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把目光移向里正,您不知道我们都想让三郎当里正?
    听我讲,三郎说,他当里正,村里的大事听他的,小事你们自己解决。他决定的事,大家不得怀疑,也别想让他改,我和他大伯也不行。我担心你们不愿意,才说三十户。里正道,你们愿意不?
    众人面露迟疑。
    她们不愿意。谢琅立即说,这事就算了。各回各家吧。
    等等,我们没有不愿意。你能带大家伙赚钱,你让我们怎么做我们怎么做。
    谢琅停下来,这是逼我承诺?
    没有,没有。
    谢琅:那我如果没本事带你们赚钱呢?
    那就跟以前一样。那也得有个里正,你们说是不是?里正问众人。
    众人想想,是这个理。再说不能赚钱,谢琅还能带村里的男人上山打猎。他的运气可不是一般的好。
    对!就是三郎,我们不改了。众人大声说。
    谢琅嗤笑一声,你们不改,我有意见。亭长,我回家拿笔墨和木板,把我刚才的写下来,就挂在我家门口。抬手把小七递给姚桂芝,就回家拿笔墨。
    亭长没想到还有赚钱这一出。联想到里正先前说的油皮和豆腐,不禁感慨,你们这些人简直合起伙来欺负人一个孩子。不过,亭长嘴上说,现在后悔还来得及。我听说那个谢三郎敢拿刀砍人。小心以后惹怒了他,他拿刀砍你们。
    我们又不害他,他不会砍我们的。
    姚桂芝接道,你们会气他。三郎脾气不好,你们都知道。他能干得出来。我和他大伯也拦不住。
    那我们以后有事就去找他大伯。他再生气也不敢砍他大伯。
    对对,这个主意好,我们找他大伯。
    冯英大怒,你们还是不是人?指着众人。
    男人或许还要些面子,为了针头线脑都能撕扯起来的女人,想到以后有钱赚,可不会因此改变主意。
    又不是去找你,你急什么啊。人家谢建业都没急。
    亭长不禁问:谢建业是谢三郎的大伯?他人呢?
    给官家做事去了。里正道。
    亭长顿时无语,养蚕里的这群女人是什么人啊。人家都不在,都能惦记上人家。
    别管她们。谢琅走出来,我刚才说的那些劳烦亭长帮我润色一下全写上。我是不敢砍她们,大不了搬走。说着,瞥一眼众人。
    双手叉腰和冯英叨叨的女人们顿时安静下来。
    四周只剩鸡鸣狗吠之声。
    在村里人来之前,亭长都不信谢琅真有那么大本事。村里人的态度让亭长意识到此子不凡。以后极有可能混入朝堂。
    有心和谢琅交好,就在他所说的基础上又加两条,总共五条,正好写满一木板。随后递给谢琅。
    谢琅识字不多,他连蒙带猜大致看明白了,就忍不住笑了,大后天让你们村人去城里转转吧。
    聪明人说话点到为止即可,亭长也没问为什么,恭贺谢琅担任养蚕里里长,就告辞了。
    养蚕里前里正谢建康听到了刚才的话,忍不住问:去城里干什么?
    前里正大伯,现在谁是里长?谢琅笑看着他。
    谢建康指着他,我后天也去城里。
    爱去不去,谁管你。谢琅扭头找谢广,去给我找个东西,我把木板挂在我家门口。
    谢广没动弹,会被偷的,你得藏好。说话间还看一眼众人。
    女人们不乐意了,你什么意思?小谢广。
    你们自己知道。谢广瞥她们一眼,三郎叔,放屋里吧。
    谢琅点头,成。都别走,我有事跟你们说。
    不走,不走,放心吧。
    赶她们也不会走。
    谢琅脚下一顿,继续往屋里去。把木板和笔墨放房间里,出来就问,早几天前里正让你们把油皮弄干,弄干没?
    干了。可以直接吃。
    不知谁说一句。谢琅想翻白眼,那不是干!那是熟了!
    干了可不就熟了么。
    谢琅张张口,深吸气,秦红嫂子,你们还去不去城里?
    你有法子,今天就不去了。秦红道。
    谢琅指着众人,当了这个里正,我得少活十年!
    我们这不是不懂么。你教我们,以后肯定就不气你了。等一下,三郎兄弟,你之前说只教男人,不教我们女人的。
    谢琅:我说的那个真能成,能赚大钱,不教你们。你们会不会觉得我看不起你们女人?
    当然不会。秦红接道,我不会做,我家小广和他爹学会了,赚的钱最后还是到我手里,又不会给外人。
    咦,秦红,你家的钱都在你手里?
