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有慈悲心的屠夫在杀猪之前会喂它喝下一碗麻沸散,让它在无知无觉中被杀死。我们刺客是不讲慈悲心的,只要能杀人,不择手段,在所不惜。
沈玦冷笑,道:你怎么知道他是有慈悲心才喂猪喝麻沸散,说不定他只是不想听到猪的尖叫。
夏侯潋一愣,苦笑道:你说的有理,杀猪的叫声确实很难听。
沈玦双手握刀,划出凌厉的弧度,道:别废话了,来吧!
他抬起平素低垂的双眼,眸光清冽,眉间暗蓄风雷。
刹那间,杀气如山,沈玦低低喝了一声,刀脊与木刀的刀刃相撞,脆弱的木刀很快磕出一个缺口。
沈玦的凌厉刺激了夏侯潋,沉寂已久的血液翻腾如潮,他仿佛又回到浴血奋战的岁月,杀性在体内咆哮,像一头凶猛的困兽。他没有和沈玦拼斩,而是选择侧让躲避,静铁即使是刀脊也足以让木刀断成两截。
木刀在掌中翻转,两把刀在空中纠缠,木刀很快伤痕累累,缺口坑坑洼洼,像小孩儿没有长整齐的歪牙。沈玦刀势凶猛,静铁在他手中像夜里嗜血的鬼怪,獠牙毕现。但他毕竟学刀不久,加上不要命的打法,夏侯潋很快抓住他的空门,木刀格开静铁沉沉的一斩,斜刺里送出一刀,点上沈玦的肩头。
沈玦没有停,双手依旧挥刀向下,落在夏侯潋的颈间。
喂,我打中你肩膀,你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动了。
我可以。沈玦目光坚定。
他当然可以。
男儿到死心如铁。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就能把刀子砍入敌人的胸膛。
夏侯潋叹了声,好吧。
日子如水似的,从指缝里悄悄地就溜走了。
夏侯潋换上裤子,突然发现裤脚短了一截。他已经算不清自己多少时日没有联系过伽蓝了,伽蓝也没派人来寻他,估计是认定他死在皇宫里了。他现在已经是一个伽蓝弃子了。
夏侯潋不着边际地想,也不知道他娘知道了会怎么样,那家伙通常在外面一浪就一整年,夏侯潋八岁的时候就被她丢在山上不闻不问,她这会儿还不知道在哪旮旯吃喝嫖赌呢,哪有工夫关心夏侯潋。
他心里泛起一阵难言的惆怅。以前在山上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感觉,毕竟山上的孩子都没爹没娘,他好歹有个厉害娘,能四处吹嘘。到了山下,他才知道人家的娘都寸步不离,又是裁新衣又是喂饭食,穷人家的娘亲干活儿也不忘把孩子背在身上。
只有他的娘,有也像没似的。
推开门正要走出去,差点撞到一个小太监,夏侯潋扶住他,道:看不看道儿啊你。
对不住,对不住!小太监拈着细细的嗓音道歉。
夏侯潋听见这声调就浑身起鸡皮疙瘩,忙摆摆手让他走,忽又打眼瞥见他怀里捧了一堆纸莲花,问道:这什么玩意儿?
莲灯呀,过几天就是中元节了,到时候皇上会准许咱们在玉清池上放莲灯呢。
夏侯潋怔了怔,喃喃道:日子过得这么快!就要中元节了?
宫门忽然吵吵嚷嚷起来,夏侯潋忙走过去,一个身着葵花胸背团领衫的太监捧着一领衣帽走进来,打院子里一站,撩起细长的眉眼四下里扫了一圈,吊着嗓子道:都是死人吗,没人迎进门也没人递个茶,把你们沈公公叫出来。
这太监气势忒足,吓得一干小太监都缩着脖儿干站着,夏侯潋正想迎上去,沈玦已经捧着茶出来了,恭谨地行礼道:下头人不懂事儿,稍有怠慢,公公莫怪。
那太监一见沈玦,眉眼跟开了花儿似的,当下就笑开了,忙使唤人接过沈玦手里的茶盏,道:您说笑了,咱家是文书房的随堂太监曹令,奉魏公公的命令,给您送衣服来了。说话间,觑眼打量沈玦,太监们常年弯腰勾背,十个有九个有驼背的毛病,身形松泛没有精神,这沈公公却松竹一般,便是虾着腰的那弧度也似乎恰到好处一般。难怪魏公公对其青眼相看。
送衣服?
