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虽然不是斜眼睛,但小孩眼型细长,看起来总少了几分幼儿的纯真。比如现在,他看着吕安的眼神总让吕小安觉得自己在被他打量。

    怪怪哒!

    不过吕安一点也不慌,因为阿母说过他小时候也怪怪的,政儿毕竟是他弟弟,俗话说近朱者赤,可能是近他者天才叭!

    作为一个好哥哥,吕安颠了颠弟弟,然后皱起了小眉头。面壁中的小少年原地转了一百八十度,冲着赵姬边面壁边说道:阿姨,政儿好像都没有变重呀,他是不是没吃饱?

    这话正戳赵姬心窝,她放下了筷子叹了口气,政儿不吃别的奶,这几天天气热,用不上劲,可不就是饿瘦了。

    这个年龄的小崽子和小动物一样,饱一顿饿一顿差异极大,赵政这几天苦夏,连喝奶都不太积极,力气小小的。偏偏赵姬的奶水也少,他这么点力道当然也吃不饱,吃不饱便更没力气,可不就是恶性循环。

    只是赵姬已经按照刘大嫂子的话,去换了羊奶回来给儿子试过了,赵政果然接受不了羊奶的味道。事实上羊乳的味道就连赵姬也接受不了,还是逼着自己喝下去的(常言道吃啥补啥)。

    因此,如今赵政还是主要靠赵姬的母乳喂养。

    弟弟真是太挑食了,好难养。

    作为家里头的男子汉,吕安的眉头立刻就打了个结,觉得肩膀上的负担特别重。

    赵姬在吕夫人的示意下将「政儿如今这般只是稍稍偏瘦,但于身体无碍」给咽了下去。她看了眼若无其事的吕夫人,又看了眼愁得眉毛都要掉了的吕安,嘴唇动了动,莫名觉得自己的良心有些痛。

    但等她将这一瞬间的心情压下去之后,莫名就觉得自己的心情好多了,甚至还觉得小少年的表情特别好玩,尤其在自己儿子面无表情的小脸作为对比的情况下。

    吕安并不知道这些大人们有多坏,他是认真地在思考要怎么给弟弟找奶喝的。小少年拍拍怀中的弟弟,左思右想之下,居然被他想出来了一个注意。

    翌日,吕安拖着小板凳抱着弟弟走上了闹市区,他先是哒哒哒跑到了值守的衙役面前,眨着圆眼睛得了允许之后啪嗒将小板凳往边上一放,然后拿了一块牌子放在自己脚面前。

    一个坐得端端正正的小娃娃,抱着一个奶娃娃,面前还放了一块牌子,路人们乍一看还以为这是要卖身呢。

    然而等他们靠近一看后便看到上头用秦、韩两国的文字写了一句话

    一个故事,一杯奶。

    嗯?????

    第173章 战国风云(26)

    大孩子带着小孩子的组合出现在街市上看起来极为醒目, 加上小孩售卖之物过于古怪,很快就有好奇心重的长者来问这个究竟怎么市了。

    吕小安选择的地方是在商业区和居民区的交界处, 此地来来往往人流极为密集。但是按照规矩这儿并不能摆摊售卖货物, 在小孩抱着弟弟过来询问的时候,衙役也着实犹豫了好一会。

    自西周一直到唐末,城市的管理大部分时期内实行的都是坊市制度, 也就是住宅区和交易区分离,想要买东西得跨越城区去到另一边,而到了夜里则必须回到住宅地区,商业区不留人,会有衙役负责巡游和监管。

    这种网格化管理的方式可以方便管理、也方便归责, 同时也可以保证如果万一城市遭遇到了外敌入侵的时候,还能多一条可以阻挡来敌的退路。而为了维护这种制度, 按规定商市之外可公开售卖货物但不禁私下交换。

    不过小孩售卖的却是无形之物, 这着实难以定位,也不是金钱交易,人家给弟弟换个奶喝总不能问他收税吧?今日执勤的衙役商量了会,便决定睁只眼闭只眼当做没看到了。

    吕小安给来询问的长者耐心解释他要怎么售卖故事, 小孩会根据客户提出的关键词要求给他讲个故事,然后作为报酬的话就是一杯奶。

    没错, 只要一杯, 随便是什么的奶水都行。

    吕安觉得弟弟挑食一定是因为还没有找到最喜欢的奶,但是他也不可能看到一头母畜就问主人要他们家的乳汁,那多诡异啊, 所以他就想了个法子让人送奶上门。

    到时候作为报酬的奶水送来了他就让弟弟喝着试试,如果弟弟愿意接受这个味道的话,那么他就可以和对方商量买奶的事情了。

    吕小安简直要为能想到这种方法的自己点十个赞!

