满,且同样言辞恳切。若是郭嘉勃然大怒、严词厉色,孙权还有办法解释,但当郭嘉这么说时,反而是让孙权一时不知道说什么,默认也不对,辩解也不能。也亏得孙权城府极深,才没有将这份尴尬表面在面上。
噗。却是郭嘉先憋不住笑了出来,你和你兄长的性格还真不一样,若是他就算迟来了估计也会大笑几声遮掩过去,被嘉言语间暗坑了也不会觉得尴尬。罢了罢了,已经耽搁这么久了,嘉和将军还是直来直去的好。将军请坐。
孙权顺着郭嘉的手走到案后坐下之后,才猛然发现三言两语间,主导权似乎已悄悄异位,好像这并非是郭嘉身在江东营中,反而是孙权身在曹营一般。
在谈判博弈时,这可是直接影响成败的大事。
孙权连忙提醒自己稳住心神,轻咳一声,正要开口,却又被郭嘉抢先一步:
方才将军是去见醉酒的子敬了吧,不如嘉与将军先从此事谈起?朝廷对江东的第一点要求,便是请将军带兵退出荆州境域,上自罪表于陛下,表明从此之后归顺于朝廷,并接受朝廷所派官员与将军共管江南之地。
孙氏本就是汉家臣子,家父当年还曾参与诸侯讨董卓之事,归顺于汉室,是孤秉承父志的责任。迟来这么久,郭嘉能猜到他去见了鲁肃这并不让他感到意外。让他感到奇怪的是,郭嘉为何会将此事先告诉鲁肃。如果是想借此挑拨他与子敬之间的关系,那未免太过异想天开,他与鲁肃等人的关系,已远不仅仅是世族与庇护者的互相利用关系那么简单,至于后一事,若是陛下指派,江东自不会违抗圣命。只是并非是孤贪权,这扬州残有吴越旧气,民风悍杂,交州又多夷人居住,朝廷从中央选派官员,恐短期内难以因地而治,若是引起民乱
将军想说的无非是,若是引起民乱,杀了朝廷派来的长官,也是他咎由自取,怪不得将军对吧。孙权推脱的方式,早已在郭嘉的意料之中。他给自己倒了杯茶,端起茶杯慢悠悠道,将军如此忧心国事,真不愧是汉室忠臣啊放心,扬、交二州的赋税征收、典狱徭役乃至日常治理,朝廷派来的官员皆不会插手。他只管三件事:
江南风水宜人,想来定会有不少俊杰名士散落民间,亟待启用,可惜近些年兵乱实多,察举推贤已荒废多年,朝廷派遣官员来,也是希望他能协助将军重开察举之路,这样既可以让他选拔自己的府吏,也可以为朝廷输送人才。这,便是第一事。
第二事将军更可放心。江南土地肥沃,可惜水患尤多,每年总有不少百姓因此家破人亡。以后江南每遭天灾,朝廷都会运粮来赈灾,但赈灾所用的钱财粮食如何发放,都由这位官员负责,包括将军为赈灾要拿出的粮食布匹。救灾如救火,如此安排,主要也是为了避免人多事杂,相信将军可以理解。
至于第三件事,无非就是些春祭、岁礼的小事。据嘉所知,同样因为兵乱,江东各个郡县已多年没能进行这些事情了。祭天修礼乃教化民生之本,这件事将军无力为之朝廷很理解,所以希望新派来的官员能替将军分忧此事。
这三件事,嘉相信尽管新来的官员再不了解民风,也不至于引起民乱丧命。如此,将军可是放心了?
