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在注意到那只丑鸭子故意和他们保持距离的时候,他立刻脑补那是因为丑小鸭(没错,他已经打算给这只鸭子起这个名字了!)被别的鸭子们欺负了很多次,所以不敢再轻易靠近别人了。

    真是太可怜惹!

    夏安然注意到弟弟的小动作,但是他故意没有点出,将这个每个现代孩子都听过的《丑小鸭》的故事继续了下去。在说到丑小鸭第一次看到天鹅飞过去的时候,刘彘歪头问了一句:天鹅是什么?

    就是鹄,因为它们长得和鹅很像,但是能在天上飞,所以叫天鹅。夏安然解释得理直气壮,完全没有瞎编者的心虚感。

    然后接下来一连串丑小鸭被各种小动物欺负的故事听得刘彘都握起了小拳头,一幅丑小鸭怎么可以这么软弱!的表情,就连看向那只灰色鸭子的眼神都带着恨铁不成钢。

    等故事说到丑小鸭实际上是一只天鹅,并且终于回归它的家族、受到长辈们的疼爱,还有了自己的小伙伴后,刘彘终于松了一口气。那一副感同身受的模样让他哥哥恶趣味萌发。

    夏安然眼珠子一转,补充了一段小鸭子因为过去受到的苦难,使得它比别的生长在妈妈身边的小天鹅懂得更多的设定。

    在他说到后来小天鹅力挽狂澜,组织天鹅家族打败了来抢地盘的金雕家族,最后成了天鹅家族优秀的首领后,刘彘捏捏小拳头,兴奋得脸蛋通红。

    就见他猛然间站起来,急跨两步捧起了那只灰毛鸭子对夏安然说:阿兄,丑小鸭以后也会那么厉害吗?

    它也会变成天鹅对不对?

    还能打败金雕?

    一连三个问题让夏安然感觉自己受到了灵魂拷问。

    他努力向弟弟解释刚刚那个是童话故事,不是纪实文学:彘儿,不是所有的丑小鸭都会变成天鹅的,故事里的丑小鸭虽然被排斥,但是一直很努力生活,而且它不放弃自己,这才是它最后成功的理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以貌取人,取鸟也不行

    努力煲鸡汤的小国王最后对上了弟弟明亮到仿佛盛满了一个大太阳的双眼,阿兄,我可以再养一只丑小鸭吗?

    呃

    阿兄!

    你要是能自己照顾它的话

    彘儿会努力哒!

    又输了。

    夏安然颓丧地坐回了榻上,他视线飘向了那只此刻安静得有些过分的丑小鸭,开始严肃思考这只鸭子究竟该不该是天鹅?

    天鹅的产卵期好像就是现在,赶紧去偷几个蛋到时候预备孵出来换,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不,夏安然,你不能太宠小朋友。

    每个小孩都经历过童话破碎时候的那种痛,那才是成长的标志!

    可是,彘儿,我弟弟,他才三岁!

    他还是个宝宝!

    夏安然努力地说服着自己。

    最后,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的夏安然打算一会就去写信将这事丢给老爹去烦恼。娃是他爹的,又不是他的,这种重担不该由他来承担。

    姑且不说未来即将遭遇到来自于幼子的灵魂拷问的刘启是何想法,现在夏安然为了给未来做好准备,提出了由他来养丑小鸭。

    鸭子养在他这里,到时候和刘彘不亲也有理由。如果刘小猪忘了最好,要是没忘他潜移默化换起来也很方便。

    刘彘接受了哥哥的建议,并且因为哥哥夸奖他将小鸭子养得很好而乐滋滋了一整个下午。

    夏安然抄起了那只鸭子,小鸭子似乎感觉到他不怀好意而格外安静,但是当夏安然想要给它穿上尿布的时候,这只灰毛鸭展开了殊死反抗。

    这种甚至不惜跳下他的掌心想要来个鱼死网破的举动震慑到了小少年们,最后夏安然只能先拿了个篮子将它装在里面带回去再说。

    幸好这只鸭子也表现出了它非同寻常的一面,它是一只非常爱干净的小鸭子,这一点夏安然是在后来才发现的。

    在收拢了一只小鸭子作为战利品后,刘彘被委以重任。

    小豆丁绷着一张包子脸,十分庄重严肃地打开了围住小鸭子们的栅栏大门。然后精力充沛的小少年修养好了之后再次亲身下阵,他发扬了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的革命精神,带着四只小鸭子去驱赶了鸭苗们。

    在抵达卢奴后,大鸭子都被修剪了羽毛,只保证它们飞不远,但是鸭子们扑棱着还是可以飞的。刘彘这一追,大的小的齐齐往外头扑的模样还挺壮观。

    而就在这对兄弟玩得欢快的时候,有一车队抵达了卢奴县。

    领头之人正是袁盎。

    袁盎分明应当闲赋在家,怎么会突然来中山国?

