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吃一口便说一处美食,令人垂涎三尺。
赵攸怔了怔,她以前就是个穷吃货,看到许许多多的甜品只能舔舔嘴,现在不同了,她有银子去买。往深处一想,宫里也可以做的。
皇后却道:宫中庖厨也会,只怕做不出那样的精髓。
这于一个吃货而言,是致命的打击。赵攸干瞪眼,明白皇后这是在诱惑她,不过这样的诱惑,她喜欢,侧过身子道:你再说些。
其实皇后自己也不知道这些,都是幼时听牛观主回来唠叨的,至于真假也是不知,方才不过是糊弄小皇帝罢了。
再说就说不出来了,她屏退殿内伺候的宫人,先道:陛下是女子之事,还有谁知晓?凝兰可知?
赵攸红通通的脸蛋霎时一白,顿时失去了吃货本质,支吾道:当是知晓的。
皇后将汤勺放下,回道:凝兰不可留。
为何?赵攸反驳,皇后这是要清扫她身边得力的人?
陈太妃对陛下看得十分严密,这般的秘密若是泄露出去,不需赵闽来夺位,天下人就会弃你而去,就连安时舟也不会站在你的身后。皇后徐徐道。
赵攸凝眸不语,带着倔强,她对皇后依旧无法做到深信,凝兰是她身边得力的宫人,若是将她送走,只怕自己也成了孤家寡人。
皇后也不逼迫,道理说清后就在于皇帝自己的选择,她吃过后就去偏殿。
赵攸对她充满好奇,见她一起身自己就巴巴地跟过去,皇后也没有拒绝,任由她跟着。
皇后见的是在各宫安排的人,知晓后妃平日里的动向,她们与赵闽苟且已不是秘密,在听到赵闽出入后宫如无人之地后,小皇帝眉眼狠狠一蹙,忍着没有说话。
她气的不是头顶青青草原,而是赵闽可以随意出入宫廷。对于绿帽子这件事,原书里也在这样,她没有必要去生气。
她记得有人怀孕的,悄悄被陈太妃用药除了,只是不记得时间了,原书里的皇帝十分腻着皇后,空设后宫,就正好让陈太妃钻了空子。
待宫人退下后,她先道:皇后有没有办法让女子怀孕?或许假怀孕也可的。
小皇帝的话十分古怪,听得皇后不明,下意识回首看着她:我不会,或许观主会做到。
又是那个老道士,赵攸不好多说,脱下靴子就爬上软榻,好心解惑道:你看若是后妃有人怀孕,朕又未曾碰过她们,你说会不会掀起一波风浪?
皇后怔了怔,小皇帝这是上赶着给自己戴绿帽子?联想前世的情形,后宫内好似有人怀孕,但皇帝来不及出手就被陈太妃处置了,事情就这样解决,并未让宫外人知晓。
这世的小皇帝好似聪明得多,也变得十分警惕,不去理会后宫中人。
她在想若有朝一日见到温瑾,会不会还像前世那般情根深中?细细打量小皇帝,发觉她眼中闪着异样的光色。小皇帝十分爱自己的颜面,怎会想做出不利于自己尊严的事?
赵攸现在想得很通透,有些事是避免不了的,不如自己去推动事情的发生,反而会容易很多。
天色黑沉,皇后亲自去点灯,花灯下的少年眯着眼眸,神色认真,眉眼处依旧留着稚气,却很喜人。她虽傲气张扬,也很明事理,没有矜贵自持,懂得善恶之分,没有帝王的骄奢。
相比较前世的麻木残忍,她更喜欢现在这个小小皇帝。
皇后轻笑道:陛下不在意自己的名声?
自然在意,只是有些事是必然会发生的,名声虽好,朕觉得利益至上。赵攸扬了扬下巴,有些得意,见皇后眸色不明,她的语气又转为低沉,叹道:我本就是女子,很想遣散后宫众人,只是没有实力去这么做,她们孤独寂寞,也是情有可原的。
小皇帝也有着自己的仁心,且她没有本事让那些后妃满足,不如放她们家去。
皇后一惊,惊叹于小皇帝的通透,不过这些都是秘密,想着自己尴尬的身份也跟着一笑,道:陛下亲政后可遣散她们,只是到时朝臣还是不会罢休的。
小皇帝这般是不会有自己子嗣,时间久了朝纲依旧不稳。
皇后是好意提醒,赵攸点点头,言归正传道:那个老道士真的有办法?
