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王庭 作者:程剑心
到不少风险,好在运气不错,先是与扬波商会在新大陆的分部取得联系,后来又得到“丰收之环”在新大陆的分支的帮助,屡屡于危机关头化险为夷。
到了十月中旬,使团终于结束在约顿海姆地区的考察,搭乘扬波商会的魔导蒸汽货轮顺利在北海湾登陆,这就算是回归祖国的怀抱了!
使团在白鸥港休整了一天,次日搭乘邮政飞艇返回寇拉斯堡,这一天正好是十一月一日,从使团出发那天算起来已经过去将近五个月了。
飞艇伴随黄昏降落在寇拉斯堡。鲁道夫在王宫设宴为劳苦功高的使团接风洗尘。昆体良简单应酬了一圈,过后与王子殿下交换了一下眼神,举杯步入宴会厅阳台。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两人可以单独交流。
“昆体良先生,一路辛苦了!”罗兰与外交大臣碰了下杯,开门见山地问:“聊聊你这一路上的见闻如何?”
“出去走了一圈深感眼界大开,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王子殿下具体想了解哪方面的消息?”
“还记得八月初我寄给你的那封信吗?关于斐真和海蓝两国的粮食价格。”罗兰点到为止的做出提示。
“当然记得,我在帕图斯和阿瓦隆的市场上亲自调查过,还在当地雇佣了调查员记录每周的粮价变化,以通讯石发给我,”昆体良摸了摸上衣口袋,取出两张列满日期与数字的表格递给罗兰,“这是海蓝与斐真两国首都粮价随时间变动的统计数据,从七月初新大陆局势突变到我离开阿瓦隆那天,短短两个月间,帕图斯的粮食价格涨了五成,阿瓦隆更夸张,粮价涨了将近一倍!”
“粮价暴涨必然带动其他以粮食为原料的商品价格同步上涨,”罗兰晃了晃手中那杯玉米酿造的烧酒,“物价上涨会对市民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两国政府有没有采取行动平抑粮价?”
昆体良啜饮一口甘冽的烧酒,笑着点了下头:“事实上海蓝和斐真两国当局都出台了政策试图打击那些乘机囤积居奇、炒高粮价的奸商,但是这两个国家与我们远东不同,商人集团的势力非常大,甚至达到了左右内阁的地步,政府企图平抑粮价不止损害粮商的利益,更遭到那些在谷物期货市场下了重注做多粮价的投机大亨的强烈反对,直到他们获利离场之前,两国的粮价几乎不可能回落。”
罗兰暗自苦笑,资本家发起国难财来还真是毫不手软呢。
“两国政府面对粮价攀升的严峻局面就这么束手无策?事态这样恶化下去内阁群臣恐怕不得不集体下台谢罪了。”
“殿下您猜对了,这场粮价风波因殖民地武装冲突而起,但是到了现在已经演变成海蓝与斐真国内的政治斗争,海蓝的情况还好,王室的权力比较大,勉强镇得住场面,斐真粮价比海蓝更高,在我看来更主要是因为王室有名望而无实权,当权的秩序党内阁不得人心,在野的公平党试图以海外冲突和粮食紧缺为契机发动倒阁运动,要把秩序党赶下台,结果朝野气氛紧张导致事态愈发恶化。”昆体良由衷感慨,“当初殿下立场鲜明的宣称远东不搞党派政治,我还颇有些不以为然,现在看来您是对的,两党扯皮、相互攻讦真可谓祸国殃民之源。”
罗兰微微一笑,对海蓝与斐真两国如今面临的困境并不意外。
事实上从半年前听闻帝国与斐真、海蓝两国在殖民地爆发武装冲突那天开始,他就预感到会有这么一天。而在当时,远东朝野普遍为此幸灾乐祸,哪怕最保守的人也认为亚珊帝国这回算是捅了马蜂窝——本土丢失远东行省兼最重要的稻谷产区,海上又与两大海军强国起了冲突,这个“泥足巨人”正在自取灭亡。
