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洛娜215(171)
正这么想的时候被刘彻一压,小国王一口气差点没喘匀,他顺势拍了拍刘彻圆滚滚的屁股,暂时放下了纸张,怎么了?还没听够?
刘彻却是眯起眼细细打量了下夏安然,小表情别提有多机灵了阿兄,这其实是你自己编的吧?
嗯?
刘小猪举手指责道:阿兄你最喜欢说这些故事了!一个个都特别惨,《丑小鸭》也是,《蛱蝶》也是,《哪吒》也是!!阿兄你就是喜欢看别人听完故事之后哭得惨兮兮的!
冤枉啊!
小国王瞪圆了眼睛,表示就算你是我弟弟也不能这么胡说!我才没有!而且哪吒和丑小鸭都是童话故事,面向小朋友的,哪里惨了?你要是觉得惨,我就给你说个王二小和小龙人啦!
什么?阿兄居然觉得哪吒不惨!刘彻当下就不依了,哪吒天性刚烈,又喜自由,重生后他怎会去南天门当差?
夏安然有些惊愕,你怎知道他喜自由?
刘彻撇撇嘴,因为他一个人去海里洗澡啊,一般孩子都是在浴桶里面洗澡的。
见兄长哑然,刘彻继续哼哼,我觉得复活之后的哪吒已经不再是他了,只是哪吒最后的执念而已。
阿兄,他师傅不是很厉害吗?都能算到人会出问题,为什么不提前到?
还有,既然神仙教出来的哪吒都能打败四个龙王,为什么那个神仙不直接动手?
小孩子的问题一个又一个。夏安然沉默一下,轻轻叹了一口气,彻儿以为,是为什么呢
因为那个神仙希望哪吒镇守天庭,对吗?刘彻说道。
他师父想要的其实也不是哪吒,是灵珠子,对吗?
所以,哪吒其实还是没有人真的为他着想,对吗?
一连三个对吗,刘彻却没有得到兄长的回答,他哥哥只是平静地注视着他的双眸,平日里温润的圆眼睛半阖,并不言语。
小孩此时却红了眼圈,可是,可是哪吒没有错,为什么死的是他?
夏安然叹气,因为他给了龙王借口,除了他死,没有人能够承担满城百姓死亡的责任。
刘彻愣住了。
陈塘关百姓什么都没做,平白惹了浊浪滔天,怎能无怨无恨。
四海龙王借口龙王爱子之亡水淹陈塘,只要哪吒不死,这份仇恨就无法消泯,而一旦哪吒死了,龙王就没有理由可以祸祸此处,此后他们所做的一切事都不再站在正义一边。
可,可是龙王那边也先抓了个女孩刘彻捏了捏手指,莫名感觉背后森森寒意骤然升起。
夏安然轻笑一声,彻儿可还记得,先后的关键点在何?
他干脆取来纸笔在上头写上童男童女四字,初时龙王想要一双童男童女才肯降雨,夜叉上岸并未通知百姓,而是恰好见到一双儿女便想要撸了交差。
刘彻闻言喃喃接下去,但是等哪吒被杀后,他们的要求却变成了一个月献祭一双孩童?
夏安然唇角微微扬起,眸中却全无一点笑意,龙三太子被斩杀,初时龙王虽愤怒,却是寻李靖论理,后来有了四海龙王之后却直接水淹陈塘关。
仗势欺人!刘彻捏紧了小拳头,他脑壳被夏安然轻轻戳了一下,错了,这是计谋,他们早就想要童男童女为祭,此前只敢借由大旱作为借口讨要,不敢先一步威逼,便是因此举不占大义。而现在,哪吒给了他们这个借口。
所以,李靖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杀了哪吒,此后即便龙王再做什么都不站在天理一道。
这一幕,何其熟悉。
七国之乱诛杀晁错。
刘彻猛然间瞪大了眼睛,他忽然意识到了兄长为何同他讲这个故事,可是如同当时一样,他同样有一个不能理解的问题,那为什么不直接打?
