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赵志宣、邱新楚、孟浩、王钦;

    第二组:赵志宣、王铭、江中岩、孟浩;

    之所以拆分出两个不同的组合,也是邱新楚与王钦在个人状态上的飘忽给教练组带来的压力所致。

    当前,这两个组合各有优劣。

    第一组的成绩,在邱新楚与王钦状态较好时,可以直指38秒70,但若两人状态不稳,则随即跌落至39秒上的成绩。

    第二组的成绩则与之相反,始终稳定地保持在38秒90上下,同时随着训练的增加与默契的增强,成绩在小幅度地向上攀升。

    在两个组合中,可以说都缺乏像陈志那样的定海神针级别的选手。

    在过去的赛事中,赵志宣第一棒起跑可以保证一个不错的第一棒成绩,有陈志坐镇第二棒后就能迅速与其他队伍拉开距离,同时,经验丰富的老将刘汉江坐镇第三棒,他的弯道技术极佳,状态稳定,通常能将优势保持不至落后,最后有孟浩全速奔跑、冲刺第四棒。

    这样的黄金组合,在过去几年中,为中国的4*100米接力跑带来了一个成绩高峰,但在本次的接力赛中,教练组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在拆东墙补西墙。

    王钦、邱新楚两个选手,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弯道跑技术,但是技术上相对还是有所缺失,故而教练组最终将一直跑第四棒的孟浩调整至第三棒,将冲刺任务交给了王钦。

    但王钦在冲刺能力上并不十分突出,特别是在压力较大状态不佳时,更是让教练组颇为头疼。

    第二个组合,虽然保持了赵志宣、孟浩最初的位置,但是王铭和江中岩完全无法取代曾经陈志与刘汉江的位置,整体默契与稳定性虽然尚可,但是爆发力严重缺失,最终成绩更是平平。

    不论是这两个组合中的任意一个,真的能保证队伍进入世锦赛的男子4*100接力跑决赛吗?

    在犹豫了许久之后,张烨还是再度将手中的资料整理完,递到了苏寅生的手中。

    老苏,还是考虑一下让苏哲加入接力赛训练吧我们的队伍中,现在缺乏一个绝对核心,只凭现在的两个组合,我们很难跑进世锦赛的决赛之中。

    这一次,苏寅生没有直接拒绝。

    事实上,在这几天的观察中,他也已经感受到接力队的情况较为严峻,在拆分出的两个队伍中,都缺乏具备核心统治力的队员,因此在队伍的训练方案上,教练组还在一直反复,难以拿出最终的定案。

    在这种集体项目的训练上,只有明确了核心人员后,整体的训练方案才能以核心人员为基准,做出最适合、完善的方案内容。

    不止是张烨,就连苏寅生也考虑过,让苏哲加入接力队的训练之中,看看融合性究竟如何。

    头疼地揉了揉脑袋后,苏寅生叹气道:但是苏哲的交接棒技术和弯道技术几乎为零,如果再在这些技术训练上耗费时间,那么与队友之间的默契培养时间又远远不够

    听到苏寅生的这个问题,张烨也是一阵头疼,倒是一旁沉默不语的体能教练王景胜插口道:以苏哲的冲刺技术,如果要安排,肯定是将他排在第四棒这样你们又有什么好愁的?

    这句话,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苏寅生一直认为苏哲没有训练过弯道技术,却以这个想法蒙蔽了自己,完全忘记了除了第一棒和第三棒需要弯道技术外,第二棒和第四棒都是在直道上冲刺。

    平日里总教育别人不要被固有的想法蒙蔽双眼,轮到自己时,却没想到,自己也陷入了这样的思维盲区。

    无语地捂住自己的脸后,苏寅生叹气道:艹,老王你说得对,老资t妈的就让苏哲跑第四棒的话,需要考虑个什么鬼的弯道技术。

    顿了顿,苏寅生又道:而且第四棒,并不需要交棒技术,只需要让那小子学会接棒就行了这样看来,这点时间或许还够用!

    将想法在脑内略作补完后,苏寅生咬了咬牙,道:明天通知苏哲,试训3天,如果磨合效果好,就开始以他为核心调整接力跑队伍,如果效果不佳,就及时撤出,避免影响他的另外两个项目训练。

    决意至此,苏寅生当即与王景胜、张烨开始商讨以苏哲为核心的队伍方案,同时将苏哲的训练表册翻了出来,考虑应该如何重新安排苏哲的训练时间与计划。

    同时,苏寅生也紧急致电了吕飞处,与之沟通苏哲的训练时间的重新调整,以期能在3个项目的训练之间,达成一个最佳的平衡状态。

    在教练组的通宵沟通下,关于苏哲的3日训练磨合计划迅速出炉,这是一份以3天宝贵的集训时间为赌注的计划表,如果成功,国家队进入世锦赛的决赛则可能希望大增。

    若是失败教练组则必须立即执行B方案,迅速在王钦、邱新楚之间筛选出一个人作为队伍的弱核心,以其为基准点,根据他在赛事中的状态发挥情况,调整其他队员的赛场反应。只是这一套方案的执行难度过高,队伍中的其他人员需要状态的高度稳定,届时势必也需要将王钦、邱新楚其中一人筛除出队伍了

    第二天,上午时分。

    苏哲在短跑组点到时,得到了自己将加入接力跑训练的消息。

    第0章 第45章

    接力跑苏哲皱着眉头,有些担心:只要队里有需要,我愿意加入训练,但是我没有接力跑经验,能来得及训练磨合吗?

