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洛娜215(101)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没什么关系。
锁子甲这玩意说白了卖的就是一个创意而不是技术。只要能将铁丝做出来,这种简易的环环相扣的技术下,人人都能做一个锁子甲,要不然这东西以后也不会变成低配铠甲了。
夏安然有底气将之拿出来卖完全是因为他手上有做铁丝的技术。别人做一幅锁子甲的时间,他可能可以做上五六副。
这样的工作效率下,别人根本就没有竞争力。
所以,这就是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所以,科技才是第一发展力鸭!
小国王颇有些美滋滋地对着弟弟炫耀,刘彘听得小脑袋一点一点,满脸都是与有荣焉的骄傲。
铁丝的发明他自然是知道的,因为夏安然的刻意纵容,中山国的内政、科技创造、人员变化、朝堂格局等等基本上没有避讳过他。
关于这一点刘彘其实也有些不解,他身边的内侍告诉他这一切都应当算是一国机密,一国之主是不会告诉常人的,同样是他兄长的赵王就会特意避着他。
刘彘当然不会去问为什么兄长要教授他这些,但他心里却很是有数,阿兄对他特别特别好,最喜欢阿兄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中国本身没有留下来铁丝拉扯技术,肯定有,但是就是没有流传金丝银丝倒是有,文中的技术是欧洲那边哒。
话说你们都没发现关于绳子这边之前被我跳过了鸭,得意叉腰。
哈哈哈哈撸皮子变成撸老虎的笑死我啦!
话说我在写鸡毛掸子的时候,校对君就来敲我了,她说:鸡毛掸子这个也太不友好了为什么不弄个毽子什么的?鸡毛掸子一看就特别不和平。
我感觉她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推眼镜)
哎,我们这代人,家里头都有一个一物多用非常结实的鸡毛掸子呀。泣。
话说你们关于【见微知著】【见微知萌】的理解非常到位,大拇指。
没错,就是买了口红就想买底妆,然后就是眼影、腮红、隔离、防晒、小裙子,小鞋子,项链发饰一条不归路。
而这一切都是口红引起的=w=
啊对了,这次出游,我发现黛珂的隔离在西安表现比CPB好很多啊!相似地形的宝宝可以试试黛珂的隔离。
价格也很友好,是CPB的一半。
CPB的隔离对油性皮肤的确友好,但是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哑光,不是很喜欢水光肌来着。
黛珂润色效果不错,可以隔离+粉饼直接出门的那种。
等我到江浙沪试试它的表现再试试来REPO
第78章 大汉华章(76)
小豆丁黏黏糊糊地赖在兄长身上要抱抱。这次一回京, 下次什么时候能见面就不知道了。
再走一段路胶东国的车马就要来汇合了,到时候作为胶东王的他就不能够再和兄长黏在一块,趁着现在要多黏黏。
为此, 他连小伙伴们邀他骑马都给推拒了。
夏安然撸了把弟弟的小角头,见小豆丁心情低落也不多说什么。
分离, 这是小皇子们的必修课。
刘小猪在历史上已经算得上是幸运, 起码他一直陪在亲生父母身边,更是陪到了父亲最后一刻, 而其余的皇子们都没有见到帝王的最后一面, 他们甚至是帝王去世之后很久以后才知道了这一信息。
帝王过世, 新旧王交替,为了国家稳定新王必须马不停蹄上任。是以,对于小皇子们来说, 他们接到的与其说是父亲过世的通知,不如说是弟弟即位的告知书。
这其中有多少防备姿态,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整个皇宫中最柔软的人是他们的大哥刘荣, 其次就应当是他怀里的这个小豆丁了。
夏安然捏了捏弟弟的羊角辫子,觉得弟弟压在身上实在有些重, 加上弟弟这么黏糊他也不好做事啊, 于是做出一副忽然猛然间想到了什么的姿态说:彘儿,你书都背完了吗
怀中的小身子微微一僵, 小豆丁仰起脸,表情特别委屈,彘儿前几日就背完啦!阿兄你不记得啦!
