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睡觉,七郎做什么?
李流光扫过地上的狼皮,挑眉问:你不是让我挑张狼皮做褥子吗?
沈倾墨微微一怔,继而看着李流光缓缓翘起嘴角,眼神闪亮,像是有晨光揉碎在里面。
隔着大半个营地,一众安北军被昨天砌好的水泥台吸引了注意。
时隔一夜,水泥台彻底硬化。昨天还能轻松戳出指印,今天众人挨个试了,只戳的手指疼。有几个胆大的兵士趁着何览不在,单手撑着爬上水泥台。待他们踩实了,只觉得脚下坚硬平坦,同踩到草地的感觉截然不同。
一众人时刻担心他们把台子踩塌了,半天见没事不由仰着头问:怎么样?什么感觉?
上面的几人故作玄乎地眯起眼,跺跺脚才说:硬!
腾个地方,我也上去感受感受。围着的兵士纷纷喊着,既新奇于水泥台的存在,又惊叹于水泥硬化的速度。不过一个晚上,昨天还软趴趴的水泥便硬的像石头。虽然小郎君事先说过,但真的摸到、踩到、感受到,他们才恍然,世间真的有这么神奇的材料。
好奇的兵士四下敲击着,有人心血来潮问:你说咱们拿刀划一下会怎么样?能刺进去吗?这个问题当下便让不少人蠢蠢欲动,却没人真敢在上面划一道子。
你来!你来!众人互相推诿间,冷不丁有人喊:快下来,何参军来了。围着台子的兵士七手八脚把上面的人拉下来。何览挤入人群,警告的眼神扫过,装模作样地屈着手指敲了敲,想起他们的话,拔出腰间的匕首砍了下去。
有刺耳的声音响起,是金属摩擦石头的声音。何览用力不小,匕首却只在台子上戳出一个白点,随即重重反弹,震得他虎口发疼。嚯!众人同时发声,震惊地看着水泥台上留下的小白点。根本不要说刺入了,竟是连层皮都没有刮下来。
真硬!有人赞叹道。
何览盯着自个的匕首看了几秒,转头便挤出人群朝着李流光住的帐篷跑去。
小郎君。何览一头闯入帐篷,李流光正抖着一张狼皮比划着。看到何览他几乎是顺口道:正好,五郎昨夜打了几张狼皮,参军要不要挑一张做个褥子?
何览脑子里想的全是刚刚的情景,闻言下意识道:好一个好字没说完,他蓦地察觉到沈倾墨的视线。对方之前被狼皮挡着,何览又想着自个的念头,便没有注意到沈倾墨的存在。如今李流光收起狼皮,何览就看着沈倾墨懒洋洋地靠着床榻,眉峰上挑似笑非笑地望着他。无来由的他心中生出一股危机感,几乎是立刻便改了口:呃我那里还有几张多余的狼皮褥子,小郎君的好意心领了。
李流光没注意到两人的眉眼官司,既是何览不要,也就没有继续这个问题。何览想到自个的来意,匆匆同沈倾墨打了个招呼,便兴奋地对李流光说:小郎君去看昨天砌的水泥台了吗?我刚刚试过,水泥的硬度真如小郎君所言刀砍不入,几个人站上去也一点事没有。
在没见过水泥成品之前,何览思维受限,只将水泥当做类似于砖石的普通材料,也不曾想到水泥硬化后会连精铁匕首都无法在上面留下痕迹。如今乍然看到水泥硬化后的效果,他在震惊之余不免想的更多。小郎君要拿水泥造房子,可如果用来筑墙呢?铺路呢?想想云中城里里外外全部换成水泥,便连城墙也贴上一层水泥,又会是什么样子!
他说的激动,似已看到这一幕,望着李流光的眼神更是闪着光。李流光没想到何览匆匆跑来就是为了这个,意外之余倒也点点头赞同道:确实,水泥不仅可以用来建房,无论是铺路还是筑墙效果都不错。
在霍林河,李流光的话便代表了圣域,如今他肯定了何览的想法,何览只觉振奋,都护看到水泥一定很高兴。
郭凤虏高兴与否暂且不知,何览在自觉挖掘出水泥的其他用途后,越发上心石炭的开采,将无用的煤矸石一批批筛选出来。原料的充足意味着水泥生产的加快,建房开始正式提上日程。
为了赶在冬季前尽可能让所有人都住上房子,李流光第一批要建的更像是后世的公司集体宿舍。他将自个的要求列出,何览听得似懂非懂。多人住在一起,这个何览知道,同军营的性质差不多,但小郎君说的炕是什么?