有时间可去问问,陛下先遣人去给他翻新道观。皇后点头,心中暗暗生疑,赵攸竟没有问她为何曾住在道观里。
用过晚膳后,依旧是一碗苦涩的药汤,赵攸不喜欢喝中药,现在怀念西药。她抿了抿嘴巴,端起药仰首就喝了,苦得小眼睛眯成一条缝。
皇后照旧给她一颗蜜饯,欲转身的时候,皇帝唤住她:皇后,这药喝了会如何?
她仰首带着好奇,眸色纯澈,清甜干净。这话却问得皇后脸色发红,她想了想,解释道:陛下会如正常女子一般,以后或许可以孕育子嗣。
皇后说得晦涩,赵攸大致也明白了,不解道:我是不会有子嗣的,皇后这算是平白忙碌的。
并非如此,长此以往下去对陛下身体不好,早衰之兆,亦短折而死。皇后道。
赵攸明白了,调养身体是为了活得更久一些,她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你怎地知晓我身上有那些毛病?她自己都不知道这些事的。
小皇帝今日的问题委实太多,句句戳中敏感处,皇后不得不一一解答,大患婚夜探过陛下脉搏。
果然一上床,什么秘密都藏不住。赵攸哀叹一句,索性将话说开:你会揭穿我吗?
陛下若不废后,我便是陛下的妻子,怎会揭穿自己的夫君。皇后轻笑。
赵攸明白她的意思,两人就是一体的,牢牢绑在一起,这一生世怕也会这样过去的,不过皇后很美,看着也令人赏心悦目,她就释然了。
皇后趁着她想通就道:陛下可会喜爱旁的女子?
旁的女子?赵攸不明白,原书里皇帝就只喜欢皇后,也没有爱上其他人,这个问题好似不适合她的。
想了想,果断摇首,觉得自己不够诚恳就道:难不成世间还有比皇后更美之人?
这句话说出来让皇后侧眸,不想小皇帝也是以美色来衡量的人,本想转身就走,想想自己目前的处境就停顿下来。
她不想与小皇帝生气,于□□而言,小皇帝就是一张白纸,她辛苦这么久,不想让旁人在这张白纸上染墨。她凝视小皇帝:前些时日恪亲王送来的画像,陛下觉得如何?
你说的是温沭?赵攸回想画上女子的容貌,继而道:确实很美。
皇后眸色幽深,静静凝视着陷入思索的小皇帝,想听听她到底想说什么。
小皇帝深深思考后,认真道:论相貌,她不如皇后;论智慧也是不如的,皇后在担心什么?
担心陛下会喜欢她。皇后也不作隐瞒,前世的事历历在目,或许是无法避免的,只是她不甘心罢了。
赵攸闻言眼睛一亮,好像知道天大的趣事,你吃醋?
吃醋?皇后未曾反应过来,细细品味这句话,她只是不甘心为旁人做嫁衣罢了。
对,你就是吃醋,你不愿我喜欢旁的女子,心里不开心,对吗?赵攸笑得前俯后仰,躺在软榻上咧嘴傻笑。
皇后窘迫,冷斥道:不许笑。
赵攸不敢再笑了,她明白皇后大约未经情爱之事,不懂这些。她半跪在榻上,皇后是陪她走过一生的人,不能像旁人那般敷衍,就豪气道:你若能站在我身边,不与温家再有联系,朕今生就只你一人,不去看旁的女子。
小皇帝说得认真,皇后不想回应,命运之事怕是早在冥冥之在注定的,温瑾若出现皇帝面前,还是会令她动心的。
现在的保证不过是孩子心性罢了。
小皇帝的豪气保证并没有让皇后释怀,心中反添几分忧虑,或许温瑾嫁给恪亲王后,事事就会有所变化。
她没有回应赵攸的话,赵攸也愣了,皇后这不是吃醋?
女人心海底针,真是麻烦!
