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王庭 作者:程剑心
倘若时间拖得太久,民众已经习惯生活中有收音机相伴,刚开通广播那些天激发的兴奋情绪平息下去,对罗兰以及远东政府的爱戴也会有所回落,再推行货币改革,招致的抵触和怨言将远比现在更为强烈!
从政四年来,罗兰从未放松过对公众心态的揣摩,每周都要抽出一些闲暇时间,乔装来到简陋的酒馆坐上两个钟头,倾听民众的议论,就是他保持“接地气”的一种方式。
罗兰不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这本该是所有从政者必不可少的功课。
然而罗兰很遗憾地看到,并非所有位高权重的人都有这样的意识,尤其是亚珊圣城那位年轻气盛的“改革家”,似乎从未深入体察过底层民意,每当他促成一道自认为利国利民的新政出台,帝国政府就朝着丧失威信的方向滑落一大步。
……
事实上远东并不是瓦雷斯当代最先发行“金钞”取代金币的地区,早在远东央行发行第一批金钞之前,1623年5月初,在弗兰克皇太子的极力推动下,帝国内阁终于就“货币改革”事宜通过决议,授权财政部协同帝国央行主持发行“帝国金钞”,逐步取代流通中的杜加金币。
远东政府推出发行金钞的议案,比《帝国金钞法案》的出台迟了整整一个月,在某些“具有国际视野”的观察家看来,远东此举是在效仿帝国政策。弗兰克太子也为抢在罗兰前头推出金钞法案颇为自得,特地给罗兰写了一封信,字面上无外乎是些“英雄所见略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之类的客套话,然而言外之意却藏不住炫耀心理。
罗兰对弗兰克这争强好胜的心态付之一笑,回信客客气气地表示感谢,祝愿帝国改革大业在太子殿下的主持下大获成功,从胜利走向胜利。至于这算不算“反话正说”,那就得由读信人自行揣度了。
弗兰克太子收到罗兰的回信后,做出了一件出人预料而又符合他一贯个性的事情,也没有询问罗兰同不同意,就把两个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公开刊登在《圣城日报》头版头条。
第1735章 帝国金钞【2】
罗兰完全搞不懂,弗兰克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才决定将他们之间的书信公开刊登在报上,又想达到什么目的?反正这两封信在帝国与远东两国朝野都掀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
由于罗兰和弗兰克在信中的遣词造句都很讲究,普通人只能从中看出远东王子和帝国太子超越政治立场的深厚友谊,为此深受感动也未可知,了解更多内情的人则能通过信件看出两人之间的竞争意识,此外还有别的什么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件事给罗兰带来一些小小的困扰。王子与太子通信中表现出的古老而高尚的骑士风度,颇得远东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赏识,但是那些爱国心更强烈、民族情感爱憎分明的下层民众就颇不是味道,觉得王子殿下对于帝国侵略者的态度未免太过软弱。
舆论压力迫使罗兰不得不再次来到“炉边谈话”播音室,通过广播向远东民众剖白心迹,表明自己绝对没有一丝一毫出卖国家利益的念头,在信中给予弗兰克太子的祝福,纯粹是出于私人友谊,无关政治立场,他与弗兰克的友谊也绝不会妨碍远东对亚珊帝国的外交立场。如果命运迫使这对跨越国境线的好友在战场上相逢,罗兰将毫不犹豫履行自己的责任,以手中的神剑向弗兰克致敬。
“洗白”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期“炉边谈话”播出后,远东政府马上通过广播热线和报纸问卷进行追踪调查,将社会各界的反馈汇总起来,五千份问卷当中有4900多份表示谅解罗兰的苦衷,还有超过3800份问卷表示支持罗兰公私分明的态度,并且为他的坦荡胸怀所感动,大大提升了对王子殿下的好感。
问卷调查的结果使罗兰深感安慰,同时也绷紧心中的那根弦,牢记这个教训,往后与国外友人书信往来的时候,千万要谨慎斟酌遣词造句,哪怕只是礼节性的问候也不能疏忽,天知道会否再碰见弗兰克这样的“逗逼”,不经授权就把信件登报!
“通信事件”总算有惊无险的化解,罗兰最郁闷的还不是受到舆论质疑,而是他与弗兰克所处境遇的差别。不谦虚的说,他在远东无论人气还是民众支持度都远比弗兰克在帝国高得多,饶是如此他还是得低三下四、诚惶诚恐的向公众道歉,做出解释,而弗兰克同样蒙受“勾结敌国王储”的质疑,却连屁都不用放一个,更不必说公开向民众道歉。亚珊帝国的报刊也都对此事视而不见,没有一家媒体敢于讨论此事,遑论批评。
寇拉斯王国并不是一个崇尚“民主”的国家,罗兰也不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推行民主政治是一个好选择,但是他尽量维护当政者与民众互信的原则从未动摇过。相比之下,弗兰克似乎并不在意民众的感情,这从他公开发表与罗兰的通信而不做出任何解释就可见一斑。
弗兰克这是典型的“贵族心态”,在圣城的上流社会圈子里非但不会招致批评,反而会传为美谈。然而这种心态真的好吗?罗兰对此不敢苟同。弗兰克口口声声推行社会改革,致力于消除阶级鸿沟,向来以亲民的姿态出席公众活动,可是他骨子里仍然保持着贵族派头,自己心里的“辫子”都没有剪掉,又怎能号召贵族阶层放下傲慢拥抱平民?