夏安然就这个姿势,嘿咻嘿咻地从箱笼里头又掏出了几本书, 义正辞严地说道:阿兄怎么会不记得呢?但是彘儿啊,阿兄一想觉得我们学的还是少了些, 万一父王考校功课就麻烦了。
刘彘小嘴巴张得老大,难以相信自己刚刚还觉得最好的兄长居然让他在旅游过程中还要背书。
这,这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小国王还特别振振有词,多学一些总是不会错的,彘儿你要想想,你学得多学得快,阿父就会越高兴,以后还能不能出来玩就全看在这一举啦!
刘彘:阿兄你当我是笨蛋吗?一山还有一山高,学无止境难道不是你说的吗?
刘彘默默摇铃,等到车停后利落地跳下了马车,气哼哼地跑去找了小伙伴们。
还是和小伙伴们一起骑马比较好,不陪坏哥哥说话了。小豆丁之前那点即将与兄长离别的小惆怅顿时一扫而空。
一日之内抛弃了兄长又被弟弟抛弃的夏然心安理得地独享了一个小马车,然后他展开了中山国那边快马运送来的卷轴。
上头写的是一个好消息,中山号经过小半月的航程,顺利归国,货物均都完好无损,就连此次试验运来的数十头牲畜也安然抵达。
此次中山国船上备好的饲料都是特地配置的精饲料和之前制作的青贮,适口性极佳,所以这些本来以为会晕船的牲畜等地上秤之后非但没有掉膘,有的还胖了几斤。
畜官起先不知情,还以为是河间国做生意厚道,等搞明白之后再看向兽栏的眼神就不对了。如果不是被人拉着,他恐怕都想要将中山国所有的牲畜都塞进去住上一段时间。
这个小格子养膘的能力太惊人了。
事实上,有同样想法的不仅仅是中山国的畜官,河间国派来随船的官员亦然,他几乎不可置信地看着一路船行却越活越胖的牲畜们,情不自禁地跟着想要将兽栏也去应用一回。
这长膘的速度太快,当然他心里也非常清楚,秘诀不在于兽栏,而是中山国配置的兽类饲料。
中山国的人居然奢侈到会给牲畜配备饲料的程度,这一点在他们看来也是极其难以置信的。而经过研究他发现,这些饲料中不单单是干草,还有许多粮食谷类。
这吃得比人还好啊!
当然,这个想法是他基于寻常人生活水准而发出的感慨,河间国富庶,自不至于如此。
除了寻常的谷物之外,里头还混入了些他不知道是何物的粗纤维物质。根据畜官的经验看来,他认为这种物质才是吸引牲畜的关键所在。
可惜一时半会儿间他看不透这个。
河间国的畜官每日都在牲畜栏边上绕来绕去的举动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但是看他在认真研究饲料而没有起什么歹心,众人便也不多加干涉。
只是自家的寻常饲料在别人看来是竭力想要破解的配方,这一点来说嘿,还挺爽的。
咳咳,忽略这些带着点不友好的想法,中山国的船员们和河间国派来的官吏们总体来说还是相处和谐的。
毕竟他们是兄弟国嘛,要守望相助来着。
河间养牲畜的历史比中山国还要长,这次他们带来的猪驯化痕迹就比中山国要重,具体表现在性情更温顺,肉也更嫩。
但是它们的体格也要更娇小一些,所以在这些豚抵达中山国后,畜官尝试了若干次想要让它们和中山国的本土小母猪谈朋友,却发现呃,中山国的小母猪们对于这些个子矮矮的小公猪完全没有兴趣呀!
母猪们:个子都没老娘高还想要追求老娘?等老娘理智不在了的时候再说吧!
踢走没商量!
畜官们:TAT
公猪们对于被小母猪们嫌弃却是半点没反应。虽然被白富美嫌弃了,但是这里伙食好啊,住房场所也特别赞,还有人给他们打水冲凉,对比以前的场所,简直是天堂。
万万没想到会卡在这一步的畜官们心很伤,偏偏按照殿下的指示,这些公猪都必须要做种,不允许宰杀,现在只能把这些干吃饭不干活的公猪们养着。
看到这些公猪一个个都像是被阉割了的小公猪一样,每天无忧无虑的,吃了就睡,睡了就吃,没事就晒晒太阳逛逛街,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就连河间国的畜官也跟着挠头。
他对着用怀疑眼神看他的中山国畜官解释:不,它们在我们那真的不是这样的!