    接力跑毕竟是个集体项目,表面上看,似乎队员之间只需要相互交接接力棒,然后一个接着一个跑就行了,但实际上队员之间对接力棒的传递时机把握、队员之间是否能顺利进行接力棒传递、接棒队员对于上一棒成员的速度状态预判等等,都是需要通过训练磨合才能达到最大效果的难点。

    苏寅生同样拧着眉头,事实上,对于自己的这个选择,果决如他,也难免有所迟疑。

    毕竟苏哲身上原本已经背负了两个参赛项目,这段封闭集训的时间,正是苏哲改善自身技术弱点,巩固改善技术的好时机。

    但接力队在缺乏核心的情况下,同样面对着无法解决的困境。

    让苏哲加入接力跑的训练,究竟是能够靠苏哲将接力队带活还是不仅无法解决接力队的问题,反而浪费了苏哲3天宝贵的训练时间?

    脑中虽然思绪万千,但苏寅生面上还是颇为坚定他身为短跑队的主教练,如果他也表示出犹疑的态度,只会让队伍中的成员感到不安。

    苏寅生道:是,这是一个很困难的挑战,你只有3天时间,这3天你的重点训练项目会放在接力跑上,短跑和110米栏则的训练则只以最低强度的保持训练为主。

    3天时间,如果能够确定你在接力跑上足以胜任核心位置,那么接下来的训练日程将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修改,如果不行,你就退出接力跑的训练,专注100米短跑和110米栏,接力队将执行B方案。

    你的位置定位就是队伍中最擅长冲刺的第四棒,我们对你的要求只有两点,第一,学会接棒,第二点,全力冲刺。

    这两点,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又是何其难?

    苏哲自然也看出自家老爹眼里的压力,没有多说任何话,只是同样坚定地点了点头。

    为了苏哲这3天的接力跑训练,原本的两组接力队伍再度进行了临时的拆分。

    赵志宣、王铭、孟浩和苏哲成了最新的一支队伍。

    邱新楚和王钦同时被拆出现有的接力队伍,由江中岩作为第一棒、邱新楚作为第二棒,孙伟同第三棒、王钦第四棒,四人组成了第二支接力队伍进行训练。

    这只队伍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邱新楚和王钦继续保持第二棒、第四棒的训练状态,除此之外,邱新楚与王钦两人仍旧在进行由苏寅生为他们度身定做的训练内容,争取将自身状态的稳定性提高,获取成为队伍弱核心的机会。

    对于苏哲加入接力队的训练,队伍中的其他成员也有些惊讶,同时也颇为欣喜。

    接力队当前的成员,实际上对队伍中如今的缺陷都心中有数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队员,只靠不断的默契提升,很难带动队伍实力上质的提升。

    在队伍最初组建时,其中几个队员也私下讨论过,苏哲是否会加入接力队的问题,但是在看过苏哲的日常训练量后,队伍里的成员都觉得苏哲已经没有余力再参加接力队的训练。

    没想到,在如今集训的中间阶段,苏哲又再加入了队伍。

    赵志宣在看到苏哲后,拍了拍他的肩:再加一个项目,能吃得消?

    苏哲笑了笑:试试吧,也不是没人这样兼项过,不是吗?

    当天的训练直播中,很快就有粉丝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苏哲的训练为什么和平时不一样?他的训练项目进行调整了吗?

    不仅如此,苏哲的训练不再是一个人独自进行,似乎还在和人打配合?

