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大宋 作者:寂寞宇宙
,只留下萧龙、李逵以及梁山众首领目瞪口呆。
每一个人都想说的是:这可不是在蓟州偷营的那一次啊,那一次,敌军不过一万人,而且多半是睡在梦中的,而且是梁山将士一起袭入敌营才斩获了胜果。这一次,人家可是列好了阵型等着冲锋呢,就算大家伙一起上也是白搭,你真的要单挑么?
在这梁山首领之中,小旋风柴进多少也能算是个文化人,此刻若有所悟,喃喃道:“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段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这样的:从前,曾子对子襄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经在孔子那里听到过关于大勇的道理——若是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面对弱者,我就可以不害怕么?而若是反省自己觉得理直,那么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要勇往直前!”
在柴进看来,白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曾头市完胜对手的时刻,他于曾头市的居民秋毫无犯,没有半点生杀予夺的蛮横和骄狂;而现在,面对数以万计的金国铁骑,他竟然毫不犹豫地上去了,就只一个人孤独地上前!这不是大勇,又是什么?
背诵完毕,柴进猛地收拢了手中那柄折扇,慨叹道:“白寨主!真乃世间大勇之人也!”
第961章 湮没
白胜有夜视眼,他不光能够看清对面耶律答里孛的如花美貌,也能看得清敌人已经集结了铁甲连环马,也就是金国人自称的铁浮屠。
一个人独挡铁浮屠不是逞能,也不是为了在梁山将士面前立威,他现在已经无需立威了,绝大多数的梁山将士都对他心服口服。
他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担心观音菩萨插手此事。一旦有黑熊精和红孩儿那样的人物出来架梁,自己就是死路一条。
但是即便是死,自己也必须迎着金兵上去,就像身后柴进背诵的那样——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蓟州九山顶,自己都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样的豪言壮语了,这时候不拼,难道等着金国灭了辽国和北宋,再去找自己的麻烦么?即便是自己猥琐苟且到那个时候,菩萨要帮金国人不还是会帮么?
索性就在今天决一死战算了!
所以他是抱着必死之心上阵的。同时他是真的不想连累这些梁山将士。
本来在九山顶九天玄女离去之后,他曾经要解散队伍的,但是大家死活不肯走,只有宋江想走却又不敢开口。如今他这样做就等于是告诉佛门那一系的神仙,我白胜宁可死也要杀掉金国那几个人,你们若是想要干涉,不妨冲我一个人来,因为梁山将士并没有参与这场战斗!
这也是他号令全军停在金营半里之外、且迟迟不肯主动攻击的原因所在。杀死对方的来使,可以解释为对方主动冲击己方军队的防区,但若是与这数万金国人交战,己方主动出击的话,未免又会落下口实,被某些人加以利用。
即便是现在,他倒曳青龙棍走向金营,也没有打算径直冲到金军的阵列之中,他的计划是站在两军中间的那片原野上与金国的连环马决一胜负。
虽然月色朦胧,但也不至于在对面阵营之中走过来一个大活人都没人发现,金兵阵中完颜宗贤和耶律答里孛以及列于前排的铁浮屠都看得见,只是看不见来人的长相而已。
耶律答里孛见状就不免心头冒火,如果说宋军这一战还有万一的机会,那么就是趁着这个时机施展擒贼擒王。
这个时代里,单挑是两国交兵阵前常有的形式,只要完颜宗贤肯与宋军的将领单挑,宋军那位主帅就有可能当场生擒完颜宗贤,从而迫止金兵即将发起的冲锋。
但是这个走过来的明显是一员步将,而不是那个骑着白马的主帅,所以她不免更加气愤这个主帅的无能,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让你的手下将领来单挑,万一完颜宗贤胜了第一场之后立即下令全军突击怎么办?那岂不是连这仅有的一点机会都没了?
她觉得那个宋军主帅应该亲自上阵,她倒是没有认为这个武功高强的主帅贪生怕死,她只是认为这个主帅实在太蠢,不懂得把握战场上出现的每一个胜机。
但是即便如此,也要怂恿完颜宗贤上去来一场单挑,万一宋军派出来的这员将领也是高手呢?
刚想说话时,却听见完颜宗贤冷笑一声:“还想跟我单挑?免了吧!不给你这个机会!铁浮屠,全军出击!”
在目前所有的金军将帅之中,当数完颜宗贤作战时最讲究实际,眼下他金国一方是稳胜之局,并不需要他这个主将或者手下的某个猛将出阵单挑来激励士气。
士气高昂当然更好,但是士气平平亦可稳胜。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去跟敌人单挑呢?万一过来的是一名高手,在单挑时把自己擒了,岂不是痛失好局?
既然手下有这一万铁浮屠,为何不用这种最犀利的手段斩获胜果呢?不用才是傻子!
原本在燕京城南是不需要布置铁浮屠这个兵种的,但是恰好完颜突合速是铁浮屠的统领。他在这边和完颜宗贤搭伙,当然要带上一部分自己的兵,说话时才有分量。所以金军总共有两万铁浮屠,他给带过来了一半,另一半留在城东,交给了徒单定哥见机使用。
完颜宗贤从来都不会给敌人半点机会,如同他亲自守在耶律答里孛身边一样
恋耽美
,只留下萧龙、李逵以及梁山众首领目瞪口呆。
每一个人都想说的是:这可不是在蓟州偷营的那一次啊,那一次,敌军不过一万人,而且多半是睡在梦中的,而且是梁山将士一起袭入敌营才斩获了胜果。这一次,人家可是列好了阵型等着冲锋呢,就算大家伙一起上也是白搭,你真的要单挑么?
