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政们看完第一篇制艺,各个怔住,久久难言。
吾不信也?
好一个吾不信也!立意新颖,文风锋健,有秣马厉兵之疾!
也有一个学政道:吾不信也,这考生他是叫唐慎吧,这唐慎是否也太夸夸其谈,狂妄自大了。他再继续往下瞧:这篇《君娶于吴》写得倒是中规中矩,不出问题,可评乙上。至于这最后一篇《赋得骐骥长鸣》,虽说有八股制艺之意,却流于形,而出于里。且你们看这两句
众人随着他手指的地方看去。
学政道:这两句的平仄,错了。
贾亮生:咦,我竟未曾注意。
贾亮生也没料到唐慎如此惊才绝艳,竟会有这种不该有的纰漏。他哪里知道,这不能怪唐慎。这两句话的平仄落音放在后世,是正确的平仄。放在如今时代,平仄与后世不同,唐慎哪怕再如何仔细,在被臭晕的情况下,也不小心犯了错。
又一个学政道:倒也不算错。这个字是多音,在《山海经》中也有过香音。
《山海经》中是特指山妖鬼怪,才读之以香。我倒以为此人的文章,第一篇太过尖锐,剑走偏锋,第二篇确是佳作。试帖诗有八股意,无八股魂,且有个不算大小的纰漏。若是以他为案首,不如再看看这份考卷。
众人又看了起来。
学政道:此人两篇制艺稳扎稳打,立意明确。再看第三首试帖诗,写得绝妙!有马骨堪惊,无人眼暂明皎月谁知种,浮云莫问程。盐车今愿脱,千里为君行。好景,好意,绝诗!
贾亮生看了第二个学生的考卷,点头道:不错,这首试帖诗当为本场考试第一。
花了一个晚上,众人看完本场县考的所有考生考卷。
贾亮生揉了揉眼,道:诸位同僚,本场考试中,三个甲等该轮给谁,想必大家都有了定论。本官以为,第二篇制艺《君娶于吴》,甲等应当给姑苏府唐慎。试帖诗《赋得骐骥长鸣》,甲等给吴县杨知凡。至于这第一篇制艺《国家将兴而必有祯祥》甲等当是姑苏府唐慎!
学政道:这唐慎的文章,太过张狂,是否有不妥?
贾亮生沉吟片刻:那按你之见?
天还未亮,府衙中,灯火通明。
这些和唐慎自然没有关系,同样是天还未亮,他虚浮着双腿,拎着考篮,被姚三和唐璜架到了考场大门前。
俊俏的小儿郎望着紧闭的考场大门,又看看四周的同窗考生。
唐慎就差哭了。
唐璜:真是奇异,哥,那大夫说你根本没病没灾,只是饿着了,吃点东西便好。你今日身体怎的还是这般虚弱?
唐慎气若游丝:你懂什么。心灵上的阴影,比身体的创伤,更痛百倍!
唐慎这辈子都忘不掉,他正吃着硬邦邦的烤饼,隔壁的考生突然脱了裤子,当着他的面开始拉屎的场景。
此!生!不!忘!
姚三也听说过科考的艰难,他道:小东家,熬一熬,还有四场就过去了。
唐慎:
你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四场!还有整整四场!
唐慎自欺欺人地给自己打气:对,还剩四场。只要考到前十,我便胜了。
唐慎目露希冀,仿佛看到了希望。
四日后,他踉跄着走出考场,再次昏倒下去,被姚三接住。昏死过去前,唐慎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这辈子,我唐慎一定要发明出抽水马桶!这辈子,一定!!!
