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大宋 作者:寂寞宇宙
君臣做了一番介绍,白胜是谁?白胜是西征前部正印先锋官,第五路十万大军的统帅,他还是大宋皇帝赐予的同进士出身,太医局提举,大宋皇帝的私人保健医生!
以这些身份带着西夏大军去赚西军的边寨,岂不是易如反掌?
其实萧凤这套说辞全部来自于白胜的面授机宜,而白胜设想的这个诱惑西夏君臣的“大计”,与后来他在灵鹫宫洗澡时、李若兰提出的计策如出一辙。
的确,只要白胜真的肯投降西夏,这条计策的成功率非常之高。
所以西夏君臣经过商议,终于采纳了“李若兰”的提议,将举国精兵全部投入到这次灭宋计划之中。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质疑,说你把所有的精兵都投到横山那边去了,如何应对大宋其余四路大军的步步进逼?
李若兰给出的答案是,只要拿下了横山和延、环、庆、渭四州,大宋的军队立马不战自乱,自当退回汴京。
前面的几次五路伐夏都证实了一个道理,来自大宋的禁军在西夏的黄土高坡以及沙漠上进退维谷,不仅粮草跟不上,而且无法就食于敌,因为他们途径的区域就不是粮食的产地,更因为西夏君臣也会搞坚壁清野。
所以哪怕他们想要使用围魏救赵之计也是无法使用的,因为他们不具备长期围困的能力。
于是乎李乾顺拍板,将三十万精兵交给了征东大元帅李良辅,让李良辅跟随白胜东进横山。
“白胜”果然不负众望,先是派出他手下的男男女女潜入横山,等到西夏大军一到,各个边寨一律开门出来受降。
李良辅大喜,他这一辈子都没打过这么轻松的攻坚战,这根本是不攻自破、不攻自降啊!于是让这些投降过来的杂牌军继续把守堡寨,他和白胜带着三十万大军从横山穿过,直接围了延州城。
当然,在围困延州城之前,萧凤已经提前派金钱豹子汤隆去通知了延州城的种师道,种师道虽然不信“狄烈”收下的汤隆带来的消息是真实的,但本着宁可信其有的原则,还是做了一些防御上的准备。
如此一来西夏三十万大军就陷入了久攻不下的战争泥潭。
等到他们发现白胜突然人间蒸发之时已是为时过晚,非但粮草无法从横山运送过来,就是他们派出联络兴庆府的探马斥候也都如同泥牛入海,再想退回横山都不行了,横山那些投降的堡寨组成了无比坚固的防线,阻挡他们回归家园。
萧凤扮成的李若兰并没有跟随三十万大军去攻延州,她以主持全局为借口,骑了照夜玉狮子奔走于西夏各个城池之间,将各个城池中防御的中坚力量集结了起来,跟童贯带领的中路大军来了一场遭遇野战。
由于刻意的指挥失误,这场遭遇野战以西夏一方全线溃败而告终,于是就有了西夏各座城池均告失守,大宋六十万大军合围贺兰山的悲惨局面。
在真正的白胜离开天山缥缈峰的那一刻,兴庆府城中的百姓和达官显贵的子弟都已经拿起了武器走上城头,昼夜奋战在城墙之上,只盼能够支撑到辽国的调解成功。
