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洛娜215(147)
但他没有幸福多久,从长安城传来的消息便让小国王顿感措手不及。
小国王送到长安城的出国申请被退回,一同被退回的还有周边几个封国的。长安的回信是今年诸侯王待在封地就好,不必入京朝见。
这就很奇怪了。
夏安然捏着这封语气极为客套,一看就是群发的信件思考。藩王入京朝见是常规,君王一般也不会拒绝,毕竟这是藩王交税送礼物的时候。
而如果君王拒绝了那就一定有大事发生。
是什么大事?难道是扫把星后遗症?
一直到大半年后他才知道,那一年秋,景帝大病一场。
作者有话要说:
初来乍到陈娇娇:(看着两人坐在一起看书、写字、说话、弹琴)嗯总觉得有些微妙呀。
初来乍到陈娇娇:(看着两人相挟撸猫、逗猫、遛猫、洗猫)可是大家都没什么反应?是不是我弄错了?
初来乍到陈娇娇:(看着两人躲在角落一人做饭一人试吃,居然还互相投喂)锁了,一定就是这样,他们没发现是因为他们太笨了!
进入学校陈娇娇:男人和男人之间究竟该怎么做朋友?我身边只有反面例子怎么办?暗中观察.jpg
进入学校陈娇娇:不,先等等,衣服要怎么熏?炕床太冷了要怎么调?别人被子晒完之后为什么要拍一拍?我要不要拍?
进入学校陈娇娇:幸好遇到了好人鸭
目睹了温水煮青蛙全过程的陈娇娇:你现在特么告诉我那时候你们只是兄弟?
夏喵:不,真的只是兄弟啊娇娇你的眼睛,怎么和现代腐女一样咧?
(日后)目光犀利陈娇娇:呵,又是一对。
目光犀利陈娇娇:呵呵,又是。
目光犀利陈娇娇:呵呵呵。
男人们:不,你等等?
====
傀儡戏、木偶戏、偶人戏是同源来着,始于汉,当时都叫傀儡戏,后来根据科技技术的进步渐渐有了分支,譬如你们知道的布偶戏、牵丝戏等等,这些其实都挺难做的。
西汉的小人偶都已经有可活动关节,所以人偶戏发展很有前景啊。(搓搓手)
咳。
其实一开始也想上真人演戏什么的但是魔幻剧本还是傀儡戏比较好演,真人的效果不好。哎,都怪你们,对作者君说什么陈英台神马的,(把锅拿出来)
梁祝是民间传说故事,木有版权问题(叉腰)
话说秦汉早期的教育方式其实真的和寓言故事类似,就是用一件件事情进行教育然而那些都挺可怕的。
第109章 帝国裂变(22)
刘启的身体一直不太好, 他少年时候消耗太大,不免留下了后遗症。
景帝一病,整个未央宫都戒严了。帝王的病情无论如何都是不允许传出去的, 对外只说是换季风寒。
景帝病倒前,趁着还有意识的时候将诸事都交给了老太太, 而窦太后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封闭长乐宫, 自此以后未央宫尤其是内宫,只允许入, 不允许出。
这一封宫给朝局带来了一丝微妙气息, 然而朝堂三公均一切如常, 朝廷事务运转也稳稳当当。有心人士去打探了下帝王陵寝,发现其修建速度亦是稳当不变,看起来确实像太平无事模样。
那为什么要封宫?
聪明人一言不发, 有脑子的人只有闭紧嘴巴才能活下去,否则还不如有个笨脑子,起码笨蛋只会害自己一人, 而聪明的却会害了全族。
汉景帝的嫡亲弟弟梁王刘武没料到申请入京的形式化奏书被驳回,但他向来觉得依自己和兄长的关系, 这些个礼俗根本没必要在意, 是以他其实在收到回信的时候已经走到了半路。
这就很尴尬了。
刘武犹豫了下,到底没敢再往前走, 他怯怯写了一封信给老母亲,问问发生了什么自己又要怎么办。几乎是同时,他派出了大量人手入长安城打听消息。
他最后收到了母亲的一封带着斥责的令书令,窦太后少见地使用了急促的语气对他说流星过日, 巫师联通上天后告知明年会有邪恶之灵入世,所以陛下这次特地不要侯王入京, 就是要用王气镇压邪祟之气。
窦太后严令呵止自己的儿子赶紧掉头,否则梁国那边就没人镇压啦!