你不知道?
李流光比何览还要意外。大概是前世印象,他一直觉得炕是北方传统,古人不可能不知道。但何览的反应不似作伪,对上他的眼神,何览茫然地摇摇头,完全一副懵了的样子。
难道是这个时候还不流行土炕?李流光微微皱眉,心中如是想。过去在国公府,他确实没有见过炕的存在。但李流光只以为是建筑习惯的缘故,想着炕或许更多是平民家中搭建。如今何览却说不知道什么是炕!李流光想了想,照着前世旅游见过的土炕,尝试着给何览解释。
然他说完,何览依然表示没有见过类似的取暖方式,不过何览不傻,却是从李流光的话中听出炕的优势。当下吩咐下去,让一众安北军集思广益,好好想想小郎君说的炕是什么。
这件事很快传开,自安北军又传回沈倾墨耳中。过去李流光以为炕不说人人皆知,起码生活在北地的贫民多数都应该知道。他前几日只同沈倾墨商量着如何建房,并没有特意提到炕。如今转了一圈,竟似人人都没听过炕。李流光回忆着前世看过的故宫介绍,记得里面似提到过冬日取暖问题,想着琢磨出火炕原理之际,沈倾墨寻了过来。
七郎。
你忙完了?李流光回神,笑着问。
沈倾墨嗯了声,单刀直入地问:我听说七郎想要修炕?
他提到炕时口吻跟何览不同,有一种熟稔在里面。李流光立刻问:你见过?
沈倾墨摇摇头,只是曾听过类似的习俗。从草原往冬便是靺鞨、高句丽一带。那边苦寒,人们冬月皆作长坑,下燃熳火以取暖,似乎同七郎要寻的炕类似。
他口中的靺鞨高句丽一带便是李流光熟悉的东北朝鲜附近,同后世的丰饶不同,此时的靺鞨高句丽还是唐人眼中的穷山恶水,很少有人关注那边的习俗。沈倾墨说是听说,提到长坑的细节却如亲眼见到般,他随手给李流光画了一幅图,正是土炕的简陋版本。
确实是我找的炕。李流光盯着图看了半晌,忍不住问:五郎你听谁说的,总不会是神策军中还了解这些吧。
沈倾墨眼神闪了闪,看着李流光笑着没说话。李流光一时转移话题,没注意到沈倾墨似没否认他刚刚的问题。
第63章 顾虑
靠着李流光记得不多的理论加上沈倾墨的指导,一众人竟也有模有样地弄出了火炕。解决了这个问题,建房的速度便开始加快。等到郭凤虏带着四千多人长途跋涉到达霍林河之际,见到的便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经过一段时日的开采,借助黑火药炸开的十几个洞口早已连成一片。从远处看去,青青绿草间是一片黑色海洋。一筐筐的石炭被挖出,整整齐齐堆在一处。无数的安北军穿梭其中,有条不紊地运转着这里。
何览一早便迎了出来,边简单介绍着这里的情况,边打量着郭凤虏招募过来的难民。第一批难民似乎是经过了筛选,多数看着都很年轻,勉强算得上是身强体壮。少部分看着年龄有些大了,何览不过转念便猜到这应该是小郎君提到的各类匠人。当然匠人是他给的称呼,小郎君似更喜欢称呼为技术工种。
目光在这些人身上梭巡过,何览收敛心神便看着郭凤虏翻身下马,直直望着插着狼旗的那个水泥平台。那是何物?郭凤虏指着台子问。他心中已有猜测,却是不敢肯定。
何览飞快说:水泥。
水泥?就是小郎君说的建房之物?郭凤虏几步上前,盯着面前灰色的台子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触感有些粗糙,但却十分坚硬。至于坚硬到什么程度郭凤虏正沉吟,何览适时地拔出匕首,再度用力划了上去。一道白痕在郭凤虏眼前出现,再看水泥台,什么损耗都没有。这郭凤虏眼睛亮起,水泥的硬度大大超出了他的预计。
何览带着显摆道:小郎君说了,水泥不仅可以用来建房,筑墙和铺路也是极好。他本来想说前面已有水泥筑的墙,可以带都护去看看,但郭凤虏的目光从水泥台移到狼旗上,似出神地想着什么。何览自觉地闭上嘴,仰头陪着郭凤虏一齐看着迎风招展的狼旗。
半晌后,郭凤虏才缓缓收回视线,笑道:这旗插得有点歪,一看便是小郎君亲手插得。
何览微微一愣,跟着便笑了起来。他想起营地的一个传闻,当初砌台子的兵士之一每天都要跑来盯着看半天狼旗。有人问他怎么每天都来。对方神情哀怨地表示,自个也不想的,但小郎君当初插旗插得有些歪,他实在忍不了,想忘也忘不掉。每天都被迫自虐地过来瞅几眼,抓心挠肺半天。
小郎君听说后一个人笑了半天,嘟囔着什么逼死强迫症。何览不知道强迫症是什么,但联系前后,不难分析出对方大概是忍不了狼旗被插歪这一事实。对于都护的关注点同那名兵士一样,何览表情有些古怪,不知都护是否便是小郎君口中的强迫症。
许是他的反应太过诡异,郭凤虏莫名地看着他。怎么?