他小小声道:当初阿父不也是赢了那七国?哪吒应该也能打赢四海龙王。
夏安然没有回答前一个问题,那赢了之后,哪吒就能得好了?
刘彻张口欲辩驳,忽而愣住,他兄长侧首看他,眸中带着一丝冰凉的冷意,被淹没的城池、被毁掉的家、失散的家人,因此死去的亲人,这一件件全都会被算在哪吒身上,进而算到李靖头上。到时候人们就会去想,最初龙王要的也不过是一双儿女,比之如今断壁残垣可轻得多。
即便届时龙王退水,也会说这一切都是因为哪吒的错,他不过是一个痛失爱子而行为过激的苦主。但如果哪吒先陨,龙王便是暴而肆虐,人们恨的就是得寸进尺的龙王,情况全然不同。
这,这不对!刘彻猛然间站起,他在床上团团打转,这就和匈奴人一样,一开始是要一个公主,后来三四年就要一个,再后来一年一个,如果不好好打一场,「龙王」的欲望就是无穷无尽的!这怎么能说是哪吒的错。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李靖杀了哪吒,若是龙王反悔,谁还能挡住龙王?
所以,当日晁错若是同太傅或者周丞相一样,父皇定然不会杀他。
刘彻又愣住了,他小嘴开开合合,一时之间都组织不出合适的词汇。
就如同七国之乱一般,叛军真的是因为一个晁错而委屈的吗?
不是,他们本身就想要叛乱,只是拿晁错当个幌子,哪知景帝毫不犹豫地诛杀了晁错,使得七国措手不及,再前进时他们已是叛军,所以景帝能够站在道德的顶端派军镇压。就连七国叛军内部亦是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声音从原本诛杀叛乱的起义军转为叛军,这可不仅仅是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问题。
道义是一个玄之又玄的东西,在历史上刘彻的太子其实未必没有翻盘的机会。当年刘彻被人蒙蔽以巫蛊案派人调查太子,太子怀疑父亲被挟持或是已经死亡而领兵一搏,于是想要一路杀到刘彻当时修养的甘泉宫所在,当时拥护者众,然而就在刘彻出现言其为叛军后,太子刘据的势力瞬间崩解。
这便是因为他不再站在道字一边。
但景帝之举可谓及时止损。
他将晁错诛杀,自己承担了一个软弱之名,实际上却是将这个叛乱之火从自己身上挪开了。他向世上的人证明这些人叛乱只是因为他们想要叛乱,和我没有关系。
相比一个「逼反七王」来说,一个软弱能算什么?
这就是帝王权术。
而如果当时景帝没有先杀晁错再兴兵,那么同样以清君侧之名义被藩王造反的朱允炆的结局很可能就是他的未来。
更何况,景帝是以少打多,而朱允炆则是以多打少。
夏安然的视线落到了刘彻的家庭作业上头。
他叹了口气,其实他自己是最讨厌讲一个故事然后将其中的正正反反说出来。他觉得孩子就应该有自己的童年,每个故事背后的人性因果没必要让他们现在知道。就像他小时候一样,只要傻乎乎地因为哪吒自刎落眼泪,因为他复活开怀,何必硬是要挖掘这个故事背后的悲伤和绝望呢。
但是刘启和他的想法有不同,他已经顾不得是否揠苗助长了,就怕刘彻还没有长成之前就要倒下。
我不喜欢这样!刘彻捏住了拳头,这,这就和扬汤止沸一样,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而且,而且这未免过于薄,薄
当中牵扯到七国之乱,刘彻咬牙半天,一句薄情还是没能说出来。
小少年气得眼睛都红了。
夏安然伸手将他搂了进来,刘彻已经很少有这样激烈的情绪了,他闷了半响才道:阿兄坏。
阿兄最坏!!
阿兄,我,我不会变成哪吒的对吗?
