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问 作者:业原
平常人还和蔼可亲,这大大出乎他事先的意料,和想象中高高在上的样子完全相反。这种感觉只停留了一瞬间,他就想到,眼前的这位长者,外表既然比平常人更平常,那他一定具有远远超越常人的地方。
“是,我是吴小扬。”他尊敬的回答说:“你的确和想象中不一样,从外表看,和公园里散步、下棋玩耍的长者没什么两样。”说到这里,吴小扬看见普燕的脸上流露出心喜的表情。
他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其中的意味,却听到楚老师说:“燕丫头,你这个小朋友有点意思,不错。”接着又说:“三家人的故事,答案你是解开了,但万事讲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你在从中还有什么感悟吗?”
“主要有两点。”吴小扬直言不讳的说:“一,索取比给予更能赢得人的情感。二、若要结局美好,则任何的帮助、恩惠都必须含有感情,感情深浅决定美好程度。”
话音刚落,楚老师哈哈大笑:“孺子可教、儒子可教啊,很好,很好。”
吴小扬说:“我这是班门弄斧了,请你指教。”
楚老师显然很高兴:“不瞒你说,这个题目考过无数的人,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正确答案,更没有谁像你这么透彻,今天真是开心。”
他说到这里停住了,微微昂着头走了几步,像是在思考的样子。猛然间,他转头看着吴小扬好一阵,才说:“在今天之前,你阅读过的书多吗?有多少?”
吴小扬说:“应该算多吧,比正常人要多的多、也很杂。”
楚老师继续问:“以后有什么打算?”
吴小扬坦率的说:“不知道,我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楚老师说:“人迷茫,主要原因是没有真正认识自己,你了解自己吗?”
吴小扬一下就愣住了,这个问题前两天普燕已然问到过,自己也确实想过,却没有多少感悟,没想到现在楚老师会当面问了出来。他有些困难的说:“我自认为是了解自己的,人还算聪明,也看了很多的书,悟性不错,为人还算善良,不甘于平庸,要说更具体的就不知道了。”
楚老师不客气的说:“你这样的了解很表像,距离‘认识自己’,还差的很远。”
吴小扬有点沮丧的说:“这么说来,我应该算是不了解自己。”
楚老师的语气变得傲然,连同脸上的表情也是一副舍我其谁的气势:“你不用难受,其实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没有真正认识自己,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过的不如意。”吴小扬没有说话,只是认真的听着。楚老师继续说:“你读过那么多的书,在你看来,决定人生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吴小扬说:“智慧。”
楚老师说:“难道南唐后主李煜不够智慧吗?”
吴小扬说:“勤奋。”
楚老师说:“明朝末帝崇祯还不算勤奋吗?”
吴小扬想了想说:“执着。”
楚老师说:“社会上那些舍生忘死、一门心思想要发财的人不够执着吗?”
吴小扬又沉思好一阵,说:“我不知道,请楚老师指教。”
楚老师说:“先师孔子心怀天下,立志要在仕途上大展其才,周游列国却屡屡失败,后从事教书育人,方才大感舒畅,中国历史上这才有了儒家学说;兵圣孙武堪称奇才,在学术大成时方才下山辅佐吴王,功成后,留下‘孙子十三篇’悄然离去,不仅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不当功名奴隶的光辉形象,也避免了像同僚伍子胥被屈杀的结局;南唐后主李煜,天纵英才,文章天下难匹,却阴差阳错成为帝王,在盛年之时即被囚、被杀;姜子牙经商频频失败,治国治军则大获成功;管仲当士兵毫无建树,做宰相则名扬天下;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功成不退惨遭五牛分尸;赵括满腹兵法,不当参谋却要沙场为将,落得个国败身亡;司马迁蒙受莫大耻辱,却因理想支撑,遂成巨篇‘史记’;大科学家爱因斯拒绝出任以色列国家首届总统,最终使自己成为了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笑了笑说:“吴小扬,你从中想到了什么?”
吴小扬若有所思:“找到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并尽可能做到极致。”
楚老师说:“正是如此。”
吴小扬说:“这不是与流传甚广的‘木桶理论’相悖了吗?”
楚老师不屑的说:“什么狗屁‘木桶理论’,混帐之极。” 看到吴小扬疑惑的表情,又继续说:“人生在世,是为了创造价值,而不是补足短处。什么一只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即使把所有短处补齐整了,人却已经白发苍苍,没有任何作为,没有给社会、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这种所谓的‘完美’有什么意义?就像孔子的学生颜回、还有历朝历代那些‘光说不练’的书呆子再完美有什么用,都是废物。”
吴小扬从见这位长者直到现在,第一次见识了他“独特”风范,竟然骂起了粗话。然而,他的这种行为并没有让人觉得粗俗,反而显示出几份可爱的真性情,嬉笑怒骂、肆无忌惮。他频频点头说:“这么说来,决定人生成功的首要因素应该是什么呢?”
楚老师决然说:“八个字,‘认识自己、确定方位’。”吴小扬说:“我不懂,请楚老师讲解。”
“我知道你不懂。”楚老师笑说:“我再问你,世上
所有的人都会对同一件事感兴趣,依你看是什么?”