它们都可凶可有攻击性了!我们真的是按照你们的标准来挑猪的!
呵呵中山国的畜官将之一五一十地写在了给小国王的书信上头,他觉得这事得黄。
收到信件的夏安然倒是半点也不担心,他当即研墨吩咐畜官再等上一等,现在天气还有些寒凉,猪会有条件地选择一年中季节最好的时候产子以保证存活率。
当然在后世,因为环境的优越性,家猪已经发展到可以全年发情的程度,但是在西汉显然它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猪是杂食性动物,但相对来说它们更喜欢采食植物的根茎,所以秋季是它们最喜欢的采食季节。但因为秋季之后便是难熬的冬季,所以母猪会尽量在夏末或者夏初的时候生下小猪仔。
猪的怀孕周期差不多是三个月,也就是说一般它们会选择在冬末或者春中时候挑选丈夫。
等到那个时候,在荷尔蒙的促进下,就算是矮穷矬的小公猪也会变成小帅猪啦!
如果到了那时候母猪还是嫌弃这些猪,那也没关系,将亚成年小母猪隔离起来不让它们见到中山国的小公猪,目所及处只有河间猪的话,等它们成年了自然而然就会觉得世界上只有这一种公猪了。
至于对方体型比自己小咳,自然界中公的比母的体型小的难道还少吗?
处理完了畜官的哭诉,夏安然又打开了来自少府的书信。
在那里头他又看到了一个好消息。
在他离开中山国小半个月以后,第一节 陶状管道正式出炉。
这一点要多亏中山国曾经有制造大型管道的经验。陶轨薄厚不均,烧制上便很有难度,虽然使用了龙窑,但是匠人们依然不敢烧制过长的陶轨。这次出炉的均是成人一臂长,一一敲打辨音过去后,匠人们判定其烧制的成功率仅有四成。
当中再排除掉一部分尺寸不合的,最后的成本仅够制作十来米的双轨轨道。但如果只是用作试验品也算马马虎虎足够了。
管道被三合土黏在地上,如果单纯是使用小车的话,这些管道的确可以承压。按照如今普遍的货物重量其也可以接受,但是使用年限和受力上限有待考察。
但最麻烦的问题是,如果管道一旦破损后,要将之拆下替换重新安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也因此,在水泥被制作出来后,匠人们一致否决了以水泥作为粘合剂。
因为水泥比三合土还要再牢固一些,这会导致陶轨破损后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铲除这一整根管道的水泥。
但是水泥这种好用的原材料很快有了新的用武之地铺地。
用它们来做陶轨的基石,就不用担心在搬运太重的货物时候会导致地面下沉了。
对于这种设想,小国王大笔一挥批了个准字,只是他让人稍微控制一下数量,暂且先建造陶轨需要的部分。
毕竟石膏实在是有些贵,等船运能够通到山东了,石膏的采购价格降低后再大范围造吧。
他歪歪脑袋,想想又批了一句可以试着先在下头铺设砂、石道,如此便可使得上头的水泥承力更加均匀,避免龟裂。
咦说到水泥,他好像记得水泥还有一个特性是什么来着算了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小国王砸吧了下嘴巴,在文件上敲上了自己的印章,然后将处理完的公文塞到了木箱中,届时将交由驿官带回中山国。
等他展开了下一封信件的时候,小国王立刻瞪圆了眼睛,哎呀!是赵婴来催他的法科考题啦!
对了!
小国王满脸深沉抬目远望,他目光似乎要穿透车厢抵达坐在他前头的那辆马车上。
他哥还欠他考题呢!
午膳时候,赵王刘彭祖就接受到了来自弟弟的问询阿兄,你打算什么时候把我的考题给我?
刘彭祖也是一愣,半响后他故作深沉状试图掩盖他将这件事忘记了的真相,然后表示「弟弟,你给阿兄的答卷我并不满意啊」。
刘彘和刘胜两个弟弟齐齐用「阿兄,你这样很不好」的眼神来看他。刘彭祖感觉到他遭遇到了弟弟们的灵魂拷问,但他一点都不心虚!
没错,弟弟哪里给了他最合适的回答呢?弟弟的答卷完全不让人满意呀!