不会。夏安然一下一下顺着小少年的长发,就像他还是豆丁时候一样。
你不会是孤身一人的。
大家也不是因为你是个太子才喜欢你的。
那阿兄要保证,在你眼里,彘儿是太子之前,先是彘儿。
好。
阿兄要最喜欢彘儿,比喜欢所有弟弟都要喜欢。
好。
比皖兄更加喜欢哦。
夏安然看着弟弟乌溜溜的眼睛陷入了沉默,片刻后他毫不留情地给了弟弟一个脑袋崩,长脸了是不是?刘小猪!睡觉!
刘彻拿一口小白牙磨了磨被子,含含糊糊地说道:我就知道,阿兄你有了皖兄就不要弟弟了。
闭嘴,再说背书去!
被如此粗暴对待的刘彻一点没生气,他思考片刻,忽然问道:那阿兄一百多个崽崽怎么办?皖兄能生吗?
夏安然深吸一口气,他抬手将未来的汉武大帝塞进了被窝然后占着身高优势将小少年压住,睡觉,我数到一,不许动了,三!
阿兄你这是暴政!
一,不许动了!
刘彻惊呆了,二呢?二被吃了吗?
小国王非常骄傲,教导弟弟,给你数一二三是民主,不给你数二才叫暴政。
作者有话要说:
谁还没有个被三二一支配的童年呢。
没有被数过三二一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BY 夏欺负弟弟,喵
====
文中说的是《哪吒闹海》电影版的故事,其实你们应该看过虽然我们大概不是一个年代的,就是穿着白衣服红肚兜的哪吒最后是咬着头发自刎的那个。
首先先要说一下,哪吒的故事很复杂,哪吒和孙悟空不同,孙悟空是被小说创造出来的神,而哪吒是本来就有这个神然后再进行小说创造的。
你们最熟悉的就是《西游记》里和《封神演义》里的哪吒。
而西游和封神这两本因为《封神》的创作时间未定,两本又都是明朝差不多时间出的书,所以谁抄谁啊不是,谁借鉴谁的也不好说,但是两个里面的哪吒是不同的,譬如西游记里面哪吒是如来佛祖的义子,他是佛教子,而封神里面他是道教太乙真人弟子。
而众所周知,西游和封神两步作品一个是站佛教一个是站道教(但后人也说一个是崇佛实道,一个是崇道实佛)加上《封神》的三观全都是破碎且颇为邪性的,所以也没法说谁才是正版记载。
不过无论是哪一个,哪吒和龙宫对上都是因为他先惹事= =
《封神》还多了一个灭杀石矶娘娘的事。
而且这两本的父子感情真的是哎。
相比来说,上美的《哪吒闹海》里头的剧情改变要合理的多,尤其是李靖形象的塑造也要更为立体,整个剧情流畅有因有果。
而且因为其时代因素,《哪吒闹海》其实有很多时代因素。
譬如文中得寸进尺的童男童女。
譬如自说自话绑人并且颠倒是非的的巡海夜叉。
譬如父权的压迫和母权的无力。
譬如反抗压迫的哪吒最后成了压迫者的打手。
这个是成年人去看也不会觉得很傻的动画片,甚至于不同的时候去看都能有不同的感悟。
呃,我是因为听二婶的《哪吒》看到弹幕在说哪吒熊孩子云云然后去找回来看的,然后一看就心情贼复杂。因为我从小就是《哪吒闹海》《哪吒传奇》,所以完全不知道什么熊孩子。
还去搜索了一下。
怎么说,在这里说一下,孙悟空是有原著的,那叫《西游记》,但是哪吒是没有原著的,《封神》只是引用他的形象进行再创作,并不是原著。
就好像太一神是远古神祇而不是三足金乌一样。= =
其实我建议还是没事别看《封神》,就像没事别看《罗马神话》一样,三观会碎的=w=我觉得里头真的没一个好人。
第126章 帝国裂变(38)
刘彻已经很久没有睡得这么香甜了。
为了迎接藩王入京刚刚晒过的被褥柔软清爽, 侍从全数被遮挡在外面,房间内很安静,也没人会早早地来叫他起床。