孤
哦对了,嘉还有一事忘了告诉将军。一杯茶水恰好此时饮尽,郭嘉放下杯子,看着孙权眉眼又笑弯了些,嘉与子敬兄说的那些话,前些日子已派人送往江东的几座宅院,不知将军可知道?不过,如果将军现在还未收到消息的话
那便是说,江东的那些世族,真的因为曹军的这个提议动了心。而倘若这已经变成了一个家族乃至好几个家族的共识,那么鲁肃也好、陆逊也好,无论是否忠于孙氏,他们的个人意见在盘根错节的家族利益面前,已无关紧要。
先生一开始就没有给孤拒绝的机会吧。孙权苦笑着说道,好,请先生回去禀告曹丞相,汉室旨意孤自当从命。只等春潮一过,将西陵城江上的那几处铁索除去,孤便会带着江东将士顺江回乡,退出荆州境域。
此战,交战最激烈的是在夏口,但真正决定胜负的,却是曹操率军攻下的西陵城。西陵城沿江而建,于战略上并非军事要地,一般打仗都不会被波及,因此孙权才会让人在此铸造横断长江的铁链。那些铁链条条粗如壮臂,重达上百斤,将它们横亘在长江之上,等于直接封死了长江这条水路。想来,多半是因为孙权其实很清楚,就算夏口一战江东能够取胜,只要曹操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定要争夺荆州,由于两方力量并非同一个档次,长久的耗下去,最终耗不起的仍只会是江东。所以在孙策与周瑜争胜于疆场时,孙权则着手于如何应对最坏的结果,倘若真让孙权的计划得成,那么就算曹操取得了荆州,在想出如何断除锁链前,短期内也无法顺江而下,江东至少可以借此再获得喘息的机会,不会因一战全军覆没。
但孙权没想到的是,此事做的那般隐秘,连周瑜与孙策都不知晓,却还是让曹军得知。更没想到的是,原本为了阻截曹军船舰的横江铁索,如今反而也成了阻截江东船舰的天堑。江东余下的上千条舰船,都被封在了西陵以西。没有水路,舰船根本无法回到江东。
将军可能误会了。郭嘉道,嘉说了,方才那仅是朝廷对将军的第一点要求,而第二点要求请将军将江东在夏口所有的船只全部烧掉,一条不留。
郭嘉话音刚落,就传来啪的一声巨响。孙权拍案而起,似乎气怒到了极点:江东可以归顺朝廷,但请先生也不要欺人太甚!
若说方才孙权是暗藏锋芒,那么现在则直接将多年来割据一方的枭雄的霸气显露无疑。然对于曹操郭嘉尚且不会觉得可怕,孙权此时的样子落到他眼中,到更像个强撑气势的小孩子,只觉得好笑,甚至有些可爱:战场上打赢了仗不就是为了在此时欺人太甚的吗?这个道理,周大都督没有教给将军吗?
挑拨完兄长与他的关系,又开始挑拨公瑾与他的关系了吗?
实际上,孙权满脸怒容不过是佯怒,想试一试以此是否能在明显己方劣势的博弈中取回几分胜率,而他的理智根本未有一刻被愤怒冲垮。所以他心里很清楚,郭嘉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看似随意,实则都别有用意。但郭嘉根本不必介意孙权会将他的意图看出来,因为孙权与孙策关系的尴尬,周家与孙家之间的微妙,无论郭嘉提不提,矛盾都始终存在。一个不在意,一个在意,处于劣势的,一定是更在意的那一个。
其实,也不是一定要烧。
孙权犹豫之际,郭嘉却突然主动松了口,但这反常的话语丝毫没有让孙权放下心。果不其然,郭嘉又道:
只要将军能十天内率水军离开,曹军想拦也拦不住的。一艘楼船用几百人抬唔或许是能抬得动的,将军大可以试试。
阿兄!
就在这时,突然响起一个清脆的女声,闻声看去,只见一个容貌俏丽的少女怒气腾腾的冲入帐中,手中还握着一柄长剑,剑身寒光森森,
我绝对不会嫁的!你们不是都害怕曹军吗,我偏不怕,先看我斩了这贼人!