    眼尖的田径粉很快发现,苏哲这是在进行传接棒技术的学习和训练。

    孟浩在这次的队伍中,作为第三棒接力队员,正在配合苏哲进行传接棒的技术练习。

    这个发现顿时让田径粉们有些哗然。

    【哲少这个训练这是临时加入接力队了?】

    【不能够吧这之前的队伍已经合练快一周了,而且哲少自己还有100米和110米栏要跑呢】

    【对啊,这是搞什么?哲少一个人兼项100米和110米栏的训练压力已经很大了,这个接力跑是怎么回事?影响了另外两个项目的成绩,谁负责?】

    因为苏哲的训练项目突然多了接力跑,原本观看人数较为稳定的直播间突然迎来了一批收到消息后的新观众。

    直播间里面吵吵嚷嚷的不和谐声音也突然多了起来。

    【教练组脑子里都在想什么?让一个还没掌握传接棒技术的运动员进接力队?接力队的成绩就差那么点时间吗?让苏哲训练的时间,为什么不好好给之前的队员训练一下?】

    【前面说得对,苏哲的成绩是好,但是也不能什么项目都想着让他掺一脚吧?何况是这种他从来没有训练过的项目???】

    【那两个兄弟,说话不要那么不客气,教练组当然有教练组的想法,你真这么能,你怎么不自己当教练去?】

    【笑话,我他妈喷个人而已,我说这饭菜不好吃有问题,我还得是厨师才能喷吗?】

    原本和谐的直播间,因为这件事而开始出现了一丝硝烟的味道。

    网络上很快出现了质疑苏哲加入接力训练的声音,认为他一个人原本身兼两个项目的训练就已经十分饱和了,为什么要在他并未掌握传接棒技术、没有参与过接力训练的前提下,再让他紧急加入接力队?

    一直在监控网络信息的体育频道工作人员迅速将这个消息反馈到了编导处,询问编导是否要限制直播间中的弹幕发言。

    让他们发。编导魏亮果断道:会来这个直播间,能说出这个问题的,都是关心田径项目的体育爱好者。

    大家的出发点都没错,他们提出的反对点其实也没有错,如果不是我们知道田径队现在的难点,对教练组的这个决定也会觉得不对。

    顿了顿,魏亮突然转身对工作人员道:喂,去把何大头喊来,纪录片里面怎么能少了这个片段?让他自己麻利点儿快来!

    微博上和田径王国中,田径爱好者们为田径队的这个选择开始大肆争论这样做究竟有没有效果?值不值得?

    黄文烨是个死忠田径粉,尤其是对于径赛项目,有一股发乎骨子里的热爱。国内、国际上的径赛好手,他几乎都如数家珍。

    对于田径国家队,他一直以来都保持着最大的支持热情,能够到现场观看的比赛也从不吝啬,更会在赛场上拼了命地为选手们呐喊加油。

    在所有的竞赛项目中,4*100米的比赛可以列入他的观赛名单前三。

    如果说100米赛跑可以被称为田径项目上最闪耀的宝石的话,那么有人说,4*100米,就是由最耀眼的宝石组成的饰物,整个赛场都因为他们而耀眼夺目。

    对于这个说法,黄文烨也是十分支持的,热爱在赛场上看到这群充满默契的伙伴,为了同一个胜利的信念而在赛道上交接奔驰。

    他们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在赛道上冲刺,又以最佳的默契成就彼此的成绩,最终以集体的力量达成最好的结果。

    这样的比赛,每一次都看得黄文烨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在本次世锦赛,接力队获得参赛资格时,黄文烨还是非常兴奋的。

    虽然当时老将刘汉江已经退役,但是王铭作为候补队员加入了那一次的比赛中,顶替了刘汉江的位置,在陈志的全力带领下,队伍还是顺利地获得了世锦赛的参赛资格。

    但在那之后没多久,陈志受伤骨折的消息就传了出来。

    当时黄文烨就对接力队的情况感到了担忧。

    原本成熟的队伍,如果只是暂时少了一个老将刘汉江的话,在核心人物陈志还在的情况下,有作为候补队员的王铭暂时顶住刘汉江的位置,再挑选一个年轻选手培养起来,实际上还不算难。

    可是当队伍中的核心人物陈志也出状况时

    【这一届世锦赛,接力队还能跑进决赛吗?】

    心情低落时,黄文烨曾经在田径王国中发过这个帖子,当时有不少的坛友也在帖子下表达出了相对悲观的情绪。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届的世锦赛4*100米接力项目,将会万分地艰难。

    在苏寅生接手本次的田径国家队主教练职位,且征召了邱新楚、王钦等人进入接力队后,不少人也燃起了些微的希望,毕竟苏老虎在短跑执教上的名声不是盖的,包括4*100米项目,s省体工队也始终稳稳地压在诸多省份上头。

    但是今天苏哲突然加入接力队这件事,让所有人心里都咯噔一下。

    很显然,苏寅生一开始必然是不愿意让苏哲加入接力队的,否则也不会拖到集训一周过后,才在明知道苏哲没有相关经验、还有两个项目压力的情况下,临时将他征召入队进行训练。

    这意味这什么呢?

    当前的接力队,即便经过集训磨合阶段,也很难达到苏寅生的预期迫于无奈,他只能考虑让苏哲尝试进入接力队,形成新的队伍组合。

    想明白这一点后,不少接力跑的粉丝都感觉十分地难过与绝望。

    黄文烨就是在直播间开口泄愤的人群之一,他对于接力跑项目的热爱让他的情绪难以平稳,哪怕心里明白教练组肯定有他们的考量,但仍旧意难平。

    时不时都还在关注着直播间的吃瓜路,一开始时被网络上突如其来的话题吓了一跳,还想着这么和谐的直播为啥还能撕起来。

    恋耽美

章节目录


退出娱乐圈后我成了大明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亡灵大菜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亡灵大菜菜并收藏退出娱乐圈后我成了大明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