在阿兄这里, 他不是太子,也不是刘彻殿下, 就是被阿兄宠着的弟弟而已。
刘彻把脸往被窝里头埋了埋, 咦,这里怎么臭臭的, 哦对了, 这里是他昨天啃被子的地方, 咳咳咳,小少年往边上滚了一点,阿兄昨天睡的地方是香喷喷的。
夏安然本人不太喜欢熏香, 他鼻子灵敏,熏香这种东西于他来说有点伤,而且如今的香便都是需要点火以香烟熏衣服。
哪怕有些香料已经配得足够优秀, 但他还是能闻到其中的烟火味。这个味道他唯一能忍的就是烧烤,别的都不喜欢。
然而作为藩王, 他不熏香难免被人看轻, 而且他这个年纪在这方面特立独行反而会给人一种中山国很穷的感觉,于是中山国的女官们纷纷动手要给夏安然调制出他能够接受的香。
小国王不知道她们是怎么想到的, 这些为了小国王操碎了心的女官使用草木冷萃或者蒸馏出的香氛产物配出来了一种香味,这灵感可能是来自于橘子皮精油。
这种香油点在香囊里头也好,洒在衣服上也好,随着他走动散发出一种颇为清淡的味道毕竟是纯天然无香料, 想浓也弄不了。因为不用燃烧,虽然有些甜, 不过夏安然还是挺喜欢的。
这份调香的秘方就放在女官那边,夏安然给了人一笔赏银以表彰这位娘子认真工作的态度。
这个味道刘彻也熟悉,因为最早的香精就是小国王弄出来送给他的,至今刘彻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撒些橘皮油在水里头泡个澡。
兄长的身上也带了点橘香,闻起来他们就是一家。
他嘿嘿嘿笑了一会,然后面上的表情一点点淡去。
室内没有旁人,他当然也不需要刻意维持自己的表情。刘彻是个从聪明孩子,昨天阿兄在见过父亲之后骤变的态度他都看在眼里,再联系到兄长过往给他讲故事的习惯,小太子就知道当中有什么不对了。
以前阿兄虽然也喜欢在故事里面带上些道理,但是一般不会主动来问他,多半都是他去问阿兄的,然后兄弟二人共同挖掘,而这次兄长如此强硬一定和父皇给阿兄的那个作业有关。
恋耽美
刘彻却是眯起眼细细打量了下夏安然,小表情别提有多机灵了阿兄,这其实是你自己编的吧?
嗯?
刘小猪举手指责道:阿兄你最喜欢说这些故事了!一个个都特别惨,《丑小鸭》也是,《蛱蝶》也是,《哪吒》也是!!阿兄你就是喜欢看别人听完故事之后哭得惨兮兮的!
冤枉啊!
小国王瞪圆了眼睛,表示就算你是我弟弟也不能这么胡说!我才没有!而且哪吒和丑小鸭都是童话故事,面向小朋友的,哪里惨了?你要是觉得惨,我就给你说个王二小和小龙人啦!
什么?阿兄居然觉得哪吒不惨!刘彻当下就不依了,哪吒天性刚烈,又喜自由,重生后他怎会去南天门当差?
夏安然有些惊愕,你怎知道他喜自由?
刘彻撇撇嘴,因为他一个人去海里洗澡啊,一般孩子都是在浴桶里面洗澡的。
见兄长哑然,刘彻继续哼哼,我觉得复活之后的哪吒已经不再是他了,只是哪吒最后的执念而已。
阿兄,他师傅不是很厉害吗?都能算到人会出问题,为什么不提前到?
还有,既然神仙教出来的哪吒都能打败四个龙王,为什么那个神仙不直接动手?
小孩子的问题一个又一个。夏安然沉默一下,轻轻叹了一口气,彻儿以为,是为什么呢
因为那个神仙希望哪吒镇守天庭,对吗?刘彻说道。
他师父想要的其实也不是哪吒,是灵珠子,对吗?
所以,哪吒其实还是没有人真的为他着想,对吗?
一连三个对吗,刘彻却没有得到兄长的回答,他哥哥只是平静地注视着他的双眸,平日里温润的圆眼睛半阖,并不言语。
小孩此时却红了眼圈,可是,可是哪吒没有错,为什么死的是他?