话音刚落,她便一个腾身上前,利剑已朝郭嘉刺去。孙权阻拦不及,话喊出口时,自家妹子已经把剑横到了郭嘉脖子上。
尚香!你快把剑放下!
不要!孙尚香倔道,手中的剑离郭嘉脖子又近了一寸,明明我们还有余力再战,为什么要和北贼讲和?!我江东子弟千万人,大不了鱼死网破,北贼又能讨到什么好处?!
咳,郭嘉轻咳了一声。比起这彼此间气氛似乎剑拔弩张的兄妹俩,他表情平静的似乎性命被捏在别人手里的他才是置身事外的人,这位姑娘,嘉想先问你一句,你兄长要你嫁人和击退唔北贼的关系是什么?
当然有关系!若不是你们犯我疆土,阿兄又怎么会想把我嫁给长我几十岁的人!怎么会向曹操那个老贼妥协,向你们求和!
哦?郭嘉挑眉看向孙权,将军当真有意将令妹献予曹丞相?
孙权面上闪过一分尴尬,极像是被人点破心思后的不自然:汉室之固,颇赖曹丞相宰辅之任。孤也仅是想若曹丞相愿意,弃往日嫌隙,成一家之好,亦是秦晋美事。
将军是真心归顺朝廷,这其中诚宜究竟有多少,嘉想你我双方都心知肚明,又何必多此一举,到显得将军心虚了。说完,郭嘉又转头看向孙尚香,孙姑娘也放心好了,爱美之心人人皆有,但你这份艳福,曹丞相恐怕还真无心消受。说着,他突然将头往后凑了凑,口中热气若有似无的呼到佳人垂鬓后的耳畔,嘉悄悄告诉你,曹孟德不喜欢没长开的小丫头,尤其是那里
你离我远点!信不信我真杀了你!孙尚香急道,可脸还是不自觉的红了起来,更让她又急又羞。疾言厉色一多了小女儿家的娇羞,瞬间就没了威慑力,引得郭嘉不禁又低声笑了起来。他道,
总而言之,你阿兄是不会把你嫁给曹丞相的。孙将军,嘉说得对吗?
孙权连忙接着郭嘉的话答道:自然。孤不过仅是一提,既然曹丞相无意,作罢便是。尚香,听到了吗,还不赶快把剑放下!
哦。
孙尚香闷闷的应了一声,这才不情不愿的把剑从郭嘉脖颈边移开。剑刚收回鞘,她又忍不住道:可是兄长,我们为什么要降,明明
孤不想再给你解释第二次了!孙尚香几次三番地任性,终于让孙权的面色彻底冷了下去,先给郭先生道歉,然后回帐安心呆着去!
可
还不快道歉!
孙尚香眼眶瞬间就红了,却也真的不敢再说什么。比起长兄孙策,其实她潜意识中是有些害怕孙权的,尽管孙权一直也对她极为疼爱,可只要孙权一对她板起脸,她就再不敢有半分胡闹。此时,她只能忍着委屈,草草向郭嘉抱拳声如细蚊的道了个歉。
无妨无妨,这么多年嘉被人挟持都挟持惯了。今日挟持嘉的人中多了位佳人,或许还能写成美谈呢。走吧,嘉送你出去,正好也给孙将军时间考虑一下嘉刚才的条件。说完,也没等孙权答应,他就已经跟着孙尚香走出了大帐。
这小姑娘显然对被兄长逼着道歉一事还耿耿于怀,出了帐子还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对于莫名其妙跟着她走出来的郭嘉更是没什么好气:
喂,你到底有什么企图嘛?
郭嘉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将手探入袖中摸索了片刻,终于寻到了一个小陶罐。他把盖子启开,递到孙尚香面前:尝尝?
孙尚香狐疑的盯着郭嘉,搞不懂郭嘉葫芦里卖什么药。
怎么?方才还舞刀弄剑的巾帼女英雄,现在胆子这么小了?
