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当然不是因为怕忍不住揍孩子而不开设小豆丁学校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抵抗力问题。

    在一个没有过多消毒措施的时代,人口长时间群居很可能会使得传染病蔓延,尤其是抵抗力最弱的孩童。虽然基础教育从娃娃抓起,但夏安然确实不敢冒险。

    就算是以成年女子为主的学堂都曾经发生过冬季风寒传染事件,最后还是小国王强行要求每个女子在进入校舍前都必须带着孩子洗手洗脸,学舍房间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开窗通风等举措才将大型感染遏止在摇篮之中。

    一旦学校发生过一次大型传染事件,那么夏安然毫不怀疑这所学校定然会开不下去,哪怕他们支付全额医疗费也一样。

    风寒约等于闯鬼门关的时代,又都是带着孩子的母亲,没有几个是有这个胆量来冒这个风险的。

    女子上学虽然看着热闹稀奇,但说白了也就是为了给教育孩子做准备,大家看个稀奇也就罢了,谈论的重点很快放到了这个国王信箱上头来,众人对此都有些莫名其妙。

    其实你说举报什么还比较正常,殿下要知道我们开心的事作甚?这这这,这真的很奇怪啊!

    这个信箱挂在那儿一连小半旬没有一封信,但每隔五日,使者依然会来用特制的钥匙打开小锁,风雨无阻。

    这样的举动都落入了暗中观察的人眼中。

    终于有一日,在距离卢奴县最远的北部涞源县,有使者打开信箱时看到了一封信,不光是使者本人,就连周围的围观群众都惊呆了。

    居然,居然有人往里面投信啦!!

    写,写的什么?围观人士纷纷聚拢,但他们很快被使者呵斥。

    使者取出一个木箱将这封写了不明内容的信件放入,然后在木箱上悬挂铁锁,于木箱边缘加上封泥并且在上头慎重敲下了自己的官印。

    这一系列举动全都在众目睽睽之下。

    有村人小声呢喃,不,不打开吗?

    这是呈送给殿下的,未达殿下手中不可开。使者做完一系列举动后说道。他也没想到先开张的居然是涞源县,幸好一整套工具都带在了身上。他一时间有些兴奋,来不及和乡亲们多说就策马而去。

    作为第一个收到了群众信件的人,他面上也是非常有光的。

    所以那封信写了什么?

    这个话题成为了涞源县足足小半个月的重点话题,一时间无论是县丞还是街上的恶少年均都惶惶,纷纷谨言慎行就怕被人抓到把柄。

    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是当地的一户人家刚生了大胖孙子,老人家又识字,就耿直地当真写了这喜事告诉小殿下了。

    大家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不久之后有人带了一篮子红鸡蛋上门,说这是殿下送的贺礼,真相这才被揭晓。

    那一篮子红鸡蛋一共九个,被老人家护着,只送了两个给亲家公亲家母,旁的全都留给儿媳妇吃了。这可是殿下送来的红鸡蛋,可不知多富多贵了。

    给儿媳妇吃了产奶,到时候他孙子一定又强又壮本来这么想的老汉最后拜倒在了金钱势力之下。这年头孩子夭折率高,每家每户谁没有个夭折的娃,那真是福气大了。

    这殿下送来的鸡子,那肯定不一般,尤其还是这红灿灿的颜色,一看就叫人喜欢。当下拿着好东西来找老汉换鸡子的人络绎不绝,老汉实在扛不住,就和人换了几个。

    等换完之后他心里头内疚,觉得这是在拿他孙子的福气换钱,就将这些换来的鸡鸭鱼肉全都往儿媳妇肚子里塞了。儿媳妇被补得红光满面,奶水充足,小孙子本就身体底子好,这下子能吃能睡的,抱出去看到的孩子被人看到,纷纷觉得这娃福气足,一定能好生长大。

    而要到这鸡子的人家捧回去毫不犹豫就剥开来给孩子他妈吃了,吃完了到底不舍得,就拿着这蛋壳和旁的鸡子一同煮,名曰沾沾福气末。

    这些红鸡蛋是夏安然让人拿苏木来煮的,本身就是植物性染料不固色,一下水,水就变红了,当下多煮一会别的鸡蛋也带了点红,这些个沾染了福气的鸡蛋也最后也都进了女人肚子里。

    说来也巧,这一批孩童个个都颇为健康。

    自此,中山王的鸡蛋就莫名成了被热烈追捧的产品,甚至于谁家要是生了娃立刻就会有同乡送来纸笔催促他写信给殿下,好求来贺喜的红鸡蛋。

    小国王感觉非常莫名其妙,他一方面对所有人解释那只是普通鸡蛋,另一方面也觉得下头一面叫好的状况有些离奇,如果不是仔细调查确认没有人在背后做手脚,他都要怀疑会有如此局面是有人刻意推动了。

    阿兄,这信箱当真有民意贯通之效?陈娇作为一个劳动力被夏安然拉来整理书信,她一边将家中喜得贵子的讯息整理出来,一边皱眉说,这信箱收到现在,几乎个个都是写的生子之讯,剩下的就是成婚之喜。阿兄,这个信箱真的有必要开吗?