夏安然叹气,因为他给了龙王借口,除了他死,没有人能够承担满城百姓死亡的责任。
刘彻愣住了。
陈塘关百姓什么都没做,平白惹了浊浪滔天,怎能无怨无恨。
四海龙王借口龙王爱子之亡水淹陈塘,只要哪吒不死,这份仇恨就无法消泯,而一旦哪吒死了,龙王就没有理由可以祸祸此处,此后他们所做的一切事都不再站在正义一边。
可,可是龙王那边也先抓了个女孩刘彻捏了捏手指,莫名感觉背后森森寒意骤然升起。
夏安然轻笑一声,彻儿可还记得,先后的关键点在何?
他干脆取来纸笔在上头写上童男童女四字,初时龙王想要一双童男童女才肯降雨,夜叉上岸并未通知百姓,而是恰好见到一双儿女便想要撸了交差。
刘彻闻言喃喃接下去,但是等哪吒被杀后,他们的要求却变成了一个月献祭一双孩童?
夏安然唇角微微扬起,眸中却全无一点笑意,龙三太子被斩杀,初时龙王虽愤怒,却是寻李靖论理,后来有了四海龙王之后却直接水淹陈塘关。
仗势欺人!刘彻捏紧了小拳头,他脑壳被夏安然轻轻戳了一下,错了,这是计谋,他们早就想要童男童女为祭,此前只敢借由大旱作为借口讨要,不敢先一步威逼,便是因此举不占大义。而现在,哪吒给了他们这个借口。
所以,李靖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杀了哪吒,此后即便龙王再做什么都不站在天理一道。
这一幕,何其熟悉。
七国之乱诛杀晁错。
刘彻猛然间瞪大了眼睛,他忽然意识到了兄长为何同他讲这个故事,可是如同当时一样,他同样有一个不能理解的问题,那为什么不直接打?
他小小声道:当初阿父不也是赢了那七国?哪吒应该也能打赢四海龙王。
夏安然没有回答前一个问题,那赢了之后,哪吒就能得好了?
刘彻张口欲辩驳,忽而愣住,他兄长侧首看他,眸中带着一丝冰凉的冷意,被淹没的城池、被毁掉的家、失散的家人,因此死去的亲人,这一件件全都会被算在哪吒身上,进而算到李靖头上。到时候人们就会去想,最初龙王要的也不过是一双儿女,比之如今断壁残垣可轻得多。
即便届时龙王退水,也会说这一切都是因为哪吒的错,他不过是一个痛失爱子而行为过激的苦主。但如果哪吒先陨,龙王便是暴而肆虐,人们恨的就是得寸进尺的龙王,情况全然不同。
这,这不对!刘彻猛然间站起,他在床上团团打转,这就和匈奴人一样,一开始是要一个公主,后来三四年就要一个,再后来一年一个,如果不好好打一场,「龙王」的欲望就是无穷无尽的!这怎么能说是哪吒的错。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李靖杀了哪吒,若是龙王反悔,谁还能挡住龙王?
所以,当日晁错若是同太傅或者周丞相一样,父皇定然不会杀他。
刘彻又愣住了,他小嘴开开合合,一时之间都组织不出合适的词汇。
就如同七国之乱一般,叛军真的是因为一个晁错而委屈的吗?
不是,他们本身就想要叛乱,只是拿晁错当个幌子,哪知景帝毫不犹豫地诛杀了晁错,使得七国措手不及,再前进时他们已是叛军,所以景帝能够站在道德的顶端派军镇压。就连七国叛军内部亦是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声音从原本诛杀叛乱的起义军转为叛军,这可不仅仅是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问题。
道义是一个玄之又玄的东西,在历史上刘彻的太子其实未必没有翻盘的机会。当年刘彻被人蒙蔽以巫蛊案派人调查太子,太子怀疑父亲被挟持或是已经死亡而领兵一搏,于是想要一路杀到刘彻当时修养的甘泉宫所在,当时拥护者众,然而就在刘彻出现言其为叛军后,太子刘据的势力瞬间崩解。
这便是因为他不再站在道字一边。
但景帝之举可谓及时止损。
他将晁错诛杀,自己承担了一个软弱之名,实际上却是将这个叛乱之火从自己身上挪开了。他向世上的人证明这些人叛乱只是因为他们想要叛乱,和我没有关系。
相比一个「逼反七王」来说,一个软弱能算什么?