    至于喝不同的奶会不会拉肚子这个问题前提是挑食的政儿弟弟愿意喝下去啊!在邯郸的时候,异人为了儿子一口吃的就试了好多法子,但是能将奶送到儿子嘴里的,十份里头只能有一份,被咽下去的则是一份都没有。

    战绩非常惨烈。

    亲爹都搞不定,吕小安觉得自己恐怕也难,不过试试总比不试好。

    他的想法非常天真,其中漏洞也有很多,甚至带有一点危险性,但是吕夫人和赵姬都还是同意了,她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在人前侃侃而谈,顶着旁人的目光说话,还是即兴发挥,压力自不必提。但是这种机会非常难得,寻常人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多半是成为大家公开讲学的时候。

    能够将心中所想全部用语言表达出来是一门本事,而能够在别人灼灼目光下不心慌不心乱,集中精神演说甚至于还要应对突发状况的反应能力更是一门学问。

    所以在现代,若是有心的家长多半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多多参加语言类的表演节目,当然比起先秦时代,现代的孩子可要幸福多了,就算口才不好,羞于发言,他们也能拥有别的机会表现自己。

    而在先秦这个主要靠面试的时代,胸有锦绣良才却口才不好或是临阵怯场,那几乎就等于为仕途判了死刑。

    吕夫人和赵姬二人便在不远处站着关注两儿子的情况,但令她们意外的是,被人群包围的吕安和赵政都十分平静。

    赵政小脑袋转来转去好奇地观察着周围说话的大人,谁说话就看向谁,特别的机灵。吕安抱着弟弟小嘴啪嗒啪嗒回答着周围人的问话,两个小孩都没有露出一丝怯色。

    等众人问明白这位小郎君的弟弟不是没东西吃而是特别挑食,所以这个才七岁(吕小安:九岁!是九岁!)的兄长就带着弟弟出来找他到底喜欢喝什么奶了

    呃

    好吧,毕竟是小儿,想法古怪了些也正常。

    男人们交换了一个视线,有一个微微弯下身来问道:那你会讲什么故事啊?

    吕安挺起了小胸脯,安儿会的故事可多,叔叔你尽管点!

    年方二十就被叫叔叔的男子一噎,他干咳一声,既如此,我便点一个?然后他就看到小孩的视线往他身上转了一圈,又往与他同行的几个青年身上转了一圈,微微歪头。

    虽一字未发但是小青年好像就看到了他的疑问之意,多解释了一句,我等同行之人有一匹马恰好在哺乳期。

    吕安立刻端正坐好,小表情乖巧极了。男子按捺下想要掐一把包子脸的手,道:我这关键词便是愚蠢之人,故事里要有一愚蠢至极的人的故事。

    小孩眨眨眼,都不带思索地立刻便道:楚有一男子乘船渡河,船到江心时,其身上的宝剑落入水中,于是此人取匕首在船身刻痕。

    而等到船到岸了,这个男子便下水找剑,未得。

    上岸后他非常疑惑~小孩故意歪着头看了一圈围观人群,站起身抬手做了一个张望的姿势,绘声绘色道,他说,奇怪啦~我之前明明在这里做了印子,怎么下面没有剑呢?

    小孩话音一落,方才沉默仔细倾听的围观人群均是一愣,然后哄的一声笑开了,而吕安说完之后却抱着弟弟又重新坐了回去,小脸严肃极了,就好像方才他什么都没说也没做一般。

    吕安的第一位客人笑得最是大声,他抬手冲着绷着脸的小孩点了点,你,你这故事可真够促狭的。

    吕安不应,只是默默抬头看了他一眼,万语千言全在了眼神中奶呢?

    男子一边捂着疼痛的腹部一边撑在同伴身上,过,过会就给你,先让我笑一会。

    被他撑住的同伴笑点比他高一些,眉目英俊,在一众捧腹大笑的人群中站的笔挺,他面上只是挂着淡笑,见吕安点点头不做声,便道:那我也,也来点个故事可好?

    吕安犹豫了一下,他看了看两个勾肩搭背的年轻人,一看就是一起的。方才那位客人说的同行之人很有可能就是这个,那么到时候的报酬大概就是同一匹马的奶水,对于只是想要给弟弟尝一下味道的吕安来说,好像没什么意义。

    不过阿爹说过,第一个客户要给一些好处,这样别的客户才会被吸引过来,开业第一天的人气是很重要的,于是吕安点了点头。

    那青年有些腼腆地笑了下,我想要听聪明人的故事。

    这次吕安也没犹豫,数小童在外游玩,一孩童调皮登瓮,失足落入满水陶瓮中,旁的孩子见无法救援,便想要去找家里人来。

    便是此时,有一童以石破缸将水放出,小童得救。

    比起方才那个故事,这故事吕安说得有些快,亦是没有增加言语动作姿态平平,示意他说完了旁人都还未反应过来。

    而那个第一个点故事之人更是愣神好半晌,他张了张嘴,似乎有些犹疑地看了眼同伴,没有得到回复便问吕安:敢问小郎君这破缸小童慧在何处?