五日县考结束,唐慎在家整整躺了一天,才缓过神来。他已经算够幸运的,身体健康,姚三和姚大娘给他准备的东西也足够。考场中,有些家境贫寒、身体孱弱的考生才考了一场,就大病不起,缺席了本次县考。
唐慎先去拜访梁诵,告知老师自己本次考试的经历。他倒是没说自己写的考试答案,因为梁诵说:每次科考的案首的考卷,以及当次考试的所有甲等文章和试帖诗,都会公之于众。
唐慎:
行,我一定会拿甲等,您且等着。
接着,唐慎花了两天时间忘记考场上的种种,这一日清晨,几个不速之客忽然拜访。
唐夫人刚进院子,便对自家儿子道:唐云,如今你还敢说,慎儿有何对不起我唐家的?你可知悔改?你与你弟弟说说,当日究竟发生何事,你如何才误会于他,犯下大错!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里,《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引用杨万里;《君娶于吴》引用唐伯虎。两篇试帖诗引用陈去疾和孟浩然~
第21章
唐云穿着一身富贵锦衣, 垂头丧气, 嘴巴张了张, 又闭上,竟是难以启齿。
见状,唐夫人叹气道:不成器!她命令丫鬟海棠带了个人过来。这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也穿着一身锦衣。但他举止瑟缩,神情忐忑,时不时小心翼翼地用余光瞄着唐夫人, 唐夫人一个眼神下来, 他吓得浑身一颤,差点坐倒在地。
唐夫人道:慎儿, 这是你大伯的庶子,也是你二堂哥。
接着, 唐慎终于明白三个月前唐云为什么莫名其妙来自家发疯,把家里砸了一通。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唐夫人是姑苏府出了名的贤惠夫人, 知书达礼,年轻时还是江南有名的美人,只可惜家道中落, 虽是书香世家, 私下却为为柴米油盐所累。但唐夫人是有福气的,嫁入唐家后,她为唐家生了一儿一女,丈夫还争气,考了个举人。
唐夫人治家有方, 家中几个铺子打理得井井有条,然而她并无三头六臂,这次还是家里惹出的祸。唐云暗地里遭庶弟挑拨,误会了唐慎,这才有了三个月前唐云怒砸唐慎家的事。
唐慎知道唐举人有个庶子,与自己年龄一样。他看上去忠厚老实,甚至比自己还要胖一点,然而谁也想不到,他竟会在背后使坏。
来之前这庶子恐怕已经被唐夫人教训过了,他瑟缩着不敢说话。
唐夫人又说了一遍,唐云咬了咬牙,向唐慎道歉:先前是我不懂事,遭人挑拨,误会了你。唐堂弟,我们都是血亲兄弟,你可否原谅我。
唐慎笑道:三个月前我便原谅了你,你砸坏的东西,大伯母也早已派人送了补偿。
唐慎表现得大度,可唐云心里不是个滋味。
他万万没想到,唐慎出的那个馊主意,居然让唐家珍宝阁赚了大钱。这段时日,唐慎搞了个奇怪的物流。这东西起初谁都不看好,连唐夫人都觉得心里没底,只是让唐慎放手去试试,总归也亏不了多少银子。谁料这物流竟然做成了!
唐举人都觉得惊讶,吃饭时曾说过:我那庶弟是个榆木脑袋,只知读书,不懂变通,怎的生了个儿子,与他全然不同。
唐慎出了个肥皂主意,唐家赚了多少银子,唐云心里清楚;唐慎做了个物流生意,或许没赚到银子,可他的名字在姑苏府十分响亮,连唐夫人都觉得这物流生意可能另有后招,未来不可估量。
更为厉害的是,唐慎的先生竟然真是梁博文!
唐云第一次认认真真地打量自己这个弟弟,长得还算清秀俊俏,可怎么看,也看不出是母亲口中那样厉害的一个人物。
这唐慎,就真的那般厉害吗?
唐夫人道:慎儿,你兄长从小被我娇惯坏了,以后我定看着他,不让他再做这等蠢事。
唐慎:大伯母言重了。
唐云以后又不和他过日子,他管唐云干什么。
唐夫人关心了一下唐慎前两日的县考,命丫鬟送了一些补品:那考试太伤人身体,你大哥去岁考了县试和府试,考完后便大病一场。
姚大娘收下补品。
唐璜道:既然是别人使的坏,听到这话,那庶子身体一抖,小姑娘继续道:那大伯母,唐云咳,大堂哥和我哥哥的赌约,还算不算数了?