您还不知道吧,文书房的钱公公擢升了秉笔,空出了一个位子,魏公公二话没说,当下就勾了您的名儿。曹令眉眼弯弯,过个几天,等公公闲下来,还要您递茶认干爹呢!今后在文书房,还请沈公公多多照应。
闻言,夏侯潋如遭雷劈。
认爹!?谁他娘的认他个阉贼当爹?
下意识地看向沈玦,却见他静静站着,一如既往八风不动的模样,细瓷一般的脸颊无悲无喜。
沈玦盯着那金线交错的衣帽,目光幽深。文书房随堂太监,御前伺候的内侍,按例要服乌纱描金帽,葵花团领衫,和这个曹公公一个样儿。但从此,他也是魏德的干儿,说得难听些,便是魏德养的叭儿狗,随叫随到,时不时叫几声爹,喜庆又热闹。
他不去争,这该死的运道倒自己落在他头上了,难道是天意么?
他伸手接过金线交错的衣帽,嘴边缓缓漾出一个没有温度的笑容:那是自然,沈玦还要仰仗公公多加指点。另外,劳烦公公替沈玦向义父请安,政事辛劳,请义父照看身体,莫让儿子忧心。
第29章 几重悲
清晨。
鸡叫了三遍,天蒙蒙亮,还泛着点儿稀薄的蓝。明月已经起身了,收拾好爹爹的药箱和背篓,掐算着时间出了门。
对面门前落了一地的落叶,几乎盖住本就有些低矮的台阶。
司徒大人还是没有回家。
明月叹了口气,低着头往胡同口走,有卖包子的小贩招呼她,她示以微笑,没有说话。
正要在拐角转弯的时候,身后响起了吱呀的开门声,紧接着是哗啦的锁链声,明月不经意地回头一瞧,正见司徒谨从家门口走出。不似往日穿着威风堂堂的官服,今日的他只着一身粗布麻衣,背上背着一个小包袱,脚踝上拷了脚镣和锁链,走路间叮当作响。
两个官兵跟在他身后走出,他神情不变的淡然,仿佛自己并不是那个被押解的囚徒。
明月大惊失色。
司徒大人!明月提着裙子,急急跑过去,您
姑娘,他现在可不是什么大人了。有官兵说道。
莺啼似的声音响在耳后,司徒谨身子僵了僵,下意识地看看自己今日的仪容,脚上的脚镣大剌剌地戳进眼里,令他向来少悲少怒的心生出了几丝懊恼。
硬着头皮转过身,司徒谨礼貌地唤了声:朱姑娘。
几位大人可否行个方便?让小女子和司徒大司徒公子说会子话,只一下下就好!明月从荷包里掏出银子,这是送予二位的买酒钱。
哎,不用不用,你说就是了。两个官兵连忙摆手,原本被流放的犯人在离京前就可以和亲友再见见的,只是这家伙说他没有亲友,我们便只让他回来收拾行李了。
明月道了声谢,连忙问司徒谨:你快跟我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要怎么才能帮你?你在宫里可有说得上话的人,我我要怎么才能联系到他们?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费了好些工夫才把话说流利。
司徒谨怔了怔,略有些笨拙地说道:不必费心了,此事原本便是我的过错,并无转圜的余地。快要分别了,司徒谨才敢大大方方地看人家的脸,她的眼角早已红了,薄薄的一片,像戏台子上花旦脸上的胭脂。
真的真的没有吗?你不要灰心,我也不灰心,我还有点儿积蓄可以试一试的!
说她理智却又天真,她那点儿钱哪够那些贵人塞牙缝的?再说,他又哪里舍得她为他四处奔波求人?司徒谨摇摇头,没有再说话。
明月的心一点点凉下去。
司徒谨这样的男人,说一从来不二,他说没有余地,那就是没有余地。
眼泪终于决堤,明月站在司徒谨的面前,哭成了泪人。
司徒谨手足无措,他从来没有哄女儿家的经验,他想帮她拭泪,却止步于男女授受不亲,他想说别哭了,可那好像没什么用。
手肘边递过来一方手帕,司徒谨感激地看了眼那官兵,接过递给明月。
司徒大人。明月忽然道。
嗯?