何览摇摇头,无事。
郭凤虏嗯了声,问:小郎君呢?
大概在金山那边。
金山便是雷击炸出黄铁矿的那座山,原来是一座没有名字的小山头,被安北军形象地取名为金山。
郭凤虏边抬头又望了眼狼旗,边问:小郎君在那里做什么?他顿了顿,好奇道:难道又是开矿?说到开矿,他警惕地竖起耳朵,显然是对上次的动静心有余悸。
何览看着郭凤虏的视线几次瞟到水泥台上,摸摸鼻子忍着笑道:金山后面是小郎君规划的工坊,一般无事小郎君都在那边监工。
郭凤虏听到监工提起兴趣,转头吩咐人安顿着招募来的难民,夹着马肚冲着何览道:我们去看看。他跑了几步,下意识回头又看了眼。何览再也忍不住,死命地压抑着笑,嘴角抽搐起来。
霍林河露天煤矿规模不小,两人跑了小半炷香才看到李流光。远远地,李流光站在一堵灰色的水泥围墙下,正同人说着什么。何览顺着郭凤虏的视线,低声道:这便是用水泥砌的墙,墙内拌着碎石块,粘结的严严实实。
郭凤虏微微皱眉,看着还行,不过是不是有些太低。
何览解释说:这是小郎君的意思。一来为了节省水泥,二来小郎君说这堵墙又不是用来防回鹘人,主要防的是狼群,这个高度就够了。
他说到防回鹘人,郭凤虏想起同安公商议的建城计划,当下心中一动,打马朝着李流光跑去。
都护!李流光意外于郭凤虏的出现,他身边的兵士恭敬同郭凤虏行礼,很快就退到周围。怎样?难民招募还顺利吗?李流光问。
郭凤虏跳下马,将手中的马鞭丢给何览,对上李流光态度十分客气。有小郎君的计划指导,招募还算顺利。除了开矿的人,小郎君要找的匠人某也一起带来了。
那正好。李流光眼睛一亮,工坊正缺人。安北军虽然听话,但毕竟不是李流光需要的人。比起李流光要求做的这些活计,他们大概更熟悉杀人。李流光盼着郭凤虏回来很久了。他希望工坊能尽快走上正轨,自个好解脱出来,返回仆骨部落。
当着郭凤虏的面,李流光并未掩饰他的想法,然郭凤虏却是希望他能多待一些时日。不瞒小郎君说,某同安公商议过,打算沿着霍林河建一座新城。
新城?李流光对此颇为意外。何览更是蓦地抬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郭凤虏。
郭凤虏豪气万丈地笑笑,说:某想过了,过去安北为大唐治下,何处建城都是长安说了算。在某之前,历代都护也曾想过在草原另选一处地址建座新城,好同云中城形成掎角之势,互为倚仗。但长安借口诸多,这件事便一直拖了下来。如今安北独立,不受长安辖制,某何必缩手缩脚,自然是完成历代都护的心愿,选址再建一座新城。
郭凤虏口中说着建新城,但心中也清楚,建造一座城花费何等巨大,耗力何等辛苦,根本不是挥挥手这般简单。长安为何一直不同意,难道没人知道建座新城的好处,不就是因着投入巨大,而不愿意花费力气。过去郭凤虏也只是想想而已,但李流光的出现却是给了他一个机会。
有石炭源源不断的产出,有招募来大量的矿工,有建城所需的水泥,何不就在霍林河建座新城,一举两得!
