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国早就将目光投降了华夏这个世界面积第三大国、人口第一多的国家,想在这片未经耕种的土地上寻找到商机。

    罗尔迈克便是这样一名灯塔国人, 而他也是一名食品领域的商人。他原本以为华夏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无数的美食商机等待他发现, 但是已经来华夏一年了,他并没有发现这样的机会。

    首先是食材的生产,本来凭借着汇率优势。罗尔以为他能够从华夏进口大量的美味、廉价原材料回国,但是很快他的第一目标就破灭。

    因为他发现华夏的农作物种植实在太落后了。一个人就种植几亩地,人力成本高到哪怕是他都难以接受, 而且生产效率还相当低下, 完全无法提供足够优秀的食材。

    就算他能够提供足够先进的技术, 华夏的政策也不允许他通过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牟利。

    土地无法集中, 就无法实现大规模的生产。

    在第一个目标破灭之后,他便把目光投向了华夏的食品。

    虽然华夏已经积弱上百年,但是华夏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依然是建国不过几百年的灯塔国心中依然是富有魅力的。

    他想要寻找到既有华夏特色,又能被灯塔国接受食品, 但是这一目标也困难重重。

    倒不是华夏美食没有能让他满意的存在,而是在他看来这些美食根本无法成为可盈利、可操作的项目。

    比如他在秦淮省份吃到的糕点,他就很满意。他认为样式精美、口感偏甜的苏式糕点会收到灯塔国人的追捧。

    但是当他通过翻译和糕点师傅交流, 发现所有的糕点都需要糕点师手工制作, 而且还拒绝现代化设备制作的时候,他就绝望了。

    不能大量生产的食品绝对不是他的目标, 难道他要花费无数的灯元把糕点师傅带回灯塔国?

    然后一个糕点师一天只能制作十多斤的糕点。

    Oh,no.

    耶稣在上,我会亏到跳密西西比河自杀的。

    不过, 罗尔和自己国家大使关系不错,碍于面子华夏政府的面子,他专门从华夏最繁华的海城飞到了蓉城,参加SC省的食品展览。

    不过罗尔已经没有怀揣任何期待,尤其是这个翻译还夹杂着华夏口音,很多单词他都无法在第一时间分辨,完全不像浪费精力去分辨翻译在说什么。

    就在罗尔心不在焉的时候,突然有一个爽朗的男生想起:几位先生,需要到参观一下我们的卤菜和辣椒酱吗?

    同行的展览和政府招商人员有些不满,突然有人拦住他们的队伍并且插话。但是看到来者是一名十五六岁少年的时候,心中的不满消失了很多。

    因为他们的孩子也差不读这个年龄,刚在初中学习了英语。而他们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遇到外国人,一定要主动去和他们说上几句,锻炼锻炼自己的英语。

    他们都以为赵安就是来打个招呼而已,所以并没有在第一时间阻止赵安的自我介绍。

    这美式英语发音想到标准,但是听声音不是同行的人啊。

    罗尔下意识把目光投向了说话者,看到一个在他看来相当年幼的男孩。

    虽然长着一张华夏人的面孔,但是罗尔并不敢确定他就是华夏人。倒不是因为在他看来所有的亚洲人都长着相似的脸,而是因为他很难相信一个华夏人男孩的英语会这么标准。

    这或许是一个灯塔国的华裔?罗尔连枫叶国华裔都直接排除了,毕竟枫叶国的英语在他听来也有口音。

    谁知道男孩回答道:不,先生。我叫安赵,是一名华夏人。而且还追加了一句:出生和生长都在华夏。

    这下罗尔产生了几分兴趣,或者说同行的所有白种人都对安赵产生了兴趣。把目光投向这名看上去有几分帅气的男孩。

    可以,介绍下你们的产品吧。罗

    尔对这个男孩还挺有好感的,勇敢而又不失礼貌。

    罗尔直接迈向了赵安身后的叶氏秘卤,同行的几名欧洲人和招商官员也只好跟随前来,他们都愿意给罗尔一个面子。

    不过几个招商办的官员让一旁的翻译立刻给他们翻译男孩与罗尔他们之间对话。

    给男孩一个机会,但前提是男孩不能把今天的展览给搞砸了。

    而这名男孩自然是赵安,在征得领罗尔和几名外国人的同意之后,赵安立刻开始介绍自家的卤菜,一点都不磨蹭,谁知道展览会的工作人员和招商办的官员会不会突然闹出幺蛾子呢?