在这梁山首领之中,小旋风柴进多少也能算是个文化人,此刻若有所悟,喃喃道:“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段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这样的:从前,曾子对子襄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经在孔子那里听到过关于大勇的道理——若是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面对弱者,我就可以不害怕么?而若是反省自己觉得理直,那么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要勇往直前!”
在柴进看来,白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曾头市完胜对手的时刻,他于曾头市的居民秋毫无犯,没有半点生杀予夺的蛮横和骄狂;而现在,面对数以万计的金国铁骑,他竟然毫不犹豫地上去了,就只一个人孤独地上前!这不是大勇,又是什么?
背诵完毕,柴进猛地收拢了手中那柄折扇,慨叹道:“白寨主!真乃世间大勇之人也!”
第961章 湮没
白胜有夜视眼,他不光能够看清对面耶律答里孛的如花美貌,也能看得清敌人已经集结了铁甲连环马,也就是金国人自称的铁浮屠。
一个人独挡铁浮屠不是逞能,也不是为了在梁山将士面前立威,他现在已经无需立威了,绝大多数的梁山将士都对他心服口服。
他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担心观音菩萨插手此事。一旦有黑熊精和红孩儿那样的人物出来架梁,自己就是死路一条。
但是即便是死,自己也必须迎着金兵上去,就像身后柴进背诵的那样——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蓟州九山顶,自己都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样的豪言壮语了,这时候不拼,难道等着金国灭了辽国和北宋,再去找自己的麻烦么?即便是自己猥琐苟且到那个时候,菩萨要帮金国人不还是会帮么?
索性就在今天决一死战算了!
所以他是抱着必死之心上阵的。同时他是真的不想连累这些梁山将士。
本来在九山顶九天玄女离去之后,他曾经要解散队伍的,但是大家死活不肯走,只有宋江想走却又不敢开口。如今他这样做就等于是告诉佛门那一系的神仙,我白胜宁可死也要杀掉金国那几个人,你们若是想要干涉,不妨冲我一个人来,因为梁山将士并没有参与这场战斗!
这也是他号令全军停在金营半里之外、且迟迟不肯主动攻击的原因所在。杀死对方的来使,可以解释为对方主动冲击己方军队的防区,但若是与这数万金国人交战,己方主动出击的话,未免又会落下口实,被某些人加以利用。
即便是现在,他倒曳青龙棍走向金营,也没有打算径直冲到金军的阵列之中,他的计划是站在两军中间的那片原野上与金国的连环马决一胜负。
虽然月色朦胧,但也不至于在对面阵营之中走过来一个大活人都没人发现,金兵阵中完颜宗贤和耶律答里孛以及列于前排的铁浮屠都看得见,只是看不见来人的长相而已。
耶律答里孛见状就不免心头冒火,如果说宋军这一战还有万一的机会,那么就是趁着这个时机施展擒贼擒王。
这个时代里,单挑是两国交兵阵前常有的形式,只要完颜宗贤肯与宋军的将领单挑,宋军那位主帅就有可能当场生擒完颜宗贤,从而迫止金兵即将发起的冲锋。
但是这个走过来的明显是一员步将,而不是那个骑着白马的主帅,所以她不免更加气愤这个主帅的无能,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让你的手下将领来单挑,万一完颜宗贤胜了第一场之后立即下令全军突击怎么办?那岂不是连这仅有的一点机会都没了?
她觉得那个宋军主帅应该亲自上阵,她倒是没有认为这个武功高强的主帅贪生怕死,她只是认为这个主帅实在太蠢,不懂得把握战场上出现的每一个胜机。
但是即便如此,也要怂恿完颜宗贤上去来一场单挑,万一宋军派出来的这员将领也是高手呢?
刚想说话时,却听见完颜宗贤冷笑一声:“还想跟我单挑?免了吧!不给你这个机会!铁浮屠,全军出击!”
在目前所有的金军将帅之中,当数完颜宗贤作战时最讲究实际,眼下他金国一方是稳胜之局,并不需要他这个主将或者手下的某个猛将出阵单挑来激励士气。
士气高昂当然更好,但是士气平平亦可稳胜。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去跟敌人单挑呢?万一过来的是一名高手,在单挑时把自己擒了,岂不是痛失好局?
既然手下有这一万铁浮屠,为何不用这种最犀利的手段斩获胜果呢?不用才是傻子!
原本在燕京城南是不需要布置铁浮屠这个兵种的,但是恰好完颜突合速是铁浮屠的统领。他在这边和完颜宗贤搭伙,当然要带上一部分自己的兵,说话时才有分量。所以金军总共有两万铁浮屠,他给带过来了一半,另一半留在城东,交给了徒单定哥见机使用。
完颜宗贤从来都不会给敌人半点机会,如同他亲自守在耶律答里孛身边一样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