那什么见鬼的指导书花费了他近一个月的时间反复琢磨修正。为了写一份自己满意的,他没少翻阅卷轴查阅案卷和赵国往年数据对比,最后才交出了勉强算是令人满意的答卷。
但让刘彭祖没想到的是,这些卷轴最后居然是交给河间王誊写。
什么鬼?!为什么是河间王?既然你是发起人,为什么你自己不抄?再不济,为什么不能就用我们自己的原卷?乃兄的字很难看吗?
蠢弟弟就这么放心地将东西都交过去了,要是河间王在里头修改了些什么呢?岂不是最后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赵王对这个没有半点政治智慧的弟弟简直无语了。当时在收信得知这件事的时候他就想把弟弟的脑袋瓜子当甜瓜拍,看看能不能把里头的涓涓细流给拍出来一些。
倒不是赵王对河间王有意见,河间王本身就算是他们几个皇子中比较没有存在感的那种。毕竟他排行老二,在怀他的时候栗姬已经不再是独宠,生育完了,为了固宠,栗姬马不停蹄又要了一个孩子。
如此,才让三皇子赶在了四皇子之前一点点出生,创下了在外人看来极为辉煌的记录刘启的前三位皇子都为她所出。
在这样的状态下,河间王又怎么可能得到太好的照顾?
在他还是婴孩的时候,他母亲便忙着争宠,还要照顾腹中胎儿,等他到了少年时候,母亲忙着和程姬以及当时青春年少的贾姬、温顺可爱的王姬争宠。
老大刘荣是她得宠的保障,老三刘阏于是她的幼子,夹在中间的老二自然是比较尴尬的。
老二的性格也被养得有些软,在后来更是一心投入儒学的怀抱,寄情学术研究。在别的皇子们尤其是贾夫人长子的赵王看来,这便是有些软弱了。
刘彭祖性格强硬,自然是看不上这一种软和。
在听到小国王说了「等大家到了长安,一同下榻到馆舍里头之后大家可以再核对一下,如果有问题可以再改」之后,刘彭祖才稍稍平复了下心情。
恋耽美
锁子甲这玩意说白了卖的就是一个创意而不是技术。只要能将铁丝做出来,这种简易的环环相扣的技术下,人人都能做一个锁子甲,要不然这东西以后也不会变成低配铠甲了。
夏安然有底气将之拿出来卖完全是因为他手上有做铁丝的技术。别人做一幅锁子甲的时间,他可能可以做上五六副。
这样的工作效率下,别人根本就没有竞争力。
所以,这就是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所以,科技才是第一发展力鸭!
小国王颇有些美滋滋地对着弟弟炫耀,刘彘听得小脑袋一点一点,满脸都是与有荣焉的骄傲。
铁丝的发明他自然是知道的,因为夏安然的刻意纵容,中山国的内政、科技创造、人员变化、朝堂格局等等基本上没有避讳过他。
关于这一点刘彘其实也有些不解,他身边的内侍告诉他这一切都应当算是一国机密,一国之主是不会告诉常人的,同样是他兄长的赵王就会特意避着他。
刘彘当然不会去问为什么兄长要教授他这些,但他心里却很是有数,阿兄对他特别特别好,最喜欢阿兄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中国本身没有留下来铁丝拉扯技术,肯定有,但是就是没有流传金丝银丝倒是有,文中的技术是欧洲那边哒。
话说你们都没发现关于绳子这边之前被我跳过了鸭,得意叉腰。
哈哈哈哈撸皮子变成撸老虎的笑死我啦!