唐夫人愣住,这才想起这件事。
唐云也呆了呆,有些不服气:当然算数,我唐云怎么会是那等说话不算数的小人!不过谁说我一定就输了?这县考成绩还未下来,你怎知唐慎就一定能过?想让我喊他一声哥哥可以,先考上童生再说!
唐夫人叹了口气,把傻儿子拉了回家。
一行人走后,唐慎看着自家妹妹,只见唐璜笑嘻嘻地拉住他的手臂,道:哥哥我是不是聪明得很,你瞧那唐云,哪是来道歉的,他分明是被大伯母压过来的,心不甘情不愿!我可要看看,三日后他来喊你哥哥的模样!
唐慎:所以你就故意激将他?
唐璜松开手:我可没有。
小丫头片子,还有心眼了。
唐璜赶忙跑开:我才没有,唐慎胡说八道!
唐慎哈哈一笑。
嘴上说得厉害,其实整个唐家,最担惊受怕的就是唐璜。
童试三场考试,每次都是考完七日后放榜。每日清晨,唐璜都早早起床,与姚大娘去拜土地庙。小姑娘跪在蒲团上,嘴里不断念叨保佑我哥哥考上。等到放榜前一日,连唐慎都紧张起来。
林账房:小东家也会害怕?想当初,每年放榜钱,我也紧张得睡不着觉,连眼睛都闭不上。不过小东家不像我,您聪慧得很,县考一定能过。
唐慎:你不懂。
林账房:不懂?
唐慎长叹一声。
他不止担心考不考得上,他还担心他考不到前十啊!
放榜日到了,一大早,唐璜便拉着唐慎,来到了府学门口。这时天还未亮,紫阳书院的门前却已经聚集了许多人。有唐慎这般的年轻孩子,也有白发佝偻的耄耋老人。所有读书人都伸长了头,紧张又期待地望着书院的大门。
卯时一到,府学大门缓缓打开,两个官差和一个学政从里头走出来。官差手持红榜,穿过人群,两人一起将这红榜贴在墙上。一张宽大的红色纸卷在众人面前展开,急促的呼吸声不断响起,喜悦的哭声和痛苦的嚎哭此起彼伏。
唐璜抓住了姚三的手臂,担心地忘了呼吸。
唐慎也不比她好多少,他伸长脖子,仔仔细细地从最后一名看到第十一名。
没有我!
唐慎顿时放心大半,接着又有些担忧起来。他再往前看,看到自己名字时,整个人愣在原地。
唐璜错愕地转首看他:哥?!
姚三:小东家?!
唐慎懵逼地看着红榜上的第一个名字,问道:我是姑苏府唐慎?
与此同时,一个小厮飞快地跑向姑苏府城西,焦急地敲门。唐云正在睡觉,被这砰砰砰的敲门声惊醒,他怒气冲冲地道:进来!那小厮屁滚尿流地跑进来,因为一路上跑得匆忙,连着喘气,一句话说不出来。
大少、少爷
唐云不耐烦道:有事便说,吵我好梦,今日罚你不许吃饭。
这小厮心里叫苦,总算缓过来:大少爷,那唐慎中啦!
唐云一惊,过了片刻,他喃喃自语:他那般有信心,自然是会中的。县考并不算难,就如母亲说的一样,我中了他的圈套。他中了,我得叫他一声哥哥。可他不中,我却得不到什么。罢了,终究是我错了,我被人挑拨。母亲说的对,吃一堑长一智,我唐云输得起,我去叫他一声哥哥又何妨!
小厮又道:大少爷,他不止中了,他中了案首!
唐云猛地抬头,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姑苏府唐慎,是今年县考的案首!
唐云:
去他妈的唐慎!!!
过了县考,唐云还能心平气和,认了自己的错。可唐慎居然中了案首,唐云整个人都不好了。他痛苦了一天后,还是乖乖来到唐家。
唐云别扭道:我唐云说话算话,唐慎,我叫你一声哥哥,之前是我错了。
唐慎:你叫我哥哥了?
唐云:
哥!