这就是帝王权术。
而如果当时景帝没有先杀晁错再兴兵,那么同样以清君侧之名义被藩王造反的朱允炆的结局很可能就是他的未来。
更何况,景帝是以少打多,而朱允炆则是以多打少。
夏安然的视线落到了刘彻的家庭作业上头。
他叹了口气,其实他自己是最讨厌讲一个故事然后将其中的正正反反说出来。他觉得孩子就应该有自己的童年,每个故事背后的人性因果没必要让他们现在知道。就像他小时候一样,只要傻乎乎地因为哪吒自刎落眼泪,因为他复活开怀,何必硬是要挖掘这个故事背后的悲伤和绝望呢。
但是刘启和他的想法有不同,他已经顾不得是否揠苗助长了,就怕刘彻还没有长成之前就要倒下。
我不喜欢这样!刘彻捏住了拳头,这,这就和扬汤止沸一样,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而且,而且这未免过于薄,薄
当中牵扯到七国之乱,刘彻咬牙半天,一句薄情还是没能说出来。
小少年气得眼睛都红了。
夏安然伸手将他搂了进来,刘彻已经很少有这样激烈的情绪了,他闷了半响才道:阿兄坏。
阿兄最坏!!
阿兄,我,我不会变成哪吒的对吗?
不会。夏安然一下一下顺着小少年的长发,就像他还是豆丁时候一样。
你不会是孤身一人的。
大家也不是因为你是个太子才喜欢你的。
那阿兄要保证,在你眼里,彘儿是太子之前,先是彘儿。
好。
阿兄要最喜欢彘儿,比喜欢所有弟弟都要喜欢。
好。
比皖兄更加喜欢哦。
夏安然看着弟弟乌溜溜的眼睛陷入了沉默,片刻后他毫不留情地给了弟弟一个脑袋崩,长脸了是不是?刘小猪!睡觉!
刘彻拿一口小白牙磨了磨被子,含含糊糊地说道:我就知道,阿兄你有了皖兄就不要弟弟了。
闭嘴,再说背书去!
被如此粗暴对待的刘彻一点没生气,他思考片刻,忽然问道:那阿兄一百多个崽崽怎么办?皖兄能生吗?
夏安然深吸一口气,他抬手将未来的汉武大帝塞进了被窝然后占着身高优势将小少年压住,睡觉,我数到一,不许动了,三!
阿兄你这是暴政!
一,不许动了!
刘彻惊呆了,二呢?二被吃了吗?