    赵安简要低介绍了卤菜的历史与特点,同时将罗尔他们带近香料百子柜。

    在靠近香料百子柜,闻到各种味道特殊的香味之后,有人感叹了一句:没想到华夏人居然也这么善于使用香料,一点都比雄鸡国和开挂国差。

    雄鸡国的法菜和开挂国的咖喱,是世界上公认对于香料使用出色的料理。

    但是赵安听了并没有任何的反应,而是说道:各位可以品尝一下我们的卤菜。

    听到这里的时候,几个外国人下意识低皱了皱眉头。作为食品商人,日常少不了试吃,但是他们对于华夏的试吃方式印象不怎么好。

    不知道使用过多少次的碗筷,让注意个人隐私的他们难以适应。当然最主要的是,试吃的结果并不能让他们满意。

    就在他们想要拒绝的时候,赵安已经把准备好的卤菜端了出来。

    一个木制的托盘上,摆放着十数个精致的瓷器小碟,大小和平时常用的蘸料碟一样,只不过更精致。

    这些器具都是在赵安为这一次食品博览会专门准备的,成本不高,但是让红秀食品的展览摊档次一下就提升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每一个瓷器小碟上都整齐摆放着小块的藕、腐竹、海带、土豆,这经过赵安的摆盘,虽然颜色有些单一,但也足以看出用心了。

    而食材上还插着朝向同一个方向的小木签,一看就是一次性品,这让罗尔他们都颇为意外。

    如果在官员邀请他们的饭店里看到这么精致的摆盘,他们一点都不意外,但这毕竟是人来人往的展会,还有这样的耐心实属不易。

    再加上刚才味道的香料香气,他们都心中一动,各自伸出手端起一个瓷器小碟,然后开始品尝。

    对于品尝过各种美食的食品商人来说,已经失去温度而且有些风干的卤菜,绝对算不上顶级美味,但是也超过了他们对于卤菜的预期,对于SC展览的预期。

    罗尔略带遗憾地说了一句:可惜都是素菜。

    作为一名灯塔国人,他的饮食习惯更加倾向于高蛋白、高脂肪的肉类。

    赵安立刻回答道:当然是有的,只不过卤制的肉类比较特殊,不知道各位是否介意。

    赵安一边解释为什么会选择猪蹄进行卤制,一边端出了已经切片、肥瘦相间的猪蹄肉。虽然脂肪和卤油已经有些凝固,但是也不能阻止人类本能的向往。

    直到现在赵安才端出卤猪蹄是有原因的。

    虽然卤猪蹄是叶氏秘卤的招牌菜,但是之前就已经说过猪蹄在西方很多国家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中都属于廉价、低级食材。

    如果一开始就像对方介绍卤猪蹄,对方直接认为卤菜是廉价菜式都是小事,恐怕很多人会直接拒绝品尝。

    只有到现在,他们都已经平常过卤菜的美味之后,赵安才敢拿出卤猪蹄,而且还是已经切好的好卤猪蹄,避免整只猪蹄的视觉冲击。

    而且哪怕到这一步赵安也不敢让对方试吃卤鸡爪,原因很简单很多国家认为鸡爪就是肮脏的,没有营养与价值的。

    有的时候食品推销真的不是靠美味就能完全决定的,食品的定位、推销的策略、食物的外观、传统的观念等等,都决定着成功与否。

    果然在几番犹豫之后,几名食品商人还是选择了尝试卤猪蹄。很明显他们对于猪蹄的接受程度更高,原来猪蹄也能制作的如此美味。

    看到品尝者表情的变化,赵安知道有戏,立刻趁热打铁介绍起叶氏秘卤的其他优势。

    比如他知道所有食品商都很关注的一点可否使用机械代替人工进行操作,起码需要代替绝大部分的操作。

    当赵安给出一个肯定回答的时候,几名食品商人表情明显更心动了。

    于是双方便开始详细交流其经营、成本、材料方面的问题,这一幕别说是一旁的赵母、王总看呆了。就连招商办的官员、翻译也愣住了。

    叶氏秘卤他们也有所耳闻,但是他们也只给叶氏秘卤分配了二等展览位,真正最好的展览位都留给了SC省的五大名酒、几个城市的特产农作物以及一些对展览举行做出巨大贡献的食品厂。

    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居然把今天的几名外国食品商都留住了,而且同行的其他省份商人也明显流露了兴趣。

    算了,等一等吧。这也是别人的实力,谁让其他展览摊没有这样一个能够和外国商人自如交流的翻译呢?

    这个时候没有人继续把十五岁的赵安看作孩子了,尤其是几名官员,虽然他们不懂英语,但是他们明显看得出赵安和罗尔他们的交流不仅没有任何障碍,甚至还能把对方给不时逗笑。

    而自己高薪聘请的英语翻译,还时不时的停顿或者pardon。

    在这种等待中,几名官员发现,自己今天最为看重的几名外国商人,在品尝完卤菜之后,竟然朝着隔壁的辣椒酱走去了。

    不是说外国佬都不喜欢吃辣椒吗?为什么他们还能一边吃一边笑啊。

    这种情绪很复杂,一边怀疑这段时间以来自己的努力和准备,一边又高兴或许真的有SC省的食品能走出国门了。

    第58章 余波

    《叶氏辣椒酱远销海外!》

    《被华夏味道征服的外国人》

    《蓉城食品的骄傲》

    这是最近SC省各个报刊的头版, 几乎所有蜀人都指导叶氏秘卤即将出口至地球另一端的灯塔国。

    赵安看着这些报道有些哭笑不得,他也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会造成这么大的轰动。

    虽然罗尔他们的到来是意外之喜, 但事实上结果没有宣传的这么夸张。

    最后只有罗尔这一名灯塔国的食品商人签订了订单, 而且准确说是与荣兴食品签订订单,对方只购买了鸡茸辣椒酱。

    主要是是叶氏秘卤暂时没有办法出口。

    因为大量的卤水香料都是植物,西方很多国家对于植物的进口相当谨慎,尤其大量的卤水香料都属于植株种子部分,哪怕已经经过晒干处理, 但是生物活性是否完全丧失依然无法确定。