刘武直觉不对,他踌躇了几日却没有动,他想要知道长安城的情况。
哪知长安城的信息还没过来,窦太后言辞呵令就又来了。
在信中,窦太后几乎是指着儿子的鼻子骂你到底想干嘛,她说之前刘启生了病,巫算了算时间就和他离开梁国的时间差不多,一定是因为他擅自离开梁国,才引得帝气受损。
所以窦太后在信中命令儿子赶紧回到封地,镇压好当地的气运,莫要连累陛下。
刘武觉得莫名其妙,他就从封地走出来还能让自己大哥生病?
但是联想到之前破空的流星,刘武又有些迟疑。当时流星破天,梁国的属官好像也确实说过类似的话。但是梁国所处位置是关中地带,东北那块和他也没什么关系,所以刘武就没多注意。
现在,他颇有些进退两难。
一方面他从母亲信中得知了兄长生病的消息,另一方面母亲的意思是将兄长生病这事挂在了他身上。
如果单纯是兄长生病,那么刘武哪怕面对一百封令书都要去长安。没别的,万一他哥病死了,他要是不在那不是就不好操作了吗?
但是现在母亲亲自开口把他们兄弟二人拴在了一起。如果刘武真的去了长安城,而刘启又真的病死了,那么毫无疑问在世人看来,刘启就是被他刘武给害死的。
一个害死了自己兄长的弟弟,还想登上皇位?
但让他扭头又确实不舍得
这时候,之前派过去的属官归来,他们传来了一个对于刘武不太好的消息,说长安城内大家都知道陛下生病了,而且是因为梁王擅离封地,致使陛下被冲煞伤了身。
刘武闻言还能怎么办,他只能转头回去。不光回去,自己这次带来的东西还得给皇帝继续送过去,甚至还要赔上一堆的名贵药材,表示歉意和认错。
等刘武回到封地上以后,长安居然当真传来了刘启病情减轻的消息。这个消息顿时让刘武松了口气。半信半疑之余,刘武也开始寻找巫师。也没啥,他就想找个人算下他有没有当皇帝的命。
这次其实是刘武最接近帝位的一次,刘启在那段时间烧得人事不知,只要他进了长安,便可发动政变。
虽然三公九卿俱在,但只要没有虎符,他们就无法调兵,而那块虎符就在刘启手上,刘启病重前将它交给了窦太后。如果刘武依然而反,为了保住心爱儿子的性命,窦太后或许也不会交出虎符,但也有可能大义灭亲,这谁知道呢。
反正现在这一切俱都并未发生,刘武被母亲的两道书信给喝退了回去,而刘启也成功在新年大典之前醒来。
窦太后握着儿子的手簌簌落泪,你怎么,你怎么就不能更小心些呢?
刘启这次生病的原因是他在乘凉时候一个没注意睡了过去,当时他为了躲清静挥退了侍从,还是春陀见天色晚了想要将他叫醒才发现不对。
但因为这段时间刘启消耗心力过大,这一累立刻将他的身体的负面状况全数引爆,当下就病倒。
母亲,儿知错了。刘启额头还盖着散热的帕子,他虚弱地求饶,儿以后再也不敢了。
你这是要母亲的命啊!窦太后想要拍他,但又不舍得,只是狠狠拍了两下榻板,稍稍撒气后又道,你得多照顾自己,娘可不想再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娘!刘启回我住窦太后的手,无奈笑道,娘,这个儿子真保证不了。
保证不了就多活几年!窦太后一摆手,示意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她俯身对儿子小声说了这些时日内朝堂时局的变化,就连刘武擅自出国一事也给说了,说完了她给儿子求了个情,启儿,武儿也已经回去了你看
刘启点点头,明白母亲的意思,他捏捏母亲的手,笑道:无妨的,阿弟也是想要来看看母亲。
刘启这一说,窦太后立刻就放心了。
她之前赶走刘武也是冒了不小的风险的,事实上窦太后本身也对自己的举动充满怀疑,她不知道这么做是不是对的。
在她的心里,无疑,比起周亚夫等人,她更相信自己的儿子。
于大汉的角度来说,如果刘启实在撑不住要改弦易张,那么以年长者的刘武为帝也比立一个小童要靠谱得多。更何况,刘启也未必会出事,而且自家武儿有能力又有兵权,他如果在京城里,窦太后也能更安心些。
窦太后想法很简单,既然刘彻为太子,她当然不会背离儿子的意愿。刘彻依然是未来的天子,刘武只是帮侄子管理一段时间国家,等到刘彻长大了再还给他不就好了。
但是就在她想要同意刘武进京的时候,袁盎站出来了。
他不光是制止窦太后允许刘武进京这件事,还直截了当地斥责了刘武的违法举动。同时,他问了窦太后一个极其刻薄的问题如果刘武做了皇帝,刘彻为太子,那么梁国太子要怎么办?