我叫朱明月,我的父亲是朱卿兰。我会女红,还会辨药草,我家的医术传男不传女,但我偷偷学了一些。我从小跟着我爹出诊,抛头露面,叫叫嚷嚷惯了,很多人都说我没规矩。隔壁郑大娘说,我这样的姑娘铁定没人敢娶,将来要做一辈子的老闺女。可是
可是她就是很喜欢他。每天很早很早起来梳妆打扮,趴在门缝伤看他什么时候出门,在他打开门的一刹那背起药筐踏出门槛,假装和他偶遇。只要和他眼对眼一瞬间,这一整天心脏都怦怦直跳,像藏了一只按不住的小兔。
他后来被调到十里坡的军营,吃住都在那里,很少回家。她的心就像空了,每天都魂不守舍,前几日为病人抓药还抓错了一味,被爹爹好一通教训。她有时会出城采药,便特地绕到十里坡上,站在山坡最高处能远远地望见军营的演武场。她每次都在猜,那个手持刀剑的男人会不会是司徒谨。
现在他要走了,去一个离她很远的地方,他或许会在那里娶妻生子,他们一辈子都见不到面了。
她哭得很伤心,长长的眼睫毛一扑一扑,每扑一下就流出斗大的泪珠。
她撒谎。司徒谨道。
明月疑惑地抬头。
那个郑大娘,她撒谎。司徒谨看着她,眼里像有晚风掠开了碎冰,波澜荡漾,你很好,真的,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姑娘。
喜悦渐渐染上心头,明月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会这么说,是不是说明他心里有她的位子?
司徒大人,您去哪里,您还会回来吗?
去朔北边城,你不用担心,朔北是我的家乡,我的刀法过得去,鞑子打不过我。至于能不能回来,就要看运气了。
明月擦干净脸颊上的泪珠,道:司徒大人,我今年十六岁,我会等您五年。
司徒谨怔了一下,两颊慢慢地红起来。
等他是什么意思?是他想的那个意思吗?
他忽然想要落荒而逃了,若不是身后还有两个衙役,若不是脚上还缠着锁链,他真想立刻逃了好。
他吞吞吐吐地踌躇了一会儿,才道:五年太久了,明月姑娘你
你你你你什么?明月吸了吸鼻子,仰着脖子道,你们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明月说的话,十匹马也拉不回来。
明明是个柔柔弱弱的少女,肩膀一把就能抓住似的,孱弱得像堤边的垂柳,可说起话来却一点儿也不让步,脸上倔强的表情,仿佛就算天崩地裂也不能改变她。司徒谨叹了口气,哑声道:罢了,五年之后,若我还没有回来,明月姑娘便另觅良人,不要再惦着我。
明月摇摇头,道:不,如果五年之后你还没有回来,我就去朔北找你。所以,我等你,你也要等我。
姑娘!