****
皇帝养伤,朝堂上一片风平浪静,六部照常运转。
冬日里的清晨格外冷,躲在被窝里的赵攸缩着自己的身子,耳畔传来若秋嗡嗡的声音:陛下,首辅跪在殿外。
赵攸睡得正舒服,若秋的声音如同蚊子嗡嗡一般,她捂着自己的耳朵:跪就跪去。
若秋没有办法,又添了一句:皇后在外劝着,天寒地冻,皇后身子弱,易染风寒。
皇后身子弱几字钻入小皇帝的耳朵里,她迷糊地爬起来反问若秋:你哪里看出来皇后身体弱?力大无穷的人指不定可以举鼎,哪里就身子弱了。
若秋被问得哑口无言,干站在榻前。
好在小皇帝自己爬起来,她穿好袜子后看着一旁厚重的外袍,眼珠子转了转,自己穿了靴子就一瘸一拐地往外跑。
身上还是单薄的寝衣,吓得若秋忙拿了外袍跟上去,边追边喊道:陛下、陛下,您还未更衣
若秋的声音很大,引得廊下伺候的宫人都停了下来,小皇帝不理她们,一路小跑至中宫外,小脸被风刮得通红。
宫外跪着的温轶跪姿端正,欲通过这样求情的方式来拿捏住小皇帝,对于皇后的劝解充耳不闻。
皇后也是无奈,知道温轶素来不要脸,自己若与他同跪只会令小皇帝的名声愈发难听,她在想办法的时候,宫内冲出一道小身影。
小皇帝方起,发丝凌乱,胸口不断起伏,呼出的热气氤氲着眼眸,皇后见她衣衫单薄,心中揪然,也明白她的意思,顺势道:陛下怎地不穿衣裳?
温轶见小皇帝这般模样也是一惊,忙叩首行礼:臣来给陛下请罪,内人行事莽撞,无意冲撞陛下,万望陛下宽恕。
赵攸气结,真是不要脸的,拿着权势来逼迫她。首辅都已跪在宫外求情,若她还揪着不放,反显得她不仁,百姓朝臣面前也失去仁德。
她咬咬牙上前亲自扶起温轶,大方道:朕并无怪罪之意,首辅怎行如此大礼,天寒地冻地冻坏身子就不好了。
赵攸力气小,使出全力也拉不动温轶,朝着皇后眨眨眼示意她拉一把。
父亲过虑了,陛下仁善并未介意,母亲无心之失也非大错。皇后劝说,伸手与赵攸一同将温轶扶起来,余光扫到小皇帝冻得发紫的唇角,斥道:陛下出来匆忙,你们如何伺候的,身子本就伤着,若是染了风寒,你们谁能担待?
温轶不想起来,却被皇后扶着不好再下跪,耳听着她含着威仪的话有些不悦,这是在指桑骂槐?他老脸被骂得通红,伸手就推开皇后,斜睨一眼,很是不满。
皇后当作没有察觉,接过若秋手中的衣衫,一面低声怪道:陛下再是急迫也该顾及自己的身子。
赵攸憨憨一笑,忙对宫人道:还不快请首辅入宫暖暖身子。
温轶冷眼扫过皇后,拂袖走进中宫。一旁观察他的小皇帝不觉蹙眉,首辅这么不喜皇后?
皇后眸色里黯淡几许,她眼下在意的是小皇帝的身体,指尖触及她冰冷的双手,忙领着她回宫,顺势让人去请太医。
温轶入殿后就坐下品茶,也无方才的愧疚,见皇帝入内后才站起身行了虚礼,见到帝后二人紧握的手,眼中闪过狠厉,转瞬即逝。
那抹狠厉落在赵攸眼中,她倒是信了皇后的话了,面上不显,依旧带笑:首辅这般兴师动众倒让朕过意不去。
小皇帝在一旁坐下,顺势拉着皇后一同坐,留着温轶一人站着,她有些冷,握着皇后的手就不想松开,天然地手炉也很舒服。
温轶方才起身就料定皇帝会让他坐下,等了片刻也不见动静,抬首去看小皇帝盯着温沭的手在傻笑
皇后抽回手,不愿与温轶过多计较,行过礼后就去内殿去整理皇帝的衣物。
皇后一走,小皇帝端着姿态,眸色肃然,一言不发地端起茶盏,品了几口后才恍然道:首辅坐下就可,站着做什么。
温轶憋着一口气,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直接道:臣会让内人去宗庙给陛下祈福,算作惩罚。
这点还真让皇后猜准了,赵攸笑道:温家之事自有首辅做主,朕也不好多说什么,陈太妃催着纳侧妃的时日,首辅若是舍得,年内就将亲事办了。
纳侧妃等于寻常人家纳妾,也不需什么繁复的礼节,花轿送上门就可。
温轶心中又堵着一口气,憋得脸色发青,将他心中捧着长大的嫡女给赵闽做妾,这是一件令他最屈辱的事,更何况赵闽还是他的儿子。
他忍了忍道:臣女还小,等些时日再成亲。
小皇帝笑得如沐春风,她最喜欢看到反派生气,尤其是压着她一头的温轶。为显示自己的仁德,赵攸又道:不如让皇后去温府送嫁,也算为了侧妃颜面,入了恪亲王府也不会受人欺负。
温轶目光阴枭,俯身作揖:皇后处于深宫,出宫易招人话柄,不如留在宫中,臣署衙中还有公务,先行退下。
赵攸挥挥手:首辅且去忙。
温轶退下后,皇后才从内殿走出,她在殿门前驻足,静静看着那抹背影。
片刻后,小皇帝凑了过去,在她右耳轻声呢喃:你在看什么,舍不得他被朕欺负?