话说我在写鸡毛掸子的时候,校对君就来敲我了,她说:鸡毛掸子这个也太不友好了为什么不弄个毽子什么的?鸡毛掸子一看就特别不和平。
我感觉她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推眼镜)
哎,我们这代人,家里头都有一个一物多用非常结实的鸡毛掸子呀。泣。
话说你们关于【见微知著】【见微知萌】的理解非常到位,大拇指。
没错,就是买了口红就想买底妆,然后就是眼影、腮红、隔离、防晒、小裙子,小鞋子,项链发饰一条不归路。
而这一切都是口红引起的=w=
啊对了,这次出游,我发现黛珂的隔离在西安表现比CPB好很多啊!相似地形的宝宝可以试试黛珂的隔离。
价格也很友好,是CPB的一半。
CPB的隔离对油性皮肤的确友好,但是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哑光,不是很喜欢水光肌来着。
黛珂润色效果不错,可以隔离+粉饼直接出门的那种。
等我到江浙沪试试它的表现再试试来REPO
第78章 大汉华章(76)
小豆丁黏黏糊糊地赖在兄长身上要抱抱。这次一回京, 下次什么时候能见面就不知道了。
再走一段路胶东国的车马就要来汇合了,到时候作为胶东王的他就不能够再和兄长黏在一块,趁着现在要多黏黏。
为此, 他连小伙伴们邀他骑马都给推拒了。
夏安然撸了把弟弟的小角头,见小豆丁心情低落也不多说什么。
分离, 这是小皇子们的必修课。
刘小猪在历史上已经算得上是幸运, 起码他一直陪在亲生父母身边,更是陪到了父亲最后一刻, 而其余的皇子们都没有见到帝王的最后一面, 他们甚至是帝王去世之后很久以后才知道了这一信息。
帝王过世, 新旧王交替,为了国家稳定新王必须马不停蹄上任。是以,对于小皇子们来说, 他们接到的与其说是父亲过世的通知,不如说是弟弟即位的告知书。
这其中有多少防备姿态,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整个皇宫中最柔软的人是他们的大哥刘荣, 其次就应当是他怀里的这个小豆丁了。
夏安然捏了捏弟弟的羊角辫子,觉得弟弟压在身上实在有些重, 加上弟弟这么黏糊他也不好做事啊, 于是做出一副忽然猛然间想到了什么的姿态说:彘儿,你书都背完了吗
怀中的小身子微微一僵, 小豆丁仰起脸,表情特别委屈,彘儿前几日就背完啦!阿兄你不记得啦!
夏安然就这个姿势,嘿咻嘿咻地从箱笼里头又掏出了几本书, 义正辞严地说道:阿兄怎么会不记得呢?但是彘儿啊,阿兄一想觉得我们学的还是少了些, 万一父王考校功课就麻烦了。
刘彘小嘴巴张得老大,难以相信自己刚刚还觉得最好的兄长居然让他在旅游过程中还要背书。
这,这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小国王还特别振振有词,多学一些总是不会错的,彘儿你要想想,你学得多学得快,阿父就会越高兴,以后还能不能出来玩就全看在这一举啦!
刘彘:阿兄你当我是笨蛋吗?一山还有一山高,学无止境难道不是你说的吗?
刘彘默默摇铃,等到车停后利落地跳下了马车,气哼哼地跑去找了小伙伴们。
还是和小伙伴们一起骑马比较好,不陪坏哥哥说话了。小豆丁之前那点即将与兄长离别的小惆怅顿时一扫而空。
一日之内抛弃了兄长又被弟弟抛弃的夏然心安理得地独享了一个小马车,然后他展开了中山国那边快马运送来的卷轴。
上头写的是一个好消息,中山号经过小半月的航程,顺利归国,货物均都完好无损,就连此次试验运来的数十头牲畜也安然抵达。
此次中山国船上备好的饲料都是特地配置的精饲料和之前制作的青贮,适口性极佳,所以这些本来以为会晕船的牲畜等地上秤之后非但没有掉膘,有的还胖了几斤。
畜官起先不知情,还以为是河间国做生意厚道,等搞明白之后再看向兽栏的眼神就不对了。如果不是被人拉着,他恐怕都想要将中山国所有的牲畜都塞进去住上一段时间。
这个小格子养膘的能力太惊人了。
事实上,有同样想法的不仅仅是中山国的畜官,河间国派来随船的官员亦然,他几乎不可置信地看着一路船行却越活越胖的牲畜们,情不自禁地跟着想要将兽栏也去应用一回。
这长膘的速度太快,当然他心里也非常清楚,秘诀不在于兽栏,而是中山国配置的兽类饲料。
中山国的人居然奢侈到会给牲畜配备饲料的程度,这一点在他们看来也是极其难以置信的。而经过研究他发现,这些饲料中不单单是干草,还有许多粮食谷类。
这吃得比人还好啊!