这是我娘亲给我的镯子,给你。明月从腕上褪下一只镯子,它很重要,你到时候一定要交还给我的。
不行。
明月忍着眼泪道:我就是要你欠着我,你欠着我,就会记得我。
司徒谨犹疑不决。
旁边的官兵凑上来,道:一个大男人还婆婆妈妈的,天上掉下来个媳妇儿都不要,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咱们还着急赶路呢,你还不赶紧收着。说着,接过明月的镯子,塞到司徒谨手里。
那玉镯热乎乎的,还残留着明月的体温,司徒谨感觉有些烫手,脸顿时红了一片。
明月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重新挂起笑容,道:司徒大人,来日再会。
女孩儿的背影渐行渐远,茶色衣裳印在清晨的熹光中,像一笔淡淡的墨迹。
司徒谨心中默默道,来日再会。
傍晚。
皇宫里的木头多用金丝楠木,好是好,用多了,却显得阴沉沉的。太阳刚刚落山,司礼监值房已经昏暗一片,横梁立柱沉沉的影子压下来,让人喘不过气。一方烛火幽幽照着魏德满布皱纹的脸,狰狞如地狱枯鬼。
沈玦站在下首,一贯的颔首低眉,玉白的手捧着一卷奏章,慢慢念着:
高皇帝定令,内官不许干预外事,只供掖廷洒扫,违者法无赦。圣明在御,乃有肆无忌惮,浊乱朝常,如东厂太监魏德者。敢列其罪状,为陛下言之。魏德其人,本市井无赖,目不识丁,中年净身,夤入内地,初犹谬为小忠、小信以幸恩,继乃敢为大奸、大恶以乱政
他的声音煞是好听,缓缓不绝,似清泉泠泠作响。
可众人早已噤若寒蝉,给魏德捶肩的小黄门一套小拳捶得越来越轻,最后几乎蚊子叮似的,好在魏德心思也不在这上头,若搁在往日,他早被打发出去了。
臣恳请万岁诛魏阉,罢东厂,则朝政清,四海明。臣万先昧死俯首再拜。沈玦阖上奏折,垂目静立。
四下鸦雀无声,只有魏德拨珠串的声音咔嗒咔嗒地响着,像西洋钟的钟摆。诸人听久了,只觉得呼吸仿佛都和它一致。
珠串忽然断了,迦南佛珠劈里啪啦滚了一地,没头没脑地往四处钻,所有人悚然一惊,连忙屈膝叩首。
好一个大奸大恶,好一个掖庭只知魏阉,不知陛下!这是要治咱家一个欺君罔上,意欲谋反之罪!
公公息怒。钱正德素来胆大,膝行到魏德身边,为他续上茶,道,万岁爷早就不管朝政了,横竖这奏章在咱们这儿,咱们就把它截下来,寻个由头,将那个万先贬得远远的,若公公胸中难平,更可一不做二不休,一气儿整死他,杀鸡儆猴,让文武百官瞧瞧,咱们东厂司礼监可不是好惹的。
魏德撩眼皮看了钱正德一眼,却对沈玦道:沈玦,你素来是个有成算的,你说说看。
沉静的少年低吟片刻,缓缓开口:万先此人,为官二十余载,今年冬至便要致士归乡,历来无功无过,可以说是谨小慎微不,胆小怕事。今次忽然弹劾义父,儿子想,他或许不过是想博一声名而已。
恋耽美
沈玦冷笑,道:你怎么知道他是有慈悲心才喂猪喝麻沸散,说不定他只是不想听到猪的尖叫。
夏侯潋一愣,苦笑道:你说的有理,杀猪的叫声确实很难听。
沈玦双手握刀,划出凌厉的弧度,道:别废话了,来吧!
他抬起平素低垂的双眼,眸光清冽,眉间暗蓄风雷。
刹那间,杀气如山,沈玦低低喝了一声,刀脊与木刀的刀刃相撞,脆弱的木刀很快磕出一个缺口。
沈玦的凌厉刺激了夏侯潋,沉寂已久的血液翻腾如潮,他仿佛又回到浴血奋战的岁月,杀性在体内咆哮,像一头凶猛的困兽。他没有和沈玦拼斩,而是选择侧让躲避,静铁即使是刀脊也足以让木刀断成两截。
木刀在掌中翻转,两把刀在空中纠缠,木刀很快伤痕累累,缺口坑坑洼洼,像小孩儿没有长整齐的歪牙。沈玦刀势凶猛,静铁在他手中像夜里嗜血的鬼怪,獠牙毕现。但他毕竟学刀不久,加上不要命的打法,夏侯潋很快抓住他的空门,木刀格开静铁沉沉的一斩,斜刺里送出一刀,点上沈玦的肩头。
沈玦没有停,双手依旧挥刀向下,落在夏侯潋的颈间。
喂,我打中你肩膀,你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动了。
我可以。沈玦目光坚定。
他当然可以。
男儿到死心如铁。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就能把刀子砍入敌人的胸膛。
夏侯潋叹了声,好吧。
日子如水似的,从指缝里悄悄地就溜走了。
夏侯潋换上裤子,突然发现裤脚短了一截。他已经算不清自己多少时日没有联系过伽蓝了,伽蓝也没派人来寻他,估计是认定他死在皇宫里了。他现在已经是一个伽蓝弃子了。
夏侯潋不着边际地想,也不知道他娘知道了会怎么样,那家伙通常在外面一浪就一整年,夏侯潋八岁的时候就被她丢在山上不闻不问,她这会儿还不知道在哪旮旯吃喝嫖赌呢,哪有工夫关心夏侯潋。
他心里泛起一阵难言的惆怅。以前在山上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感觉,毕竟山上的孩子都没爹没娘,他好歹有个厉害娘,能四处吹嘘。到了山下,他才知道人家的娘都寸步不离,又是裁新衣又是喂饭食,穷人家的娘亲干活儿也不忘把孩子背在身上。
只有他的娘,有也像没似的。
推开门正要走出去,差点撞到一个小太监,夏侯潋扶住他,道:看不看道儿啊你。
对不住,对不住!小太监拈着细细的嗓音道歉。
夏侯潋听见这声调就浑身起鸡皮疙瘩,忙摆摆手让他走,忽又打眼瞥见他怀里捧了一堆纸莲花,问道:这什么玩意儿?