第530章 力挽狂澜,耶律南仙
三十万大军有去无回,李若兰也已失去了联络,整座兴庆府城中的人们陷入了灭国的惶恐之中。
因为在贺兰山背后的甘凉二州均告失守,西夏人已经没有了退路,即失去了战略纵深,所以西夏是否覆灭,全看兴庆府能够坚守多久。
以松巴为首的承天寺僧人已经开始大作法事,求恳佛祖拯救西夏这个虔诚于佛教的国度。
六十万大军包围兴庆府,纵然松巴自负他的般若龙象功盖世无双,也只有望洋兴叹,这里的洋,自然是城下大宋将士铺出的人海人洋,在这样的人海面前,什么样的武功都无济于事。
皇帝李乾顺也没有闲着,他找到了皇后耶律南仙求恳,求耶律南仙说动辽国施以援手。
西夏即将灭亡,身为西夏皇后的辽国公主耶律南仙自然不肯坐视,即便不为了她丈夫李乾顺着想,也要顾及她儿子李仁爱的前程。因此她特意亲笔修书一封,恳请娘家人出面调停。
表面上,耶律南仙在西夏国的地位十分尊崇,她是截止目前李乾顺仅有的后妃,没有之一。李乾顺为了表示他对辽国的忠诚,从未沾染过西夏后宫中的任何其他女性,更不会册封某女为妃。
说起来李乾顺娶得耶律南仙实属不易,当初曾经三次向辽国的天祚帝提请联姻,而天祚帝耶律延禧一开始根本没把这求婚当回事,而后见其再三求恳,这才将宗室之女耶律南仙封了一个公主嫁到了西夏,算是敷衍了事。
与李若兰一样,李乾顺是一个将政治利益放在首位的帝王,尊重耶律南仙就是尊重辽国。而事实上他对耶律南仙基本没有什么夫妻之情,纵使两人生了一个儿子李仁爱,也不过是政治的衍生物罢了。
若不是在这一次宋夏战争之中西夏岌岌可危,李乾顺已经开始跟金国合作灭辽了。
另一个时空里的历史是,童贯带着五路大军仅仅获得小胜就已志得意满班师回朝,所以未伤根本的西夏依旧与金国暗通款曲,在金辽战争中暗中站在了金国的一方。
辽国帮西夏调解了宋夏战争,而西夏却不派军队协助大辽灭金,这不是站在金国一方又是什么?
而在与金国暗通款曲的同时,李乾顺又册封了一个汉人的任姓美女为后,彻底冷落了耶律南仙,而耶律南仙则在听说辽国灭亡之后绝食而死。
恋耽美
君臣做了一番介绍,白胜是谁?白胜是西征前部正印先锋官,第五路十万大军的统帅,他还是大宋皇帝赐予的同进士出身,太医局提举,大宋皇帝的私人保健医生!
以这些身份带着西夏大军去赚西军的边寨,岂不是易如反掌?
其实萧凤这套说辞全部来自于白胜的面授机宜,而白胜设想的这个诱惑西夏君臣的“大计”,与后来他在灵鹫宫洗澡时、李若兰提出的计策如出一辙。
的确,只要白胜真的肯投降西夏,这条计策的成功率非常之高。
所以西夏君臣经过商议,终于采纳了“李若兰”的提议,将举国精兵全部投入到这次灭宋计划之中。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质疑,说你把所有的精兵都投到横山那边去了,如何应对大宋其余四路大军的步步进逼?