激将法对年龄不大的小姑娘最是有用。果不其然,孙尚香立刻驳了句谁说我不敢了,接着就从罐子里拿了颗果脯出来看也不看放到嘴里。她本以为郭嘉是要戏耍她,故意给她吃难吃的东西,所以果脯刚一放入口中,她就皱眉闭眼,想将味道压下去。然而当果脯的味道不可避免的在口腔中扩散时,她突然愣道:
恋耽美
原是如此。郭嘉频频点头,江东世族中并无豪族,所求也仅是家门安稳。但他们可曾想过,倘若有一日他们选定的这个乐于守成的江东之主,改了心思,想依仗江东富庶成为天下之主呢?
孙仲谋与孙伯符不同。
但关键的权力,还是握在自己手里最安心不是吗?
嘉倘若是江东世族中的一人,定会这么做。奉孙权为江东之主自然无碍,江东也需要这样一位能调和稳定各方利益的人。但同时,又在孙权势衰时,向朝廷投诚,让朝廷再派一位官员来管理江东。
孙权和这位官员名义上都可谓江东之主,但因为相互制衡的缘故,谁都没有办法真正掌握江东。如此,作用江东的权力才可能落到世家手里,才有所谓的独避风雨,现世安稳。
话音刚落,船突然向前撞了一下。接着,先前送酒的士兵走入船篷,抱拳道:
启禀先生,船已到岸。
时间刚刚好。郭嘉站起身,指指被他扔到一边的棉袍狐裘和毡帽,这些东西有劳帮嘉看着些,如果嘉回去的时候没穿这些,估计又要被人唠叨了。离开船篷的最后一步,他突然又回头对鲁肃道:嘉最后所言,望子敬细细思量。不仅为孙家,也为江东同族。
说完,他抬腿走出船篷,对在外面等候的士兵轻声道:子敬兄醉了,你们快先找人扶他去醒酒吧。至于讨虏将军那里,还烦请你为嘉带路了。
第147章 第147章
跟着士兵来到江东军中的大帐,郭嘉却被守着帐边的士兵告知。孙权临时有紧急军务要处理,只能请他在帐中稍等片刻。
嘉迟来了这么久,还能正巧赶上孙将军有事。呵,总不会是因为这帐里藏着刀斧手,孙将军想等嘉死了再来收拾残局吧。
好了,嘉说句玩笑话而已,没必要用这种眼神看着嘉,否则嘉可真要怀疑你们藏着刀斧手了。郭嘉掀帘走到帐中,随便找了个最近的席位坐下,等便等吧,但总得先给嘉上杯茶吧。
是。
见士兵沉着一张脸,仅应了一字就退了出去,郭嘉不由腹诽道:这么死板无趣,一看这兵就是孙权新带出来的,哪像孙策手底下那些老兵痞,啧啧
不过也正因此,这看似上下同心的江东,才让他们有机可乘嘛。
说是稍等片刻,然而直到郭嘉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时,孙权才姗姗而来。一见到郭嘉,这位统摄几万大军,占有江南两州几十郡的一方之主竟半点架子都没有,立刻走上前歉声道:实是突然有些急事,孤不得不赶去处理,让先生久等了。
不敢不敢。郭嘉连忙起身相迎,语气同样温和客气,嘉今晨让子敬等了那么久,将军反过来让嘉再等这么久是应该的。礼尚往来而已,嘉理解。