她在试探,明晃晃地试探。皇后意识到后回身就戳着小皇帝的脑门:陛下多疑的毛病愈发严重了,别忘了你的药还在我的手中,我若想要害你,是很简单的事。
赵攸撇嘴,冷冷瞪一眼就走回去。这时若秋引着太医过来,赵攸一眼就认出来,还是上次给她诊脉的那人,她放心大胆地伸出手。
太医诊脉后照旧开了药,若秋亲自去太医院取。
小皇帝身上还是冷的,抱着手炉才觉得好些,她在养病也无处可去,身上发冷后就躺回被子里,晚膳后顺势翻着下面送来的请安奏本。
她翻了几下就觉得无趣,恰好皇后在一旁翻阅医书,就悄悄道:皇后,你觉得我何时可以亲政?
原书是要等到成年后,算算时间还有四年,可是她等不及了,温轶愈发猖狂,若等他招纳临安城内的军队,她就算亲政也还是傀儡。
皇后翻过一页,声音柔和:陛下该知心急无用,先等恪亲王成亲,温家与陈氏生了嫌隙,我们才有机会。
恋耽美
赵攸怔了怔,她以前就是个穷吃货,看到许许多多的甜品只能舔舔嘴,现在不同了,她有银子去买。往深处一想,宫里也可以做的。
皇后却道:宫中庖厨也会,只怕做不出那样的精髓。
这于一个吃货而言,是致命的打击。赵攸干瞪眼,明白皇后这是在诱惑她,不过这样的诱惑,她喜欢,侧过身子道:你再说些。
其实皇后自己也不知道这些,都是幼时听牛观主回来唠叨的,至于真假也是不知,方才不过是糊弄小皇帝罢了。
再说就说不出来了,她屏退殿内伺候的宫人,先道:陛下是女子之事,还有谁知晓?凝兰可知?
赵攸红通通的脸蛋霎时一白,顿时失去了吃货本质,支吾道:当是知晓的。
皇后将汤勺放下,回道:凝兰不可留。
为何?赵攸反驳,皇后这是要清扫她身边得力的人?
陈太妃对陛下看得十分严密,这般的秘密若是泄露出去,不需赵闽来夺位,天下人就会弃你而去,就连安时舟也不会站在你的身后。皇后徐徐道。
赵攸凝眸不语,带着倔强,她对皇后依旧无法做到深信,凝兰是她身边得力的宫人,若是将她送走,只怕自己也成了孤家寡人。
皇后也不逼迫,道理说清后就在于皇帝自己的选择,她吃过后就去偏殿。
赵攸对她充满好奇,见她一起身自己就巴巴地跟过去,皇后也没有拒绝,任由她跟着。
皇后见的是在各宫安排的人,知晓后妃平日里的动向,她们与赵闽苟且已不是秘密,在听到赵闽出入后宫如无人之地后,小皇帝眉眼狠狠一蹙,忍着没有说话。
她气的不是头顶青青草原,而是赵闽可以随意出入宫廷。对于绿帽子这件事,原书里也在这样,她没有必要去生气。
她记得有人怀孕的,悄悄被陈太妃用药除了,只是不记得时间了,原书里的皇帝十分腻着皇后,空设后宫,就正好让陈太妃钻了空子。
待宫人退下后,她先道:皇后有没有办法让女子怀孕?或许假怀孕也可的。
小皇帝的话十分古怪,听得皇后不明,下意识回首看着她:我不会,或许观主会做到。
又是那个老道士,赵攸不好多说,脱下靴子就爬上软榻,好心解惑道:你看若是后妃有人怀孕,朕又未曾碰过她们,你说会不会掀起一波风浪?