    不知情者纷纷揣测,而知情者却极为淡定。

    中山国丞相郅都和袁盎二人虽此前并无相交,而且二人一人为法、一人为儒,虽然不至于为思想上的敌人,但也不太和睦。

    尤其郅都佩服的晁错就是死在袁盎手中,他虽明了这不能算是袁盎之过,却也难免心中不愉,气氛便很是僵持。

    在七国之乱后,立有大功的袁盎被派去了楚国为相,但是因为楚王刘礼并不愿意听他劝谏,于是他便请了长病假。

    虽然闲赋,但是因为景帝对其才华十分认可,也时常向他问策。

    这位是一个虽然不在朝堂,但是朝堂上处处是他的传说的存在。

    作者有话要说:

    蚯蚓是地龙,然后有人说是因为朱元璋那个其实是民间故事啦,地龙一说很早就有了。

    小批量使用蚯蚓粪不需要发酵,但是大批量还是要的!!!

    撒一层那种没关系,挂四五厘米那不行。

    顺带一提这个作者是有做过实验的,TB有一家店出售蚯蚓粪,兼职卖牛粪,作者君买回来种过花,以我个人感觉,蚯蚓粪优于牛粪。

    当然这两者其实都没有味道啦!有机肥不凑近了闻其实是没什么味道的,有味道一定是没有腐熟。

    蚯蚓粪可以治轻微盐碱地,尤其是那种因为泡水的类型,但是地下水类型的不行,农学真的得因地制宜,一套经验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能用。

    《丑小鸭》的原版故事特别特别可怜,迪士尼已经是弱化版本啦!

    呃你们猜的是对的。

    =w=(乖巧.jpg)

    第40章 大汉华章(38)

    夏安然得到消息后立刻回赶。

    路上, 小豆丁一路随着晃动的马车睡得死死的,就算到了之后也没动弹,于是夏安然便没叫醒他。

    用烘暖的大氅包住刘彘后, 夏安然让来接小孩的侍者一并将小皇子并几只同样玩累睡着的鸭子一同带了回去。

    然后他整了整衣裳深吸了一口气,做好战斗准备后款款入堂。

    能够劳动这位景帝的老臣悄然亲至, 所为一定不是寻常事, 夏安然暗中思忖,难道是他到了这里的蝴蝶效应让景帝提早决定收缩藩王权利?

    事实上, 夏安然的这一番准备有些多余, 因为袁盎此来的目的是为了中山国的瓷器生意, 准确的说,是匈奴和大汉之前的瓷器生意。

    如今的帝王刘启手上一直都掌握着匈奴的几条暗线。这几条线从何而来,又是何时开始布置, 就连刘启自己也不知道。

    他的线是文帝留给他的,而文帝又花了多久便不得而知了。

    景帝的猜测是这条线自汉朝第一位公主前去和亲之时便开始布置,但是之所以他拿到的关系网如此脆弱, 应当是因为当中有一个文帝意想不到的意外在中行悦。

    这个大汉朝原本安排给公主陪嫁的宦官,一到了匈奴便背叛了大汉王庭。如果文帝当时的确是借由公主和亲往草原上试图安插人手, 那么中行悦的背叛造成的损失一定是让文帝心痛至极的。

    这一切都只能是揣测而已。

    景帝虽然做了那么多年的太子, 但有些事文帝却也不会告诉于他。

    这条线平日里头没什么用处,就连线人本身也不知道自己是线人。

    因为平日里头双方也就是交流一些八卦故事, 譬如大汗最近又收了几个美女,某某地的某某贵族献来了什么宝藏之类的,从不交谈敏感话题。

    这条线路一直被小心翼翼地经营着。

    为了避免引起这个线人的警惕心,大汉这边特地为他私设了一个走私渠道, 让他可以用各种理所应当的理由拿到大汉这边的珍贵物资,以利益为风筝线遥遥飘在大草原上。

    而现在, 就到了动用这根线的时候。

    瓷器的存在太过精美,刘启向来以自制力为傲,然在乍一见此物后都为之心荡神移了一下,后来在赏玩时更是屡屡失魂。

    在长公主所订购的那一批瓷器入京之后,刘嫖就靠着这一批瓷器一举成为了京城的首贵,无数人为了一睹其风采挤破头也想去参加长公主的宴会,更有无数人一掷千金想要求购。

    若非他事先同阿姊说好尽量不泄露其来处,中山国的驰道恐怕都要被踏破了。

    但这也瞒不了多久,这世间永远不存在不透风的墙,更何况九皇子之前就已经送了一批礼入京。

    时间紧迫,只能一击打入草原,若不然便会暴露中山国。

    中山国的地理位置敏感,谈不上高枕无忧却也不算危险。

    如果可以,刘启并不想将他的儿子置于危险之境。

    因此,伴随着袁盎入中山国,还有一批人去了代郡。

    代郡为中山国重要的北部防线,其郡守正是未来的飞将军李广,当然,现在他还是一个有些失意的军人。

    莫名其妙地收到了顶头上司的物资和兵力的李广攒眉看着一并前来的一道密函并一道谕令,中山国这三个字在他喉头滚动,但并未出口。

    将密函烧了之后,李广闭目沉思片刻,再睁眼时眸中一片清明。

    说起来,他儿子就是跑去了那儿吧?