说到这里,郭凤虏朝着李流光施礼,说:某也知道此事千头万绪,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此事利于安北,某势在必行。某知小郎君大才,还望小郎君能暂留此地,帮某参详一番。
郭凤虏姿态摆的十分低,李流光却没有立刻答应下来。如郭凤虏所言,建座新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固然霍林河依托煤矿,已经有了建城的基础,但这不是玩模拟城市,随便点一点便能解决各种问题。
从郭凤虏对他的态度中,李流光又想到了上次郭凤虏说的那句话。似乎郭凤虏并不像玩笑,而是真的打算如自己说的那样投靠李流光。否则安北建城同他有什么关系?便是郭凤虏想要水泥,通过正常交易即可,不需要刻意将两人绑在一起。
李流光微微皱眉,他并没有将安北当做长久停留的地方,也不觉得郭凤虏跟着他就能对抗回鹘及圣域。但郭凤虏一腔赤城,且建城这件事对他而言并不是坏事。李流光拿不定主意,晚上便将这件事告知沈倾墨。
他同沈倾墨开玩笑,五郎你说若我同意帮着都护建城,待都护日后知道我们的身份,会不会看在我们曾辛苦的份上,网开一面?
沈倾墨笑了起来,略过这个玩笑,反问道:七郎想不想答应?
李流光收起玩笑,略一沉吟,说:上次我跟五郎说过,郭都护所求我帮不了他。按理说他要建新城同我们没什么关系。但李流光稍微有些停顿,想了想说:霍林河的石炭也好,水泥也好对我都比较重要,纵是日后我们回到大唐,这里的产业我也希望保留下来。这样一来,我同安北的关系不是回去就断。从长远看,霍林河附近建座新城对我我们更有利。
恋耽美
李流光扫过地上的狼皮,挑眉问:你不是让我挑张狼皮做褥子吗?
沈倾墨微微一怔,继而看着李流光缓缓翘起嘴角,眼神闪亮,像是有晨光揉碎在里面。
隔着大半个营地,一众安北军被昨天砌好的水泥台吸引了注意。
时隔一夜,水泥台彻底硬化。昨天还能轻松戳出指印,今天众人挨个试了,只戳的手指疼。有几个胆大的兵士趁着何览不在,单手撑着爬上水泥台。待他们踩实了,只觉得脚下坚硬平坦,同踩到草地的感觉截然不同。
一众人时刻担心他们把台子踩塌了,半天见没事不由仰着头问:怎么样?什么感觉?
上面的几人故作玄乎地眯起眼,跺跺脚才说:硬!
腾个地方,我也上去感受感受。围着的兵士纷纷喊着,既新奇于水泥台的存在,又惊叹于水泥硬化的速度。不过一个晚上,昨天还软趴趴的水泥便硬的像石头。虽然小郎君事先说过,但真的摸到、踩到、感受到,他们才恍然,世间真的有这么神奇的材料。
好奇的兵士四下敲击着,有人心血来潮问:你说咱们拿刀划一下会怎么样?能刺进去吗?这个问题当下便让不少人蠢蠢欲动,却没人真敢在上面划一道子。
你来!你来!众人互相推诿间,冷不丁有人喊:快下来,何参军来了。围着台子的兵士七手八脚把上面的人拉下来。何览挤入人群,警告的眼神扫过,装模作样地屈着手指敲了敲,想起他们的话,拔出腰间的匕首砍了下去。
有刺耳的声音响起,是金属摩擦石头的声音。何览用力不小,匕首却只在台子上戳出一个白点,随即重重反弹,震得他虎口发疼。嚯!众人同时发声,震惊地看着水泥台上留下的小白点。根本不要说刺入了,竟是连层皮都没有刮下来。
真硬!有人赞叹道。
何览盯着自个的匕首看了几秒,转头便挤出人群朝着李流光住的帐篷跑去。
小郎君。何览一头闯入帐篷,李流光正抖着一张狼皮比划着。看到何览他几乎是顺口道:正好,五郎昨夜打了几张狼皮,参军要不要挑一张做个褥子?