吴小扬想要说智慧,却马上想到会有人嫌累不喜欢;想说是权势或者财富,但历史上不泛视功名利禄为粪土的清高之士;想要说健康长寿,却也有人甘
恋耽美
平常人还和蔼可亲,这大大出乎他事先的意料,和想象中高高在上的样子完全相反。这种感觉只停留了一瞬间,他就想到,眼前的这位长者,外表既然比平常人更平常,那他一定具有远远超越常人的地方。
“是,我是吴小扬。”他尊敬的回答说:“你的确和想象中不一样,从外表看,和公园里散步、下棋玩耍的长者没什么两样。”说到这里,吴小扬看见普燕的脸上流露出心喜的表情。
他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其中的意味,却听到楚老师说:“燕丫头,你这个小朋友有点意思,不错。”接着又说:“三家人的故事,答案你是解开了,但万事讲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你在从中还有什么感悟吗?”
“主要有两点。”吴小扬直言不讳的说:“一,索取比给予更能赢得人的情感。二、若要结局美好,则任何的帮助、恩惠都必须含有感情,感情深浅决定美好程度。”
话音刚落,楚老师哈哈大笑:“孺子可教、儒子可教啊,很好,很好。”
吴小扬说:“我这是班门弄斧了,请你指教。”
楚老师显然很高兴:“不瞒你说,这个题目考过无数的人,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正确答案,更没有谁像你这么透彻,今天真是开心。”
他说到这里停住了,微微昂着头走了几步,像是在思考的样子。猛然间,他转头看着吴小扬好一阵,才说:“在今天之前,你阅读过的书多吗?有多少?”
吴小扬说:“应该算多吧,比正常人要多的多、也很杂。”
楚老师继续问:“以后有什么打算?”
吴小扬坦率的说:“不知道,我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楚老师说:“人迷茫,主要原因是没有真正认识自己,你了解自己吗?”
吴小扬一下就愣住了,这个问题前两天普燕已然问到过,自己也确实想过,却没有多少感悟,没想到现在楚老师会当面问了出来。他有些困难的说:“我自认为是了解自己的,人还算聪明,也看了很多的书,悟性不错,为人还算善良,不甘于平庸,要说更具体的就不知道了。”
楚老师不客气的说:“你这样的了解很表像,距离‘认识自己’,还差的很远。”
吴小扬有点沮丧的说:“这么说来,我应该算是不了解自己。”
楚老师的语气变得傲然,连同脸上的表情也是一副舍我其谁的气势:“你不用难受,其实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没有真正认识自己,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过的不如意。”吴小扬没有说话,只是认真的听着。楚老师继续说:“你读过那么多的书,在你看来,决定人生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吴小扬说:“智慧。”
楚老师说:“难道南唐后主李煜不够智慧吗?”
吴小扬说:“勤奋。”
楚老师说:“明朝末帝崇祯还不算勤奋吗?”
吴小扬想了想说:“执着。”
楚老师说:“社会上那些舍生忘死、一门心思想要发财的人不够执着吗?”
吴小扬又沉思好一阵,说:“我不知道,请楚老师指教。”
楚老师说:“先师孔子心怀天下,立志要在仕途上大展其才,周游列国却屡屡失败,后从事教书育人,方才大感舒畅,中国历史上这才有了儒家学说;兵圣孙武堪称奇才,在学术大成时方才下山辅佐吴王,功成后,留下‘孙子十三篇’悄然离去,不仅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不当功名奴隶的光辉形象,也避免了像同僚伍子胥被屈杀的结局;南唐后主李煜,天纵英才,文章天下难匹,却阴差阳错成为帝王,在盛年之时即被囚、被杀;姜子牙经商频频失败,治国治军则大获成功;管仲当士兵毫无建树,做宰相则名扬天下;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功成不退惨遭五牛分尸;赵括满腹兵法,不当参谋却要沙场为将,落得个国败身亡;司马迁蒙受莫大耻辱,却因理想支撑,遂成巨篇‘史记’;大科学家爱因斯拒绝出任以色列国家首届总统,最终使自己成为了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笑了笑说:“吴小扬,你从中想到了什么?”
吴小扬若有所思:“找到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并尽可能做到极致。”
楚老师说:“正是如此。”
吴小扬说:“这不是与流传甚广的‘木桶理论’相悖了吗?”
楚老师不屑的说:“什么狗屁‘木桶理论’,混帐之极。” 看到吴小扬疑惑的表情,又继续说:“人生在世,是为了创造价值,而不是补足短处。什么一只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即使把所有短处补齐整了,人却已经白发苍苍,没有任何作为,没有给社会、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这种所谓的‘完美’有什么意义?就像孔子的学生颜回、还有历朝历代那些‘光说不练’的书呆子再完美有什么用,都是废物。”
吴小扬从见这位长者直到现在,第一次见识了他“独特”风范,竟然骂起了粗话。然而,他的这种行为并没有让人觉得粗俗,反而显示出几份可爱的真性情,嬉笑怒骂、肆无忌惮。他频频点头说:“这么说来,决定人生成功的首要因素应该是什么呢?”
楚老师决然说:“八个字,‘认识自己、确定方位’。”吴小扬说:“我不懂,请楚老师讲解。”
“我知道你不懂。”楚老师笑说:“我再问你,世上
所有的人都会对同一件事感兴趣,依你看是什么?”
吴小扬想要说智慧,却马上想到会有人嫌累不喜欢;想说是权势或者财富,但历史上不泛视功名利禄为粪土的清高之士;想要说健康长寿,却也有人甘
恋耽美