帐中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孙权言辞恳切又满是歉意,常人本定会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可郭嘉不仅很好意思的表达了等了太久的不满,且同样言辞恳切。若是郭嘉勃然大怒、严词厉色,孙权还有办法解释,但当郭嘉这么说时,反而是让孙权一时不知道说什么,默认也不对,辩解也不能。也亏得孙权城府极深,才没有将这份尴尬表面在面上。
噗。却是郭嘉先憋不住笑了出来,你和你兄长的性格还真不一样,若是他就算迟来了估计也会大笑几声遮掩过去,被嘉言语间暗坑了也不会觉得尴尬。罢了罢了,已经耽搁这么久了,嘉和将军还是直来直去的好。将军请坐。
孙权顺着郭嘉的手走到案后坐下之后,才猛然发现三言两语间,主导权似乎已悄悄异位,好像这并非是郭嘉身在江东营中,反而是孙权身在曹营一般。
在谈判博弈时,这可是直接影响成败的大事。
孙权连忙提醒自己稳住心神,轻咳一声,正要开口,却又被郭嘉抢先一步:
方才将军是去见醉酒的子敬了吧,不如嘉与将军先从此事谈起?朝廷对江东的第一点要求,便是请将军带兵退出荆州境域,上自罪表于陛下,表明从此之后归顺于朝廷,并接受朝廷所派官员与将军共管江南之地。
孙氏本就是汉家臣子,家父当年还曾参与诸侯讨董卓之事,归顺于汉室,是孤秉承父志的责任。迟来这么久,郭嘉能猜到他去见了鲁肃这并不让他感到意外。让他感到奇怪的是,郭嘉为何会将此事先告诉鲁肃。如果是想借此挑拨他与子敬之间的关系,那未免太过异想天开,他与鲁肃等人的关系,已远不仅仅是世族与庇护者的互相利用关系那么简单,至于后一事,若是陛下指派,江东自不会违抗圣命。只是并非是孤贪权,这扬州残有吴越旧气,民风悍杂,交州又多夷人居住,朝廷从中央选派官员,恐短期内难以因地而治,若是引起民乱
将军想说的无非是,若是引起民乱,杀了朝廷派来的长官,也是他咎由自取,怪不得将军对吧。孙权推脱的方式,早已在郭嘉的意料之中。他给自己倒了杯茶,端起茶杯慢悠悠道,将军如此忧心国事,真不愧是汉室忠臣啊放心,扬、交二州的赋税征收、典狱徭役乃至日常治理,朝廷派来的官员皆不会插手。他只管三件事:
江南风水宜人,想来定会有不少俊杰名士散落民间,亟待启用,可惜近些年兵乱实多,察举推贤已荒废多年,朝廷派遣官员来,也是希望他能协助将军重开察举之路,这样既可以让他选拔自己的府吏,也可以为朝廷输送人才。这,便是第一事。
第二事将军更可放心。江南土地肥沃,可惜水患尤多,每年总有不少百姓因此家破人亡。以后江南每遭天灾,朝廷都会运粮来赈灾,但赈灾所用的钱财粮食如何发放,都由这位官员负责,包括将军为赈灾要拿出的粮食布匹。救灾如救火,如此安排,主要也是为了避免人多事杂,相信将军可以理解。
至于第三件事,无非就是些春祭、岁礼的小事。据嘉所知,同样因为兵乱,江东各个郡县已多年没能进行这些事情了。祭天修礼乃教化民生之本,这件事将军无力为之朝廷很理解,所以希望新派来的官员能替将军分忧此事。
这三件事,嘉相信尽管新来的官员再不了解民风,也不至于引起民乱丧命。如此,将军可是放心了?