何览脑子里想的全是刚刚的情景,闻言下意识道:好一个好字没说完,他蓦地察觉到沈倾墨的视线。对方之前被狼皮挡着,何览又想着自个的念头,便没有注意到沈倾墨的存在。如今李流光收起狼皮,何览就看着沈倾墨懒洋洋地靠着床榻,眉峰上挑似笑非笑地望着他。无来由的他心中生出一股危机感,几乎是立刻便改了口:呃我那里还有几张多余的狼皮褥子,小郎君的好意心领了。
李流光没注意到两人的眉眼官司,既是何览不要,也就没有继续这个问题。何览想到自个的来意,匆匆同沈倾墨打了个招呼,便兴奋地对李流光说:小郎君去看昨天砌的水泥台了吗?我刚刚试过,水泥的硬度真如小郎君所言刀砍不入,几个人站上去也一点事没有。
在没见过水泥成品之前,何览思维受限,只将水泥当做类似于砖石的普通材料,也不曾想到水泥硬化后会连精铁匕首都无法在上面留下痕迹。如今乍然看到水泥硬化后的效果,他在震惊之余不免想的更多。小郎君要拿水泥造房子,可如果用来筑墙呢?铺路呢?想想云中城里里外外全部换成水泥,便连城墙也贴上一层水泥,又会是什么样子!
他说的激动,似已看到这一幕,望着李流光的眼神更是闪着光。李流光没想到何览匆匆跑来就是为了这个,意外之余倒也点点头赞同道:确实,水泥不仅可以用来建房,无论是铺路还是筑墙效果都不错。
在霍林河,李流光的话便代表了圣域,如今他肯定了何览的想法,何览只觉振奋,都护看到水泥一定很高兴。
郭凤虏高兴与否暂且不知,何览在自觉挖掘出水泥的其他用途后,越发上心石炭的开采,将无用的煤矸石一批批筛选出来。原料的充足意味着水泥生产的加快,建房开始正式提上日程。
为了赶在冬季前尽可能让所有人都住上房子,李流光第一批要建的更像是后世的公司集体宿舍。他将自个的要求列出,何览听得似懂非懂。多人住在一起,这个何览知道,同军营的性质差不多,但小郎君说的炕是什么?
你不知道?
李流光比何览还要意外。大概是前世印象,他一直觉得炕是北方传统,古人不可能不知道。但何览的反应不似作伪,对上他的眼神,何览茫然地摇摇头,完全一副懵了的样子。
难道是这个时候还不流行土炕?李流光微微皱眉,心中如是想。过去在国公府,他确实没有见过炕的存在。但李流光只以为是建筑习惯的缘故,想着炕或许更多是平民家中搭建。如今何览却说不知道什么是炕!李流光想了想,照着前世旅游见过的土炕,尝试着给何览解释。
然他说完,何览依然表示没有见过类似的取暖方式,不过何览不傻,却是从李流光的话中听出炕的优势。当下吩咐下去,让一众安北军集思广益,好好想想小郎君说的炕是什么。
这件事很快传开,自安北军又传回沈倾墨耳中。过去李流光以为炕不说人人皆知,起码生活在北地的贫民多数都应该知道。他前几日只同沈倾墨商量着如何建房,并没有特意提到炕。如今转了一圈,竟似人人都没听过炕。李流光回忆着前世看过的故宫介绍,记得里面似提到过冬日取暖问题,想着琢磨出火炕原理之际,沈倾墨寻了过来。
七郎。
你忙完了?李流光回神,笑着问。
沈倾墨嗯了声,单刀直入地问:我听说七郎想要修炕?
他提到炕时口吻跟何览不同,有一种熟稔在里面。李流光立刻问:你见过?