当然,这个想法是他基于寻常人生活水准而发出的感慨,河间国富庶,自不至于如此。
除了寻常的谷物之外,里头还混入了些他不知道是何物的粗纤维物质。根据畜官的经验看来,他认为这种物质才是吸引牲畜的关键所在。
可惜一时半会儿间他看不透这个。
河间国的畜官每日都在牲畜栏边上绕来绕去的举动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但是看他在认真研究饲料而没有起什么歹心,众人便也不多加干涉。
只是自家的寻常饲料在别人看来是竭力想要破解的配方,这一点来说嘿,还挺爽的。
咳咳,忽略这些带着点不友好的想法,中山国的船员们和河间国派来的官吏们总体来说还是相处和谐的。
毕竟他们是兄弟国嘛,要守望相助来着。
河间养牲畜的历史比中山国还要长,这次他们带来的猪驯化痕迹就比中山国要重,具体表现在性情更温顺,肉也更嫩。
但是它们的体格也要更娇小一些,所以在这些豚抵达中山国后,畜官尝试了若干次想要让它们和中山国的本土小母猪谈朋友,却发现呃,中山国的小母猪们对于这些个子矮矮的小公猪完全没有兴趣呀!
母猪们:个子都没老娘高还想要追求老娘?等老娘理智不在了的时候再说吧!
踢走没商量!
畜官们:TAT
公猪们对于被小母猪们嫌弃却是半点没反应。虽然被白富美嫌弃了,但是这里伙食好啊,住房场所也特别赞,还有人给他们打水冲凉,对比以前的场所,简直是天堂。
万万没想到会卡在这一步的畜官们心很伤,偏偏按照殿下的指示,这些公猪都必须要做种,不允许宰杀,现在只能把这些干吃饭不干活的公猪们养着。
看到这些公猪一个个都像是被阉割了的小公猪一样,每天无忧无虑的,吃了就睡,睡了就吃,没事就晒晒太阳逛逛街,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就连河间国的畜官也跟着挠头。
他对着用怀疑眼神看他的中山国畜官解释:不,它们在我们那真的不是这样的!
它们都可凶可有攻击性了!我们真的是按照你们的标准来挑猪的!
呵呵中山国的畜官将之一五一十地写在了给小国王的书信上头,他觉得这事得黄。
收到信件的夏安然倒是半点也不担心,他当即研墨吩咐畜官再等上一等,现在天气还有些寒凉,猪会有条件地选择一年中季节最好的时候产子以保证存活率。
当然在后世,因为环境的优越性,家猪已经发展到可以全年发情的程度,但是在西汉显然它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猪是杂食性动物,但相对来说它们更喜欢采食植物的根茎,所以秋季是它们最喜欢的采食季节。但因为秋季之后便是难熬的冬季,所以母猪会尽量在夏末或者夏初的时候生下小猪仔。
猪的怀孕周期差不多是三个月,也就是说一般它们会选择在冬末或者春中时候挑选丈夫。
等到那个时候,在荷尔蒙的促进下,就算是矮穷矬的小公猪也会变成小帅猪啦!
如果到了那时候母猪还是嫌弃这些猪,那也没关系,将亚成年小母猪隔离起来不让它们见到中山国的小公猪,目所及处只有河间猪的话,等它们成年了自然而然就会觉得世界上只有这一种公猪了。
至于对方体型比自己小咳,自然界中公的比母的体型小的难道还少吗?