    秦红不答反问,你家的钱不在你手里?
    说话的人噎住了。
    你们能这样想就好,就怕有的人觉得我歧视女人。谢琅道。
    小七的二伯母立刻说:哪能啊。谁那样想谁就想学姚兰花,偷偷用方子赚钱,或者带着方子另嫁。
    对对。咱们村没有儿子的人家,也有个主事的男人。又不是不让她家男人学。
    谢琅放心下来,现在一些人去山边挖黄泥。一些人去弄高粱杆和柴草,就放在,就放在,往四周看了看,谢广他叔门口空地大,就放他叔门口,咱们立刻盖一个两丈宽,一张五长,两丈高的土房子。
    烤油皮?谢广忙问。
    谢琅点头,成不成我也不知道。我早两天用黄泥试过,我垒的这么大。伸出两条胳膊比划一下,可以把东西烤干。建那么大,不一定能成。
    那就多试几次。总能试成。秦红说出来,不禁问,你那天要是没跟我去城里,看到姚兰花干的事,是不是就告诉大家了?
    谢琅摇了摇头。
    众人不明白,为什么啊?
    你们跟我太不客气。好像我就该帮你们一样。谢琅扫众人一眼,连一石粮食都不舍得。我就没见过你们这么小气的。
    你以前也不大方!
    人太多,谢琅没看清谁说的,也懒得问,我以前要你们帮忙没?你们家男人帮我建房的时候,我有亏待过他们吗?我家建房的那些天,你们家省了不少粮食,大人小孩身上也添了不少膘吧。
    众人哑口无言。
    谢琅白了她们一眼,都忙去吧。谢广,跟我上山。看向里正,您老也去。随后又挑几个十六七岁的少年。
    一群人直奔竹林,砍一堆今年新出来的毛竹扔埋葬母老虎的溪水里。
    众人看到溪水里有好几捆竹子,终于相信谢广的话,谢琅早就在琢磨别的赚钱的门道。盖因谢琅这几天没上山,不可能是事发后砍的。更何况有些竹子的颜色都变了。
    看到泉水里的竹子,众人也没问谢琅要做什么。他先前说还得好几个月,村里又刚出一个姚兰花,问他也不会说。
    山边今年新出的毛竹被砍的七七八八,谢琅就带人回去了。
    到村里那些人就忍不住跟长辈讲,他们在泉水边看到的一幕。以至于养蚕里的妇女也不再怀疑谢琅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能不能行。
    夕阳西下,盖土房子的土坯就做好了。
    翌日清晨,养蚕里的女人继续做油皮和薄豆腐,由谢广的二婶、冯英以及小七的大伯母拉出去买。
    下午又去一趟。傍晚冯英回来就告诉谢琅,今天城里多了两辆卖豆腐的车。
    谢琅嗯一声表示知道,就让她们继续做。
    冯英走后,谢琅立刻拿三块木板去找谢建康,也就是前里正,叫他详细写下做豆腐、油皮和薄豆腐的方子,以及注意事项。
    谢建康不敢信,你真要公之于众?
    我有时候说话是很难听,但我谢三郎绝不空口说大话。谢琅道,写。我明天去找王公子。
    谢建康妻子担忧道,你盖的那个房子万一不成可就不好办了。三郎,得给自己留点后路。
    我后路多着呢。你们就别担心了。谢琅见他们不信,只能继续说,我没两三条后路,也不敢跟姚兰花那样讲。
    谢建康立刻拿起笔,你早说啊。你这孩子,心里真能存事。
    咱们村的人什么德行,您还不知道?谢琅问。
    谢建康抬抬手,当他没说,当他没说。
    谢琅拿着木板到家,天色已暗下来,喂饱自己和俩小的,天已黑的伸手不见五指。谢琅背着小七从江山图里弄点热水,和小七洗漱一番,就去睡觉。
    翌日,乘坐姚桂芝的车去城里。
    姚桂芝去卖东西,顺便给谢琅买两袋盐。谢琅抱着小七,拿着板子去找卫青。
    也是谢琅带着孩子拿着板子走的慢,他到卫家,卫青刚好从宫里回来。
    见到谢琅,卫青就问,今天可否在我家多呆一会儿?上次你来到就走,母亲知道后很是把我训斥一番。
    不能。村里出事了。谢琅坐下就把姚兰花干的事说给她听。
    卫青听他讲完,许久才回过神来,一个村妇也能如此恶毒?