小国王非常骄傲,教导弟弟,给你数一二三是民主,不给你数二才叫暴政。
作者有话要说:
谁还没有个被三二一支配的童年呢。
没有被数过三二一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BY 夏欺负弟弟,喵
====
文中说的是《哪吒闹海》电影版的故事,其实你们应该看过虽然我们大概不是一个年代的,就是穿着白衣服红肚兜的哪吒最后是咬着头发自刎的那个。
首先先要说一下,哪吒的故事很复杂,哪吒和孙悟空不同,孙悟空是被小说创造出来的神,而哪吒是本来就有这个神然后再进行小说创造的。
你们最熟悉的就是《西游记》里和《封神演义》里的哪吒。
而西游和封神这两本因为《封神》的创作时间未定,两本又都是明朝差不多时间出的书,所以谁抄谁啊不是,谁借鉴谁的也不好说,但是两个里面的哪吒是不同的,譬如西游记里面哪吒是如来佛祖的义子,他是佛教子,而封神里面他是道教太乙真人弟子。
而众所周知,西游和封神两步作品一个是站佛教一个是站道教(但后人也说一个是崇佛实道,一个是崇道实佛)加上《封神》的三观全都是破碎且颇为邪性的,所以也没法说谁才是正版记载。
不过无论是哪一个,哪吒和龙宫对上都是因为他先惹事= =
《封神》还多了一个灭杀石矶娘娘的事。
而且这两本的父子感情真的是哎。
相比来说,上美的《哪吒闹海》里头的剧情改变要合理的多,尤其是李靖形象的塑造也要更为立体,整个剧情流畅有因有果。
而且因为其时代因素,《哪吒闹海》其实有很多时代因素。
譬如文中得寸进尺的童男童女。
譬如自说自话绑人并且颠倒是非的的巡海夜叉。
譬如父权的压迫和母权的无力。
譬如反抗压迫的哪吒最后成了压迫者的打手。
这个是成年人去看也不会觉得很傻的动画片,甚至于不同的时候去看都能有不同的感悟。
呃,我是因为听二婶的《哪吒》看到弹幕在说哪吒熊孩子云云然后去找回来看的,然后一看就心情贼复杂。因为我从小就是《哪吒闹海》《哪吒传奇》,所以完全不知道什么熊孩子。
还去搜索了一下。
怎么说,在这里说一下,孙悟空是有原著的,那叫《西游记》,但是哪吒是没有原著的,《封神》只是引用他的形象进行再创作,并不是原著。
就好像太一神是远古神祇而不是三足金乌一样。= =
其实我建议还是没事别看《封神》,就像没事别看《罗马神话》一样,三观会碎的=w=我觉得里头真的没一个好人。
第126章 帝国裂变(38)
刘彻已经很久没有睡得这么香甜了。
为了迎接藩王入京刚刚晒过的被褥柔软清爽, 侍从全数被遮挡在外面,房间内很安静,也没人会早早地来叫他起床。
在阿兄这里, 他不是太子,也不是刘彻殿下, 就是被阿兄宠着的弟弟而已。
刘彻把脸往被窝里头埋了埋, 咦,这里怎么臭臭的, 哦对了, 这里是他昨天啃被子的地方, 咳咳咳,小少年往边上滚了一点,阿兄昨天睡的地方是香喷喷的。
夏安然本人不太喜欢熏香, 他鼻子灵敏,熏香这种东西于他来说有点伤,而且如今的香便都是需要点火以香烟熏衣服。
哪怕有些香料已经配得足够优秀, 但他还是能闻到其中的烟火味。这个味道他唯一能忍的就是烧烤,别的都不喜欢。
然而作为藩王, 他不熏香难免被人看轻, 而且他这个年纪在这方面特立独行反而会给人一种中山国很穷的感觉,于是中山国的女官们纷纷动手要给夏安然调制出他能够接受的香。
小国王不知道她们是怎么想到的, 这些为了小国王操碎了心的女官使用草木冷萃或者蒸馏出的香氛产物配出来了一种香味,这灵感可能是来自于橘子皮精油。
这种香油点在香囊里头也好,洒在衣服上也好,随着他走动散发出一种颇为清淡的味道毕竟是纯天然无香料, 想浓也弄不了。因为不用燃烧,虽然有些甜, 不过夏安然还是挺喜欢的。
这份调香的秘方就放在女官那边,夏安然给了人一笔赏银以表彰这位娘子认真工作的态度。
这个味道刘彻也熟悉,因为最早的香精就是小国王弄出来送给他的,至今刘彻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撒些橘皮油在水里头泡个澡。
兄长的身上也带了点橘香,闻起来他们就是一家。
他嘿嘿嘿笑了一会,然后面上的表情一点点淡去。
室内没有旁人,他当然也不需要刻意维持自己的表情。刘彻是个从聪明孩子,昨天阿兄在见过父亲之后骤变的态度他都看在眼里,再联系到兄长过往给他讲故事的习惯,小太子就知道当中有什么不对了。
以前阿兄虽然也喜欢在故事里面带上些道理,但是一般不会主动来问他,多半都是他去问阿兄的,然后兄弟二人共同挖掘,而这次兄长如此强硬一定和父皇给阿兄的那个作业有关。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