莲灯呀,过几天就是中元节了,到时候皇上会准许咱们在玉清池上放莲灯呢。
夏侯潋怔了怔,喃喃道:日子过得这么快!就要中元节了?
宫门忽然吵吵嚷嚷起来,夏侯潋忙走过去,一个身着葵花胸背团领衫的太监捧着一领衣帽走进来,打院子里一站,撩起细长的眉眼四下里扫了一圈,吊着嗓子道:都是死人吗,没人迎进门也没人递个茶,把你们沈公公叫出来。
这太监气势忒足,吓得一干小太监都缩着脖儿干站着,夏侯潋正想迎上去,沈玦已经捧着茶出来了,恭谨地行礼道:下头人不懂事儿,稍有怠慢,公公莫怪。
那太监一见沈玦,眉眼跟开了花儿似的,当下就笑开了,忙使唤人接过沈玦手里的茶盏,道:您说笑了,咱家是文书房的随堂太监曹令,奉魏公公的命令,给您送衣服来了。说话间,觑眼打量沈玦,太监们常年弯腰勾背,十个有九个有驼背的毛病,身形松泛没有精神,这沈公公却松竹一般,便是虾着腰的那弧度也似乎恰到好处一般。难怪魏公公对其青眼相看。
送衣服?
您还不知道吧,文书房的钱公公擢升了秉笔,空出了一个位子,魏公公二话没说,当下就勾了您的名儿。曹令眉眼弯弯,过个几天,等公公闲下来,还要您递茶认干爹呢!今后在文书房,还请沈公公多多照应。
闻言,夏侯潋如遭雷劈。
认爹!?谁他娘的认他个阉贼当爹?
下意识地看向沈玦,却见他静静站着,一如既往八风不动的模样,细瓷一般的脸颊无悲无喜。
沈玦盯着那金线交错的衣帽,目光幽深。文书房随堂太监,御前伺候的内侍,按例要服乌纱描金帽,葵花团领衫,和这个曹公公一个样儿。但从此,他也是魏德的干儿,说得难听些,便是魏德养的叭儿狗,随叫随到,时不时叫几声爹,喜庆又热闹。
他不去争,这该死的运道倒自己落在他头上了,难道是天意么?