沈倾墨摇摇头,只是曾听过类似的习俗。从草原往冬便是靺鞨、高句丽一带。那边苦寒,人们冬月皆作长坑,下燃熳火以取暖,似乎同七郎要寻的炕类似。
他口中的靺鞨高句丽一带便是李流光熟悉的东北朝鲜附近,同后世的丰饶不同,此时的靺鞨高句丽还是唐人眼中的穷山恶水,很少有人关注那边的习俗。沈倾墨说是听说,提到长坑的细节却如亲眼见到般,他随手给李流光画了一幅图,正是土炕的简陋版本。
确实是我找的炕。李流光盯着图看了半晌,忍不住问:五郎你听谁说的,总不会是神策军中还了解这些吧。
沈倾墨眼神闪了闪,看着李流光笑着没说话。李流光一时转移话题,没注意到沈倾墨似没否认他刚刚的问题。
第63章 顾虑
靠着李流光记得不多的理论加上沈倾墨的指导,一众人竟也有模有样地弄出了火炕。解决了这个问题,建房的速度便开始加快。等到郭凤虏带着四千多人长途跋涉到达霍林河之际,见到的便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经过一段时日的开采,借助黑火药炸开的十几个洞口早已连成一片。从远处看去,青青绿草间是一片黑色海洋。一筐筐的石炭被挖出,整整齐齐堆在一处。无数的安北军穿梭其中,有条不紊地运转着这里。
何览一早便迎了出来,边简单介绍着这里的情况,边打量着郭凤虏招募过来的难民。第一批难民似乎是经过了筛选,多数看着都很年轻,勉强算得上是身强体壮。少部分看着年龄有些大了,何览不过转念便猜到这应该是小郎君提到的各类匠人。当然匠人是他给的称呼,小郎君似更喜欢称呼为技术工种。
目光在这些人身上梭巡过,何览收敛心神便看着郭凤虏翻身下马,直直望着插着狼旗的那个水泥平台。那是何物?郭凤虏指着台子问。他心中已有猜测,却是不敢肯定。
何览飞快说:水泥。
水泥?就是小郎君说的建房之物?郭凤虏几步上前,盯着面前灰色的台子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触感有些粗糙,但却十分坚硬。至于坚硬到什么程度郭凤虏正沉吟,何览适时地拔出匕首,再度用力划了上去。一道白痕在郭凤虏眼前出现,再看水泥台,什么损耗都没有。这郭凤虏眼睛亮起,水泥的硬度大大超出了他的预计。
何览带着显摆道:小郎君说了,水泥不仅可以用来建房,筑墙和铺路也是极好。他本来想说前面已有水泥筑的墙,可以带都护去看看,但郭凤虏的目光从水泥台移到狼旗上,似出神地想着什么。何览自觉地闭上嘴,仰头陪着郭凤虏一齐看着迎风招展的狼旗。
半晌后,郭凤虏才缓缓收回视线,笑道:这旗插得有点歪,一看便是小郎君亲手插得。
何览微微一愣,跟着便笑了起来。他想起营地的一个传闻,当初砌台子的兵士之一每天都要跑来盯着看半天狼旗。有人问他怎么每天都来。对方神情哀怨地表示,自个也不想的,但小郎君当初插旗插得有些歪,他实在忍不了,想忘也忘不掉。每天都被迫自虐地过来瞅几眼,抓心挠肺半天。
小郎君听说后一个人笑了半天,嘟囔着什么逼死强迫症。何览不知道强迫症是什么,但联系前后,不难分析出对方大概是忍不了狼旗被插歪这一事实。对于都护的关注点同那名兵士一样,何览表情有些古怪,不知都护是否便是小郎君口中的强迫症。
许是他的反应太过诡异,郭凤虏莫名地看着他。怎么?
何览摇摇头,无事。
郭凤虏嗯了声,问:小郎君呢?