    除非叶氏秘卤能够办理好各种繁琐的海关证明, 或者使用灯塔国的材料与食材进行制作, 否则没有办法通过海关。

    想要办理证明也不是不可能, 只不过需要专业人事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申请和处理,对于现在的叶氏秘卤来说成本太高,暂时不具有可行性。

    而且叶氏秘卤的海外运营同样很麻烦,倾尽赵安一家人全部的精力来做这件事情, 也不一定能获得一个满意的结果。

    当然最后让赵安放弃海外连锁店还是因为鸡茸辣椒酱订单签订的敲定,这件事已经足够起到宣传的作用。

    因为辣椒酱的制作需要经过高温的处理,可以确定生物活性已经完全丧失, 所以办理相关手续比较简单。

    当然除此之外还要办理一些其他的证明, 比如灯塔国的食品卫生检验、华夏的出口证明、卫生证明等等。

    虽然这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是王总当场就拍着胸口保证没有问题, 再困难都会配合罗尔。

    毕竟王总原本以为这次食品展览能够收获一两个周边省份的订单就不错了,结果没有想到会这么大一个意外惊喜。

    在食品展览之后,叶氏辣椒酱立刻被蓉城的超市摆放到了最显眼的位置, 同时各个超市的补货订单如同春絮般飘来。

    以荣兴食品加工厂现在的生产能力连蓉城的需求都没有办法满足,王总需要同时处理各种事情,贷款、建厂、扩大生产线、招聘工人一时之间忙得不可开交。

    赵安一直担心荣兴食品的实力和社会资源能否把所有的事情解决好,但是在看到这些报道的时候,所有的担心都消失了。

    尤其是《SC日报》的头版,作为SC省最大的报社,而且还是国有企业,它的新闻报道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政/府的态度。

    显然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国家机器的主动啊!

    经济发展就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只要能够出口创汇、拉动GDP,政府部门就会为企业大开绿灯。

    现在荣兴食品办理各种证明,那就是加快加急,专人负责。时不时还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打电话问王总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极大减轻了王总的负担。

    当让王总也没有忘记忘记带来这一切变化的赵安一家人。

    平时经常和赵父赵母商量事情,毕竟叶氏辣椒酱的商标权属于红秀食品,很多事情都需要赵母配合。

    还有就是王总需要赵安和罗尔进行联络沟通。虽然王总也有寻找专业翻译,但是他明显感觉到罗尔更喜欢和赵安交流,所以经常会让赵安去临时充当翻译。

    这也是自家的生意,赵安当然不会推脱。只不过还需要上课的赵安,只有周末可以帮忙。

    与此同时,叶氏秘卤的连锁店也陆续出现在蓉城的各个区域,两个周内开了7家新的连锁店。

    如果是一个月以前,叶氏秘卤这样的扩张速度或许会引发荣成百姓们的反感,毕竟一年前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但是本地报纸,甚至SC卫视都报道过食品展览的事情。

    外国人也喜欢吃叶氏秘卤这件事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叶氏秘卤也有了一种盲目的信任。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华夏对于外国人都有一种过度的崇拜,西方制度是先进的,音乐是优雅的,饮食是美味的

    既然连外国人都喜欢吃叶氏秘卤,那就一定要买。

    至于为什么他们会知道外国人喜欢吃卤菜,全是因为铺天盖地的报道。

    外国食品商对叶氏秘卤赞不绝口、国际友人对不能进口叶氏秘卤表示惋惜、被叶氏秘卤政府的西方人

    看到这些报道的时候,赵安都会有些面红耳赤。

    作为当时在场唯一一个能和外国商人自如交流的赵安,他很清楚对方的评价。

    他向周围人翻译、转述的时候,选择尽可能原封不动地表达了对方的意见。比如味道、口感是否需要调整,食材更多的选择可能等等。

    赵安十分确信,这些报道上说的表扬,他绝对没有听过,也没有翻译过。

    赵安叹了一口,他很想辩解,但是现在他的还没有做出这个选择的实力。

    他看见过太多捧杀了,在这种情况下但凡叶氏秘卤或者鸡茸辣椒酱出现任何问题,绝对会招致难以想象的批评。

    恋耽美

章节目录


不一样的食神[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何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何枝并收藏不一样的食神[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