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王庭 作者:程剑心
成为一名培罗牧师,在教堂里当执事,有一天被司铎大人派去本城裁判所帮忙,在那里,我第一次目睹了实行火刑的全过程,当我看到一个邪教徒被点燃,在烈火中渐渐被烧得发出凄惨的哀嚎,浑身冒泡,面目全非,直至变成焦炭,不知为何,我竟对那受刑者产生一种混杂崇拜与羡慕的情绪,恨不得以身相待,以验证自己能否在经受火刑折磨时依旧保持纯真的信仰而不动摇。”
罗兰听得不寒而栗。
“可惜我这一生顺风顺水,没犯过什么大错误,也不曾使自己置于绝境,年近百岁也没有经历过火刑架那样严峻的考验,所以仅从人生经验来讲,我实在是一个很浅薄的人,甚至不如你们这些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年轻人。”格里高利大牧首用力握了握罗兰的手,“我想我该适可而止了,年轻的朋友,与你谈话使我收获良多,期待着再次与你见面。”
“再见,尊敬的法座,祝您健康。”罗兰深深鞠躬。
老人转身走出一步,又驻足回头,对他意味深长地笑笑:“天色已经很晚了,圣城多风雨,尽早回家去吧。”
罗兰目送老人背影远去,咀嚼他的临别赠言,平淡的话语中似乎隐藏着某种暗示,越想越觉得可怕。
“看来圣城是不能久待了……”罗兰暗自拿定主意,事不宜迟,今晚就返回远东。再耽搁,保不准就回不去了!
如此想着,罗兰向帕拉丁娜递了个眼色,请她稍等,转身走向弗兰克,打算向皇太子提出辞行。然而还没等他开口,弗兰克先兴冲冲的嚷起来:“罗兰老弟!我正在找你,跟我去个安静的地方,有重要的事跟你谈!”
罗兰无奈地耸耸肩,只好跟随弗兰克登上普爱宫的“风动梯”,进入皇太子设在楼顶的私人办公室。
弗兰克屏退身边的闲杂人等,只把罗兰和约翰·劳尔留下,关上房门,长长叹了口气,毫不掩饰地向两人倾诉自己当前面临的困境。
“两位是我最倚重的朋友,有些事情我也不瞒你们,现在我好比掉进风箱里的老鼠,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为难的很啊!”
罗兰不禁有些同情这位帝国皇储,他现在的处境的确是左右为难。弗兰克举办这次研讨会,初衷是在“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双方坦诚交换意见,在保留分歧的前提下争取达成一些共识。
可惜会议结果令他沮丧,三天争吵下来,“改革派”与“保守派”非但没有达成任何共识,反而进一步加深了矛盾。
会议上,“保守派”首先集中火力抨击的是“包税商”阶层,提出的口号是“改革先改包税制”。弗兰克若想说服“保守派”与己方达成合作,只能先拿包税制开刀。然而弗兰克同样迫切需要拉拢以福格尔家族为代表的包税商阶层,无法对现行征税制度进行彻底改革。更何况包税制纵有千般不好,怎奈帝国基层吏治败坏,乡村政府早已解体,除了包税制,再也找不到其它更有效的征税方式。
第1712章 纸币之争【1】
另一方面,支持改革的帝国工商金融资本集团也是寸步不让,以小艾伯顿·韦恩斯坦和雅各布·福格尔为代言人,向保守派的中坚力量——教廷——开刀,呼吁取消“什一税”和“慈善代理权”。
弗兰克本人虽是改革派的旗手,在这个问题上却无法满足资本集团的要求。毕竟他还兼有圣光教会的“大公裁判”一职,同意取消“什一税”和“慈善代理权”,就等于挖断教廷的财源,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势必因此失去高级教士们的支持,成为教廷眼中的“叛徒”。
改革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改变帝国政府的财政困境。既然弗兰克的改革计划出师未捷,那么有没有其它手段,不需要对社会制度进行大手术,也能达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
其实还真有!
时至今日,帝国政权已经延续了一千六百多年。在漫长的历史中也曾多次陷入财政危机,每每化险为夷度过难关,当然积累下应对危机的丰富经验。
按照传统做法,每逢财政危机,帝国政府总要掀起一波货币改革浪潮,具体做法就是回收旧币的同时发行新币,新币的面值与旧币一样,但是金银含量则有所降低,通过这一来一回的兑换,政府就可以用等量的金银铸造出更多的货币,从而向全民征收一笔铸币税,降低政府债务压力。
按理说,新发行的铸币金银含量虽然低于旧币,毕竟面值是一样的,如果帝国政府可以采用强制手段推行新币,并且用政府信用弥补金银含量的不足,那么新币的购买力与旧币相比也不至于出现明显的滑坡。
很可惜,这种“理论上成立”的推演并不适用于亚珊帝国的国情。首先帝国政府的信用在民众心中就很糟糕,这种变相掠夺私人财富的勾当谁能坦然接受?总会千方百计的私藏旧币,抗拒新币,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也会根据新币的金银含量做出相应调整——同样一袋面粉,你用旧币购买只要1个金杜加,若用新币,不好意思,价格翻倍。这种双轨价格并存的现象当然是非法的,但是别人在私下里、黑市上这样交易,政府也很难约束。
此外,在这个全球贸易盛行的时代,亚珊帝国也无法闭关锁国,进出口总额逐年激增,而且长期保持贸易逆差。从圣城到外省,各地市场上随处可见外国进口商品。
帝国政府搞新币换旧币的把戏,强行规定新旧币
恋耽美
成为一名培罗牧师,在教堂里当执事,有一天被司铎大人派去本城裁判所帮忙,在那里,我第一次目睹了实行火刑的全过程,当我看到一个邪教徒被点燃,在烈火中渐渐被烧得发出凄惨的哀嚎,浑身冒泡,面目全非,直至变成焦炭,不知为何,我竟对那受刑者产生一种混杂崇拜与羡慕的情绪,恨不得以身相待,以验证自己能否在经受火刑折磨时依旧保持纯真的信仰而不动摇。”
罗兰听得不寒而栗。
“可惜我这一生顺风顺水,没犯过什么大错误,也不曾使自己置于绝境,年近百岁也没有经历过火刑架那样严峻的考验,所以仅从人生经验来讲,我实在是一个很浅薄的人,甚至不如你们这些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年轻人。”格里高利大牧首用力握了握罗兰的手,“我想我该适可而止了,年轻的朋友,与你谈话使我收获良多,期待着再次与你见面。”
“再见,尊敬的法座,祝您健康。”罗兰深深鞠躬。
老人转身走出一步,又驻足回头,对他意味深长地笑笑:“天色已经很晚了,圣城多风雨,尽早回家去吧。”
罗兰目送老人背影远去,咀嚼他的临别赠言,平淡的话语中似乎隐藏着某种暗示,越想越觉得可怕。
“看来圣城是不能久待了……”罗兰暗自拿定主意,事不宜迟,今晚就返回远东。再耽搁,保不准就回不去了!