皇后怔了怔,小皇帝这是上赶着给自己戴绿帽子?联想前世的情形,后宫内好似有人怀孕,但皇帝来不及出手就被陈太妃处置了,事情就这样解决,并未让宫外人知晓。
这世的小皇帝好似聪明得多,也变得十分警惕,不去理会后宫中人。
她在想若有朝一日见到温瑾,会不会还像前世那般情根深中?细细打量小皇帝,发觉她眼中闪着异样的光色。小皇帝十分爱自己的颜面,怎会想做出不利于自己尊严的事?
赵攸现在想得很通透,有些事是避免不了的,不如自己去推动事情的发生,反而会容易很多。
天色黑沉,皇后亲自去点灯,花灯下的少年眯着眼眸,神色认真,眉眼处依旧留着稚气,却很喜人。她虽傲气张扬,也很明事理,没有矜贵自持,懂得善恶之分,没有帝王的骄奢。
相比较前世的麻木残忍,她更喜欢现在这个小小皇帝。
皇后轻笑道:陛下不在意自己的名声?
自然在意,只是有些事是必然会发生的,名声虽好,朕觉得利益至上。赵攸扬了扬下巴,有些得意,见皇后眸色不明,她的语气又转为低沉,叹道:我本就是女子,很想遣散后宫众人,只是没有实力去这么做,她们孤独寂寞,也是情有可原的。
小皇帝也有着自己的仁心,且她没有本事让那些后妃满足,不如放她们家去。
皇后一惊,惊叹于小皇帝的通透,不过这些都是秘密,想着自己尴尬的身份也跟着一笑,道:陛下亲政后可遣散她们,只是到时朝臣还是不会罢休的。
小皇帝这般是不会有自己子嗣,时间久了朝纲依旧不稳。
皇后是好意提醒,赵攸点点头,言归正传道:那个老道士真的有办法?
有时间可去问问,陛下先遣人去给他翻新道观。皇后点头,心中暗暗生疑,赵攸竟没有问她为何曾住在道观里。
用过晚膳后,依旧是一碗苦涩的药汤,赵攸不喜欢喝中药,现在怀念西药。她抿了抿嘴巴,端起药仰首就喝了,苦得小眼睛眯成一条缝。
皇后照旧给她一颗蜜饯,欲转身的时候,皇帝唤住她:皇后,这药喝了会如何?
她仰首带着好奇,眸色纯澈,清甜干净。这话却问得皇后脸色发红,她想了想,解释道:陛下会如正常女子一般,以后或许可以孕育子嗣。
皇后说得晦涩,赵攸大致也明白了,不解道:我是不会有子嗣的,皇后这算是平白忙碌的。
并非如此,长此以往下去对陛下身体不好,早衰之兆,亦短折而死。皇后道。
赵攸明白了,调养身体是为了活得更久一些,她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你怎地知晓我身上有那些毛病?她自己都不知道这些事的。
小皇帝今日的问题委实太多,句句戳中敏感处,皇后不得不一一解答,大患婚夜探过陛下脉搏。
果然一上床,什么秘密都藏不住。赵攸哀叹一句,索性将话说开:你会揭穿我吗?
陛下若不废后,我便是陛下的妻子,怎会揭穿自己的夫君。皇后轻笑。
赵攸明白她的意思,两人就是一体的,牢牢绑在一起,这一生世怕也会这样过去的,不过皇后很美,看着也令人赏心悦目,她就释然了。
皇后趁着她想通就道:陛下可会喜爱旁的女子?
旁的女子?赵攸不明白,原书里皇帝就只喜欢皇后,也没有爱上其他人,这个问题好似不适合她的。
想了想,果断摇首,觉得自己不够诚恳就道:难不成世间还有比皇后更美之人?