唐慎笑了:唐大少爷慢走。
唐云羞愤难当,哭着跑回了家。
夕阳西下,应付了上门祝贺的同窗和友人,唐慎来到梁府。他一上门,管家便道:恭贺唐案首了。
进了书房,梁诵看他一眼,道:唐案首来了?
唐慎原本还很得意,考了第一,换谁谁不嘚瑟。可一看梁诵这表情,听到这语气,唐慎顿觉不妙。他乖巧地走过去:先生,小子刚进来一个字还没说,只是来向您报喜,小子过了县考,也算有了个功名了。
梁诵将一张纸放在书案上,道:吾不信也?
唐慎愣住,很快他想到:先生已经看过我写的制艺了?
何止是看到,你自己来看。
唐慎这才发现,梁诵书桌上的那张纸,正是誊抄的自己的两篇制艺和一首试帖诗。
先生,我得了两个甲等,一个乙等。我两篇制艺都是甲等。
君娶于吴,写得中规中矩,本次姑苏府和吴县的县考学生中,没人写得太过出彩,令人眼前一亮,把这甲等给你也正常。梁诵道,而你这篇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哼,唐慎,你可知你犯了什么错!
唐慎懵了。他明明是来给先生报喜,先生居然骂他?他都考第一了!
学生不知。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这句话出自《中庸》。《中庸》,孔子思所作,而你如今竟说,吾不信也?
唐慎一下子明白,梁诵这是在说他刚口出狂言,对《中庸》说吾不信也。
唐慎解释道:先生,小子并不是说真的不信,您且往下看,小子有论证祥瑞征兆与国家兴亡的关系,论证了为何有时信,为何有时不信。
梁诵:是,你写了,但那又如何?本次县考,主考官是吴县县令贾亮生。他是个年轻书生,他给了你甲等,这几日他在学政之间大力推荐你的这篇文章,他说这是惊世之作。然而,这是因为他年轻,文思敏捷,不拘一格。倘若换了个迂腐的县令,仅此一句吾不信也,他或许便不会再看你的下文,你会被治罪,不敬圣人之言。不用中了县考,你从此以后都无法参加科举!
恋耽美
吾不信也?
好一个吾不信也!立意新颖,文风锋健,有秣马厉兵之疾!
也有一个学政道:吾不信也,这考生他是叫唐慎吧,这唐慎是否也太夸夸其谈,狂妄自大了。他再继续往下瞧:这篇《君娶于吴》写得倒是中规中矩,不出问题,可评乙上。至于这最后一篇《赋得骐骥长鸣》,虽说有八股制艺之意,却流于形,而出于里。且你们看这两句
众人随着他手指的地方看去。
学政道:这两句的平仄,错了。
贾亮生:咦,我竟未曾注意。
贾亮生也没料到唐慎如此惊才绝艳,竟会有这种不该有的纰漏。他哪里知道,这不能怪唐慎。这两句话的平仄落音放在后世,是正确的平仄。放在如今时代,平仄与后世不同,唐慎哪怕再如何仔细,在被臭晕的情况下,也不小心犯了错。
又一个学政道:倒也不算错。这个字是多音,在《山海经》中也有过香音。
《山海经》中是特指山妖鬼怪,才读之以香。我倒以为此人的文章,第一篇太过尖锐,剑走偏锋,第二篇确是佳作。试帖诗有八股意,无八股魂,且有个不算大小的纰漏。若是以他为案首,不如再看看这份考卷。
众人又看了起来。
学政道:此人两篇制艺稳扎稳打,立意明确。再看第三首试帖诗,写得绝妙!有马骨堪惊,无人眼暂明皎月谁知种,浮云莫问程。盐车今愿脱,千里为君行。好景,好意,绝诗!
贾亮生看了第二个学生的考卷,点头道:不错,这首试帖诗当为本场考试第一。
花了一个晚上,众人看完本场县考的所有考生考卷。
贾亮生揉了揉眼,道:诸位同僚,本场考试中,三个甲等该轮给谁,想必大家都有了定论。本官以为,第二篇制艺《君娶于吴》,甲等应当给姑苏府唐慎。试帖诗《赋得骐骥长鸣》,甲等给吴县杨知凡。至于这第一篇制艺《国家将兴而必有祯祥》甲等当是姑苏府唐慎!
