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礼物,我替你们父亲收下了,听闻里头还有太子的手笔?

    刘荣忙出列答道:回祖母,孙儿仅是帮着改了些遣词造句,主要还是弟弟们自己写的。

    太子如此做派让老太太不由点了点头,她当即颤巍巍地拉着刘启的手对着亲儿子狠狠得夸了一把孙子,夸得刘启都不好意思不赏。于是,小国王们又人手得了一份小礼品。

    若非这两位面子上十分真挚,都让诸侯王们以为这是一出皇家的自演自夸了。这些小皇子们才多大,还治国理念,也不过就治了这么几年,能有什么理念。

    嗤

    刘启张望了下被窦太后翻来覆去摸的书册,心里头很是想要拿来看,但作为一个君王,和老母亲抢东西这实在有些失身份,于是他忙转换了话题,朕听老二方才说,这册子里头还写了些你们就藩之后未解的问题?

    这个问题他没有指定问谁,几个小皇子们便纷纷点了点头。没错,为了表现大家是真心实意不是敷衍自夸,小册子里头还填上了些小国王们没有解决的又不是太蠢的问题。

    就像抄作业时候一定要抄错那么几题一样,一份太完美的答卷只会让看客在心里把你的地位抬得太高,但这对于小皇子们来说没必要,他们是完全的治国新手,太老成也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没看册子,但是刘启已经是面带笑意,他指了指小皇子们对面的叔伯们,怎么,你们遇到问题就没去问问别的藩王?

    都是自家亲戚,害羞个什么,你们问朕倒是不害羞。

    刘启手一扬,一锤定音,有问题你们就问问别的诸侯王,你们面前这些个都能问,他们可比你们能干多了,每岁交上来的户籍经过对数都是年年增高。

    诸多藩王们只是喝了一杯酒的功夫,就硬是被加了一个照顾小崽子们的任务,内心顿时十分复杂。

    你爷爷的,平时收到当皇帝问策的信已经够烦的了,未来难道还要收到侄子的信?

    还让不让人安心做藩王了?

    户数增加,那不是废话吗?那是中央调查组,来查郡国内人数、田产收入的,这数字不好看那是要问罪的,谁家每年到了这时候不是想办法凑数字啊?

    这件事大家心里头都有数,当皇帝的也有数,现在却被人拉出来当做借口,偏偏他们这些当藩王的还不能解释,解释了就是欺君

    啧,这事果然是上头这个当皇帝的大侄子搞出来的吧?还拿儿子当借口,心黑,太黑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夏喵:=w=

    刘彘:=w=

    皇子们:=w=

    皇叔们:别特码狡辩啦!你利用自己儿子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刘启:我不是,我没有,我什么都不知道。

    刘启:算了,我知道你们也不想听我解释,那我就不解释了

    刘启:我只想说一句话我儿砸们就是这么优秀,哈!哈!哈!

    皇叔们:嘎嘣嘎嘣捏拳头

    昨天有宝宝说斜着放木桶,找不到辩驳,作者君来给你们破题嘎嘎嘎嘎,

    木桶理论的确也有旁的说法,那就是将水集中在较长的这边,就是将木桶横过来放,但是作者君必须耿直得说木桶本身的目的是为了提水,不是为了储水,这样的确也可以多放水,但是有啥子意义呢?

    任何一个企业和国家肯定是没有办法走这样的翘脚的。

    举个例子。

    以前京东的客服和快递是他们的强项,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有没有但是上海曾经有一个叫易迅的平台,他们的东西可以上午买下午到,15年的时候吧,在当时已经十分逆天了,后来这个板子被京东吃下来(共享物流)然后易迅就慢慢消失了。

    以前上海还有一个一号店,这家店是网上超市,东西非常非常多,后来也被京东给吞掉了。

    这是因为京东以前一直有个短板,一个是卖的东西少,以前基本它真的只卖电器和小家电,另一个是配送一般般吧,也不能说慢。

    所以一号店和易迅就填补了它的市场空白,简单说就是因为京东的这两个短板给了别的电商分流它的资源。

    吞了易迅和一号店以后,京东又大力发展物流,现在京东的自营物流甚至能堪比专业的顺丰,(也就是将木板无限加长)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大街小巷贴着的都是京东招收快递员的小广告。

    配送的确成为了京东的长项,在很多时候我也是宁可去买京东也不买更便宜的淘宝,就是因为京东快,而且退换服务好(毕竟上门来取)

    但是现在你们也知道了京东要削物流这块了。

    这就是木桶斜放的一个结果。

    木桶有很多块木板组成,斜放的前提是,你除了那单独的一块短板,别的都能带动,那没问题,斜放后盛水还能有很多,(但肯定没有所有木板同样长度竖起来的多,因为斜放就意味着有2个空面,而竖着放只有一个)但是如果你的公司翘脚十分严重,只有一块或者两三块是长的,那也没用,只能放薄薄的一层水。

    而且斜放也意味着顶部会有漏空,接触面会比平放时候更大,无论是蒸发量上也好,会掉进来的杂物也罢,最后你这一盆水就算能放再多,脏到已经不能用了还有什么意思?