这句话说出来让皇后侧眸,不想小皇帝也是以美色来衡量的人,本想转身就走,想想自己目前的处境就停顿下来。
她不想与小皇帝生气,于□□而言,小皇帝就是一张白纸,她辛苦这么久,不想让旁人在这张白纸上染墨。她凝视小皇帝:前些时日恪亲王送来的画像,陛下觉得如何?
你说的是温沭?赵攸回想画上女子的容貌,继而道:确实很美。
皇后眸色幽深,静静凝视着陷入思索的小皇帝,想听听她到底想说什么。
小皇帝深深思考后,认真道:论相貌,她不如皇后;论智慧也是不如的,皇后在担心什么?
担心陛下会喜欢她。皇后也不作隐瞒,前世的事历历在目,或许是无法避免的,只是她不甘心罢了。
赵攸闻言眼睛一亮,好像知道天大的趣事,你吃醋?
吃醋?皇后未曾反应过来,细细品味这句话,她只是不甘心为旁人做嫁衣罢了。
对,你就是吃醋,你不愿我喜欢旁的女子,心里不开心,对吗?赵攸笑得前俯后仰,躺在软榻上咧嘴傻笑。
皇后窘迫,冷斥道:不许笑。
赵攸不敢再笑了,她明白皇后大约未经情爱之事,不懂这些。她半跪在榻上,皇后是陪她走过一生的人,不能像旁人那般敷衍,就豪气道:你若能站在我身边,不与温家再有联系,朕今生就只你一人,不去看旁的女子。
小皇帝说得认真,皇后不想回应,命运之事怕是早在冥冥之在注定的,温瑾若出现皇帝面前,还是会令她动心的。
现在的保证不过是孩子心性罢了。
小皇帝的豪气保证并没有让皇后释怀,心中反添几分忧虑,或许温瑾嫁给恪亲王后,事事就会有所变化。
她没有回应赵攸的话,赵攸也愣了,皇后这不是吃醋?
女人心海底针,真是麻烦!
****
皇帝养伤,朝堂上一片风平浪静,六部照常运转。
冬日里的清晨格外冷,躲在被窝里的赵攸缩着自己的身子,耳畔传来若秋嗡嗡的声音:陛下,首辅跪在殿外。
赵攸睡得正舒服,若秋的声音如同蚊子嗡嗡一般,她捂着自己的耳朵:跪就跪去。
若秋没有办法,又添了一句:皇后在外劝着,天寒地冻,皇后身子弱,易染风寒。
皇后身子弱几字钻入小皇帝的耳朵里,她迷糊地爬起来反问若秋:你哪里看出来皇后身体弱?力大无穷的人指不定可以举鼎,哪里就身子弱了。
若秋被问得哑口无言,干站在榻前。
好在小皇帝自己爬起来,她穿好袜子后看着一旁厚重的外袍,眼珠子转了转,自己穿了靴子就一瘸一拐地往外跑。
身上还是单薄的寝衣,吓得若秋忙拿了外袍跟上去,边追边喊道:陛下、陛下,您还未更衣
若秋的声音很大,引得廊下伺候的宫人都停了下来,小皇帝不理她们,一路小跑至中宫外,小脸被风刮得通红。
宫外跪着的温轶跪姿端正,欲通过这样求情的方式来拿捏住小皇帝,对于皇后的劝解充耳不闻。
皇后也是无奈,知道温轶素来不要脸,自己若与他同跪只会令小皇帝的名声愈发难听,她在想办法的时候,宫内冲出一道小身影。
小皇帝方起,发丝凌乱,胸口不断起伏,呼出的热气氤氲着眼眸,皇后见她衣衫单薄,心中揪然,也明白她的意思,顺势道:陛下怎地不穿衣裳?
温轶见小皇帝这般模样也是一惊,忙叩首行礼:臣来给陛下请罪,内人行事莽撞,无意冲撞陛下,万望陛下宽恕。
赵攸气结,真是不要脸的,拿着权势来逼迫她。首辅都已跪在宫外求情,若她还揪着不放,反显得她不仁,百姓朝臣面前也失去仁德。
她咬咬牙上前亲自扶起温轶,大方道:朕并无怪罪之意,首辅怎行如此大礼,天寒地冻地冻坏身子就不好了。
赵攸力气小,使出全力也拉不动温轶,朝着皇后眨眨眼示意她拉一把。
父亲过虑了,陛下仁善并未介意,母亲无心之失也非大错。皇后劝说,伸手与赵攸一同将温轶扶起来,余光扫到小皇帝冻得发紫的唇角,斥道:陛下出来匆忙,你们如何伺候的,身子本就伤着,若是染了风寒,你们谁能担待?