思想与行为的分裂,是弗兰克omao病,罗兰对此早有觉察。弗兰克
恋耽美
倘若时间拖得太久,民众已经习惯生活中有收音机相伴,刚开通广播那些天激发的兴奋情绪平息下去,对罗兰以及远东政府的爱戴也会有所回落,再推行货币改革,招致的抵触和怨言将远比现在更为强烈!
从政四年来,罗兰从未放松过对公众心态的揣摩,每周都要抽出一些闲暇时间,乔装来到简陋的酒馆坐上两个钟头,倾听民众的议论,就是他保持“接地气”的一种方式。
罗兰不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这本该是所有从政者必不可少的功课。
然而罗兰很遗憾地看到,并非所有位高权重的人都有这样的意识,尤其是亚珊圣城那位年轻气盛的“改革家”,似乎从未深入体察过底层民意,每当他促成一道自认为利国利民的新政出台,帝国政府就朝着丧失威信的方向滑落一大步。
……
事实上远东并不是瓦雷斯当代最先发行“金钞”取代金币的地区,早在远东央行发行第一批金钞之前,1623年5月初,在弗兰克皇太子的极力推动下,帝国内阁终于就“货币改革”事宜通过决议,授权财政部协同帝国央行主持发行“帝国金钞”,逐步取代流通中的杜加金币。
远东政府推出发行金钞的议案,比《帝国金钞法案》的出台迟了整整一个月,在某些“具有国际视野”的观察家看来,远东此举是在效仿帝国政策。弗兰克太子也为抢在罗兰前头推出金钞法案颇为自得,特地给罗兰写了一封信,字面上无外乎是些“英雄所见略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之类的客套话,然而言外之意却藏不住炫耀心理。
罗兰对弗兰克这争强好胜的心态付之一笑,回信客客气气地表示感谢,祝愿帝国改革大业在太子殿下的主持下大获成功,从胜利走向胜利。至于这算不算“反话正说”,那就得由读信人自行揣度了。
弗兰克太子收到罗兰的回信后,做出了一件出人预料而又符合他一贯个性的事情,也没有询问罗兰同不同意,就把两个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公开刊登在《圣城日报》头版头条。
第1735章 帝国金钞【2】
罗兰完全搞不懂,弗兰克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才决定将他们之间的书信公开刊登在报上,又想达到什么目的?反正这两封信在帝国与远东两国朝野都掀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
由于罗兰和弗兰克在信中的遣词造句都很讲究,普通人只能从中看出远东王子和帝国太子超越政治立场的深厚友谊,为此深受感动也未可知,了解更多内情的人则能通过信件看出两人之间的竞争意识,此外还有别的什么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件事给罗兰带来一些小小的困扰。王子与太子通信中表现出的古老而高尚的骑士风度,颇得远东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赏识,但是那些爱国心更强烈、民族情感爱憎分明的下层民众就颇不是味道,觉得王子殿下对于帝国侵略者的态度未免太过软弱。
舆论压力迫使罗兰不得不再次来到“炉边谈话”播音室,通过广播向远东民众剖白心迹,表明自己绝对没有一丝一毫出卖国家利益的念头,在信中给予弗兰克太子的祝福,纯粹是出于私人友谊,无关政治立场,他与弗兰克的友谊也绝不会妨碍远东对亚珊帝国的外交立场。如果命运迫使这对跨越国境线的好友在战场上相逢,罗兰将毫不犹豫履行自己的责任,以手中的神剑向弗兰克致敬。
“洗白”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期“炉边谈话”播出后,远东政府马上通过广播热线和报纸问卷进行追踪调查,将社会各界的反馈汇总起来,五千份问卷当中有4900多份表示谅解罗兰的苦衷,还有超过3800份问卷表示支持罗兰公私分明的态度,并且为他的坦荡胸怀所感动,大大提升了对王子殿下的好感。
问卷调查的结果使罗兰深感安慰,同时也绷紧心中的那根弦,牢记这个教训,往后与国外友人书信往来的时候,千万要谨慎斟酌遣词造句,哪怕只是礼节性的问候也不能疏忽,天知道会否再碰见弗兰克这样的“逗逼”,不经授权就把信件登报!
“通信事件”总算有惊无险的化解,罗兰最郁闷的还不是受到舆论质疑,而是他与弗兰克所处境遇的差别。不谦虚的说,他在远东无论人气还是民众支持度都远比弗兰克在帝国高得多,饶是如此他还是得低三下四、诚惶诚恐的向公众道歉,做出解释,而弗兰克同样蒙受“勾结敌国王储”的质疑,却连屁都不用放一个,更不必说公开向民众道歉。亚珊帝国的报刊也都对此事视而不见,没有一家媒体敢于讨论此事,遑论批评。
寇拉斯王国并不是一个崇尚“民主”的国家,罗兰也不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推行民主政治是一个好选择,但是他尽量维护当政者与民众互信的原则从未动摇过。相比之下,弗兰克似乎并不在意民众的感情,这从他公开发表与罗兰的通信而不做出任何解释就可见一斑。
弗兰克这是典型的“贵族心态”,在圣城的上流社会圈子里非但不会招致批评,反而会传为美谈。然而这种心态真的好吗?罗兰对此不敢苟同。弗兰克口口声声推行社会改革,致力于消除阶级鸿沟,向来以亲民的姿态出席公众活动,可是他骨子里仍然保持着贵族派头,自己心里的“辫子”都没有剪掉,又怎能号召贵族阶层放下傲慢拥抱平民?
思想与行为的分裂,是弗兰克omao病,罗兰对此早有觉察。弗兰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