他伸手接过金线交错的衣帽,嘴边缓缓漾出一个没有温度的笑容:那是自然,沈玦还要仰仗公公多加指点。另外,劳烦公公替沈玦向义父请安,政事辛劳,请义父照看身体,莫让儿子忧心。
第29章 几重悲
清晨。
鸡叫了三遍,天蒙蒙亮,还泛着点儿稀薄的蓝。明月已经起身了,收拾好爹爹的药箱和背篓,掐算着时间出了门。
对面门前落了一地的落叶,几乎盖住本就有些低矮的台阶。
司徒大人还是没有回家。
明月叹了口气,低着头往胡同口走,有卖包子的小贩招呼她,她示以微笑,没有说话。
正要在拐角转弯的时候,身后响起了吱呀的开门声,紧接着是哗啦的锁链声,明月不经意地回头一瞧,正见司徒谨从家门口走出。不似往日穿着威风堂堂的官服,今日的他只着一身粗布麻衣,背上背着一个小包袱,脚踝上拷了脚镣和锁链,走路间叮当作响。
两个官兵跟在他身后走出,他神情不变的淡然,仿佛自己并不是那个被押解的囚徒。
明月大惊失色。
司徒大人!明月提着裙子,急急跑过去,您
姑娘,他现在可不是什么大人了。有官兵说道。
莺啼似的声音响在耳后,司徒谨身子僵了僵,下意识地看看自己今日的仪容,脚上的脚镣大剌剌地戳进眼里,令他向来少悲少怒的心生出了几丝懊恼。
硬着头皮转过身,司徒谨礼貌地唤了声:朱姑娘。
几位大人可否行个方便?让小女子和司徒大司徒公子说会子话,只一下下就好!明月从荷包里掏出银子,这是送予二位的买酒钱。
哎,不用不用,你说就是了。两个官兵连忙摆手,原本被流放的犯人在离京前就可以和亲友再见见的,只是这家伙说他没有亲友,我们便只让他回来收拾行李了。
明月道了声谢,连忙问司徒谨:你快跟我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要怎么才能帮你?你在宫里可有说得上话的人,我我要怎么才能联系到他们?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费了好些工夫才把话说流利。
司徒谨怔了怔,略有些笨拙地说道:不必费心了,此事原本便是我的过错,并无转圜的余地。快要分别了,司徒谨才敢大大方方地看人家的脸,她的眼角早已红了,薄薄的一片,像戏台子上花旦脸上的胭脂。
真的真的没有吗?你不要灰心,我也不灰心,我还有点儿积蓄可以试一试的!
说她理智却又天真,她那点儿钱哪够那些贵人塞牙缝的?再说,他又哪里舍得她为他四处奔波求人?司徒谨摇摇头,没有再说话。
明月的心一点点凉下去。
司徒谨这样的男人,说一从来不二,他说没有余地,那就是没有余地。
眼泪终于决堤,明月站在司徒谨的面前,哭成了泪人。
司徒谨手足无措,他从来没有哄女儿家的经验,他想帮她拭泪,却止步于男女授受不亲,他想说别哭了,可那好像没什么用。
手肘边递过来一方手帕,司徒谨感激地看了眼那官兵,接过递给明月。
司徒大人。明月忽然道。
嗯?
我叫朱明月,我的父亲是朱卿兰。我会女红,还会辨药草,我家的医术传男不传女,但我偷偷学了一些。我从小跟着我爹出诊,抛头露面,叫叫嚷嚷惯了,很多人都说我没规矩。隔壁郑大娘说,我这样的姑娘铁定没人敢娶,将来要做一辈子的老闺女。可是
可是她就是很喜欢他。每天很早很早起来梳妆打扮,趴在门缝伤看他什么时候出门,在他打开门的一刹那背起药筐踏出门槛,假装和他偶遇。只要和他眼对眼一瞬间,这一整天心脏都怦怦直跳,像藏了一只按不住的小兔。
他后来被调到十里坡的军营,吃住都在那里,很少回家。她的心就像空了,每天都魂不守舍,前几日为病人抓药还抓错了一味,被爹爹好一通教训。她有时会出城采药,便特地绕到十里坡上,站在山坡最高处能远远地望见军营的演武场。她每次都在猜,那个手持刀剑的男人会不会是司徒谨。
现在他要走了,去一个离她很远的地方,他或许会在那里娶妻生子,他们一辈子都见不到面了。
她哭得很伤心,长长的眼睫毛一扑一扑,每扑一下就流出斗大的泪珠。
她撒谎。司徒谨道。
明月疑惑地抬头。
那个郑大娘,她撒谎。司徒谨看着她,眼里像有晚风掠开了碎冰,波澜荡漾,你很好,真的,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姑娘。
喜悦渐渐染上心头,明月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会这么说,是不是说明他心里有她的位子?
司徒大人,您去哪里,您还会回来吗?
去朔北边城,你不用担心,朔北是我的家乡,我的刀法过得去,鞑子打不过我。至于能不能回来,就要看运气了。
明月擦干净脸颊上的泪珠,道:司徒大人,我今年十六岁,我会等您五年。
司徒谨怔了一下,两颊慢慢地红起来。
等他是什么意思?是他想的那个意思吗?