这个问题把窦太后难住了。
等回到了长信宫,刘嫖也来劝他。刘武不能入长安城,刘嫖说得很隐晦,但是窦太后听懂了。
如果刘武在刘启死了之后能够得到皇位,那么刘武是不是有这个耐心真的去静等刘启离世呢?
太子刘彻年纪到底小,他需要刘启做他可遮天蔽日的华盖,但是刘武不需要,不光不需要,刘启的存在对于刘武来说是阻碍。
刘武,真的希望刘启好好活着吗?
这个问题狠狠地戳了窦太后的心窝。手心手背都是肉,无论哪个离开窦太后都接受不了,更别提他的一个儿子要害另一个儿子这种可能了,这两人是手足兄弟,还是从小长在一起的兄弟,让窦太后相信他的小儿子会想要害大儿子,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她怎么可能接受?
可是刘嫖说得太可怕,窦太后不得不防。
她在这个心灵最肮脏的地方呆了几十年,她真的相信兄友弟恭,人间自有真情在吗?
她用实际行动说明了这个答案。
刘启很清楚母亲的选择,就在他醒来后没多久,亲信便告诉了他这件事,所以对于母亲为弟弟求情,被选择了的刘启自可表现出他的大度来。
景帝中元二年岁首,大病一场的帝王准时出现在了祭祀礼的现场,完成了照顾其身体状况简化了的贺岁礼仪,并且热情接见了匈奴使者。
伊稚斜试探着询问能否在匈奴右部,也就是上郡、云中一代也开设互市。
这个要求被景帝带着礼貌的笑容推拒了。
他的理由非常充分,匈奴最需要的物资基本都是在汉国的东部产,譬如海盐,譬如卖得非常好的稻米。如果将这些货物运到大汉的西面来卖给匈奴右部,汉国的成本必然会提高,到时候汉国涨价呢,右部不开心,不涨价呢,自己吃亏,所以还是保持不变比较好。
见伊稚斜面露难色,刘启委婉地说等到时候大汉西部也有特产时候也能考虑,但是目前不行。
给人画了一张大饼后,刘启颇为热情地询问了自己女儿的近况。听闻南宫公主有了身孕后他先是一愣,随后笑着拜托伊稚斜带去作为父亲给女儿的祝贺礼品,其中就包括大批量的绸缎,还有瓷器、漆器。
其中一对白瓷制成的瓷枕格外醒目,枕托以下是一个正在汉屋内纺布的女性形象,而另一个是男性策马奔腾的模样,两个一看就是大汉的帝王为自己的女儿女婿准备的礼物。
见伊稚斜面露震撼之色,景帝微微一笑,他大病初愈面色苍白,有些气虚,然而声音稳健,面上一派慈父之情,今年我们未能想到南宫有孕,便没有做小儿用的枕,这东西制作周期较长,看来是没办法在孩子出生以前送到了,到时候等东西做完了,我会遣使者送过去,还希望到时候左谷蠡王能够行个方便。
伊稚斜自然答应,气氛一时十分和谐美好。
而在椒房殿内,气氛就不太美好了。刘彻坐在母亲对面,一脸的闷闷不乐。见他这样,王皇后也没有理会他,只是拿着刘彻白天因为演武扯坏了的衣服开始缝补起来。
等到她将刘彻的衣服缝补好了,才抬起头来,看到儿子的脸已经气到鼓胀了顿时一乐,哎哟,怎么啦,谁惹怒了我们的太子殿下啊?