    夏安然正在给窦皖写信,闻言,他落笔丝毫不停,只笑道:娇娇,信箱才开一二月,还早着呢。

    陈娇一边在纸张上抄写这些人家中的住址一边叹道:可是我总觉得这是旁人来占便宜的。

    九个鸡蛋才多少钱?夏安然摇摇头,女子生产本就需要营养补给,将将生产后的几日最为重要,多吃些鸡蛋对大人小孩身体都好。

    阿兄!

    娇娇,你太心急了。他干脆放下笔对妹妹说道,而且,你没有发现民众对于信箱的态度已经有了转变?

    他们已经不再过多关注去投递信件的人了。

    小国王眉眼含笑,他静静看着妹妹由惊讶转为恍然的表情,便知道她想明白了。

    陈娇的性格和刘彻全不相同,虽然同样聪慧,但性格、出身、环境使然,她比刘彻多了一份急促感。夏安然知道这是为什么,也能理解这一点,但是他不打算纵容妹妹这份坏习惯。

    任何事情都是欲速则不达,一剂药下去就能将人治好的多半是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救急,却不可以治病。

    治理国家也一样。

    放国王信箱在那里就像是在羊群中放进去一匹健壮的狼一样,整个羊圈都会被炸开。

    受到威胁的也不是一头两头,而是全部。

    这个信箱的意义一个不好就如同后世的文字狱一般,在民间就会形成白色恐怖。大汉国的邻里互相揭发制度尚未被废除,平日里头大家看在感情深有些事情也就罢了,天高皇帝远,只要官府看不到,你做些能容忍的事也就罢了。

    但官府看不到,别的邻居却可以啊。自己不犯错没用,但是谁能保证邻居没错?这要是哪个不对付的邻居写了一封揭发信,不是大家全玩完?

    所以在最初时候,没有一个人敢去投递,因为观察着这个信箱的远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几乎所有人都在盯着。箱子他们是打不开,但是人的嘴怎么撬开他们还是有办法的。

    那时候,这个举报信箱可不是能为他们开辟晴朗天空的钥匙,而是送他们入狱的威胁。所以夏安然换了个切入口,他让人从报喜开始。

    而这些报喜的人均能拿到反馈,一个是说明这些信件的确会被上峰观看,就增加了他们对于这件事的信任感;二来也是将信箱的恐怖形象抹去了点;三来则是督促民众们多多学习,好好练字。

    现在关注信箱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见到使者收走信件,大家也都见怪不怪。

    这只野狼日日在羊圈里帮忙运送草料,还自己吃草,时间久了羊群自然也不会过多关注它。

    如果有心举报之人,那么他们等待的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夏安然一边说,一边将一张纸递给了陈娇,先不说那个,娇娇,这个你不若去跑上一趟?

    陈娇茫然接过,展开一看,原来是北边北平县那儿来的书信,询问能否可以在北平县也开设一下女子学院。陈娇顿时精神一震,阿兄!我可以开吗?

    娇娇不妨先去看看吧。夏安然淡淡道,女子学院开设问题有许多,即便是在眼皮子底下此前都曾经出过差错。北平受代郡影响颇大,女子多好武装,为何会突然想要习文?其中还是应当研究一二。

    娇明白。陈娇捏着这张肯定了她大半年努力的信函说道,我定然不会轻易下达决定,明察暗访突击检查和官员扯皮,一样都不会漏的,定然要将北平发生了什么打听清楚。

    呃这也没必要,小国王眨眨眼,没舍得打击妹妹的积极性,继续说道:你带上张汤一起去吧!他观察力强,正好能帮帮你,就是他的学业可能会耽误。如果他走不开,你同阿兄说,我另外给你找人。

    另外,如果当真要开学舍,你也得问问卢奴这儿有没有夫子愿意过去。此前不是说有几个可以留校的好苗子吗?不妨问问他们可愿一试?愿意的话你就带过去看看环境,也摸摸脾气。

    从卢奴到北平距离挺远的,如果谁都不肯去也莫要生气,实在不行就在当地找几个带回来教上一段时间就好。

    陈娇默默听着。

    小国王一边絮絮叨叨,一边重新拿起毛笔,娇娇你一个人过去,许多事还是要当心一些。譬如千万不能晚归。

    陈娇看着自家表兄说个不停,忽然抿嘴笑道:胜兄如此模样,娇娇都要以为你不是我表兄啦!

    不是你表兄是谁?夏安然三两下将注意事项写好,边递给妹妹边笑道。哪知陈娇上来接过后旋身就跑,远远的丢下了一句话:我观前几日程家阿母就是这么关照程武哒!