第1458章 战争与机遇【2】
罗兰承认神圣亚珊帝国的海军力量是不如斐真与海蓝两国的联合舰队强大,老式风帆战舰不算在内,双方的新式魔导蒸汽战舰吨位比例约为3:3:2,真打起来帝国海军多半要吃亏。但是,双方主力战舰的吨位差距也并非人们通常以为的那样大——大到帝国海军毫无还手之力的地步。帝国海军即便无法夺得新大陆海岸线的控制权,至少还有能力实施“破交战术”——袭击敌国商船,破坏母国与新大陆殖民地的海上交通线。
事态的发展证实了罗兰的预测,帝国海军在陨星洋上打起了“游击战”,而海蓝和斐真空有强大的舰队却无法找到与帝国海军决战的机会,大部分战舰不得不用来为商船护航,期间频繁遭受帝国舰队偷袭,损失惨重。
显而易见,帝国海军的战略是明智的。与海蓝、斐真联军相比,帝国在海上处于劣势,但是作为一个富源辽阔的陆权强国,哪怕失去远东之后仍然比海蓝和斐真两国的本土疆域加起来大的多,可供投入战争的各种资源也更为丰富。
“海蓝是一个半岛国家,沿海地区终年大风、土壤层薄,不适合种植粮食;斐真则是一个小小的岛国,土地贫瘠且气候潮湿,同样不适合发展大规模种植业,这两个国家自从本世纪初开启魔导工业革命以来,城镇人口呈爆炸式增长,出产的粮食越来越无法满足本国需求,每年都要从新大陆殖民地输入上百万吨的谷物。”
昆体良唇角浮现一抹讽刺的笑容。
“说来可笑又可悲,不久前发现超大魔晶矿藏的新大陆约顿海姆地区,恰恰是一个遍布谷物种植园的传统农业区,海蓝和斐真每年进口的粮食,至少有1/3来自约顿海姆
恋耽美
到不少风险,好在运气不错,先是与扬波商会在新大陆的分部取得联系,后来又得到“丰收之环”在新大陆的分支的帮助,屡屡于危机关头化险为夷。
到了十月中旬,使团终于结束在约顿海姆地区的考察,搭乘扬波商会的魔导蒸汽货轮顺利在北海湾登陆,这就算是回归祖国的怀抱了!
使团在白鸥港休整了一天,次日搭乘邮政飞艇返回寇拉斯堡,这一天正好是十一月一日,从使团出发那天算起来已经过去将近五个月了。
飞艇伴随黄昏降落在寇拉斯堡。鲁道夫在王宫设宴为劳苦功高的使团接风洗尘。昆体良简单应酬了一圈,过后与王子殿下交换了一下眼神,举杯步入宴会厅阳台。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两人可以单独交流。
“昆体良先生,一路辛苦了!”罗兰与外交大臣碰了下杯,开门见山地问:“聊聊你这一路上的见闻如何?”
“出去走了一圈深感眼界大开,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王子殿下具体想了解哪方面的消息?”
“还记得八月初我寄给你的那封信吗?关于斐真和海蓝两国的粮食价格。”罗兰点到为止的做出提示。
“当然记得,我在帕图斯和阿瓦隆的市场上亲自调查过,还在当地雇佣了调查员记录每周的粮价变化,以通讯石发给我,”昆体良摸了摸上衣口袋,取出两张列满日期与数字的表格递给罗兰,“这是海蓝与斐真两国首都粮价随时间变动的统计数据,从七月初新大陆局势突变到我离开阿瓦隆那天,短短两个月间,帕图斯的粮食价格涨了五成,阿瓦隆更夸张,粮价涨了将近一倍!”
“粮价暴涨必然带动其他以粮食为原料的商品价格同步上涨,”罗兰晃了晃手中那杯玉米酿造的烧酒,“物价上涨会对市民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两国政府有没有采取行动平抑粮价?”