被母亲放置PLAY玩了很久的刘彻整个人都不太好,他别别扭扭半天,才道:阿母,父皇今天同我说,阿姊有了身孕了。
这是王皇后也知道的,她轻笑一声,怎么,有了身孕就不是你阿姊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刘彻连忙否认,过了一会后他又扭捏道,阿母,阿姊有了身孕,真的是因为我做了太子吗?那如果我没有做太子
你阿姊恐怕很快就会和你别的姐姐一样香消玉殒了。王皇后非常冷静,甚至有些冷漠地说道。
她的话让刘彻猛地一惊,他瞪圆了眼睛,满心满眼都是不敢置信,母亲怎的会这么说,还有,为什么母亲可以如此平淡的说出这些话?那可是阿姊啊。
其他的姐姐又是什么意思!母亲的话又是什么意思
刘彻第一次觉得这个正在给他把衣服叠起来的女性如此陌生,陌生到他想要后退走开的程度。
见他这个模样,王娡也不恼,她将儿子的衣服叠起来放到一边,垂下了眼眸。影影绰绰灯光之下的女人肤白如玉,温润秀丽,她眉眼柔和,唇角常年带笑,即便是做了皇后之后也一如既往的恭顺谦虚,整个内宫的吃穿用度从不曾出现纰漏,也不向景帝提封赏家族之事,极其低调。
而就是这样的王皇后却轻声对儿子说道:彻儿,我已同你姑母说好,将三公主嫁给他们家的郎君了。
刘彻闻言一愣,正要开问追问,却见王皇后让侍女端来了边上的一盆月季,然后拿起了锋利的剪刀,咔擦一刀剪去了残花。本以为母亲是要剪下花枝做插花的刘彻又是一愣,他有些弄不明白母亲的意思,但是感觉整个节奏都在母亲掌握中让他本能得感觉到不快。
你可知,我为何会在这个时候谈好三公主的婚事?
儿子不知。
王皇后微微一笑,我请你姑母去老太太那边传了一句话,三公主的婚事,便是代价。
母亲您怎能?刘彻着急地说道。
然而,他拔高的嗓门被他母亲并不响亮却气势迫人的一句话给镇住了,彻儿就不想知道母亲请你姑姑传了什么吗?
恋耽美
小国王送到长安城的出国申请被退回,一同被退回的还有周边几个封国的。长安的回信是今年诸侯王待在封地就好,不必入京朝见。
这就很奇怪了。
夏安然捏着这封语气极为客套,一看就是群发的信件思考。藩王入京朝见是常规,君王一般也不会拒绝,毕竟这是藩王交税送礼物的时候。
而如果君王拒绝了那就一定有大事发生。
是什么大事?难道是扫把星后遗症?
一直到大半年后他才知道,那一年秋,景帝大病一场。
作者有话要说:
初来乍到陈娇娇:(看着两人坐在一起看书、写字、说话、弹琴)嗯总觉得有些微妙呀。
初来乍到陈娇娇:(看着两人相挟撸猫、逗猫、遛猫、洗猫)可是大家都没什么反应?是不是我弄错了?
初来乍到陈娇娇:(看着两人躲在角落一人做饭一人试吃,居然还互相投喂)锁了,一定就是这样,他们没发现是因为他们太笨了!
进入学校陈娇娇:男人和男人之间究竟该怎么做朋友?我身边只有反面例子怎么办?暗中观察.jpg
进入学校陈娇娇:不,先等等,衣服要怎么熏?炕床太冷了要怎么调?别人被子晒完之后为什么要拍一拍?我要不要拍?
进入学校陈娇娇:幸好遇到了好人鸭
目睹了温水煮青蛙全过程的陈娇娇:你现在特么告诉我那时候你们只是兄弟?
夏喵:不,真的只是兄弟啊娇娇你的眼睛,怎么和现代腐女一样咧?
(日后)目光犀利陈娇娇:呵,又是一对。
目光犀利陈娇娇:呵呵,又是。
目光犀利陈娇娇:呵呵呵。
男人们:不,你等等?