大概在金山那边。
金山便是雷击炸出黄铁矿的那座山,原来是一座没有名字的小山头,被安北军形象地取名为金山。
郭凤虏边抬头又望了眼狼旗,边问:小郎君在那里做什么?他顿了顿,好奇道:难道又是开矿?说到开矿,他警惕地竖起耳朵,显然是对上次的动静心有余悸。
何览看着郭凤虏的视线几次瞟到水泥台上,摸摸鼻子忍着笑道:金山后面是小郎君规划的工坊,一般无事小郎君都在那边监工。
郭凤虏听到监工提起兴趣,转头吩咐人安顿着招募来的难民,夹着马肚冲着何览道:我们去看看。他跑了几步,下意识回头又看了眼。何览再也忍不住,死命地压抑着笑,嘴角抽搐起来。
霍林河露天煤矿规模不小,两人跑了小半炷香才看到李流光。远远地,李流光站在一堵灰色的水泥围墙下,正同人说着什么。何览顺着郭凤虏的视线,低声道:这便是用水泥砌的墙,墙内拌着碎石块,粘结的严严实实。
郭凤虏微微皱眉,看着还行,不过是不是有些太低。
何览解释说:这是小郎君的意思。一来为了节省水泥,二来小郎君说这堵墙又不是用来防回鹘人,主要防的是狼群,这个高度就够了。
他说到防回鹘人,郭凤虏想起同安公商议的建城计划,当下心中一动,打马朝着李流光跑去。
都护!李流光意外于郭凤虏的出现,他身边的兵士恭敬同郭凤虏行礼,很快就退到周围。怎样?难民招募还顺利吗?李流光问。
郭凤虏跳下马,将手中的马鞭丢给何览,对上李流光态度十分客气。有小郎君的计划指导,招募还算顺利。除了开矿的人,小郎君要找的匠人某也一起带来了。
那正好。李流光眼睛一亮,工坊正缺人。安北军虽然听话,但毕竟不是李流光需要的人。比起李流光要求做的这些活计,他们大概更熟悉杀人。李流光盼着郭凤虏回来很久了。他希望工坊能尽快走上正轨,自个好解脱出来,返回仆骨部落。
当着郭凤虏的面,李流光并未掩饰他的想法,然郭凤虏却是希望他能多待一些时日。不瞒小郎君说,某同安公商议过,打算沿着霍林河建一座新城。
新城?李流光对此颇为意外。何览更是蓦地抬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郭凤虏。
郭凤虏豪气万丈地笑笑,说:某想过了,过去安北为大唐治下,何处建城都是长安说了算。在某之前,历代都护也曾想过在草原另选一处地址建座新城,好同云中城形成掎角之势,互为倚仗。但长安借口诸多,这件事便一直拖了下来。如今安北独立,不受长安辖制,某何必缩手缩脚,自然是完成历代都护的心愿,选址再建一座新城。
郭凤虏口中说着建新城,但心中也清楚,建造一座城花费何等巨大,耗力何等辛苦,根本不是挥挥手这般简单。长安为何一直不同意,难道没人知道建座新城的好处,不就是因着投入巨大,而不愿意花费力气。过去郭凤虏也只是想想而已,但李流光的出现却是给了他一个机会。
有石炭源源不断的产出,有招募来大量的矿工,有建城所需的水泥,何不就在霍林河建座新城,一举两得!
说到这里,郭凤虏朝着李流光施礼,说:某也知道此事千头万绪,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此事利于安北,某势在必行。某知小郎君大才,还望小郎君能暂留此地,帮某参详一番。
郭凤虏姿态摆的十分低,李流光却没有立刻答应下来。如郭凤虏所言,建座新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固然霍林河依托煤矿,已经有了建城的基础,但这不是玩模拟城市,随便点一点便能解决各种问题。
从郭凤虏对他的态度中,李流光又想到了上次郭凤虏说的那句话。似乎郭凤虏并不像玩笑,而是真的打算如自己说的那样投靠李流光。否则安北建城同他有什么关系?便是郭凤虏想要水泥,通过正常交易即可,不需要刻意将两人绑在一起。
李流光微微皱眉,他并没有将安北当做长久停留的地方,也不觉得郭凤虏跟着他就能对抗回鹘及圣域。但郭凤虏一腔赤城,且建城这件事对他而言并不是坏事。李流光拿不定主意,晚上便将这件事告知沈倾墨。
他同沈倾墨开玩笑,五郎你说若我同意帮着都护建城,待都护日后知道我们的身份,会不会看在我们曾辛苦的份上,网开一面?
沈倾墨笑了起来,略过这个玩笑,反问道:七郎想不想答应?
李流光收起玩笑,略一沉吟,说:上次我跟五郎说过,郭都护所求我帮不了他。按理说他要建新城同我们没什么关系。但李流光稍微有些停顿,想了想说:霍林河的石炭也好,水泥也好对我都比较重要,纵是日后我们回到大唐,这里的产业我也希望保留下来。这样一来,我同安北的关系不是回去就断。从长远看,霍林河附近建座新城对我我们更有利。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