昆体良啜饮一口甘冽的烧酒,笑着点了下头:“事实上海蓝和斐真两国当局都出台了政策试图打击那些乘机囤积居奇、炒高粮价的奸商,但是这两个国家与我们远东不同,商人集团的势力非常大,甚至达到了左右内阁的地步,政府企图平抑粮价不止损害粮商的利益,更遭到那些在谷物期货市场下了重注做多粮价的投机大亨的强烈反对,直到他们获利离场之前,两国的粮价几乎不可能回落。”
罗兰暗自苦笑,资本家发起国难财来还真是毫不手软呢。
“两国政府面对粮价攀升的严峻局面就这么束手无策?事态这样恶化下去内阁群臣恐怕不得不集体下台谢罪了。”
“殿下您猜对了,这场粮价风波因殖民地武装冲突而起,但是到了现在已经演变成海蓝与斐真国内的政治斗争,海蓝的情况还好,王室的权力比较大,勉强镇得住场面,斐真粮价比海蓝更高,在我看来更主要是因为王室有名望而无实权,当权的秩序党内阁不得人心,在野的公平党试图以海外冲突和粮食紧缺为契机发动倒阁运动,要把秩序党赶下台,结果朝野气氛紧张导致事态愈发恶化。”昆体良由衷感慨,“当初殿下立场鲜明的宣称远东不搞党派政治,我还颇有些不以为然,现在看来您是对的,两党扯皮、相互攻讦真可谓祸国殃民之源。”
罗兰微微一笑,对海蓝与斐真两国如今面临的困境并不意外。
事实上从半年前听闻帝国与斐真、海蓝两国在殖民地爆发武装冲突那天开始,他就预感到会有这么一天。而在当时,远东朝野普遍为此幸灾乐祸,哪怕最保守的人也认为亚珊帝国这回算是捅了马蜂窝——本土丢失远东行省兼最重要的稻谷产区,海上又与两大海军强国起了冲突,这个“泥足巨人”正在自取灭亡。
第1458章 战争与机遇【2】
罗兰承认神圣亚珊帝国的海军力量是不如斐真与海蓝两国的联合舰队强大,老式风帆战舰不算在内,双方的新式魔导蒸汽战舰吨位比例约为3:3:2,真打起来帝国海军多半要吃亏。但是,双方主力战舰的吨位差距也并非人们通常以为的那样大——大到帝国海军毫无还手之力的地步。帝国海军即便无法夺得新大陆海岸线的控制权,至少还有能力实施“破交战术”——袭击敌国商船,破坏母国与新大陆殖民地的海上交通线。
事态的发展证实了罗兰的预测,帝国海军在陨星洋上打起了“游击战”,而海蓝和斐真空有强大的舰队却无法找到与帝国海军决战的机会,大部分战舰不得不用来为商船护航,期间频繁遭受帝国舰队偷袭,损失惨重。
显而易见,帝国海军的战略是明智的。与海蓝、斐真联军相比,帝国在海上处于劣势,但是作为一个富源辽阔的陆权强国,哪怕失去远东之后仍然比海蓝和斐真两国的本土疆域加起来大的多,可供投入战争的各种资源也更为丰富。
“海蓝是一个半岛国家,沿海地区终年大风、土壤层薄,不适合种植粮食;斐真则是一个小小的岛国,土地贫瘠且气候潮湿,同样不适合发展大规模种植业,这两个国家自从本世纪初开启魔导工业革命以来,城镇人口呈爆炸式增长,出产的粮食越来越无法满足本国需求,每年都要从新大陆殖民地输入上百万吨的谷物。”
昆体良唇角浮现一抹讽刺的笑容。
“说来可笑又可悲,不久前发现超大魔晶矿藏的新大陆约顿海姆地区,恰恰是一个遍布谷物种植园的传统农业区,海蓝和斐真每年进口的粮食,至少有1/3来自约顿海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