====
傀儡戏、木偶戏、偶人戏是同源来着,始于汉,当时都叫傀儡戏,后来根据科技技术的进步渐渐有了分支,譬如你们知道的布偶戏、牵丝戏等等,这些其实都挺难做的。
西汉的小人偶都已经有可活动关节,所以人偶戏发展很有前景啊。(搓搓手)
咳。
其实一开始也想上真人演戏什么的但是魔幻剧本还是傀儡戏比较好演,真人的效果不好。哎,都怪你们,对作者君说什么陈英台神马的,(把锅拿出来)
梁祝是民间传说故事,木有版权问题(叉腰)
话说秦汉早期的教育方式其实真的和寓言故事类似,就是用一件件事情进行教育然而那些都挺可怕的。
第109章 帝国裂变(22)
刘启的身体一直不太好, 他少年时候消耗太大,不免留下了后遗症。
景帝一病,整个未央宫都戒严了。帝王的病情无论如何都是不允许传出去的, 对外只说是换季风寒。
景帝病倒前,趁着还有意识的时候将诸事都交给了老太太, 而窦太后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封闭长乐宫, 自此以后未央宫尤其是内宫,只允许入, 不允许出。
这一封宫给朝局带来了一丝微妙气息, 然而朝堂三公均一切如常, 朝廷事务运转也稳稳当当。有心人士去打探了下帝王陵寝,发现其修建速度亦是稳当不变,看起来确实像太平无事模样。
那为什么要封宫?
聪明人一言不发, 有脑子的人只有闭紧嘴巴才能活下去,否则还不如有个笨脑子,起码笨蛋只会害自己一人, 而聪明的却会害了全族。
汉景帝的嫡亲弟弟梁王刘武没料到申请入京的形式化奏书被驳回,但他向来觉得依自己和兄长的关系, 这些个礼俗根本没必要在意, 是以他其实在收到回信的时候已经走到了半路。
这就很尴尬了。
刘武犹豫了下,到底没敢再往前走, 他怯怯写了一封信给老母亲,问问发生了什么自己又要怎么办。几乎是同时,他派出了大量人手入长安城打听消息。
他最后收到了母亲的一封带着斥责的令书令,窦太后少见地使用了急促的语气对他说流星过日, 巫师联通上天后告知明年会有邪恶之灵入世,所以陛下这次特地不要侯王入京, 就是要用王气镇压邪祟之气。
窦太后严令呵止自己的儿子赶紧掉头,否则梁国那边就没人镇压啦!
刘武直觉不对,他踌躇了几日却没有动,他想要知道长安城的情况。
哪知长安城的信息还没过来,窦太后言辞呵令就又来了。
在信中,窦太后几乎是指着儿子的鼻子骂你到底想干嘛,她说之前刘启生了病,巫算了算时间就和他离开梁国的时间差不多,一定是因为他擅自离开梁国,才引得帝气受损。
所以窦太后在信中命令儿子赶紧回到封地,镇压好当地的气运,莫要连累陛下。
刘武觉得莫名其妙,他就从封地走出来还能让自己大哥生病?
但是联想到之前破空的流星,刘武又有些迟疑。当时流星破天,梁国的属官好像也确实说过类似的话。但是梁国所处位置是关中地带,东北那块和他也没什么关系,所以刘武就没多注意。
现在,他颇有些进退两难。
一方面他从母亲信中得知了兄长生病的消息,另一方面母亲的意思是将兄长生病这事挂在了他身上。
如果单纯是兄长生病,那么刘武哪怕面对一百封令书都要去长安。没别的,万一他哥病死了,他要是不在那不是就不好操作了吗?
但是现在母亲亲自开口把他们兄弟二人拴在了一起。如果刘武真的去了长安城,而刘启又真的病死了,那么毫无疑问在世人看来,刘启就是被他刘武给害死的。
一个害死了自己兄长的弟弟,还想登上皇位?