孤
哦对了,嘉还有一事忘了告诉将军。一杯茶水恰好此时饮尽,郭嘉放下杯子,看着孙权眉眼又笑弯了些,嘉与子敬兄说的那些话,前些日子已派人送往江东的几座宅院,不知将军可知道?不过,如果将军现在还未收到消息的话
那便是说,江东的那些世族,真的因为曹军的这个提议动了心。而倘若这已经变成了一个家族乃至好几个家族的共识,那么鲁肃也好、陆逊也好,无论是否忠于孙氏,他们的个人意见在盘根错节的家族利益面前,已无关紧要。
先生一开始就没有给孤拒绝的机会吧。孙权苦笑着说道,好,请先生回去禀告曹丞相,汉室旨意孤自当从命。只等春潮一过,将西陵城江上的那几处铁索除去,孤便会带着江东将士顺江回乡,退出荆州境域。
此战,交战最激烈的是在夏口,但真正决定胜负的,却是曹操率军攻下的西陵城。西陵城沿江而建,于战略上并非军事要地,一般打仗都不会被波及,因此孙权才会让人在此铸造横断长江的铁链。那些铁链条条粗如壮臂,重达上百斤,将它们横亘在长江之上,等于直接封死了长江这条水路。想来,多半是因为孙权其实很清楚,就算夏口一战江东能够取胜,只要曹操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定要争夺荆州,由于两方力量并非同一个档次,长久的耗下去,最终耗不起的仍只会是江东。所以在孙策与周瑜争胜于疆场时,孙权则着手于如何应对最坏的结果,倘若真让孙权的计划得成,那么就算曹操取得了荆州,在想出如何断除锁链前,短期内也无法顺江而下,江东至少可以借此再获得喘息的机会,不会因一战全军覆没。
但孙权没想到的是,此事做的那般隐秘,连周瑜与孙策都不知晓,却还是让曹军得知。更没想到的是,原本为了阻截曹军船舰的横江铁索,如今反而也成了阻截江东船舰的天堑。江东余下的上千条舰船,都被封在了西陵以西。没有水路,舰船根本无法回到江东。
将军可能误会了。郭嘉道,嘉说了,方才那仅是朝廷对将军的第一点要求,而第二点要求请将军将江东在夏口所有的船只全部烧掉,一条不留。
郭嘉话音刚落,就传来啪的一声巨响。孙权拍案而起,似乎气怒到了极点:江东可以归顺朝廷,但请先生也不要欺人太甚!
若说方才孙权是暗藏锋芒,那么现在则直接将多年来割据一方的枭雄的霸气显露无疑。然对于曹操郭嘉尚且不会觉得可怕,孙权此时的样子落到他眼中,到更像个强撑气势的小孩子,只觉得好笑,甚至有些可爱:战场上打赢了仗不就是为了在此时欺人太甚的吗?这个道理,周大都督没有教给将军吗?
挑拨完兄长与他的关系,又开始挑拨公瑾与他的关系了吗?
实际上,孙权满脸怒容不过是佯怒,想试一试以此是否能在明显己方劣势的博弈中取回几分胜率,而他的理智根本未有一刻被愤怒冲垮。所以他心里很清楚,郭嘉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看似随意,实则都别有用意。但郭嘉根本不必介意孙权会将他的意图看出来,因为孙权与孙策关系的尴尬,周家与孙家之间的微妙,无论郭嘉提不提,矛盾都始终存在。一个不在意,一个在意,处于劣势的,一定是更在意的那一个。
其实,也不是一定要烧。
孙权犹豫之际,郭嘉却突然主动松了口,但这反常的话语丝毫没有让孙权放下心。果不其然,郭嘉又道:
只要将军能十天内率水军离开,曹军想拦也拦不住的。一艘楼船用几百人抬唔或许是能抬得动的,将军大可以试试。
阿兄!
就在这时,突然响起一个清脆的女声,闻声看去,只见一个容貌俏丽的少女怒气腾腾的冲入帐中,手中还握着一柄长剑,剑身寒光森森,
我绝对不会嫁的!你们不是都害怕曹军吗,我偏不怕,先看我斩了这贼人!
话音刚落,她便一个腾身上前,利剑已朝郭嘉刺去。孙权阻拦不及,话喊出口时,自家妹子已经把剑横到了郭嘉脖子上。
尚香!你快把剑放下!
不要!孙尚香倔道,手中的剑离郭嘉脖子又近了一寸,明明我们还有余力再战,为什么要和北贼讲和?!我江东子弟千万人,大不了鱼死网破,北贼又能讨到什么好处?!