学政道:这唐慎的文章,太过张狂,是否有不妥?
贾亮生沉吟片刻:那按你之见?
天还未亮,府衙中,灯火通明。
这些和唐慎自然没有关系,同样是天还未亮,他虚浮着双腿,拎着考篮,被姚三和唐璜架到了考场大门前。
俊俏的小儿郎望着紧闭的考场大门,又看看四周的同窗考生。
唐慎就差哭了。
唐璜:真是奇异,哥,那大夫说你根本没病没灾,只是饿着了,吃点东西便好。你今日身体怎的还是这般虚弱?
唐慎气若游丝:你懂什么。心灵上的阴影,比身体的创伤,更痛百倍!
唐慎这辈子都忘不掉,他正吃着硬邦邦的烤饼,隔壁的考生突然脱了裤子,当着他的面开始拉屎的场景。
此!生!不!忘!
姚三也听说过科考的艰难,他道:小东家,熬一熬,还有四场就过去了。
唐慎:
你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四场!还有整整四场!
唐慎自欺欺人地给自己打气:对,还剩四场。只要考到前十,我便胜了。
唐慎目露希冀,仿佛看到了希望。
四日后,他踉跄着走出考场,再次昏倒下去,被姚三接住。昏死过去前,唐慎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这辈子,我唐慎一定要发明出抽水马桶!这辈子,一定!!!
五日县考结束,唐慎在家整整躺了一天,才缓过神来。他已经算够幸运的,身体健康,姚三和姚大娘给他准备的东西也足够。考场中,有些家境贫寒、身体孱弱的考生才考了一场,就大病不起,缺席了本次县考。
唐慎先去拜访梁诵,告知老师自己本次考试的经历。他倒是没说自己写的考试答案,因为梁诵说:每次科考的案首的考卷,以及当次考试的所有甲等文章和试帖诗,都会公之于众。
唐慎:
行,我一定会拿甲等,您且等着。
接着,唐慎花了两天时间忘记考场上的种种,这一日清晨,几个不速之客忽然拜访。
唐夫人刚进院子,便对自家儿子道:唐云,如今你还敢说,慎儿有何对不起我唐家的?你可知悔改?你与你弟弟说说,当日究竟发生何事,你如何才误会于他,犯下大错!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里,《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引用杨万里;《君娶于吴》引用唐伯虎。两篇试帖诗引用陈去疾和孟浩然~
第21章
唐云穿着一身富贵锦衣, 垂头丧气, 嘴巴张了张, 又闭上,竟是难以启齿。
见状,唐夫人叹气道:不成器!她命令丫鬟海棠带了个人过来。这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也穿着一身锦衣。但他举止瑟缩,神情忐忑,时不时小心翼翼地用余光瞄着唐夫人, 唐夫人一个眼神下来, 他吓得浑身一颤,差点坐倒在地。
唐夫人道:慎儿, 这是你大伯的庶子,也是你二堂哥。
接着, 唐慎终于明白三个月前唐云为什么莫名其妙来自家发疯,把家里砸了一通。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唐夫人是姑苏府出了名的贤惠夫人, 知书达礼,年轻时还是江南有名的美人,只可惜家道中落, 虽是书香世家, 私下却为为柴米油盐所累。但唐夫人是有福气的,嫁入唐家后,她为唐家生了一儿一女,丈夫还争气,考了个举人。
唐夫人治家有方, 家中几个铺子打理得井井有条,然而她并无三头六臂,这次还是家里惹出的祸。唐云暗地里遭庶弟挑拨,误会了唐慎,这才有了三个月前唐云怒砸唐慎家的事。
唐慎知道唐举人有个庶子,与自己年龄一样。他看上去忠厚老实,甚至比自己还要胖一点,然而谁也想不到,他竟会在背后使坏。
来之前这庶子恐怕已经被唐夫人教训过了,他瑟缩着不敢说话。
唐夫人又说了一遍,唐云咬了咬牙,向唐慎道歉:先前是我不懂事,遭人挑拨,误会了你。唐堂弟,我们都是血亲兄弟,你可否原谅我。
唐慎笑道:三个月前我便原谅了你,你砸坏的东西,大伯母也早已派人送了补偿。
唐慎表现得大度,可唐云心里不是个滋味。
他万万没想到,唐慎出的那个馊主意,居然让唐家珍宝阁赚了大钱。这段时日,唐慎搞了个奇怪的物流。这东西起初谁都不看好,连唐夫人都觉得心里没底,只是让唐慎放手去试试,总归也亏不了多少银子。谁料这物流竟然做成了!