    斜放也是一种破题法,很多公司刚刚建立起来时候不少都迫于无奈只能走这条路,也未必不能取得成功,但是等发展到后来他们必须慢慢将木桶摆正。

    别忘了,无论你用什么姿势斜放,都一定有一个或者若干个支点靠山,最初没关系,但是当你水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些支点靠山因为受力面积小,就会成为你木桶外在的主要受压点,最后很可能破坏木桶本身。

    而且当你有一天想要将木桶重新竖起来的时候,里面水的波动不可避免,而在波动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将沉在水底的垃圾搅动上来,一缸水就此变浑浊。

    一旦变浑浊的水想要让它再安静下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水桶越大,斜放的时间越久,垃圾就越多。

    而堂堂正正站着的木桶就不会有这个困扰肯定也有杂物,但因为它的开口面积小,杂质也会比斜放少。

    (当然理论来说木桶也不可能无限增高底盘会吃不住哎呀这个不管啦)

    企业管理肯定是走长期管理哒,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公司就和烟花一样,就璀璨那么几分钟呀,所以斜放这个手段是不成立滴。

    你们还能从斜放木桶的抗压性、易摔性、等等方面进行论述。

    看在作者君给你们贡献了如此优秀的切入点方便你们写小作文的份上

    那啥~咳嗯(疯狂暗示)

    第85章 大汉华章(83)

    其实什么都没做的刘启并不知晓自己已经背上了一口黑锅, 他重新招手示意舞者入场,心情实在好,甚至还自己下场跳了一支舞。

    没错, 亲自下场跳舞。

    大汉朝男子的社交项目里面,必须含有跳舞这一项。当然如果是武将, 那还可以选择是舞剑, 总之,就是要有舞, 哪怕是尬舞也得舞。

    这是因为他们老祖宗刘邦留下来的老刘家以及众多开国功臣们的传统。

    秦末法制严苛, 高压环境下自然会逼出高度发达的娱乐需求, 但秦朝本身又打击娱乐业,饮酒就成为了一个发泄手段,还是一种富贵人的活动。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舞蹈这项艺术, 然而秦法又限制了歌舞伎的存在以及开宴的次数人数原因等等

    那我自己跳总行了吧?

    刘邦年轻时候是有名的二混子,精通几乎一切娱乐技能,其中无论歌舞都很擅长, 歌就不必提了,大汉的国歌就是他写出来的。

    也因此, 汉朝相对来说在歌舞方面的管制比秦朝要开明不少, 毕竟老祖宗当年就是靠这套来交朋友的,这些朋友也有不少都是开国大将。

    咳, 在早期,打赢了胜仗大家一起尬舞一番也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式。

    汉宴有以舞相属的礼仪习俗,这种就和西方的交谊舞类似。宴会的主人先一步出列舞上一曲,然后他随机邀请客人, 被邀请的客人一定要跟着跳,然后大家集体一起跳。

    但他没想到刘启居然会开动这种模式, 毕竟这不是常规礼仪,更像是即兴之举,可做可不做的那一种。

    但刘启借口今天在这里的都是自家人,虽然是正式接见,但是也可以说是家宴,出列请大家一起玩游戏,那谁能推脱啊。

    夏安然看着这一幕,表情十分僵硬。

    此时的跳舞,其实就是合着拍子摆动作,像刘启这个等级的,自然还会拿着长剑来摆动作。刘启练过武,他摆出来的动作自然也不是什么空架子,一动一静之间均都张力十足。

    夏安然害怕的是他,真的不会跳舞啊!

    也不是没有练过,但是他四肢协调的环境一放到音乐之中便不由自主地发硬,一看就显得特别尴尬。

    虽然他有把握老爹不会来坑他,但是没有把握别人不会,这时候不上场尬一下就是表示不友好。当年东汉的大文学家蔡邕就是因为拒绝了别人的邀请直接得罪了这位主人,最后落了个狼狈而逃的结果。

    夏安然冷汗涔涔,他无意识地看向了对面,忽然发现了好多叔伯爷都在若有若无地看着他这个方向。

    顿时,小国王背后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他猛然间回想起了郅都此前对他的警告,作为一个典型案例,他在诸侯王们的心里无疑是非常不讨喜的。简单的说,对面那一排,一个对他有好感的都没有。

    不要说对面了,他自己这里一排能称得上自己人的也是凤毛麟角。

    之前浪得太过,现在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其实本来也没什么,但是偏偏这场宴会有史官在侧啊。

    到时候一句「中山王,拙」的定语下来流传千古,他不要面子的啊?