他忽然想要落荒而逃了,若不是身后还有两个衙役,若不是脚上还缠着锁链,他真想立刻逃了好。
他吞吞吐吐地踌躇了一会儿,才道:五年太久了,明月姑娘你
你你你你什么?明月吸了吸鼻子,仰着脖子道,你们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明月说的话,十匹马也拉不回来。
明明是个柔柔弱弱的少女,肩膀一把就能抓住似的,孱弱得像堤边的垂柳,可说起话来却一点儿也不让步,脸上倔强的表情,仿佛就算天崩地裂也不能改变她。司徒谨叹了口气,哑声道:罢了,五年之后,若我还没有回来,明月姑娘便另觅良人,不要再惦着我。
明月摇摇头,道:不,如果五年之后你还没有回来,我就去朔北找你。所以,我等你,你也要等我。
姑娘!
这是我娘亲给我的镯子,给你。明月从腕上褪下一只镯子,它很重要,你到时候一定要交还给我的。
不行。
明月忍着眼泪道:我就是要你欠着我,你欠着我,就会记得我。
司徒谨犹疑不决。
旁边的官兵凑上来,道:一个大男人还婆婆妈妈的,天上掉下来个媳妇儿都不要,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咱们还着急赶路呢,你还不赶紧收着。说着,接过明月的镯子,塞到司徒谨手里。
那玉镯热乎乎的,还残留着明月的体温,司徒谨感觉有些烫手,脸顿时红了一片。
明月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重新挂起笑容,道:司徒大人,来日再会。
女孩儿的背影渐行渐远,茶色衣裳印在清晨的熹光中,像一笔淡淡的墨迹。
司徒谨心中默默道,来日再会。
傍晚。
皇宫里的木头多用金丝楠木,好是好,用多了,却显得阴沉沉的。太阳刚刚落山,司礼监值房已经昏暗一片,横梁立柱沉沉的影子压下来,让人喘不过气。一方烛火幽幽照着魏德满布皱纹的脸,狰狞如地狱枯鬼。
沈玦站在下首,一贯的颔首低眉,玉白的手捧着一卷奏章,慢慢念着:
高皇帝定令,内官不许干预外事,只供掖廷洒扫,违者法无赦。圣明在御,乃有肆无忌惮,浊乱朝常,如东厂太监魏德者。敢列其罪状,为陛下言之。魏德其人,本市井无赖,目不识丁,中年净身,夤入内地,初犹谬为小忠、小信以幸恩,继乃敢为大奸、大恶以乱政
他的声音煞是好听,缓缓不绝,似清泉泠泠作响。
可众人早已噤若寒蝉,给魏德捶肩的小黄门一套小拳捶得越来越轻,最后几乎蚊子叮似的,好在魏德心思也不在这上头,若搁在往日,他早被打发出去了。
臣恳请万岁诛魏阉,罢东厂,则朝政清,四海明。臣万先昧死俯首再拜。沈玦阖上奏折,垂目静立。
四下鸦雀无声,只有魏德拨珠串的声音咔嗒咔嗒地响着,像西洋钟的钟摆。诸人听久了,只觉得呼吸仿佛都和它一致。
珠串忽然断了,迦南佛珠劈里啪啦滚了一地,没头没脑地往四处钻,所有人悚然一惊,连忙屈膝叩首。
好一个大奸大恶,好一个掖庭只知魏阉,不知陛下!这是要治咱家一个欺君罔上,意欲谋反之罪!
公公息怒。钱正德素来胆大,膝行到魏德身边,为他续上茶,道,万岁爷早就不管朝政了,横竖这奏章在咱们这儿,咱们就把它截下来,寻个由头,将那个万先贬得远远的,若公公胸中难平,更可一不做二不休,一气儿整死他,杀鸡儆猴,让文武百官瞧瞧,咱们东厂司礼监可不是好惹的。
魏德撩眼皮看了钱正德一眼,却对沈玦道:沈玦,你素来是个有成算的,你说说看。
沉静的少年低吟片刻,缓缓开口:万先此人,为官二十余载,今年冬至便要致士归乡,历来无功无过,可以说是谨小慎微不,胆小怕事。今次忽然弹劾义父,儿子想,他或许不过是想博一声名而已。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