唐举人都觉得惊讶,吃饭时曾说过:我那庶弟是个榆木脑袋,只知读书,不懂变通,怎的生了个儿子,与他全然不同。
唐慎出了个肥皂主意,唐家赚了多少银子,唐云心里清楚;唐慎做了个物流生意,或许没赚到银子,可他的名字在姑苏府十分响亮,连唐夫人都觉得这物流生意可能另有后招,未来不可估量。
更为厉害的是,唐慎的先生竟然真是梁博文!
唐云第一次认认真真地打量自己这个弟弟,长得还算清秀俊俏,可怎么看,也看不出是母亲口中那样厉害的一个人物。
这唐慎,就真的那般厉害吗?
唐夫人道:慎儿,你兄长从小被我娇惯坏了,以后我定看着他,不让他再做这等蠢事。
唐慎:大伯母言重了。
唐云以后又不和他过日子,他管唐云干什么。
唐夫人关心了一下唐慎前两日的县考,命丫鬟送了一些补品:那考试太伤人身体,你大哥去岁考了县试和府试,考完后便大病一场。
姚大娘收下补品。
唐璜道:既然是别人使的坏,听到这话,那庶子身体一抖,小姑娘继续道:那大伯母,唐云咳,大堂哥和我哥哥的赌约,还算不算数了?
唐夫人愣住,这才想起这件事。
唐云也呆了呆,有些不服气:当然算数,我唐云怎么会是那等说话不算数的小人!不过谁说我一定就输了?这县考成绩还未下来,你怎知唐慎就一定能过?想让我喊他一声哥哥可以,先考上童生再说!
唐夫人叹了口气,把傻儿子拉了回家。
一行人走后,唐慎看着自家妹妹,只见唐璜笑嘻嘻地拉住他的手臂,道:哥哥我是不是聪明得很,你瞧那唐云,哪是来道歉的,他分明是被大伯母压过来的,心不甘情不愿!我可要看看,三日后他来喊你哥哥的模样!
唐慎:所以你就故意激将他?
唐璜松开手:我可没有。
小丫头片子,还有心眼了。
唐璜赶忙跑开:我才没有,唐慎胡说八道!
唐慎哈哈一笑。
嘴上说得厉害,其实整个唐家,最担惊受怕的就是唐璜。
童试三场考试,每次都是考完七日后放榜。每日清晨,唐璜都早早起床,与姚大娘去拜土地庙。小姑娘跪在蒲团上,嘴里不断念叨保佑我哥哥考上。等到放榜前一日,连唐慎都紧张起来。
林账房:小东家也会害怕?想当初,每年放榜钱,我也紧张得睡不着觉,连眼睛都闭不上。不过小东家不像我,您聪慧得很,县考一定能过。
唐慎:你不懂。
林账房:不懂?
唐慎长叹一声。
他不止担心考不考得上,他还担心他考不到前十啊!
放榜日到了,一大早,唐璜便拉着唐慎,来到了府学门口。这时天还未亮,紫阳书院的门前却已经聚集了许多人。有唐慎这般的年轻孩子,也有白发佝偻的耄耋老人。所有读书人都伸长了头,紧张又期待地望着书院的大门。
卯时一到,府学大门缓缓打开,两个官差和一个学政从里头走出来。官差手持红榜,穿过人群,两人一起将这红榜贴在墙上。一张宽大的红色纸卷在众人面前展开,急促的呼吸声不断响起,喜悦的哭声和痛苦的嚎哭此起彼伏。
唐璜抓住了姚三的手臂,担心地忘了呼吸。
唐慎也不比她好多少,他伸长脖子,仔仔细细地从最后一名看到第十一名。
没有我!