温轶不想起来,却被皇后扶着不好再下跪,耳听着她含着威仪的话有些不悦,这是在指桑骂槐?他老脸被骂得通红,伸手就推开皇后,斜睨一眼,很是不满。
皇后当作没有察觉,接过若秋手中的衣衫,一面低声怪道:陛下再是急迫也该顾及自己的身子。
赵攸憨憨一笑,忙对宫人道:还不快请首辅入宫暖暖身子。
温轶冷眼扫过皇后,拂袖走进中宫。一旁观察他的小皇帝不觉蹙眉,首辅这么不喜皇后?
皇后眸色里黯淡几许,她眼下在意的是小皇帝的身体,指尖触及她冰冷的双手,忙领着她回宫,顺势让人去请太医。
温轶入殿后就坐下品茶,也无方才的愧疚,见皇帝入内后才站起身行了虚礼,见到帝后二人紧握的手,眼中闪过狠厉,转瞬即逝。
那抹狠厉落在赵攸眼中,她倒是信了皇后的话了,面上不显,依旧带笑:首辅这般兴师动众倒让朕过意不去。
小皇帝在一旁坐下,顺势拉着皇后一同坐,留着温轶一人站着,她有些冷,握着皇后的手就不想松开,天然地手炉也很舒服。
温轶方才起身就料定皇帝会让他坐下,等了片刻也不见动静,抬首去看小皇帝盯着温沭的手在傻笑
皇后抽回手,不愿与温轶过多计较,行过礼后就去内殿去整理皇帝的衣物。
皇后一走,小皇帝端着姿态,眸色肃然,一言不发地端起茶盏,品了几口后才恍然道:首辅坐下就可,站着做什么。
温轶憋着一口气,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直接道:臣会让内人去宗庙给陛下祈福,算作惩罚。
这点还真让皇后猜准了,赵攸笑道:温家之事自有首辅做主,朕也不好多说什么,陈太妃催着纳侧妃的时日,首辅若是舍得,年内就将亲事办了。
纳侧妃等于寻常人家纳妾,也不需什么繁复的礼节,花轿送上门就可。
温轶心中又堵着一口气,憋得脸色发青,将他心中捧着长大的嫡女给赵闽做妾,这是一件令他最屈辱的事,更何况赵闽还是他的儿子。
他忍了忍道:臣女还小,等些时日再成亲。
小皇帝笑得如沐春风,她最喜欢看到反派生气,尤其是压着她一头的温轶。为显示自己的仁德,赵攸又道:不如让皇后去温府送嫁,也算为了侧妃颜面,入了恪亲王府也不会受人欺负。
温轶目光阴枭,俯身作揖:皇后处于深宫,出宫易招人话柄,不如留在宫中,臣署衙中还有公务,先行退下。
赵攸挥挥手:首辅且去忙。
温轶退下后,皇后才从内殿走出,她在殿门前驻足,静静看着那抹背影。
片刻后,小皇帝凑了过去,在她右耳轻声呢喃:你在看什么,舍不得他被朕欺负?
她在试探,明晃晃地试探。皇后意识到后回身就戳着小皇帝的脑门:陛下多疑的毛病愈发严重了,别忘了你的药还在我的手中,我若想要害你,是很简单的事。
赵攸撇嘴,冷冷瞪一眼就走回去。这时若秋引着太医过来,赵攸一眼就认出来,还是上次给她诊脉的那人,她放心大胆地伸出手。
太医诊脉后照旧开了药,若秋亲自去太医院取。
小皇帝身上还是冷的,抱着手炉才觉得好些,她在养病也无处可去,身上发冷后就躺回被子里,晚膳后顺势翻着下面送来的请安奏本。
她翻了几下就觉得无趣,恰好皇后在一旁翻阅医书,就悄悄道:皇后,你觉得我何时可以亲政?
原书是要等到成年后,算算时间还有四年,可是她等不及了,温轶愈发猖狂,若等他招纳临安城内的军队,她就算亲政也还是傀儡。
皇后翻过一页,声音柔和:陛下该知心急无用,先等恪亲王成亲,温家与陈氏生了嫌隙,我们才有机会。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