但让他扭头又确实不舍得
这时候,之前派过去的属官归来,他们传来了一个对于刘武不太好的消息,说长安城内大家都知道陛下生病了,而且是因为梁王擅离封地,致使陛下被冲煞伤了身。
刘武闻言还能怎么办,他只能转头回去。不光回去,自己这次带来的东西还得给皇帝继续送过去,甚至还要赔上一堆的名贵药材,表示歉意和认错。
等刘武回到封地上以后,长安居然当真传来了刘启病情减轻的消息。这个消息顿时让刘武松了口气。半信半疑之余,刘武也开始寻找巫师。也没啥,他就想找个人算下他有没有当皇帝的命。
这次其实是刘武最接近帝位的一次,刘启在那段时间烧得人事不知,只要他进了长安,便可发动政变。
虽然三公九卿俱在,但只要没有虎符,他们就无法调兵,而那块虎符就在刘启手上,刘启病重前将它交给了窦太后。如果刘武依然而反,为了保住心爱儿子的性命,窦太后或许也不会交出虎符,但也有可能大义灭亲,这谁知道呢。
反正现在这一切俱都并未发生,刘武被母亲的两道书信给喝退了回去,而刘启也成功在新年大典之前醒来。
窦太后握着儿子的手簌簌落泪,你怎么,你怎么就不能更小心些呢?
刘启这次生病的原因是他在乘凉时候一个没注意睡了过去,当时他为了躲清静挥退了侍从,还是春陀见天色晚了想要将他叫醒才发现不对。
但因为这段时间刘启消耗心力过大,这一累立刻将他的身体的负面状况全数引爆,当下就病倒。
母亲,儿知错了。刘启额头还盖着散热的帕子,他虚弱地求饶,儿以后再也不敢了。
你这是要母亲的命啊!窦太后想要拍他,但又不舍得,只是狠狠拍了两下榻板,稍稍撒气后又道,你得多照顾自己,娘可不想再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娘!刘启回我住窦太后的手,无奈笑道,娘,这个儿子真保证不了。
保证不了就多活几年!窦太后一摆手,示意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她俯身对儿子小声说了这些时日内朝堂时局的变化,就连刘武擅自出国一事也给说了,说完了她给儿子求了个情,启儿,武儿也已经回去了你看
刘启点点头,明白母亲的意思,他捏捏母亲的手,笑道:无妨的,阿弟也是想要来看看母亲。
刘启这一说,窦太后立刻就放心了。
她之前赶走刘武也是冒了不小的风险的,事实上窦太后本身也对自己的举动充满怀疑,她不知道这么做是不是对的。
在她的心里,无疑,比起周亚夫等人,她更相信自己的儿子。
于大汉的角度来说,如果刘启实在撑不住要改弦易张,那么以年长者的刘武为帝也比立一个小童要靠谱得多。更何况,刘启也未必会出事,而且自家武儿有能力又有兵权,他如果在京城里,窦太后也能更安心些。
窦太后想法很简单,既然刘彻为太子,她当然不会背离儿子的意愿。刘彻依然是未来的天子,刘武只是帮侄子管理一段时间国家,等到刘彻长大了再还给他不就好了。
但是就在她想要同意刘武进京的时候,袁盎站出来了。
他不光是制止窦太后允许刘武进京这件事,还直截了当地斥责了刘武的违法举动。同时,他问了窦太后一个极其刻薄的问题如果刘武做了皇帝,刘彻为太子,那么梁国太子要怎么办?
这个问题把窦太后难住了。
等回到了长信宫,刘嫖也来劝他。刘武不能入长安城,刘嫖说得很隐晦,但是窦太后听懂了。
如果刘武在刘启死了之后能够得到皇位,那么刘武是不是有这个耐心真的去静等刘启离世呢?
太子刘彻年纪到底小,他需要刘启做他可遮天蔽日的华盖,但是刘武不需要,不光不需要,刘启的存在对于刘武来说是阻碍。
刘武,真的希望刘启好好活着吗?
这个问题狠狠地戳了窦太后的心窝。手心手背都是肉,无论哪个离开窦太后都接受不了,更别提他的一个儿子要害另一个儿子这种可能了,这两人是手足兄弟,还是从小长在一起的兄弟,让窦太后相信他的小儿子会想要害大儿子,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她怎么可能接受?
可是刘嫖说得太可怕,窦太后不得不防。
她在这个心灵最肮脏的地方呆了几十年,她真的相信兄友弟恭,人间自有真情在吗?