    前些日子这臭小子偷偷让人送了东西给自家夫人,夫人为此没少叨念他,据说混得很是不错。

    呵呵,他们李家的崽子不在前线待着,去那安逸地方作甚

    李广拿指尖扣了扣桌案,亲自去接了这批粮草和兵士,然后他拉着来送信的兵哥秉烛夜谈了下,第二日就派人去了中山国。

    被亲爹惦记上的李当户打了个寒颤,但是他没多想。

    作为被第一届择才而出的稀有武将,李当户在中山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他的顶头上司是程不识,程不识虽和李广一样擅长防守,但他的带兵方式和李广完全不同。

    李广的兵都是刺头,是尖刀,着重锻炼个体实力,而程不识的兵则更注重团体作战。李当户在这里受到的训练方法全不相同。

    中山国富庶,小国王对于军队支出可以说是予求予取,而且铁匠坊在交付了农具之后全数转为军械制造。

    尤其是小国王下手造了好些个水力机碓之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铁匠捶打的制造压力。而在夏安然普及了炒钢法和灌钢法之后,更是加大了其钢材产出。

    当然,这种钢材至多也就是低碳钢。但即便如此,这两种方法也被设定为了最高机密,匠坊的匠人们因此都被定下了契,并被保护了起来。

    中山国的军队为国王的私军,按照国家规定,私军有人数限制。但是考虑到藩王本身起到的作用就是帮助君王稳固当地,个别藩王还有镇守边防的目的,军队人数不能比上军队,却也并不算少。

    加上大汉的军制较为特殊,除了国王募集的兵士之外,本国内的壮劳力都应当是预备役。如此自然难以统计数目,索性以铠甲数目作为衡量。

    中山国现有完整铠甲一百多具,散件四百多件。数字是寒碜了些,但是考虑到中山国毕竟是没底子的新藩国,还不是什么战略要地,这数字已经是刘胜就藩之后加大马力锻造的结果了。

    李当户生长在武将世家,自家老爹还是国内数得上数的将领,他自幼见过的好东西不少,坦白说原来他是想要离开的,入职了不还有辞职这一招嘛。

    谁料中山国接二连三地出了新鲜东西,少年人总忍不住好奇心,这看一眼,又看一眼的,可不就被人留了下来。

    他是正规编制的军籍,待遇是全国数得上的好,又因为是单身,还给分了一套军官自住房。虽然没人伺候,但是有人烧水洗衣服打扫房间,还有大锅饭、大澡堂子,小日子过得还挺乐呵。

    先不说前头的,单单就说大锅饭。

    中山国会用好些个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的烧饭法子,譬如渍菜,中山国的渍菜就格外的水灵清爽,一咬一口嘎嘣脆,也不太咸,有些酸,特别下饭。

    还有一个叫做煎的法子,当兵的每半旬能吃到一个煎蛋,那香的!煎蛋的味道特别特殊,和他吃过的蛋都不一样,边上会有一层脆层,嚼上去嘎吱嘎吱的。

    快煎好的时候,厨匠会在蛋黄上头撒一层小盐。

    有人吃蛋喜欢从蛋白开始吃,但李当户喜欢直接一口咬到一半,运气好的话他会吃到带点生的蛋黄。

    一口下去蛋黄被碎开,带着蛋香味的液体会刺溜一下充盈口腔,就像是吮了一口琼浆一般,那满足感就别提了。

    如果要拿他喜欢听的曲子作比方。

    蛋黄那就是重鼓,在落下之前谁也不知道今天鼓手打算敲的是轻是重,又是何时起乐,充满了未知的惊喜。

    蛋白的脆边就是吹奏乐曲,音调高昂,充满了存在感。

    但是这一切最后还是归于弦乐器,蛋白就是这弦乐,没什么特殊的,也没什么味道,但是就是能融合所有的滋味,最后咕嘟一口下肚子,再饮一口炒米茶,别提多美了。

    听说最早时候中山国是提供不起一人一个鸡子的。

    但后来多亏有好伙伴高阳县赞助来的大批禽类还有鸡子,军队食堂里头才多出了一道鸡蛋饼。面粉多鸡蛋少的鸡蛋饼放在油上一煎也是很香的,当兵的哪儿吃过这个,那几天哪怕往死里训,爬也要爬到食堂来,就是这么执着。

    后来夏安然在一次听到程不识的抱怨兵士们体力不行后猛然意识到:对于兵哥们来说,他们那都是重体力活。

    如果不能提供充足的蛋白质他们当然撑不住啦,这真不怪兵哥。

    要说蛋白质,植物蛋白最高的是大豆,中山国的大豆还没收获,之前从刘嫖那儿拿到的大豆基本都充了种子撒下去了,动物蛋白最容易获取的就是禽蛋了,这个在如今这个季节反倒是容易获取。

    于是一天一个鸡蛋强壮中山人的口号被叫响,伴随着的是下发到地方的禽类养殖指导书,中山国的郊区还建了若干个养鸡场,借由特殊的笼舍设计可以让一块区域立体叠起,同样的空间能够养更多的鸡还不显得逼仄。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洛娜215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洛娜215并收藏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