如此想着,罗兰向帕拉丁娜递了个眼色,请她稍等,转身走向弗兰克,打算向皇太子提出辞行。然而还没等他开口,弗兰克先兴冲冲的嚷起来:“罗兰老弟!我正在找你,跟我去个安静的地方,有重要的事跟你谈!”
罗兰无奈地耸耸肩,只好跟随弗兰克登上普爱宫的“风动梯”,进入皇太子设在楼顶的私人办公室。
弗兰克屏退身边的闲杂人等,只把罗兰和约翰·劳尔留下,关上房门,长长叹了口气,毫不掩饰地向两人倾诉自己当前面临的困境。
“两位是我最倚重的朋友,有些事情我也不瞒你们,现在我好比掉进风箱里的老鼠,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为难的很啊!”
罗兰不禁有些同情这位帝国皇储,他现在的处境的确是左右为难。弗兰克举办这次研讨会,初衷是在“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双方坦诚交换意见,在保留分歧的前提下争取达成一些共识。
可惜会议结果令他沮丧,三天争吵下来,“改革派”与“保守派”非但没有达成任何共识,反而进一步加深了矛盾。
会议上,“保守派”首先集中火力抨击的是“包税商”阶层,提出的口号是“改革先改包税制”。弗兰克若想说服“保守派”与己方达成合作,只能先拿包税制开刀。然而弗兰克同样迫切需要拉拢以福格尔家族为代表的包税商阶层,无法对现行征税制度进行彻底改革。更何况包税制纵有千般不好,怎奈帝国基层吏治败坏,乡村政府早已解体,除了包税制,再也找不到其它更有效的征税方式。
第1712章 纸币之争【1】
另一方面,支持改革的帝国工商金融资本集团也是寸步不让,以小艾伯顿·韦恩斯坦和雅各布·福格尔为代言人,向保守派的中坚力量——教廷——开刀,呼吁取消“什一税”和“慈善代理权”。
弗兰克本人虽是改革派的旗手,在这个问题上却无法满足资本集团的要求。毕竟他还兼有圣光教会的“大公裁判”一职,同意取消“什一税”和“慈善代理权”,就等于挖断教廷的财源,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势必因此失去高级教士们的支持,成为教廷眼中的“叛徒”。
改革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改变帝国政府的财政困境。既然弗兰克的改革计划出师未捷,那么有没有其它手段,不需要对社会制度进行大手术,也能达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
其实还真有!
时至今日,帝国政权已经延续了一千六百多年。在漫长的历史中也曾多次陷入财政危机,每每化险为夷度过难关,当然积累下应对危机的丰富经验。
按照传统做法,每逢财政危机,帝国政府总要掀起一波货币改革浪潮,具体做法就是回收旧币的同时发行新币,新币的面值与旧币一样,但是金银含量则有所降低,通过这一来一回的兑换,政府就可以用等量的金银铸造出更多的货币,从而向全民征收一笔铸币税,降低政府债务压力。
按理说,新发行的铸币金银含量虽然低于旧币,毕竟面值是一样的,如果帝国政府可以采用强制手段推行新币,并且用政府信用弥补金银含量的不足,那么新币的购买力与旧币相比也不至于出现明显的滑坡。
很可惜,这种“理论上成立”的推演并不适用于亚珊帝国的国情。首先帝国政府的信用在民众心中就很糟糕,这种变相掠夺私人财富的勾当谁能坦然接受?总会千方百计的私藏旧币,抗拒新币,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也会根据新币的金银含量做出相应调整——同样一袋面粉,你用旧币购买只要1个金杜加,若用新币,不好意思,价格翻倍。这种双轨价格并存的现象当然是非法的,但是别人在私下里、黑市上这样交易,政府也很难约束。
此外,在这个全球贸易盛行的时代,亚珊帝国也无法闭关锁国,进出口总额逐年激增,而且长期保持贸易逆差。从圣城到外省,各地市场上随处可见外国进口商品。
帝国政府搞新币换旧币的把戏,强行规定新旧币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