    偶像包袱很重的小国王视线一扫,瞄到了乐师那儿有一副古琴,顿时眼睛一亮。

    他会古琴,是太傅瞿邑教的。

    夏安然不知道自己的弹奏水平在这个时代算是什么水平,但听他弹琴的人一般都能安静地将一曲听完,应该是还可以入耳吧。

    于是,就在刘启一舞完毕邀请刘武兄弟一起来跳一曲的时候,小国王主动举手示意他来伴奏。

    刘启自然兴味十足地允了。在这样的宴会上当儿子的给老爹和叔叔做伴奏可绝对称不上丢脸,相反极为长脸,当然刘启知道自己儿子离京前没学过古琴,是就藩后学习的,对儿子的琴技自然要求不高,能不偏音即可。

    刘启转头还调侃梁王刘武,你可是亲叔叔,可要踩准拍子。

    刘武洒脱一笑,他接过老哥借给他的长剑对着夏安然说道:侄子,叔叔若是跳得不好,你可得负责哈!

    小国王盘膝而坐,他面前的桌案上酒食均被撤下。刘启特地吩咐侍从为他取来了一把好琴,小少年正在调音适应。听到刘武的话,他抬头冲着梁王腼腆一笑,只手下不停,指尖连环切过,便是一串陌生的音调奏响。

    梁王接音稍愣,随后竟直接拔剑出鞘。他直言:如此洒脱之曲,叔叔我自不好藏剑于鞘。

    说罢,便见他剑光一闪,刃光破空而去。

    坐在主位的窦太后双目几乎失明,她自是看不见下头的样子,便侧首问自己儿子:下头怎的了?武儿舞得如何?

    刘启正半阖目听曲观舞,被这一问他便笑了:母亲,胜儿顽皮,他特地奏了一新曲,哪料三弟只听泛音便出鞘舞剑,硬是接下了这一挑衅。

    哦,胜儿没能难住武儿啊。老太太顿时乐开了花,胜儿小小年纪,能编出此曲也算难得,你可莫要责怪于他。

    怎么会呢,刘启笑道,不过是叔侄之间的小玩笑罢了,这亦是说明了胜儿和三弟之间甚是亲近。

    帝王下了判定,自然不会有人在此时扫兴。

    梁王一舞结束后,中山王亦是收弦敛袖,二人齐齐站起向帝王行揖礼。

    刘启摆摆手笑着夸了两句让此事彻底定性,随后他点点刘胜,笑骂了一句:你皇叔可是熟练音律,你这个初学者可难不倒他。

    初学者?刘武倒是有些吃惊,他对着刘启问道,皇兄,胜儿这是学了多久?

    刘启故作思索,还向着身边的内侍做询问状,差不多是一岁不到?

    竟如此?刘武面露惊奇,我闻方才胜儿所奏之曲,弹拨转俱佳,音中亦有魂,还以为他自小练琴呢,看来是胜儿在此道天赋极佳。

    但凡当老父亲的自然没有不喜欢别人夸奖他儿子的,刘启也不能免俗,他大手一挥表示这把琴就赏给儿子了,希望儿子继续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了这把琴。

    夏安然低头看了眼明珠暗投的这一尾琴,顿时有了一股子内疚的感觉。

    许是接了这个任务,大概知道凡古物都有魂的缘故,现下他看自己的这把琴就觉得若干年后也会发布一个类似于「给我找一个真正爱琴的主人」这样的任务,便觉得脑仁疼。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抱着琴不放,很是认真地修行了一番琴艺。

    此为后话不提。

    在刘启和刘武兄弟先后表演节目之后,各路诸侯王为了表示尊敬,自然也要上前表演节目,一时间这场面便十分热闹,真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就连俳优和娼者的戏码也全都被这些尊贵的侯爵、国王们给抢走了,只能沦为配乐。

    夏安然看得也很是乐呵,但等到风水转到他们这儿他便感觉有些方。

    怎么还带一个个轮流表演节目的?这难道不应该是自愿报名?

    这时候自然没人和他说理去。河间王表演了一段弹奏,唱的是先秦诸子百家时期的曲乐,很有古风。

    老四鲁王下场为大家跳舞,同时他同胞兄弟老五刘非则是下场舞剑,虎虎生风,后来二人还即兴表演了对舞。都是兄弟,虽然没有排练过,但依然默契十足。

    接着就轮到小透明皇六子刘发。作为这里除了刘彘之外唯一一个没有同母兄弟的藩王,他只能独自表演,就见他同乐匠嘱咐了几句便深吸一口气下了场。

    估计是因为很少参加这个场面的缘故,刘发的动作极为僵硬,他非常地放不开。旁的人是在整个厅堂来回游弋,毕竟这里呈现一个长条形的造型,如果一直站在原地,后面的人就看不到你了,让客人伸着脖子看多失礼呀,所以大家基本都会尽量多转几圈增加些观众投入度,偶尔还会来个配合性动作,譬如在一个漂亮回旋之后偷走别人桌上的酒盏什么的。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洛娜215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洛娜215并收藏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