李若兰给出的答案是,只要拿下了横山和延、环、庆、渭四州,大宋的军队立马不战自乱,自当退回汴京。
前面的几次五路伐夏都证实了一个道理,来自大宋的禁军在西夏的黄土高坡以及沙漠上进退维谷,不仅粮草跟不上,而且无法就食于敌,因为他们途径的区域就不是粮食的产地,更因为西夏君臣也会搞坚壁清野。
所以哪怕他们想要使用围魏救赵之计也是无法使用的,因为他们不具备长期围困的能力。
于是乎李乾顺拍板,将三十万精兵交给了征东大元帅李良辅,让李良辅跟随白胜东进横山。
“白胜”果然不负众望,先是派出他手下的男男女女潜入横山,等到西夏大军一到,各个边寨一律开门出来受降。
李良辅大喜,他这一辈子都没打过这么轻松的攻坚战,这根本是不攻自破、不攻自降啊!于是让这些投降过来的杂牌军继续把守堡寨,他和白胜带着三十万大军从横山穿过,直接围了延州城。
当然,在围困延州城之前,萧凤已经提前派金钱豹子汤隆去通知了延州城的种师道,种师道虽然不信“狄烈”收下的汤隆带来的消息是真实的,但本着宁可信其有的原则,还是做了一些防御上的准备。
如此一来西夏三十万大军就陷入了久攻不下的战争泥潭。
等到他们发现白胜突然人间蒸发之时已是为时过晚,非但粮草无法从横山运送过来,就是他们派出联络兴庆府的探马斥候也都如同泥牛入海,再想退回横山都不行了,横山那些投降的堡寨组成了无比坚固的防线,阻挡他们回归家园。
萧凤扮成的李若兰并没有跟随三十万大军去攻延州,她以主持全局为借口,骑了照夜玉狮子奔走于西夏各个城池之间,将各个城池中防御的中坚力量集结了起来,跟童贯带领的中路大军来了一场遭遇野战。
由于刻意的指挥失误,这场遭遇野战以西夏一方全线溃败而告终,于是就有了西夏各座城池均告失守,大宋六十万大军合围贺兰山的悲惨局面。
在真正的白胜离开天山缥缈峰的那一刻,兴庆府城中的百姓和达官显贵的子弟都已经拿起了武器走上城头,昼夜奋战在城墙之上,只盼能够支撑到辽国的调解成功。
第530章 力挽狂澜,耶律南仙
三十万大军有去无回,李若兰也已失去了联络,整座兴庆府城中的人们陷入了灭国的惶恐之中。
因为在贺兰山背后的甘凉二州均告失守,西夏人已经没有了退路,即失去了战略纵深,所以西夏是否覆灭,全看兴庆府能够坚守多久。
以松巴为首的承天寺僧人已经开始大作法事,求恳佛祖拯救西夏这个虔诚于佛教的国度。
六十万大军包围兴庆府,纵然松巴自负他的般若龙象功盖世无双,也只有望洋兴叹,这里的洋,自然是城下大宋将士铺出的人海人洋,在这样的人海面前,什么样的武功都无济于事。
皇帝李乾顺也没有闲着,他找到了皇后耶律南仙求恳,求耶律南仙说动辽国施以援手。
西夏即将灭亡,身为西夏皇后的辽国公主耶律南仙自然不肯坐视,即便不为了她丈夫李乾顺着想,也要顾及她儿子李仁爱的前程。因此她特意亲笔修书一封,恳请娘家人出面调停。
表面上,耶律南仙在西夏国的地位十分尊崇,她是截止目前李乾顺仅有的后妃,没有之一。李乾顺为了表示他对辽国的忠诚,从未沾染过西夏后宫中的任何其他女性,更不会册封某女为妃。
说起来李乾顺娶得耶律南仙实属不易,当初曾经三次向辽国的天祚帝提请联姻,而天祚帝耶律延禧一开始根本没把这求婚当回事,而后见其再三求恳,这才将宗室之女耶律南仙封了一个公主嫁到了西夏,算是敷衍了事。
与李若兰一样,李乾顺是一个将政治利益放在首位的帝王,尊重耶律南仙就是尊重辽国。而事实上他对耶律南仙基本没有什么夫妻之情,纵使两人生了一个儿子李仁爱,也不过是政治的衍生物罢了。
若不是在这一次宋夏战争之中西夏岌岌可危,李乾顺已经开始跟金国合作灭辽了。
另一个时空里的历史是,童贯带着五路大军仅仅获得小胜就已志得意满班师回朝,所以未伤根本的西夏依旧与金国暗通款曲,在金辽战争中暗中站在了金国的一方。
辽国帮西夏调解了宋夏战争,而西夏却不派军队协助大辽灭金,这不是站在金国一方又是什么?
而在与金国暗通款曲的同时,李乾顺又册封了一个汉人的任姓美女为后,彻底冷落了耶律南仙,而耶律南仙则在听说辽国灭亡之后绝食而死。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