她用实际行动说明了这个答案。
刘启很清楚母亲的选择,就在他醒来后没多久,亲信便告诉了他这件事,所以对于母亲为弟弟求情,被选择了的刘启自可表现出他的大度来。
景帝中元二年岁首,大病一场的帝王准时出现在了祭祀礼的现场,完成了照顾其身体状况简化了的贺岁礼仪,并且热情接见了匈奴使者。
伊稚斜试探着询问能否在匈奴右部,也就是上郡、云中一代也开设互市。
这个要求被景帝带着礼貌的笑容推拒了。
他的理由非常充分,匈奴最需要的物资基本都是在汉国的东部产,譬如海盐,譬如卖得非常好的稻米。如果将这些货物运到大汉的西面来卖给匈奴右部,汉国的成本必然会提高,到时候汉国涨价呢,右部不开心,不涨价呢,自己吃亏,所以还是保持不变比较好。
见伊稚斜面露难色,刘启委婉地说等到时候大汉西部也有特产时候也能考虑,但是目前不行。
给人画了一张大饼后,刘启颇为热情地询问了自己女儿的近况。听闻南宫公主有了身孕后他先是一愣,随后笑着拜托伊稚斜带去作为父亲给女儿的祝贺礼品,其中就包括大批量的绸缎,还有瓷器、漆器。
其中一对白瓷制成的瓷枕格外醒目,枕托以下是一个正在汉屋内纺布的女性形象,而另一个是男性策马奔腾的模样,两个一看就是大汉的帝王为自己的女儿女婿准备的礼物。
见伊稚斜面露震撼之色,景帝微微一笑,他大病初愈面色苍白,有些气虚,然而声音稳健,面上一派慈父之情,今年我们未能想到南宫有孕,便没有做小儿用的枕,这东西制作周期较长,看来是没办法在孩子出生以前送到了,到时候等东西做完了,我会遣使者送过去,还希望到时候左谷蠡王能够行个方便。
伊稚斜自然答应,气氛一时十分和谐美好。
而在椒房殿内,气氛就不太美好了。刘彻坐在母亲对面,一脸的闷闷不乐。见他这样,王皇后也没有理会他,只是拿着刘彻白天因为演武扯坏了的衣服开始缝补起来。
等到她将刘彻的衣服缝补好了,才抬起头来,看到儿子的脸已经气到鼓胀了顿时一乐,哎哟,怎么啦,谁惹怒了我们的太子殿下啊?
被母亲放置PLAY玩了很久的刘彻整个人都不太好,他别别扭扭半天,才道:阿母,父皇今天同我说,阿姊有了身孕了。
这是王皇后也知道的,她轻笑一声,怎么,有了身孕就不是你阿姊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刘彻连忙否认,过了一会后他又扭捏道,阿母,阿姊有了身孕,真的是因为我做了太子吗?那如果我没有做太子
你阿姊恐怕很快就会和你别的姐姐一样香消玉殒了。王皇后非常冷静,甚至有些冷漠地说道。
她的话让刘彻猛地一惊,他瞪圆了眼睛,满心满眼都是不敢置信,母亲怎的会这么说,还有,为什么母亲可以如此平淡的说出这些话?那可是阿姊啊。
其他的姐姐又是什么意思!母亲的话又是什么意思
刘彻第一次觉得这个正在给他把衣服叠起来的女性如此陌生,陌生到他想要后退走开的程度。
见他这个模样,王娡也不恼,她将儿子的衣服叠起来放到一边,垂下了眼眸。影影绰绰灯光之下的女人肤白如玉,温润秀丽,她眉眼柔和,唇角常年带笑,即便是做了皇后之后也一如既往的恭顺谦虚,整个内宫的吃穿用度从不曾出现纰漏,也不向景帝提封赏家族之事,极其低调。
而就是这样的王皇后却轻声对儿子说道:彻儿,我已同你姑母说好,将三公主嫁给他们家的郎君了。
刘彻闻言一愣,正要开问追问,却见王皇后让侍女端来了边上的一盆月季,然后拿起了锋利的剪刀,咔擦一刀剪去了残花。本以为母亲是要剪下花枝做插花的刘彻又是一愣,他有些弄不明白母亲的意思,但是感觉整个节奏都在母亲掌握中让他本能得感觉到不快。
你可知,我为何会在这个时候谈好三公主的婚事?
儿子不知。
王皇后微微一笑,我请你姑母去老太太那边传了一句话,三公主的婚事,便是代价。
母亲您怎能?刘彻着急地说道。
然而,他拔高的嗓门被他母亲并不响亮却气势迫人的一句话给镇住了,彻儿就不想知道母亲请你姑姑传了什么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