    吕安抿抿唇,他看了眼向他提出要求的青年人,似乎是在询问他有没有听明白。青年微微一笑对吕安说道:在下也想听听小公子的想法,还请小公子为吾等解惑。

    吕安:

    你们大人怎么这个样子?你这个表情一看就是明白了呀!

    但是没办法,作为一个卖家,吕安必须要拿出自己的职业操守来,他对着男子问出了一个问题,旁的小童为何无法救那落水孩童?

    自是因为男子答到一半,卡壳了。

    瓮是一种肚大开口小的容器,高度并不算很高,但如果按照小童故事里的描写,其高度定然是超过寻常孩童还是别的孩子所不能将之伸手拉出的,既如此,我明白了!

    他一击掌,小童定然是被水淹没了。

    吕安沉默了会,又提示他,小郎君被水淹没,重中之重又是什么?

    救人?

    是呼吸。他的同伴提示道,把人从里捞出来尚在其次,小,小儿在水里无法呼吸便坚持不了多久,所以当务之急是先要想法子让他能够呼吸。

    要救孩子,最好的选择便是将小孩捞出,这样孩子性命保住,水瓮亦无损伤。但是在场都是孩童他们无法做到。此时,边上又有一着石青色常服的男子插嘴道。

    见众人看向他,男子便拱手作揖,目光却是直直看向吕安,那么,若是无法让孩子离开水,那就让水离开孩子,此为反向的思维。而故事里的小童在想明白这一点后立刻下了决定,于陶瓮和小童的性命之间选择了后者,人命重于财物,这才是他的聪慧之处,不知某所答可对?

    吕安并不回答,反倒是那点故事的年轻人又说:在下以为还有一点

    他顿了顿,双眸亮如星辰,小童的友人已经去求救,他本可以什么都不做安静等待,或许大人很快就会抵达,或许可以有不必破瓮又可拯救小童的方法出现,但,但是他没有等。

    因事急从变,在最为危机的时候不必寻求完美的解决方法,不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是自己挺身而出先将事情解决,将最大的倾颓之势解决,再来将之圆满。

    他深吸了一口气,冲着吕安和他怀中一声不吭的赵政俯身作揖,这小童果真聪慧,某受教了。

    原来如此,我等思虑尚有不足。第一位青年人恍然大悟,他看向吕安的眼睛闪闪发光。

    吕安被他看得不知为何有些毛骨悚然,而那着石青色衣袍的男子亦是冲着吕安作揖,小郎君如此聪慧,不知可有师从?

    刚刚避开一人拜礼的吕安忙又想避开一个,只是他周围现在围满了想要听故事的人,小小的空间没法子再让,只能抱着弟弟回礼,在下正跟随邯郸荀先生学习。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只是一则寻常故事,两位郎君不必道谢的。

    几人听闻他的师从顿时一愣,双双交换了一个眼神,石青色袍子的青年又问:邯郸荀先生可是稷下学宫祭酒荀卿?

    吕安应是,众人纷纷哗然,他们没有想到这么一个幼童居然是邯郸荀卿的学生。

    稷下学宫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即便如今各国几乎都有学宫,但稷下学宫就如同天下读书人的朝圣之地一般,但凡是读书人,无论是哪一家都有去看一看那学宫模样,听一听那朗朗读书声的梦想,那里在众人看来是天下知识的来源之地,也是如今读书有识之人的最佳舞台。

    荀况如今年不过五十,却已经是数度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并且被人尊称为卿,自可见其学识之渊博为人之敬重。

    而这一小童,居然就师从荀卿,方才还觉得小童天资颇高的吃瓜群众们纷纷淡定了。在他们看来,既然是师从荀大师的,那么有这般聪慧也没什么了。

    几个年轻人则是互相对视一眼,再看向吕安的眼神更加慎重了。他们是读书人,不同于野王城的寻常百姓,自然知晓吕安方才一番话的含义。

    这个小郎方才说正在跟随荀卿学习,那么必然是正经拜师的,虽然未必是入室弟子,却也是有正经师承关系,教授正经学问。

    这小童年岁不过六七岁,正是寻常讲究些的人家开蒙的年纪,以荀卿的身份,当然不可能给小孩开蒙,所以这小童难道已经学完了蒙学,正在习承儒家知识?

    也是,方才这两则故事虽然简短,却分明带有深奥道理,且他们此前未曾听闻,若是荀卿的弟子那便是可以解释了。

    吕安在这些人灼热的目光中忍不住抱紧弟弟后退了一小步,他看看那几人,干咳一声道:不知几位兄台可否兑现?我弟弟他快要饿了。

    其实并不饿的赵政:

    翌日一大早,吕小安刚刚抱着弟弟出来摆摊,就又看到了这几个眼熟的年轻人第一时间围到了他的面前。

    第三日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洛娜215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洛娜215并收藏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