    小国王的手在半空中顿了好一会,方才若无其事地按在了自己的太阳穴上,那里正在突突直跳。

    呵呵。

    妹妹调皮捣蛋怎么办?没事,教训一顿就好。

    第104章 帝国裂变(17)

    正当中山国因为一个小小的信箱上下热闹万分之时, 远在长安城的刘启也终于活动了起来。

    景帝在前元四年就正式开始修建帝王陵寝。那是他登基后的第四年,也就是平定七国之乱的那一年。西汉帝陵的修建时间十分随机,尚且无规制规制, 所以有的皇帝早早开始建造,也有的拖到人生中的最后几年方才动工, 主要根据国家财政可支配收入来决定。

    而在定七国的那一年, 是汉景帝人生中的一个高峰,自那以后汉帝国正式走向了中央集权之路。

    七个被铲平的富饶诸侯国给景帝提供了大量的物资, 七国之乱的乱臣贼子又为他提供了富余劳动力, 阳陵的修建便是因此而启。

    刑徒的身份与来服民役的百姓不同, 他们是没有人权的,如果说寻常百姓偷懒是以喝骂为主,那么对付他们直接就是上鞭子。

    最脏、最累、消耗最大的活计均是由他们来做。而这一批刑徒中有不少都是金贵出身, 能够忍受得住这样对待的人不多,因此过去这些时间内大量的刑徒死亡,劳动力出现了缺口, 但后来这部分缺口倒是被颍川郡的涉案人员家属以及其家族所补充。

    但刘启对此一点也不高兴。

    颍川郡这次出事无疑是在打他的脸,而事实上如果不是小儿子发现了其中端倪, 他可能还被蒙在鼓里。

    对于一个以集权为傲, 并且也的确取得了成果的人来说,发现其实他的掌控并不那么牢靠, 无疑是一件极为讽刺也极为让他愤怒的事。

    颍川的人被连根拔起,颍阴侯被除侯,相关的家族人员被清算,私吞的家财被收缴, 枝枝蔓蔓基本都被清除干净。能找到冤主的尽数归还,曾经被迫害过的也均是拿到了一定补偿。

    这些罪无可恕之人的血涌入了颍川之中, 倒也符合了那句童谣。

    最终也算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故事看起来就这么结束了,但只有刘启自己知道,这件事在他心中没有那么容易结束。

    颍川郡一事告诉了他,如今的大汉行政体系是有漏洞的,这个漏洞如今只是多了几个鱼肉乡里之人,而等到以后,就有可能出现暗自屯兵之人。

    这次他们在处理颍阴侯时,就因为其手上有兵,徒增了不少难度。如果地方的消息无法第一时间被他掌握,那可能造成后果实在太过可怕。

    刺史制度好用,但是如同父亲的想法一样,刘启觉得这个制度用个一次两次也就罢了,用多了也将失效,而且如今的刺史归于丞相之下,如果一味抬高刺史制度,那便是抬高丞相的地位。

    丞相位置高一些不好吗?大汉国的小太子歪着头问,彻儿觉得周丞相很厉害啊。

    刘启自鼻腔发出了一个笑音,哦?你倒是说说周亚夫哪里厉害了?

    刘彻眨眨眼睛,有些不明白父亲为何会问这个问题。周亚夫有多厉害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吗?

    尽管如此,他还是老老实实地说道:儿子听闻周亚夫为将时,可折吴、楚之锐锋,不数月而平大难,其为相,守正不阿,秉公而行。

    阿兄说过,一个臣子能做好自己的本分,那就是称职的臣子。如果能在自己的本分之外还能做好别的事情,那他就是个好臣子。

    丞相本身为将,儿子看过祖父当年劳细柳军之记录,细柳军军纪严明,犹如金城汤池之固,儿向往之。

    刘启看着小儿子挺起胸脯双目含光的模样,笑着摇摇头。他没有评价儿子这一番说辞是否正确,更没有对儿子说在他这个做帝王的眼中,周亚夫周丞相又是如何,而是先问了一句,你胜兄同你说的臣子那一套是怎么回事?

    嗯~刘彻眼珠狡黠一转,然后咧开嘴对刘启说道,阿父,我来考考你。

    哦哟,你还要考考我?刘启笑了一下,他捏了捏儿子的小鼻尖说,行,你考吧。

    刘小猪双手负在背后,格外严肃认真地清了清嗓子,方才我说了称职的臣子、好臣子,那么阿父猜猜,如果有一个臣子,特别能干,什么任务都能够完成得漂漂亮亮,而且所有人都说他好,就连他的敌人也说他好。阿父你说,这样的臣子是什么臣呀?

    刘启唇边含笑,眸中却有一道暗芒掠过,他拢了拢袖子稍稍欠身说,还有这种臣子啊,这么能干一定是闻名天下的贤臣啦?

    阿父答错啦!听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刘彻可骄傲坏了,他撑着小腰板说道,这样的臣子,是佞臣。

    哦?

    刘彻没有发现父亲非同一般的态度,他得意洋洋地给父亲说从兄长那边听来的故事,阿兄给儿子讲了秦人赵高的故事,其为始皇臣之时便极为灵巧,人缘亦佳,是以始皇信任他,才让他持印随行。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洛娜215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洛娜215并收藏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