唐慎顿时放心大半,接着又有些担忧起来。他再往前看,看到自己名字时,整个人愣在原地。
唐璜错愕地转首看他:哥?!
姚三:小东家?!
唐慎懵逼地看着红榜上的第一个名字,问道:我是姑苏府唐慎?
与此同时,一个小厮飞快地跑向姑苏府城西,焦急地敲门。唐云正在睡觉,被这砰砰砰的敲门声惊醒,他怒气冲冲地道:进来!那小厮屁滚尿流地跑进来,因为一路上跑得匆忙,连着喘气,一句话说不出来。
大少、少爷
唐云不耐烦道:有事便说,吵我好梦,今日罚你不许吃饭。
这小厮心里叫苦,总算缓过来:大少爷,那唐慎中啦!
唐云一惊,过了片刻,他喃喃自语:他那般有信心,自然是会中的。县考并不算难,就如母亲说的一样,我中了他的圈套。他中了,我得叫他一声哥哥。可他不中,我却得不到什么。罢了,终究是我错了,我被人挑拨。母亲说的对,吃一堑长一智,我唐云输得起,我去叫他一声哥哥又何妨!
小厮又道:大少爷,他不止中了,他中了案首!
唐云猛地抬头,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姑苏府唐慎,是今年县考的案首!
唐云:
去他妈的唐慎!!!
过了县考,唐云还能心平气和,认了自己的错。可唐慎居然中了案首,唐云整个人都不好了。他痛苦了一天后,还是乖乖来到唐家。
唐云别扭道:我唐云说话算话,唐慎,我叫你一声哥哥,之前是我错了。
唐慎:你叫我哥哥了?
唐云:
哥!
唐慎笑了:唐大少爷慢走。
唐云羞愤难当,哭着跑回了家。
夕阳西下,应付了上门祝贺的同窗和友人,唐慎来到梁府。他一上门,管家便道:恭贺唐案首了。
进了书房,梁诵看他一眼,道:唐案首来了?
唐慎原本还很得意,考了第一,换谁谁不嘚瑟。可一看梁诵这表情,听到这语气,唐慎顿觉不妙。他乖巧地走过去:先生,小子刚进来一个字还没说,只是来向您报喜,小子过了县考,也算有了个功名了。
梁诵将一张纸放在书案上,道:吾不信也?
唐慎愣住,很快他想到:先生已经看过我写的制艺了?
何止是看到,你自己来看。
唐慎这才发现,梁诵书桌上的那张纸,正是誊抄的自己的两篇制艺和一首试帖诗。
先生,我得了两个甲等,一个乙等。我两篇制艺都是甲等。
君娶于吴,写得中规中矩,本次姑苏府和吴县的县考学生中,没人写得太过出彩,令人眼前一亮,把这甲等给你也正常。梁诵道,而你这篇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哼,唐慎,你可知你犯了什么错!
唐慎懵了。他明明是来给先生报喜,先生居然骂他?他都考第一了!
学生不知。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这句话出自《中庸》。《中庸》,孔子思所作,而你如今竟说,吾不信也?
唐慎一下子明白,梁诵这是在说他刚口出狂言,对《中庸》说吾不信也。
唐慎解释道:先生,小子并不是说真的不信,您且往下看,小子有论证祥瑞征兆与国家兴亡的关系,论证了为何有时信,为何有时不信。
梁诵:是,你写了,但那又如何?本次县考,主考官是吴县县令贾亮生。他是个年轻书生,他给了你甲等,这几日他在学政之间大力推荐你的这篇文章,他说这是惊世之作。然而,这是因为他年轻,文思敏捷,不拘一格。倘若换了个迂腐的县令,仅此一句吾不信也,他或许便不会再看你的下文,你会被治罪,不敬圣人之言。不用中了县考,你从此以后都无法参加科举!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