咳,郭嘉轻咳了一声。比起这彼此间气氛似乎剑拔弩张的兄妹俩,他表情平静的似乎性命被捏在别人手里的他才是置身事外的人,这位姑娘,嘉想先问你一句,你兄长要你嫁人和击退唔北贼的关系是什么?
当然有关系!若不是你们犯我疆土,阿兄又怎么会想把我嫁给长我几十岁的人!怎么会向曹操那个老贼妥协,向你们求和!
哦?郭嘉挑眉看向孙权,将军当真有意将令妹献予曹丞相?
孙权面上闪过一分尴尬,极像是被人点破心思后的不自然:汉室之固,颇赖曹丞相宰辅之任。孤也仅是想若曹丞相愿意,弃往日嫌隙,成一家之好,亦是秦晋美事。
将军是真心归顺朝廷,这其中诚宜究竟有多少,嘉想你我双方都心知肚明,又何必多此一举,到显得将军心虚了。说完,郭嘉又转头看向孙尚香,孙姑娘也放心好了,爱美之心人人皆有,但你这份艳福,曹丞相恐怕还真无心消受。说着,他突然将头往后凑了凑,口中热气若有似无的呼到佳人垂鬓后的耳畔,嘉悄悄告诉你,曹孟德不喜欢没长开的小丫头,尤其是那里
你离我远点!信不信我真杀了你!孙尚香急道,可脸还是不自觉的红了起来,更让她又急又羞。疾言厉色一多了小女儿家的娇羞,瞬间就没了威慑力,引得郭嘉不禁又低声笑了起来。他道,
总而言之,你阿兄是不会把你嫁给曹丞相的。孙将军,嘉说得对吗?
孙权连忙接着郭嘉的话答道:自然。孤不过仅是一提,既然曹丞相无意,作罢便是。尚香,听到了吗,还不赶快把剑放下!
哦。
孙尚香闷闷的应了一声,这才不情不愿的把剑从郭嘉脖颈边移开。剑刚收回鞘,她又忍不住道:可是兄长,我们为什么要降,明明
孤不想再给你解释第二次了!孙尚香几次三番地任性,终于让孙权的面色彻底冷了下去,先给郭先生道歉,然后回帐安心呆着去!
可
还不快道歉!
孙尚香眼眶瞬间就红了,却也真的不敢再说什么。比起长兄孙策,其实她潜意识中是有些害怕孙权的,尽管孙权一直也对她极为疼爱,可只要孙权一对她板起脸,她就再不敢有半分胡闹。此时,她只能忍着委屈,草草向郭嘉抱拳声如细蚊的道了个歉。
无妨无妨,这么多年嘉被人挟持都挟持惯了。今日挟持嘉的人中多了位佳人,或许还能写成美谈呢。走吧,嘉送你出去,正好也给孙将军时间考虑一下嘉刚才的条件。说完,也没等孙权答应,他就已经跟着孙尚香走出了大帐。
这小姑娘显然对被兄长逼着道歉一事还耿耿于怀,出了帐子还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对于莫名其妙跟着她走出来的郭嘉更是没什么好气:
喂,你到底有什么企图嘛?
郭嘉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将手探入袖中摸索了片刻,终于寻到了一个小陶罐。他把盖子启开,递到孙尚香面前:尝尝?
孙尚香狐疑的盯着郭嘉,搞不懂郭嘉葫芦里卖什么药。
怎么?方才还舞刀弄剑的巾帼女英雄,现在胆子这么小了?
激将法对年龄不大的小姑娘最是有用。果不其然,孙尚香立刻驳了句谁说我不敢了,接着就从罐子里拿了颗果脯出来看也不看放到嘴里。她本以为郭嘉是要戏耍她,故意给她吃难吃的东西,所以果脯刚一放入口中,她就皱眉闭眼,想将味道压下去。然而当果脯的味道不可避免的在口腔中扩散时,她突然愣道: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