    毒不毒已不重要。她和我伯娘同村,现在她被赶回去,我伯娘把原因告诉她娘家人,姚兰花娘家那边的人都知道她心
    肠歹毒。以后想嫁个好人是不可能的了。
    出事的第二天姚桂芝就回了一趟娘家说明此事。
    谢琅从后世而来,很清楚后世女子想单身到老,都要承受很大压力。古代女子单身这点谢琅还不了解,但他觉得更难。
    姚兰花也不是后世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的女子,后半生必然很凄惨。谢琅觉得杀了她太便宜她,这样就好。
    卫青听出他潜意思,你的意思还有人敢娶她?
    她这几天赚了不少钱,没钱且心术不正的必然想娶她。但那样的人对她又能有多好呢。谢琅道。
    卫青点点头,你说得对。那你来找我是?
    这个给你。但不能给皇上。谢琅把木板递给仆人,仆人转手交给卫青,明日趁人还在熟睡的时候,叫你家人挂在菜市口。
    卫青顿时惊得合不拢嘴。
    初见谢琅那天,刘彻刚好同卫青提起朝廷还是缺少人才。卫青注意到谢琅的身手,继而对他感兴趣,真不是想跟他交朋友。
    卫青说谢琅是他好友,其实谢琅在他心中远远没到至交的地步,这些日子相处下来,也顶多比普通友人好一点。
    现在看到谢琅就这么轻易的把豆皮、豆腐的法子公之于众,对他的佩服之情无以言表,也不得不相信他母亲的眼光,此子值得深交。
    谢琅见卫青一副我认识你真是三生有幸的模样,脸有些热。盖因这几样不是他发明的,他心虚啊。
    谢琅便故意问,是不是字太丑看不懂?我的字比那个还难看,凑合看吧。
    这一点是真的,谢琅以前不觉得前里正的字丑,直到他见到夫子的字。若不是夫子不在,他绝不会找前里正谢建康写,这些传出去,姚兰花再想赚钱就难了。
    卫青深吸一口气,平息心中的震动,问:你们怎么办?
    我们把东西烤干了卖。味道和刚刚做好的很不一样。我们村的人这几天琢磨出来的,姚兰花不知道。谢琅道。
    卫青笑道:听你这样讲我就放心了。此事交给我,我不会告诉皇上的。
    你没跟皇上讲油皮和豆腐是我做的吧?谢琅忙问。
    卫青摇了摇头,我禀告陛下也会先问问你。
    那我就放心了。谢琅相信卫青的人品,他不会昧下此物,说完便抱着小七站起来,我伯娘在城门外等我,我得回去了。
    卫青送他到门口,回府就去找在后院歇息的母亲,让他母亲出面。
    翌日,早饭后谢琅牵着小七去谢仲武家门口的时候,长安城内菜市口围满了人,包括亭长村里的人,都不敢置信地指着墙上的木板。
    午时左右,姚桂芝回来就对谢琅说,城里都传开了。
    他们信吗?谢琅问。
    姚桂芝:豆子便宜,我听到有些人说明天就试试。三郎,明天还卖不卖?
    谢琅点头,卖。顺便跟大酒肆掌柜讲,咱们过两天就能做出新东西。
    你真能做出来?姚桂芝很担心。
    谢琅指着还需两天才能干透的土坯,这个干了就能出来。
    两天后,上午,姚桂芝一行没有再进城,盖因城里人做出了油皮和薄豆腐,价格比养蚕里的便宜,姚桂芝便让大酒肆买城里人做的。
    她们便齐聚谢仲武家门口听候谢琅差遣。
    谢琅让谢建康带少年人盖房,他和上了年纪的人用土坯垒两个简易的灶,然后让秦红把她家的豆腐搬出来。
    谢琅让村里人做的薄豆腐其实是豆腐片,也叫豆腐皮。今天早上秦红做豆腐皮之前,谢琅让她做两板小七小拇指厚的豆腐。
    谢广把豆腐和豆腐皮搬过来,谢琅用水把豆腐皮打湿,然后摊平、重叠在一起用干净的布包起来,放在灶上煮。
    期间谢琅也没闲着,把薄薄的豆腐切成两寸宽两寸长,把姚兰芝买的盐放到另一个陶罐里,待盐全部融化,就把豆腐块扔里面。
    勤快的小七刚才没抢过谢广,这次就说,三爷,我烧火啊。
    谢琅乐了,现在不可以烧火。
    啊?小七好生失望。
    姚桂芝见孩子这么乖,忍不住多疼他一分,把他抱起来,要烧火的时候我告诉你。三郎,这样就成了?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我在汉朝养老(穿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元月月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元月月半并收藏我在汉朝养老(穿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