处理完了畜官的哭诉,夏安然又打开了来自少府的书信。
在那里头他又看到了一个好消息。
在他离开中山国小半个月以后,第一节 陶状管道正式出炉。
这一点要多亏中山国曾经有制造大型管道的经验。陶轨薄厚不均,烧制上便很有难度,虽然使用了龙窑,但是匠人们依然不敢烧制过长的陶轨。这次出炉的均是成人一臂长,一一敲打辨音过去后,匠人们判定其烧制的成功率仅有四成。
当中再排除掉一部分尺寸不合的,最后的成本仅够制作十来米的双轨轨道。但如果只是用作试验品也算马马虎虎足够了。
管道被三合土黏在地上,如果单纯是使用小车的话,这些管道的确可以承压。按照如今普遍的货物重量其也可以接受,但是使用年限和受力上限有待考察。
但最麻烦的问题是,如果管道一旦破损后,要将之拆下替换重新安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也因此,在水泥被制作出来后,匠人们一致否决了以水泥作为粘合剂。
因为水泥比三合土还要再牢固一些,这会导致陶轨破损后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铲除这一整根管道的水泥。
但是水泥这种好用的原材料很快有了新的用武之地铺地。
用它们来做陶轨的基石,就不用担心在搬运太重的货物时候会导致地面下沉了。
对于这种设想,小国王大笔一挥批了个准字,只是他让人稍微控制一下数量,暂且先建造陶轨需要的部分。
毕竟石膏实在是有些贵,等船运能够通到山东了,石膏的采购价格降低后再大范围造吧。
他歪歪脑袋,想想又批了一句可以试着先在下头铺设砂、石道,如此便可使得上头的水泥承力更加均匀,避免龟裂。
咦说到水泥,他好像记得水泥还有一个特性是什么来着算了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小国王砸吧了下嘴巴,在文件上敲上了自己的印章,然后将处理完的公文塞到了木箱中,届时将交由驿官带回中山国。
等他展开了下一封信件的时候,小国王立刻瞪圆了眼睛,哎呀!是赵婴来催他的法科考题啦!
对了!
小国王满脸深沉抬目远望,他目光似乎要穿透车厢抵达坐在他前头的那辆马车上。
他哥还欠他考题呢!
午膳时候,赵王刘彭祖就接受到了来自弟弟的问询阿兄,你打算什么时候把我的考题给我?
刘彭祖也是一愣,半响后他故作深沉状试图掩盖他将这件事忘记了的真相,然后表示「弟弟,你给阿兄的答卷我并不满意啊」。
刘彘和刘胜两个弟弟齐齐用「阿兄,你这样很不好」的眼神来看他。刘彭祖感觉到他遭遇到了弟弟们的灵魂拷问,但他一点都不心虚!
没错,弟弟哪里给了他最合适的回答呢?弟弟的答卷完全不让人满意呀!
那什么见鬼的指导书花费了他近一个月的时间反复琢磨修正。为了写一份自己满意的,他没少翻阅卷轴查阅案卷和赵国往年数据对比,最后才交出了勉强算是令人满意的答卷。
但让刘彭祖没想到的是,这些卷轴最后居然是交给河间王誊写。
什么鬼?!为什么是河间王?既然你是发起人,为什么你自己不抄?再不济,为什么不能就用我们自己的原卷?乃兄的字很难看吗?
蠢弟弟就这么放心地将东西都交过去了,要是河间王在里头修改了些什么呢?岂不是最后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赵王对这个没有半点政治智慧的弟弟简直无语了。当时在收信得知这件事的时候他就想把弟弟的脑袋瓜子当甜瓜拍,看看能不能把里头的涓涓细流给拍出来一些。
倒不是赵王对河间王有意见,河间王本身就算是他们几个皇子中比较没有存在感的那种。毕竟他排行老二,在怀他的时候栗姬已经不再是独宠,生育完了,为了固宠,栗姬马不停蹄又要了一个孩子。
如此,才让三皇子赶在了四皇子之前一点点出生,创下了在外人看来极为辉煌的记录刘启的前三位皇子都为她所出。
在这样的状态下,河间王又怎么可能得到太好的照顾?
在他还是婴孩的时候,他母亲便忙着争宠,还要照顾腹中胎儿,等他到了少年时候,母亲忙着和程姬以及当时青春年少的贾姬、温顺可爱的王姬争宠。
老大刘荣是她得宠的保障,老三刘阏于是她的幼子,夹在中间的老二自然是比较尴尬的。
老二的性格也被养得有些软,在后来更是一心投入儒学的怀抱,寄情学术研究。在别的皇子们尤其是贾夫人长子的赵王看来,这便是有些软弱了。
刘彭祖性格强硬,自然是看不上这一种软和。
在听到小国王说了「等大家到了长安,一同下榻到馆舍里头之后大家可以再核对一下,如果有问题可以再改」之后,刘彭祖才稍稍平复了下心情。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